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

次日天剛亮,李延慶來到了縣衙,這是在地方爲官的好處之一,每天不用那麼早出門,可以在家中從容吃過早飯後再出門。

廣場上,新任捕頭和副捕頭張豹、張鷹正在教十幾名捕快練拳,打得虎虎生威,旁邊還跪着幾名捕快,估計是沒有按時到來被罰了。

李延慶沒有打擾他們,直接向縣衙走去,縣衙剛剛纔開門,兩名衙役正手執竹掃帚清掃臺階。

衙役和捕快的職能不同,衙役主要負責催租收租,或者做各種雜事,而捕快就是維護治安,調解糾紛,抓捕盜賊,但像黑心龍王那種聚衆數百人的江賊就不是捕快的事情了,而是鄉兵的責任,捕快只是負責抓孤身單行的江洋大盜。

兩名衙役見縣令到來,連忙一起施禮,“參見縣君!”

“楊縣丞和周縣尉來了嗎?”

“楊縣丞剛到,周縣尉恐怕還早。”

李延慶一怔,“爲什麼?”

周縣尉一般快到中午纔會出現,他那個人比較....”

衙役們不敢說下去了,李延慶笑道:“比較好酒是吧!”

“正是這樣,以前的汪縣令也不管他,幾年下來他也養成習慣了。”

李延慶暗暗點頭,估計前任縣令也和自己一樣,用心腹擔任都頭和捕快,將周縣尉架空了,這個周縣尉年紀偏大,又不是科班出身,前途沒有什麼盼頭,整天便喝酒打發時間,等着退仕。

雖有點值得同情,但李延慶並不想改變現狀,有的縣令並不在意武權,但他卻很看重。

走進縣衙,便看見縣丞楊菊在指揮衙役們搬運着一隻只箱子,李延慶走上前笑問道:“這是在做什麼?”

楊菊連忙向李延慶行一禮,笑道:“我昨天晚上纔想起,在縣令官房內有不少汪縣令的東西,所以我一早趕來讓衙役們將它們搬去別處。”

李延慶見足有二十幾只大箱子,不由好奇地問道:“箱子裡是什麼?”

“應該是一些石頭,這是汪縣令的愛好,他暫時放在我們這裡,回頭會派人拿走。”

楊菊又笑問道:“縣君對嘉魚縣感覺如何?”

“挺安靜的一個小縣城,民風淳樸,物價便宜,另外,這裡的酒不錯!”

楊菊頓時笑道:“一定是溫家酒店買的酒,他們店是本縣唯一可以釀酒的店鋪,釀的酒確實很好,在鄂州都很有名。”

停一下,楊菊又苦笑道:“不過鄉下很多人家都私下釀酒,不查這裡民風淳樸,一查就要出人命了,沒辦法,只要不做得過份,官府也只能睜隻眼閉隻眼。”

李延慶也不奇怪,山高皇帝遠,朝廷很難與民爭利,湯陰縣何嘗不是如此,所以有句話叫做‘朝廷管州縣,鄉紳管裡村’,鄉以下就是鄉紳的世界了。

這時李延慶又想起一事,問道:“昨天我聽周縣尉說起江賊之事,不知楊縣丞瞭解多少?”

楊菊沉吟一下道:“江賊一直是長江之患,幾百年來從未斷絕,縣君知道是什麼原因嗎?”

“縣丞請說!”

“原因有三個,一是地域範圍廣闊,江賊危害所致大多穿州跨府,要麼大家一起出錢出力剿匪,要麼大家都不管;其次就是剿匪是個費錢費力之事,一次剿匪錢糧民力耗費巨大,但往往卻勞而無功,朝廷也不想做種虧本生意;但更重要一個原因便是江賊危害只限於水面,對朝廷社稷沒有影響,甚至對官府也沒有影響,朝廷和地方官府沒有剿滅他們的危機感,這些水賊就像野草一樣,燒掉後又長出來,幾百年來剿不勝剿,大家也不太關心了。”

“可我聽周縣尉說,似乎曾經圍剿過江賊,爲此還先後損失了兩名捕頭。”

楊菊搖了搖頭,“最近一次***賊還是十年前的事情了,兩名捕頭確實死在黑心龍王之手,卻和剿匪無關,本來剿匪就不需要捕快出頭,是鄉兵的事情,那一次應該說是意外,他們在洞庭湖遇到黑心龍王,正副兩名捕頭都死在黑心龍王刀下。”

“嘉魚縣的捕快去洞庭湖做什麼?”李延慶不解地問道。

“這件事說來話長,回頭我再詳細告訴縣君。”

李延慶見他語焉不詳,似乎有什麼事隱瞞着自己,便不再多問,淡淡笑道:“這樣說起來,我這次乘船來上任豈不是很危險?”

“倒沒有什麼危險,他們有規矩,不會碰官船,你的船上插有官旗,他們一般就不會去招惹,否則觸怒朝廷,他們的日子就難過了。”

“那商船會不會冒充官船避禍?”

“一般不會,那樣做會得不償失,一是瞞不過江賊的毒眼,其次冒充官船可是要坐牢的,沒有幾個船伕願意冒這種風險。”

兩人邊說邊走,很快便走進了大堂,就在這時,外面忽然傳來了轟隆隆的敲鼓聲,李延慶一怔,楊菊笑道:“看來有人怕縣君閒得無事,便來給縣君找事了。”

“這是.....有人告狀嗎?”

“正是!”

這時,剛纔在門口掃地的兩名衙役跑了進來,“那個賀老六又來告狀了,還帶來一名訟師!”

楊菊眉頭一皺,“他們不是答應自己協商解決嗎?怎麼又來了。”

“賀老六是什麼人?”李延慶不解地問道。

“是本縣一家子錢鋪的東主,他去年借出一筆錢,結果事主年初死了,只剩下孤兒寡母,當時事主好像用借來的錢買了一間鋪子,賀老六就想把這鋪子收回去,但事主遺孀不肯,所以一直在打這個官司,本來雙方答應自己協商解決,但不知今天怎麼告狀了,估計是因爲縣君上任的緣故。”

李延慶點點頭,他正式上任的第一天就有人告狀了,他倒也有了幾分興趣,李延慶隨即坐上大堂,又讓人去找莫俊,莫俊可是經驗豐富的老幕僚,能給自己出一點主意。

他隨即坐在‘明鏡高懸’的牌匾之下,重重一拍驚堂木,“開堂!”

幾名捕快一聲高喝,“開堂——”

........

宋朝百姓極好打官司,動不動就擊鼓告狀,雞毛蒜皮的小糾紛也要上公堂見分曉,爲此出現很多以幫忙打官司爲業的人,叫做訟師,也就是今天的律師,大宋還有專門的訟師學校,專門培養精通法律的專業訟師。

也正是因爲宋人好打官司,所以使縣令的大部分精力都耗費在應對民間各種官司上,這種情況下,大部分雞毛蒜皮的糾紛小案都由法曹押錄負責調解,調解失敗,一定要對簿公堂,纔會由縣令來審案,這無形中就在很大程度上減輕了縣令的負擔。

而且一些重大案件還可以上訴到更上一級的提刑司那裡,提刑司就相當於檢察院,專門複覈所屬州府的各種重要大案,防止出現冤獄的情況。

當然,雞毛蒜皮的民事糾紛案件提刑司是不管的,他們一般只監察重大的刑事案件。

和明清兩代不同的是,宋朝縣官審案十分親民,一般不需要下跪,兩邊也沒有虎視眈眈的衙役手執水火棍喊着威武。

而且也並不是立告就會立審,縣衙門口立着兩塊牌子,一面叫‘詞訟牌’,另一面叫做‘屈牌’,下面各有一口箱子,若非緊急的民事訴訟,原告可在詞訟牌下投狀,調解失敗後再由縣衙擇日開庭;如果是緊急事項需要告狀,則到‘屈牌’下投狀。

至於聞登鼓只有在非工作時間且有緊急事項時才允許敲鼓,住在後宅的縣令聽到鼓聲後就會前來開堂審案,今天是因爲時間早,兩塊牌子都還沒有來得及拿出去,所以原告便敲鼓告狀了。

李延慶坐在大堂正中,有捕快出來把原告領到西廊下靜候,上來的是訟師,他負責遞狀紙,闡述案情,有需要時纔會叫原告上堂詢問,來上任的路上,莫俊已經把這些基本的審案規則告訴了李延慶,當然各種法律條款當初考發解試時也背過,即使忘記了,旁邊也會有法曹押錄提醒。

這時莫俊匆匆趕來,站在李延慶身旁,訟師快步走上前,躬身行一禮,“學生張明參見縣君!”

“可有什麼急案,非要敲聞登鼓?”李延慶語氣中頗有些不滿,明明沒有什麼着急的案子,卻要敲鼓催促。

張明連忙解釋道:“學生不敢戲弄縣君,只是縣君有所不知,鄉人喜圖早利,講究開門見紅利,今天是縣君第一次審案,大家都急於瞻仰縣君的風采。”

李延慶看了看下面,外廊已經站了十幾名趕來聽審的閒人,其實也不是閒人,幾乎都是訟師,都想通過這件案子瞭解新任縣君的審案風格。

李延慶卻不買他的帳,冷冷道:“小事大辦,緩事急辦,輕重不分,且以‘不敬之舉’記你一過,罰原告錢五百。”

訟師也有約束,一年只有三次記過機會,連續三次記過當年就不能接案子了,這件案子明明不急,應該是放在詞訟牌下,等擇日開堂審理,他們偏偏要敲聞登鼓告狀,這就是訟師不專業了,所以要吃罰,不僅訟師被罰,原告也要罰錢五百文,以示警告。

訟師張明沒想到新縣令這麼嚴厲,一點都不好糊弄,他嚇得低下頭不敢吭聲。

李延慶這才道:“把訟狀遞上來!”

張明躬身呈上訟狀,一名捕快將訟狀轉給李延慶,李延慶翻了翻道:“這樁案子的大致情況我已瞭解了,但我聽說你們已同意與被告協商解決,爲何又要來告狀?”

“啓稟縣君,有兩個緣故,一個是雙方協商失敗,都不肯讓步,另一個是我們又找到了新的證據,可以證明對方就是用借貸的錢買的土地,所以我們決定上堂申訴。”

李延慶點點頭,“你先下去等候吧!待我把被告找來,然後再繼續審這樁案子。”

訟師也到西廊去等候了,李延慶隨即令兩名捕快道:“你們去把被告找來,且告訴她,如果她不肯來,恐怕判決對她不利。”

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五百四十章 奸人本色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
第四百三十五章 再回京城第九百五十八章 滅國之戰 十一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四百六十九章 重啓舊案第三百七十七章 深仇難解第五百九十八章 房山陷阱第七百五十五章 李綱罷相第一千零二十六章 汴梁譁變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六百八十一章 河東防禦第五百四十章 奸人本色第七百六十九章 更大誘餌第一百九十二章 舊友重逢第九百三十四章 連夜抓捕第十一章 漫天要價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九百六十一章 滅國之戰 十四第六百七十三章 西夏策變第五百九十三章 童貫爭功第五百零九章 山廟遇襲第一千零四十八章 北伐高麗 下第七百二十七章 第二戰線 上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九十四章 各退一步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四百一十章 棄城北撤第二百九十九章 西行巡查第八百八十二章 洛交縣城第八百七十四章 京兆解試第四百三十八章 市井小遇第九百五十二章 滅國之戰 五第六百二十三章 霹靂行動第四百七十二章 三司會審第七百零七章 意外來客第一千章 家眷進京第四百九十五章 王家教子第四百七十九章 初次朝會 中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五百五十四章 開源有方第一百六十八章 西郊狩獵 二第九百四十七章 緊急應對第三百四十一章 初戰銀川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九百二十章 收復河東第九百零一章 戰火再起 下第四百二十二章 攻其必救 下第三百二十章 軍職難爭第五百六十七章 奇兵破賊第九百一十三章 決戰太原 中第九百九十八章 當局者迷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五百八十八章 探子燕青第六百三十五章 巨大壓力第六百八十七章 井陘阻擊 下第一千零五十章 正式宣戰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八百五十六章 初攻韋城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一百九十七章 上等禮物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二十四章 初到縣城第七百二十章 知己知彼第七百九十七章 深夜偷襲第八百五十三章 智取敵寨第五百七十章 忽聞喜訊第九百八十一章 形勢混亂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九百八十九章 長江攔截第九百零七章 倉皇棄逃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一千零十五章 措手不及第九百六十六章 滅國之戰 十九第三百一十一章 楊亮送信第九百二十八章 另有目的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八百七十一章 潼關迎靈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十章 兄弟相商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七百五十七章 康王求助第八百三十七章 全家重逢第三百一十六章 一錘定音第四十六章 不速之客第四百四十一章 名弓老將第四百四十三章 父子夜談第七百二十八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六百三十四章 以戰催和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八百三十章 全軍潰敗第二百九十一章 小別重逢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九百九十三章 範相議政第七百九十六章 激起民憤第九百三十五章 孤注一擲第四百五十二章 新官上任第七百一十五章 金兵將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