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章 形勢嚴峻

說”

這句話也算是一種安慰,衆人想想也對,實際上就是增加了刑律和詩考,作詩小學堂都多少學過一點,也不是說不會,只是水平不高而已,至於刑律,屬於死記硬背的東西,只要多花時間,也能應對,想通這一點,大家的焦慮的情緒稍稍平靜下來。

姚萬年又繼續道:“第二個要點,是關於解試分兩場考,其實我們縣在九月份本來就有一場資格考試,也就是每年的縣學大考,只是現在改成了由州府來主持,形式不同罷了,大家不要害怕。”

姚萬年的這個解釋沒有說服力,每年的縣學資格考試,大家基本上都能通過,沒有難度,但這次可是解試的縣試,最少要淘汰一半以上。

這時,有士子舉手問道:“如果我們通不過解試的第一場縣試,那上州學還有沒有希望?”

這纔是大家關心的問題,畢竟大部分生員都要去讀州學。

姚萬年笑了笑道:“這位生員問得非常好,這就是我要講的第三個要點,這次改革是科舉改革,並不是太學改革,所以科舉改革並不影響州學,大家想一想,每年的解試,你們中有幾個能考中舉人?

我不是在打擊大家,每年湯陰縣學直接考上解試着不過十人,也就七八人左右,絕大部分人都是去了州學,而州學本身就要學習寫詩,等你們從州學出來再參加解試,那時還擔心考詩和刑律嗎?”

姚萬年思路很清晰,他知道衆人擔心什麼,也知道這種擔心根本沒有必要,他繼續安撫衆人。

“我現在可以很明確地告訴大家,爲了讓大家抓緊時間複習,今年九月原定的縣學大考取消,只要是縣學正式生員,都可以直接去參加今年州學的入學考試,從明年開始,縣學大考改在每年一月,這也是知縣的正式決定。”

聽說今年縣學大考取消,很多生員都鬆了口氣,不過更多生員卻心中焦慮,縣學大考根本就不足爲慮,甚至花點錢還可以免考,但解試的第一場縣試纔是真要命。

一名生員又舉手高聲道:“我們都想參加解試,縣學能不能給我們補一補寫詩和刑律?”

姚萬年點點頭,“大家放心吧!等縣裡接到正式通知,我就會安排課程,縣學一定全力支持大家的前程。”

在教諭的一再保證下,衆人的驚懼之心漸漸平息,這時,張顯低聲問李延慶道:“你聽懂教諭三個要點的意思嗎?”

李延慶點點頭,姚萬年三個要點說了半天,其實就是一句話:大家可以棄考解試,轉而去考州學。

看來今年科舉的形勢相當嚴峻。

.......

回家後,李延慶便將已經收箱的書重新翻出來,再一遍細細研讀,這次他主要是研讀詮釋部分,他聽懂了郭百頌的話,這次科舉改革的本質其實是朝廷要收回各州的解試權力。

夜色深沉,遠處隱隱傳來的更夫的打更聲,已經兩更時分了。

外面下起了小雨,屋檐上的雨滴淅淅瀝瀝,敲打着窗戶,房間裡的悶熱被一掃而空,變得涼爽而舒適。

這樣的涼夜最適合睡覺休息,一盞盞燈相繼熄滅,連正在苦讀兵法的岳飛也破天荒地早早入睡了。

李延慶的書房依舊亮着燈,他還在勤奮埋頭苦讀,他原來對考上解試有很強的信心,但隨着今年解試施行改革,他又不得不從頭開始。

從前考解試並不需要他們理解詮釋,只要背熟便可以了,但今年不行了,今年的解試將和南方各州接軌,對北方的士子會更難。

李延慶今天通過士林源書坊的關係搞到了一本江南十州歷屆解試題集,通過對南方解試題的研究,他就能掌握今年解試的脈絡,從而有針對性的複習。

這是前世留給他的寶貴經驗,學習要有針對性,要從解題中學會舉一反三,從而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比如去前的江寧府解試中曾有這樣一道論述題,題目的大概意思如下:

周禮設天、地、春、夏、秋、冬六官,三省六部制也參考了周禮中的六官而設置六部,但爲什麼刑部被定爲秋官?又爲什麼禮部被定爲春官?這裡面有什麼含義?

又及唐光宅元年,武則天曾將六部改名爲六官,爲何到了神龍元年又恢復原名?試論述兩次改名的原因。

這道解試考題不僅要求考生能精準地回答周禮設六官的釋義,還要求考生對唐朝的歷史及政治有着深刻的理解。

從這道題中,李延慶就找到了學習方向,他必須掌握本朝生的各個重大事件,這極可能就是今年解試出題的方向,

他想要考上舉人,就必須出奇兵,充分揮他強大的學習能力,充分利用前世所留下的寶貴經驗,這是他的致勝法寶。

夜色愈加深沉,夜雨越下越大,空氣中已有一絲涼意,李延慶書房裡的燈終於熄滅了,這也是湯陰縣最後一盞熄滅的燈,整個湯陰縣城完全被黑暗和夜雨吞沒了。

.......

次日,李延慶找到了周倜,向周倜請假數月,他要集中精力準備科舉,沒有時間練武了,只能請師傅理解他的難處。

周侗沉吟片刻道:“你的騎射基本上已經過關了,但槍法纔剛剛開始,基礎還遠沒有打好,不過我也知道你有遠大志向,好吧!你儘管全心去準備科舉,等你考完解試,我再教你槍法。”

“多謝師傅理解學生的難處。”

這時,岳飛、王貴和湯懷也圍攏上來,王貴得意洋洋道:“老李,你不跟我們一起練槍法,以後你槍法可就比不過我哦!”

李延慶踢了他一腳,“那就給我好好練,不準偷懶,將來我封你爲前部正印先鋒官。”

王貴眨眨眼,“爲什麼你來封我?你槍法又不如我,何況我還要學刀法。”

湯懷撇了撇嘴,揮了揮描金小摺扇道:“王某人的腦袋又被驢踢了吧!老李說得這麼明白還聽不懂?以後咱們都是他手下大將,人家老李是走統帥路線,咱們是走小兵路線。”

岳飛卻搖搖頭肅然道:“這話我不敢苟同,戰爭源於實踐,經驗在於實戰積累,我大宋實行文官領兵,是宋軍屢戰不勝的根源,將來總有一天.....”

不等岳飛說完,李延慶便笑嘻嘻地打斷了他的話,“老嶽,別整天這麼嚴肅,累不累啊!我不過是請了幾個月的假,又不是從此分道揚鑣,晚上我們還要一起吃飯呢!”

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亂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
第五百八十章 官復原職第一百五十章 離鄉進京第九百零八章 大勢難挽第三百二十八章 老將宗澤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四百二十章 兩線作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亂中商機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二百六十章 面陳童貫第八百六十四章 緊急出兵第七百三十二章 再度進攻第八百六十章 兩戰韋城第九十八章 再度合作第二百八十五章 抓住把柄第三百一十八章 情報交換第一百八十五章 殺朱保朱第七百章 天子召見第三百一十二章 籠絡手段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五百五十章 新官斷案 上第三百八十章 決定返京第七百二十九章 第二戰線 下第一百三十三章 士子之軍第九百一十七章 上黨爲餌第三百七十章 邯鄲遇匪 下第七百零二章 開封府尹第九百章 戰火再起 中第九百八十四章 驚魂之變 下第四百九十八章 大顯身手 中第一百一十五章 解試科舉 三第八百三十一章 難鳥各飛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二百二十四章 弓馬大賽 一第二百九十三章 悄定名份第二十五章 上上之籤第九百五十六章 滅國之戰 九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七百一十七章 新帝登基第五十六章 面臨抉擇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深宮白事第八十三章 上門拜訪第二百二十一章 新兵立規第九百三十六章 姍姍來遲第七百三十三章 城頭激戰第一百六十章 初見師師 下第二百六十四章 歲暮除夕第二百三十二章 弓馬大賽 九第一百二十一章 明珠險棄第八百六十三章 白銅宋奴第一千零六章 牽制力量第八十章 李張之爭 四第八百九十六章 民怨沸騰 下第九百七十章 滅國之戰 二十三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三百三十二章 橫山小道第四百六十七章 爾虞我詐第二百六十五章 桑家瓦子第三十二章 複賽激戰第三十四章 不歡而散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九百七十二章 西夏滅國第三百二十二章 三箭立威第九百三十章 各耍心機第三百八十九章 不勞而獲第七百一十九章 虹橋偶遇第一百一十章 酒樓事件 上第六百四十六章 曹府高論第八百一十章 出發南下第一千零五十二章 女真內訌第三百六十四章 最後一戰 中第七百零八章 三萬禁軍第八百四十六章 拒絕爲相第一百三十章 盛大回鄉 下第三百三十八章 險守水壩第四百一十九章 意外升職第八十九章 追查疑兇 一第四百三十三章 人情把柄第二百四十七章 師師請客 中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四百一十二章 荒村生亂第一千零二十八章 趙氏皇族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一百四十七章 魏縣救人 下第八百零一章 生死大戰 四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六百五十四章 京兆新宅第三百三十四章 虎嘯之峽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清河大戰 下第六百一十二章 木秀於林第四百九十七章 大顯身手 上第二百八十七章 家有婚約第八百三十三章 兵臨錢塘第七百四十九章 暫時讓步第七百八十章 暗中攫權第七百九十四章 難眠之夜第七百一十四章 號角聲寒第三百一十五章 激烈辯論第八百五十八章 襲取羅城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