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百零二章 生死大戰 五

<!--divstyle="color:#f00">熱門推薦:

宋軍對巢車並不陌生,無論是太原防禦戰還是第一次東京防禦戰中,巢車都給守城士兵帶來巨大的威脅,金兵幾次攻上城頭都是巢車立下的功績。

李延慶對金兵的巢車也異常重視,他很清楚,當飛火雷成爲對付攻城梯的利器後,巢車便成爲金兵攻下京城的最大希望和最犀利的武器。

但正如有利矛就必然會有堅盾一樣,李延慶吃了幾次巢車的大虧,他也格外重視防禦巢車的辦法,爲此,他在火器局內懸賞五百兩銀子研製防禦巢車的有效手段。

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就在李延慶掛出懸賞三天後,一名姓孔的火器工匠便想到了對付巢車的絕妙辦法。

這名火器工匠的創意來自蒺藜刺,蒺藜刺是對付敵軍騎兵的一種有效手段,長長的尖刺刺入馬蹄,使戰馬劇痛而失去奔跑能力,而震天雷可以輕易炸燬巢車,但巢車在行進時是全封閉,只有當天橋放下架上城頭時,巢車纔會露出大口子,但那時往往已爲時已晚。

所以,只要震天雷能附在巢車上爆炸,就能給巢車造成重創,這已是所有火器匠的共識,但怎麼樣讓震天雷能附在巢車上爆炸,便成了研製破巢專用震天雷的關鍵。

這名姓孔的火器匠便設計了一種蒺藜震天雷,將蒺藜刺裝在震天雷的外殼上,用火砲發射出去,五十步內,蒺藜震天雷便可以擊中巢車,同時幾寸長的蒺藜刺釘在巢車外面的巨木上,震天雷便能緊貼在巢車上爆炸了。

這個方案簡單易行且可靠,得到了軍方的認可,姓孔的火器匠也由此贏得了五百兩銀子的賞賜,同時職升一級,成爲火器局的一級火器匠。

李延慶一聲令下,數百名民兵從城下扛上來上百箱蒺藜震天雷,震天雷現在都放在木箱內,一隻木箱放兩隻震天雷,木箱外再包一層隔火油布,這樣震天雷就算放在城頭,也不怕敵軍火攻。

十三部巢車距離城牆越來越近,每輛巢車由兩百名士兵推動以及十頭牛拉拽,健牛蒙上了雙眼並刺聾了雙耳,不受外面戰火影響。

宋軍的震天雷不斷在巢車周圍爆炸,一顆震天滾進巢車下端,轟然爆炸了,兩隻巨輪被炸飛,巢車向側面翻倒,二十頭被衝擊波和鐵片波及,全部被炸死,兩百名士兵也被死傷近半。

這時另外兩部也被震天雷擊中炸燬,但還是有十部巢車進入五十步內,靠近了護城河,護城河上已經搭上木板,巢車的健牛已被牽走,改由士兵從後面推動,使巢車開始一點點接近護城河。

城頭上的四十架火砲開始改換蒺藜震天雷,火砲就是巨弩,長約一丈三尺,寬四尺,在宋朝以前叫做石砲,用來發射巨石,宋朝大規模出現火器後,石砲便改名爲火砲,成爲發射霹靂雷的有力武器,現在霹靂雷升級爲震天雷,但火砲卻沒有改變。

三名士兵推動絞盤上弦,在發射槽上裝上蒺藜震天雷,一名士兵點燃了火繩,待火繩燃燒到紅線時,一名敲下懸刀,只聽‘嘭!’的一聲,蒺藜震天雷被彈射而出,強勁射向五十步外的巢車,震天雷準確地砸在巢車上,藉助強大的衝擊力,一排三根尖銳的蒺藜刺釘進了木頭,城頭士兵紛紛捂住耳朵蹲下。

只聽一聲驚天動地的爆炸,碎屑四濺,濃煙瀰漫,夾雜着淒厲的慘叫,待爆炸漸漸消去,士兵們慢慢擡起頭,只見五十步外的巢車只剩下半截,四周地上到處是碎木和殘缺不全的屍體,士兵們頓時一躍跳起,高聲歡呼起來。

蒺藜震天雷確實非常實用有效,其他九部巢車也同樣遭到了重創,或被炸燬,或被掀翻,沒有一部巢車能渡過護城河。

沒有了巢車,完顏婁室再次投入三萬士兵,下令不計一切代價攻城,戰場上的金兵已達七萬人,一千四百多架攻城梯全部投入了戰鬥,李延慶也下令新北軍所有士兵參戰,北城頭上先後參戰士兵達到三萬人,震天雷、鐵火雷、飛火雷輪番使用。

雙方殺紅了眼,戰場上硝煙瀰漫,血流成河,兩方傷亡皆十分慘重,城上城下堆滿了屍體,渤海軍兩萬金兵已全軍陣亡,依然有源源不斷的女真人、契丹人奮勇攻城,而城頭上宋軍更是拼死抵抗,禁軍陣亡廂軍頂上,廂軍陣亡由後備民兵再頂上,金兵前後七次攻上城頭,又七次被宋軍殺下去。

這一戰從清晨激戰到黃昏,雙方殺得天昏地暗,死傷巨大,但東京城牆依舊矗立,始終沒有被金兵攻下。

暮色降臨時,金兵的退兵鐘聲終於敲響了,筋疲力盡的金兵終於得以後撤,他們如潮水般的撤下了,丟下了滿地的屍體,第二次東京保衛戰,金兵陣亡四萬餘人,而宋軍也陣亡兩萬三千餘人,新北軍死傷近半,民兵和殿前禁軍也同樣死傷慘重。

當金兵被迫撤軍時,城頭的將士們紛紛激動得擁抱在一起,聲音嘶啞得喊不出來,只是流下了勝利的淚水,等候在城內的數十萬百姓聽說金兵被擊敗,滿城歡呼,歡呼聲頓時響徹了雲霄。

但戰爭並沒有結束,由完顏宗翰率領的三萬騎兵依舊等候在西城外,西城城牆尚未拆除,長達十幾裡的城牆掩護了他們的蹤跡,他們在耐心等待金兵最後一次秘密行動的成功。

城頭上的士兵異常忙碌,搬運屍體、包紮傷兵、清理泥沙、運送物資,李延慶在舊封丘門城樓內聽取張虎的稟報,張虎率領五百士兵下城去清理戰場傷兵時,得到一個重要情報,一名受傷無法撤走的燕地漢人金兵懇求他們饒命時,向他們透露了一個極爲重要的消息。

“卑職覺得消息應該確切,金兵大營瘟疫爆發了!”

李延慶當然也知道燕青的計劃,但事關重大,李延慶不能僅憑一兩個士兵的口供就下結論。

他沉思片刻道:“我也相信金營出現瘟疫的情報是真,這和我們的計劃相符,現在我更關心瘟疫嚴重的程度,這是金兵是否撤軍的關鍵!”

“啓稟都統,卑職還抓了二十幾名輕傷金兵,卑職可以分開審問,若二十幾人的口供都一致,基本就可以判斷了。”

李延慶點點頭,“這個辦法可以,他們現在在哪裡?”

“目前在甕城,聽說金營爆發瘟疫,卑職不敢帶他們進城。”

“去審問吧!審問結束後,所有和金兵接觸的弟兄都要隔離幾天,也包括你在內,防止萬一,明白嗎?”

“卑職明白!”

李延慶又派人把曹晟找來,對他道:“你去城內收集生石灰和火油,有多少要多少,全部集中起來,我有大用,另外去告訴全城百姓,金營爆發了瘟疫,要求全城百姓注意防範。”

“卑職遵令!”

曹晟行一禮匆匆去了,李延慶負手走出城樓,這時,張清匆匆趕來,“都統,有件奇怪的事情。”

“什麼奇怪的事情?”李延慶問道。

“護城河北面和東面的水忽然消失了,西面和南面還有少許。”

李延慶一怔,“是什麼時候的事情?”

“卑職問了一下,應該是下午開始水位下降,到剛纔水都消失了,似乎被引走了。”

李延慶眉頭一皺,內城護城河是與汴河相通,難道汴河被截斷了嗎?

“汴河的情況如何?”

“卑職也正要稟報,汴河的水位也下降了很多,只有上午的一半了,已經無法迴流北面護城河。”

汴梁的地勢是西北高東南低,如果汴河被截斷,護城河北面和西面的水確實會很快流走。

“張將軍,你覺得除了汴河被截斷外,還有沒有別的方面導致護城河無水?”

張清搖了搖頭,“卑職想不到還什麼別的可能,就算是地陷,但汴河的水依舊會源源不斷流來,不會導致斷流。”

李延慶想法也是一樣,可金兵將汴河斷流又是什麼意思?

水淹汴梁?李延慶暗暗搖頭,地形上不可能,汴梁在高處,不在窪地,根本淹不了城池。

難道是想掩護什麼?護城河無水會有什麼後果,沿着護城河水渠鑽進城內嗎?簡直是笑話。

“鑽進城內?”

一個念頭如閃電般從李延慶腦海裡掠過,他忽然明白了。

最快更新,無彈窗閱讀請。

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
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九百六十七章 滅國之戰 二十二第二百二十六章 弓馬大賽 三第九十五章 盧氏父子第九百五十七章 滅國之戰 十第四百四十七章 曹府家宴 三第七百八十六章 強勢威逼第四百一十三章 窮寇盡追第八百八十一章 退兵條件第二百四十四章 弓馬大賽 二十一第七百零一章 太子趙桓第一千零五十三章 金國投降第三百六十二章 決戰來臨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二十七章 擂臺首賽 一第六百零一章 偷襲燕京 中第七百四十八章 裂痕再現第三百四十二章 山洞奇兵第三百八十四章 招安失敗第七百六十六章 視察店鋪第四百九十二章 教授飛石第三百五十章 將帥不和第一百七十八章 出發南下第二百零七章 再見嘉王第四百二十九章 緊急攔截第八百二十一章 不走常規第七百零五章 各自站隊第十六章 縣裡消息第八百九十二章 夜襲南城第三百七十四章 衛州警訊第五百六十一章 秘密物品第四百二十六章 主動出擊第九百九十七章 再立新君第六百八十章 臨行之前第三百七十五章 凌晨急變第四百一十五章 收編戰俘第一百六十三章 再上礬樓第三百七十二章 鹿山書院第八百零七章 康王登基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六百一十五章 指點迷津第九百二十七章 曹蘊之憂第二百零二章 鄭氏壽宴 四第四百八十四章 軍監新職第五百零八章 獵戶孤兒第二百六十九章 冷僻之題第六百四十五章 意外來訪第七百四十一章 偷襲相州 中第一百一十八章 解試科舉 六第六百三十七章 磨礪之戰 上第六百五十九章 軍費不足第六百一十四章 調查細節第三百三十一章 軍弩事件 下第五百五十七章 剿匪計劃第五百章 一箭奪魁第六百四十一章 再進一步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一十五章 介休出擊第二百八十二章 金明池畔第四百三十六章 久別重逢第七百九十二章 金營漏洞第六百一十一章 栽贓陷害第二百七十章 無奈妥協第二百五十八章 太學來函第二百零八章 驚聞哀音第八百一十四章 地方衙內第九百五十五章 滅國之戰 八第八百九十八章 援軍殺至第六百零七章 宋金爭燕 二第六百九十七章 宋金和談第一千零四十九章 決戰將至第三百六十五章 最後一戰 下第二十六章 新書大火第九百零三章 偷運軍資第二十九章 擂臺首賽 三第七百三十章 遠程優勢第八十六章 馬匹風波 中第五百二十七章 鄆王之勸第三百零二章 遭遇伏擊第六百二十七章 再度出征第六百一十八章 暗鬥心機第四百二十八章 吞併部曲第四百九十六章 潘府家宴第五百一十八章 黑心開價第一百七十七章 店鋪後臺第四百五十一章 曹府家宴 七第三百二十九章 安插細作第三百三十五章 保壩之戰 上第九十六章 技震麒麟第四百七十章 另闢蹊徑第二百六十三章 良辰美眷第九百七十七章 鄂州訪舊第二百二十二章 渾水摸魚第九百八十六章 辭相攝政第四百七十五章 老友進京第七百九十八章 生死大戰 一第一千零十二章 調兵遣將第六百二十五章 高俅報復第八百二十三章 賊船難下第九百九十一章 望風而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