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選人

一直到天色大暗,沈溪才被叫出來吃飯。

沈家沒有分家,正房西屋裡,一大家子分成兩大桌,四四方方的八仙桌上刷了一層暗紅色的油漆,可能是用的時間久了,漆已經很淡了,只剩下淡淡的漆印。

索性兩張桌子都夠大,莫說是小娃娃了,就算是二十多個成年人,也能勉強擠下。

這兩張桌子原本是家裡宴請賓客時擺流水席時用的,如今沈家落魄了,過不了那種豪奢的生活,其餘桌子全都收攏到了後院,如今一大家子有這麼兩張勉強擠擠就是。

沈家人丁興旺,除了沈明鈞也就是沈溪的便宜老爹只生了他一個,大伯、二伯、三伯和四伯膝下都是兒女成羣。

一開始,沈溪還覺得這麼多人每天在一起吃飯有些古怪,但久而久之,也就習慣了,沈家畢竟沒落不久,所以規矩不少,食不語寢不言是最基本的要求,否則可受不了一羣人鬧哄哄的場面。

而且沈溪最討厭半大不大的熊孩子,沒事就流着鼻涕往旁人身上抹,他的身上就有不少這種風乾後亮晶晶的痕跡,偏偏還要裝出一副年少無知的樣子……

本來老太太坐一桌上首,沈明文坐另一桌上首,只是現在沈明文進了閣樓,所以另一桌便由沈明文的妻子王氏代座。

一大家子圍攏吃飯,其實並沒有什麼稀奇可言,唯一令沈溪感到不習慣的是吃飯時的講究太多了,長幼排序座位就不說了,單單是夾菜、吃飯,這些看似簡單的動作,也是一板一眼不能違背。

沈溪魂穿後第一次坐到桌子上吃飯,因爲他的輩分年紀最小,所以得等所有人都動筷子了他才被允許開動。只是那次他筷子才伸出去準備夾菜,手就被老孃狠狠地抽了一下,告訴他吃飯前必須先刨一口飯才能夾菜。

當然,類似的細節很多,沈溪漸漸地也習慣了這些規矩,到如今已是循規蹈矩。

只是今天的飯桌略有不同,以往人們吃飯時總是不言不語,如今卻是議論聲不絕於耳,說的全是大伯進閣樓的事。

沈溪這一桌基本都是婦孺,孩子佔大多數,大一點兒的十三四歲,就沈溪這小身板,根本就搶不過。加上今天是沈溪的母親負責廚房,沒人替他夾菜,只能用求助的眼神去看坐在身旁的二伯母。

不過,二伯母卻一點兒都不可憐他,只是一個勁兒地給自己的兒女夾菜,生怕晚了就吃不着一般。

事實上……晚了那是真吃不着!

沈溪每次吃飯的時候,都會看着這些叔伯嬸嬸哥哥姐姐們,心中暗道:原來搶菜也可以這樣溫文爾雅,我這樣的,註定只能跟在後面喝點兒湯。

好在沈家雖然每天都是草根野菜輔餐,不過唯一還過得去就是,從不讓家中子弟捱餓,飯能吃多少管多少,這也是沈溪這幾年來賴以生存的倚仗。

沈家最常做的一道菜叫做“碧水青龍”,名字很好聽,但其實就是一大鍋開水,往裡邊撒點兒蔥花加些野菜,連鹽都撒得很少。

在這個沒有工業的時代,在國家經濟特別是財政收入中,鹽所佔比重很大。

所以,鹽的生產經營通常都由官府壟斷,每斤一兩百文的官鹽可不是平頭百姓能恣意揮霍的。每天沈溪都只能硬着頭皮喝這個所謂的“碧水青龍”,同時心中暗暗決定,等到有錢了,一定要純純地吃一把鹽……

老太太冷哼一身,顫顫巍巍地站起,怒斥道:“祖宗規矩,也是聖人訓導,食不語寢不言,都給我閉嘴,有什麼事情吃完再說。”

衆人聞言,沒有一個敢再說話,沈溪將一根鮮嫩的折耳根塞進嘴裡,也不管它好不好吃,嚼了幾下,便往肚子裡咽。

一如既往的安靜,沈溪最先吃飽,將筷子整齊地擺放在碗邊,靜靜坐着。

少頃,衆人吃完飯,在廚房裡勉強把肚子塞個半飽的周氏,與沈溪的三伯母、四伯母一起麻利地收拾碗筷,又將桌子抹得乾乾淨淨,這才挨着沈溪坐下。

沈溪苦笑不已,他前生是孤兒,工作後也沒組建家庭,一輩子都沒見過家庭會議是個什麼樣,這回可好了,這二三十人湊在一起開的家庭會議也算是開眼界了。

“娘,聽說家中還打算培養一個讀書人,是不是有這事兒?”二伯爲人比較油滑,最喜歡佔便宜,搶先問道。

老太太笑吟吟地點了點頭,說:“這個還是要看你們的意思,你們要是同意,那就再送一個娃到縣城讀書。”

“娘,這事兒我同意,雖然咱們家這些年過得不怎麼樣,但總不能一直這麼下去,我沒讀過書,但也知道雞生蛋蛋孵雞的道理,若是不培養小輩,我們以後日子沒個奔頭,除非大哥他能中舉,否則咱們這一脈,只會越來越沒落……咱們現在多吃點兒苦,不算什麼。”四伯沈明新接口道。

老太太聞言點頭,說:“你說的道理大家都懂,不過既然要多培養一個娃,那就不是一朝一夕的事,長年累月下來,就怕你們有怨言。我也老了,身子骨大不如前,一旦有病有災就這麼去了,你們這些人,能否守得下來,一家人是否和和睦睦,又怎說得清楚?”

周氏雖然潑辣,但對老太太極爲尊重,只見她站了起來,恭聲道:“娘,我和孩兒他爹都沒意見,孩子要是真能爭氣,做長輩的受點兒苦不算什麼。”

老太太欣慰地說:“好,你們有誰不同意的嗎?不然這事可就定下了!”

衆人默然不語,老太太見此頗爲開心:“沈家終究是書香傳世,祖上家產也就只剩下咱們住的這個大宅子和幾十畝田土,除了留下一些先人傳下來的典籍,咱們沈家也沒其他手藝,也用不着去學那些手藝。”

“這些年來,大家過得寒苦,到了永卓一代,讀書幾乎要斷了傳承,這可不行……要想入仕出人頭地就得讓孩子上私塾,就得花錢,所以供一個孩子讀書不容易!可是,若是不讀書,祖宗傳下來的典籍就沒了用武之地,老祖宗的在天之靈也不會安息的!”

衆人依舊沉默不語,靜靜聆聽老太太的話。

只見老太太搖了搖頭,微微嘆息一聲,繼續說:“我決定了,讓老大再考兩次功名,不到六年的光景,若是再不中第,便在家中教自家孩子讀書,順便做做善事,讓村裡的鄉親們將孩子送來,識幾個字。你們幾個媳婦都還年輕,少不得爲沈氏一門添嗣,以後從小啓蒙,肯定比其他孩子強……”

二伯沈明有道:“娘,我覺得大哥定是能夠中舉的,不過世事無常,咱們自家的孩子估計都夠大哥他煩心的了,何況是村裡那些整天撒野的小娃娃?還是隻讓大哥教我們自家孩子吧,也好集中精力……”

“哼——”

沈明有的話還沒有說完,老太太冷哼一聲:“我說過,沈家是大族,雖然如今咱們這一支分了出來,但支脈分散也是有傳承的,咱們便從此自以爲與小家小戶一般了嗎?大族就該做大族的事情,牙碎了也要往肚子裡咽,幫助鄉親,有何不可?”

“娘,我一直有一些話不知當講不當講?”

老二說罷,老四沈明新接過話頭,面色有些沉重,欲言又止。

李氏不耐煩道:“說吧,有什麼話就說。今天要是不把這些掰開談,日後難免大家心裡會有疙瘩!”

四叔聞言,長長吸了口氣:“娘,孩兒一直不明白,按說大伯他們那一輩的事情,我這個做晚輩的不該非議,而且他老人家也過世十多年了……但有些話不吐不快,咱們這一脈當初分出來也就罷了,何必還要端名門大族的譜?”

“當年我雖然只有十多歲,但咱們家被大伯趕出來的場景我依然歷歷在目,咱們一大家子,忍飢挨餓,人生地不熟的來到這桃花村,用去好幾天整理屋子,又用大半年把荒蕪的田地開墾出來……咱們就該好好務農桑,何必沈家長,沈家短的?”

“娘,咱們早就分出來過了,當年,大伯一夜之間銷金千兩,咱們呢?竟無粒米果腹,哪裡有……”

“啪——”

沈明新的話還沒有說完,便被老太太一聲重重的拍案聲打斷,只見老人家顫顫巍巍地站了起來,指着沈明新,恨鐵不成鋼地說:

“你還知道你是沈家子孫啊?按照家規,只要長房不爭,其他房的子孫就有資格作這個沈家家主!”

“再說了,立長還是立賢,古來就是悖論,你大堂哥上次親自到咱們家負荊請罪,這事就算是過去了,念念不忘做什麼?”

“你大伯是生性荒唐,沈家也是在他手裡破敗的,但你們這些做子孫的,不該想着如何記恨他,而是要想着怎麼才能重振沈家家業!”

老太太一番話說得擲地有聲,衆人默然,不敢再說話,沈明新連忙賠罪:“是孩兒不好,孩兒以後不敢再說這些了。”

“想也不能想,越想就越恨,越想就越難受。”老太太冷着臉,呵斥道。

四伯母馮氏瞪了自己的丈夫一眼,連忙上前扶着老太太,輕輕拍着她的後背,道:“娘,您老莫生氣了,相公他不是有意讓您生氣,您氣壞身子多不好?快坐下來,順順氣吧。”

老太太也不多說,重新坐回椅子上,稍稍歇息一會兒才道:“方纔我說過了,這一次選孩子進私塾,你們不必太上心,過幾年,大郎若是沒有中舉,便回來給孩子們教書,若是中舉,那便更好,到時候全將孩子們送到私塾去。”

沈溪聞聽此言,心中並不感冒。

等到大伯考完兩次秋闈,那起碼是六年後的事了,這六年時間裡就要窩在山村裡,來日就算再求學,爲時已晚。

如今唯一的出路就是把握眼前的機會。

二伯母錢氏眼珠子骨碌碌一轉,問道:“不知娘你心中是不是有了人選?”

老太太聞言,微微搖了搖頭:“人選倒是有,但也知道你們不容易,而且你們都十分重視這事兒,老太太我不能專斷,便交給你們自己討論吧,完了跟我說一聲就成。”

老太太說罷,便頷首閉目,一句話也不說。

沈溪心中焦急,不知道老太太葫蘆裡賣的什麼藥,但又不敢發聲,只能靜靜呆坐在椅子上。

場面稍微沉寂了片刻,二房錢氏便當先開口:“我覺得我家五郎挺機靈的,一定是個讀書的料。”

她的話纔剛剛落下,四房的馮氏便不樂意了,當即反駁:“二嫂,大家的孩子都挺聰明的,咱們家沒有哪個是傻小子,你說對吧?”

錢氏聞言,並沒有生氣,嘿嘿笑着點頭不語。

三伯母孫氏見他們搭腔搭調的樣子,有些着急,扯了扯身旁的丈夫,想要讓他說句話,只是三叔沈明堂性子怯懦,人云亦云,當下嘿嘿笑了幾聲,摸了摸腦袋:“對對對,說得沒錯,咱們家的孩子哪裡會傻……”

孫氏平日膽子小得很,但此時爲了自己的兒子,只能紅着臉道:“我……我覺得,我家四郎也挺好的,大家是不是能讓我家四郎到縣城上學?只要讓四郎上學,就算我這輩子給你們當牛做馬,也絕無怨言。”

看着原本膽小怕事的三伯母孫氏面紅脖子粗努力爭辯的樣子,沈溪心中動容無比,可憐天下父母心啊!

不過沈溪清楚,不是他非要去爭,以他的學問其實沒什麼好爭的。但若要出頭則必須走出這大山,否則窩在村子裡再好的學問也只會是務農的命。就算對不起眼前人,可若待他日金榜題名,自然不會忘本虧待家人。

正當沈溪思索心事間,四伯母馮氏握着裙角,神情有些彷徨,卻一臉堅定,只見她雙目含淚,哽咽地道:

“兩位姐姐,求求你了,還是讓六郎去上學吧,六郎從小便想讀書,求求你們了……求求你們了,只要六郎日後有出息,一定會將你們當作親孃一般對待。”

看着馮氏垂淚的樣子,三伯母孫氏眼珠子跟着紅了,當下上前扶住她,卻依舊不鬆口:“妹妹,不是我們不講情面,誰家的孩子不是自己身上掉下來的寶?我們都是孩子他娘,你的心情我能理解,但是……”

她的話沒有說完,二房錢氏冷哼一聲,語氣有些不善:“我也是孩子的娘,我也希望自家孩子有出息,誰不希望自家孩子讀書識字考取功名光宗耀祖?誰都是那麼想的吧,哼,真是應了那句話,會哭的孩子有奶吃,不哭的孩子只能餓死。”

話畢,衆人沉默。

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八章 啓程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
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十七章 路在何方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四三〇章 三元及第(第一更)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五十章 爲欽差演示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八五三章 刑獄行家(第二更)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七四〇章 小郎他娘死的早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一七九五章 免戰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八章 啓程第一二一九章 回師居庸關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三七七章 堵不如疏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五二九章 王鏊告狀(第四更)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一三六六章 改革(第三更)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一七三四章 一把火之威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二〇五三章 一夜光景第二二九八章 躲清靜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一九四三章 長見識的謝遷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二二七四章 比試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一六九五章 覈查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七七九章 一筆很划算的買賣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三七三章 大宅門裡的女人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