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

廣東鹽課提舉司的人有恃無恐。

也是他們覺得在廣東地面上,上到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下到各府州縣衙門,都跟他們有利害關係,沈溪就算是三省督撫,也拿他們沒轍。

陳懷經處世經驗老道,覺得沈溪的刁難不足爲慮,自問能化解眼前的危機。

從驛館的臨時督撫衙門出來,沈溪沒有乘官轎,而是騎馬。

щшш●тт kΛn●c o

鹽課提舉司到底是油水衙門,就算只是副提舉也是乘轎而來。沈溪略微算了算,這些人如果拿從七品的俸祿,一年俸祿可能還不夠養活轎伕,想他還是從五品翰林官時,在京城最多也只是乘坐馬車,而這些地方上的微末小官居然有轎子坐,真是人比人氣死人。

“開路,讓開!”

跟地方官員出巡,贊導、衙役等敲鑼打鼓開路不同,沈溪更好像帶兵出征的武將。

前面有兵士吆五喝六,讓百姓避讓,左右和身後也都有親衛縱馬保護,看起來威風凜凜。並非是沈溪非要耍官威,而是得先給鹽課提舉司、布政使司衙門的人來一個下馬威,讓他們知道,我可不是普通文官,我是擁有軍正大權的三省督撫,你們最好跟我悠着點兒。

此番沈溪派人查封的倉庫,基本都是廣州城外。

官鹽既然要運往各地,自然不會進入廣州城,因爲官鹽入城需要繳納一筆城門稅,儲藏在城外可以少繳納稅賦不說,運輸時通過水路也遠比走陸路方便快捷。

官府少有這般大動干戈之時,連百姓也想知道新任督撫大人要做什麼,官兵身後跟隨着大量百姓。

廣州城歷史悠久,唐代時便已形成牙城、子城和羅城的“三重”格局,五代時南漢將都城廣州規劃爲宮城、皇城和郭城,宋代在子城東面擴築了東城,五年後爲保護新興西部商業區和外商聚居地,又擴築了西城,形成了三城格局。明初永嘉侯朱亮祖修建廣州城,合宋元三城爲一城,此後又進一步擴大市區,對舊城進行改造,並向北部和東部擴展,加築外城,形成周長約二十多裡的城垣。

弘治年間,珠江以南以及現在的西關一帶還是一片澤國,江面遼闊,河水中有鹽滷的味道,故此老百姓又把珠江又叫珠海。出得城門,眼前便是一片汪洋,沒過多久一行人便來到臨近港口的貨棧區域,這會兒官兵已將周圍三處貨棧全都包圍,貨棧的掌櫃和夥計一併拿下。

在官兵的簇擁下,沈溪跳下馬,陳懷經等人下轎後,也帶着疑問陸續上前來。

“……沈大人,在貨倉之內查獲一萬多包鹽,另有數千包鹽已裝船,亦被市舶提舉司查扣!具體數目正在清點。”

一名負責查扣貨倉的百戶過來奏稟道。

陳懷經的臉色很不好看,此番不但督撫衙門行動,居然連廣州市舶提舉司也跟沈溪“狼狽爲奸”,以前鹽課提舉司爲了方便出鹽,曾給市舶提舉司不少好處,鹽商每年的孝敬也不少。

沈溪嘆道:“一包鹽,差不多是五十斤,一萬包……等一下,陳提舉,本官的算術不是很好,你給算算,這一萬包鹽是多少引?”

此時貨棧周圍已經被民衆圍得水泄不通,陳懷經知道想躲也躲不掉,只得行禮道:“回大人,一萬包鹽是兩千五百小引。”

沈溪點頭道:“還是陳提舉比較會算賬,再加上幾千包,就算是兩萬包鹽,那應該就是五千小引鹽,相比於今夏廣東鹽課提舉司十六萬小引鹽,還是不多嘛。來人,帶本官進去查看!”

沈溪走在前面,唐寅作爲沈溪的幕僚緊隨其後,陳懷經跟上去之前,給同行的人打了眼色,示意絕對不能承認這些鹽來自於鹽課提舉司。

一行人到了貨棧門口,已有士兵扛了幾包鹽出來,一名百戶道:“沈大人,這幾包鹽分別是從三處貨倉及鹽船上扣下,請大人查驗!”

沈溪道:“孤證不立,多去扛幾包鹽出來,本官也想看看這廣州地面上的私鹽是什麼光景。”

陳懷經跟同行的人對視一眼。

沈溪上來就給這些鹽定性爲“私鹽”,倒好像是在暗中幫鹽課提舉司遮掩,但鹽是被沈溪查獲的,沈溪顯然不會這麼好心爲他們開脫。

士兵又去搬了有幾十袋鹽出來,沈溪拿出一把匕首,直接走到一袋鹽前面,一匕首捅下去,破口處開始灑出白色的鹽巴。

下面有士兵用布袋兜住,沈溪接連捅了幾個鹽袋,所出來的鹽都是白色的晶體,而且顆粒細緻均勻,沒有私鹽的粗糙感。

沈溪捏起鹽在嘴邊嚐了嚐,點頭道:“不錯,都是上好的海鹽。把貨棧掌櫃叫來!”

不多時,三名掌櫃被人押送到沈溪面前,跪下來磕頭道:“大人,小人冤枉啊。”

沈溪擡起右腳,直接踩在鹽包上,手裡握着匕首,皺眉道:“本官還沒問你們話,你們喊什麼冤枉?說吧,你們貨倉裡的鹽,是官鹽還是私鹽?”

三個貨棧掌櫃臉色都青了,他們寧可不回答,因爲無論是官鹽還是私鹽,都有罪,卻聽陳懷經喝道:“好你們這些個奸商,居然敢走私私鹽,罪該萬死!”

沈溪卻擺手道:“陳提舉也不能過早下定論,聽聽三位掌櫃怎麼說。你們還不從實招來?”

一名五十多歲的貨棧掌櫃,馬上磕頭道:“回大人,我們貨倉裡的,的確都是私鹽,請大人贖罪!”

沈溪把手放在耳邊,作出招風耳的架勢,問道:“這位掌櫃說的話本官沒太聽清楚,你貨棧裡少說有三四千包鹽,你再說,是官鹽還是私鹽?”

兩害相權取其輕,那貨棧掌櫃看了陳懷經一眼,道:“回大人,是私鹽。”

“啪!”

沈溪一拍手,點頭道,“這廣州地面上的奸商果真膽大妄爲,居然敢明目張膽買賣私鹽,而且一次就……等等,讓本官算算,這三四千包鹽,差不多有一千小引了吧。竈戶夾帶一斤鹽出鹽場,判絞刑。陳提舉,這民間私運私鹽,當如何判決啊?”

陳懷經遲疑了一下,恭謹行禮:“回大人,按照《大明律》,販運私鹽,杖一百,徒三年。”

沈溪皺眉道:“罪行這麼輕?如何能服衆……等等,《大明律》中可有規定販運私鹽的數量,以數量多寡來定罪之高低?”

陳懷經搖頭道:“未曾,運一斤,與運一船,並無差別。”

沈溪有些遺憾地說道:“看來還是陳提舉對《大明律》比較熟悉,既然這位老掌櫃承認運的是私鹽,那就先過去打一百棍,徒刑三年。”

“饒命啊……”

那掌櫃本來就年老體弱,如果一百棍子打實了,不死也只剩下半條命。

但沈溪一聲令下,那些兵丁可不懂手下留情,直接把人拖走,到了一邊,開始一棍子一棍子打下去,毫不留情。每打一棍,那老掌櫃便呼痛一聲,打了五十棍之後,連喊叫的力氣都沒了。

沈溪擺手道:“年老體邁者,不用一次打死。留着半條命,回頭再打。”

“得令!”

士兵把半死不活的老掌櫃給拖了回來,在場的人見到這老掌櫃脊背和屁股上血肉模糊的慘狀,心裡都有些發怵,心想要是這五十棍子打在自己背上和屁股上會是個什麼滋味兒?

沈溪又看向第二名掌櫃,這人比較年輕,只有三十多歲,長得白白胖胖,一看就養尊處優慣了。沈溪笑着問道:“你貨倉裡儲放的,莫非也是私鹽?”

“大……回大人,是……是私鹽,小人只是運些鹽混口飯吃,還請大人贖罪。”這年輕掌櫃嘴上在跟沈溪求饒,目光卻看向陳懷經。

沈溪其實早就知道,這是陳懷經的小舅子,也是港口三個貨倉的正主,至於另外兩個掌櫃只是跟着他混飯吃。

陳懷經開口道:“沈大人,不妨就讓此人繳納銀子贖罪如何?”

沈溪皺眉問道:“他有功名在身?”

陳懷經沒回答,那年輕掌櫃趕緊道:“大人,小人是弘治十一年生員,還請大人寬恕……”

在大明,但凡有功名在身的罪犯,可以花錢贖買徒刑和杖刑,就如同在弘治十二年己未科禮部會試鬻題案之後,唐寅、徐經和程敏政都曾花錢贖買過自己的徒期和杖刑,這是朝廷對讀書人的一種優待,屬於“禮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的具體體現。

只是在實際運用之中,是否允許贖買要看判官的心情,若判官“通情達理”那就可以贖罪,如果判官就是不同意,就算你是進士,該打還是要打,該發配還是會被髮配。

至於判官的心情,通常都是由銀子的多寡來定奪。

沈溪把踩在麻包上的腳收了回來,臉上涌現一抹厭煩之色,頭轉到一邊,喝道:“拖出去,斬了!”

一句話,不但把那年輕掌櫃嚇了一大跳,連陳懷經和鹽課提舉司的人也都給鎮住了,圍觀百姓也是一片譁然。

眼看士兵就要把人拖走,陳懷經趕緊來到沈溪身前,焦急地說道:“沈大人,您可不能濫用職權!”

沈溪皺眉道:“本官有監督地方鹽課之責,何來濫用職權之說?”

陳懷經道:“大人,這販運私鹽者,只是杖一百、徒三年,您卻要直接問斬,不是濫用職權是什麼?”

偌大的場地內鴉雀無聲,圍觀的老百姓全都看向沈溪,想聽聽這位年輕的督撫大人作何解釋。

剛纔的老掌櫃被打了五十棍子,而這年輕掌櫃有功名在身卻要被直接問斬,顯然是同一條罪兩個標準。

沈溪冷笑不已:“陳提舉對於《大明律·鹽法》看來無比熟悉,那就該清楚,在《大明律》中提到販運私鹽罪行時,雖有‘凡犯私鹽罪者杖一百,徒三年’這一條,但其後也有補充,‘若有軍器者罪加一等,拒捕者斬’。本官沒說錯吧?”

陳懷經面如土色,他顯然沒料到沈溪不是因爲不知《大明律》才問他,沈溪很清楚,只是在試探他。

“是。”陳懷經一咬牙道。

沈溪道:“本官派兵前來查封私鹽,此子可有私藏軍械,可曾有拒捕?”

負責領兵查封貨棧的百戶馬上理直氣壯地回稟:“回大人,在貨倉中搜出兵器若干,具都在此。兵士包圍貨棧時,賊人曾瘋狂叫囂,阻攔執法,一度以兵刃相向!請大人明察!”

***********

ps:第一更到!

今天還有三更,請大家多多支持哦,訂閱、、和,一個都不能少!拜託啦!

第一六五三章 劉謝之分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一五六六章 ****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藥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四三五章 謝恩日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一五二三章 裝神弄鬼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
第一六五三章 劉謝之分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一五六六章 ****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二八一章 意想不到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二七二章 朝議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三〇八章 上兵伐謀(求月票)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一五一四章 正朔第二〇二〇章 英年早逝?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一三九一章 罅隙第一〇八五章 戰爭財(第一更,求月票)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九三五章 三人成虎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四〇五章 居心不良(第三更,賀新盟主)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一六四八章 虎狼之藥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一七七章 敲山震虎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九七一章 知遇之恩第四〇七章 大學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四八一章 講官難當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一三二〇章 南下之路(第四更)第一三五一章 誰給的自信?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四三五章 謝恩日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一五二三章 裝神弄鬼第二九〇章 美人相求(第九更)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