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

張苑怎麼都沒想到,朱厚照會如此痛快便答應謝遷等人的上奏。

“簡直是變本加厲!”張苑出來後,非常氣憤,朝中那麼多人中,他是最不想讓沈溪回朝的那個。

跟在他後面出來的小擰子陰陽怪氣地道:“張公公消消氣纔是。”

張苑轉過身,怒視着小擰子:“你個小東西,居然在陛下面前胡亂講話……剛纔裝啞巴能死嗎?”

小擰子笑眯眯地回道:“張公公爲何要遷怒到咱家身上?陛下當面發問,不回答就是欺君,你以爲咱家是傻瓜嗎……咱家很難理解,陛下對沈大人信任有加,是個人都能看到,你非要挑撥離間,自己觸了黴頭,回頭還怪他人說實話……哪裡有這道理?”

張苑瞪着小擰子,一語不發。

小擰子笑容滿面,道:“有些事其實咱家本來想提醒你,陛下之前便想過讓沈大人回京輔政,只是某些人不想聽咱家囉嗦,所以此番纔會自討沒趣。”

張苑冷笑不已:“你個小東西,還想威脅咱家?”

小擰子搖頭道:“豈敢豈敢?您乃是司禮監掌印,咱家是您的下屬,以後還要仰仗您啦……呵呵,只是張公公以後要小心了,沈大人回到京城,怕是第一個要對付的就是某個兩面三刀的小人。”

“你說的小人是誰?”

張苑氣呼呼地道,“咱家跟沈大人是何關係?沈大人回到京城,對咱家來說是一等一的好事。”

小擰子笑道:“是嗎?那就要拭目以待了……以前沈大人不知怎的把某小人給重新舉薦給登上高位,可惜的是某小人狼心狗肺,不知報答,現在還處處針對沈大人,你當沈大人會一直大人不計小人過?有一有二但說還有三有四未免太過扯淡了……祝張公公未來官運亨通,咱家告辭!”

張苑看着小擰子揚長而去,憤怒地跺了跺腳,可是卻拿對方毫無辦法,只得帶着沮喪的心情返回住處。

……

……

朱厚照于徐州駐步不前,不過啓程之期到底近了,便在於作爲皇帝他感受到了來自京師的壓力。

有關調沈溪回京師的聖旨,兩天後送達江南。

雖然朱厚照沒給出沈溪具體回京師的日期,但事情定下就不容更改,沈溪這下有些傷腦筋了。

“大人,這邊的事情纔剛剛有眉目,您便要回京城去,我等該如何是好?”

胡嵩躍等人在臨時召集的會議上,着急詢問。

朝廷只是調沈溪回京城,至於新城將士卻沒有說要被一起徵調,要麼沈溪主動跟朝廷請示留守,要麼只能帶少量隨從回京……皇帝沒允許沈溪帶兵,作爲臣子不能擅作主張。

沈溪道:“爾等留在土地膏腴,物產豐饒的江南,難道還委屈你們不成?即便本官回京,也不會一時半刻便啓程,很多事情尚未完成交接,就連誰來接任我的差事都不知道,本官如何能放心回京?”

聽說沈溪暫時不走,胡嵩躍等人終於放下心來,但此刻他們想的基本都是如何才能繼續追隨沈溪……新城就算再好,他們也希望能得到更高的身份地位,對回京師之事無比嚮往。

會議結束,沈溪回到書房,雲柳來見。

沈溪坐在臨窗的書桌前寫信……這信是送給誰的,侍立有一旁的雲柳茫然不知。

“大人,不出所料的話,應是謝閣老等人對陛下提出奏請,讓大人回京。陛下順水推舟,就勢答應下來。”

雲柳一邊分析一邊說道,“但這麼一來完全打亂了大人的計劃。”

沈溪沒有回答,繼續埋頭書寫,似乎根本就沒聽到雲柳的話。

雲柳又道:“大人就算有心拖延,怕是也拖不了多長時間,很可能很快就會有聖旨下來,催促大人動身。”

沈溪又寫了很久,終於擱筆,擡頭看向雲柳,“你希望我回京城去,還是留下來?”

雲柳低頭道:“卑職沒有意見,留下或者回京都可……一切都聽從大人吩咐行事……”

沈溪搖頭:“其實我的想法是……你暫時留下來。我回京的意義不大,從開始我就沒想過回去,陛下調我回京城,多半是想用我來制衡朝中老臣,伺機激化我跟謝閣老等人的矛盾……到頭來我成爲衆矢之的,陛下卻躲在一旁當好人。”

雲柳驚訝地問道:“大人回京城,難道這中間蘊藏有巨大的陰謀?”

沈溪嘆道:“陛下已非當初少年天子,他有自己的主見,雖然任性了些,但所作所爲跟一個聖君明主沒什麼差別,他想利用我跟朝中頑固勢力纏鬥,利於他破局。因此,別人越不想讓我回京,他越推我回去,只有這樣,他纔可以真正把控朝廷局勢,鞏固他的皇位。”

雲柳道:“那大人……”

“所以我要跟謝閣老說清楚……此番他徵調我回京城並不是什麼好棋,分明是給他自己找麻煩。”沈溪遺憾地道,“其實……讓王德華回京城當兵部尚書有何不妥?非要讓我兼兩職他才滿意?”

雲柳無法給沈溪提供任何意見,很多事跟她想象中的完全不一樣。

沈溪跟謝遷的相處方式,還有皇帝的態度,讓雲柳雲裡霧裡,第一次覺得自己的腦袋不夠用了。

沈溪最後無奈道:“回京城只是製造麻煩,讓我陷入無盡的黨爭之中……雖然我也知這件事無法避免,但還是要努力爭取一下,看看是否能夠留在江南……哪怕不在新城,在南京也是好的。”

雲柳道:“卑職馬上爲大人送信。”

沈溪搖頭:“不用着急,我有足夠的時間拖延……陛下知道我在江南尚有事情未完成,同時對我未來有可能擅權還是有所擔憂,所以不會着急催促我回京師,事情尚有轉圜的餘地。”

……

……

沈溪給謝遷的信於次日送走。

信中沈溪的語氣異常平和,一條條跟謝遷分析自己不適合回京城的理由,讓謝遷知道若是他回京會發生什麼。

沈溪對朱厚照的心理判斷非常到位。

朱厚照想利用他來跟朝中老臣相鬥,從而讓朝局達到某種微妙的平衡,有利於他這個皇帝掌控權力,對於這點沈溪看得相當透徹,他把自己的想法原原本本告知謝遷,希望對方冷靜地看待問題,當然他也知道謝遷未必能聽進他的話。

接下來幾天,新城暫時沒有更多消息傳來,沈溪開始部署“善後”事宜,確保他離開後新城能維持一個穩定發展的環境,讓一切有條不紊推進。

此時沈溪還有些事要完成,那便是寧王叛亂平息後的善後問題。

無論是南方兵馬統帥的身份,還是吏部、兵部尚書的責任,沈溪都需要在自己回京城前把這些處理好。

朱厚照不管不問的事,他不能袖手旁觀。

此時有一件事他就繞不開,那就是“寧王餘孽”的處置問題。

婁素珍被沈溪送去海外,而寧王的兄弟姐妹,以及子女和妃子就沒那麼好運了,除了之前爲寧王在外遊說的菊潭郡主朱燁暫時下落不明外,其餘人等都已被押送到南京城。

本來應該由南京守備太監張永跟朱厚照奏報,再由皇帝審覈定罪,但因張永歸心似箭,早早便離職北上,守備太監之位空缺,南京守備勳臣徐俌不知該如何做,便想到沈溪,最好是讓沈溪這個皇帝近臣上疏請示,看看該如何定寧王親眷的罪。

“這些事本跟大人無關,卻不知爲何會找到大人……”雲柳見過徐俌派來的使者後,回來如此跟沈溪彙報。

沈溪沒有親自接見徐俌派來的使者。

據說此番是徐程親自前來,徐程此人一向是魏國公的心腹謀士,以沈溪想來,徐程到新城來的目的絕非只爲給寧王派系定罪那麼簡單。

沈溪道:“徐老頭到底是何意?”

雲柳回道:“以魏國公來使所言,魏國公本人在此事上並無看法,一切都以大人的意見爲準……若誅滅五族也是可以的,但要等陛下的旨意……現在還缺個跟陛下陳奏的合適人選……”

沈溪皺眉道:“他完全可以自行上報,或者讓南京刑部來做擔責……跟我打招呼算幾個意思?”

雲柳道:“卑職問過使者,使者說此事非大人上奏不可,旁人怕是很難得到陛下認可,若要寬免這些人的罪行也要大人您上疏請示。大概魏國公是覺得,大人不想大造殺孽,儘量以懷柔的態度處置……”

沈溪搖頭道:“直接跟來使說清楚,涉及寧王親眷處置一事我一概不過問,此乃皇家內務,由宗人府上疏效果都比我好……若再繼續糾纏不清的話,我會上奏陛下,參劾徐老頭辦事不力!讓來人早些回去跟徐老頭說明白。”

“大人,來使帶了大批禮物前來。”雲柳道。

沈溪板着臉回道:“我稀罕他那點禮物不成?徐老頭也太看不起人了吧?寧王已作古,寧王親眷最終下場如何,並非我一個外臣該牽扯進去……要是他實在不能決斷,儘可找皇室宗親商議,與我何干?”

……

……

沈溪擺明立場,不會牽扯進寧王家眷的定罪上。

江西撤兵問題他可以管,那是他的職責範圍,但寧王親眷中除了一個逃走的朱燁外,其他人都被押送至南京,應該由皇帝親自定罪,他又不主管讞獄,這種事自然落不到他的頭上。

徐俌本來一門心思想拉沈溪下水,甚至讓心腹謀士徐程親自前來遊說。

徐程請見碰壁後,當天晚上便動身回南京,兩天不到徐俌便弄清楚了沈溪的態度。

面對沈溪的冷漠,徐俌一點招都沒有……

在江南待久了,徐俌以爲自己是地頭蛇,一切盡在掌握,結果卻連張永都對付不了,更別說是沈溪這樣的朝中重臣。

徐俌無奈,只能把爲寧王家眷定罪之事傳報留滯徐州的張永,希望張永能幫忙跟皇帝請示。

但張永這會兒也很清楚明哲保身的道理,他在意的全是如何才能向皇帝邀寵,根本就不想理會南京那一攤亂麻。

結果事情兜兜轉轉,奏本最後落到張苑手上。

張苑拿到徐俌沒多少實際內容的上奏,仔細研究後,覺得其中大有文章可做。

此時朱厚照已打算起駕回京,張苑藉着上奏朝事的機會,把情況跟朱厚照詳細說明。

朱厚照無精打采地道:“罪魁禍首寧王都死了,他的兄弟姐妹還有兒女妃子該如何處置,需要跟朕請示嗎?”

張苑這才意識到,朱厚照正爲之前婁素珍沉江之事惱火,不想聽到寧王家眷的消息。

張苑道:“陛下,斬草不除根,春風吹又生……留下他們的性命,後患無窮啊。”

朱厚照皺眉:“那男的殺,女的直接發配爲奴,大明早有定規,用得着朕來指點你們?再就是寧王妃生不見人死不見屍,對此朕很不滿意,在沒有寧王妃確定消息前,以後這種事別拿來麻煩朕!”

或許是真的動怒了,連話都沒說完,朱厚照便往後堂去。

張苑沒料到自己會碰壁,有些不甘心,朱厚照走後他突然醒悟過來:“他孃的,這種事誰都不想管,連我那大侄子都選擇退避三舍,感情就是個燙手山芋,我還想借此機會治治南京那羣不識相的官員,現在看來不如袖手旁觀呢,誰知道會惹一身騷!”

……

……

京城,謝遷這幾天都很煩憂。

爲了沈溪回京師這件事,他反覆斟酌,夜不能寐,到最後他都在猶豫是否要把沈溪給召回來。

“陛下對之厚回京這件事,居然會選擇支持……這件事透着那麼一絲詭異……”張懋的病情有所好轉,謝遷前來探病時,張懋說出自己的看法。

謝遷撥弄桌前的茶杯,神思恍惚。

張懋道:“就怕陛下此番順你之意,讓之厚召回來,君臣聯手向你出招……到那時於喬你會如何應對?再試着想辦法把之厚給放逐出去?”

謝遷擡頭眯眼打量張懋:“你當老夫是何人?”

張懋苦笑着搖頭:“其實讓之厚留在江南,的確不是什麼壞事,但朝事始終需要有人打理,王德華是一個不錯的選擇……很多事上於喬你太固執了。”

旁人沒資格批評謝遷,但張懋年歲在那兒擺着,資歷也足夠,謝遷根本沒機會發脾氣。

張懋再道:“事情既已定下,何必瞻前顧後?跟之厚商議好,他回來後你們各司其職,有何矛盾私下商議着解決,不要鬧到朝野皆知,不就行了嗎?看於喬你現在猶猶豫豫的樣子,怎麼統領羣臣?”

“唉!”

謝遷重重地嘆了口氣。

張懋笑了笑道:“其實也好,大明內部紛亂已平,接下來幾年都能過安穩日子,朝廷也該平平穩穩實現過渡,新老交替每年都會有,於喬你也實在不必太糾結。”

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二一六四章 盲目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
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二六〇一章 跟誰一條心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六七九章 彈劾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七二八章 心照不宣第一〇一六章 無處安置(第二更)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八五九章 城裡我最大(第一更)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一四一九章 紛爭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二二二四章 開戰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二一六四章 盲目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二一七八章 原則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二三九三章 家事國事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〇二一章 大家族的規矩(第二更)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二二一章 奪權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一六二六章 閹黨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七八七章 不主考,但出題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六〇九章 培養炮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