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四章 俸米風波(第一更)

己未科禮部會試和殿試已過,不過餘波未平,朝廷上下對皇帝在鬻題案發後將華昹、唐寅、徐經三人下獄之事顯得很不理解,認爲皇帝有意包庇程敏政,工科給事中尚衡、監察御史王綏上書弘治皇帝,請釋放華昹,將程敏政下獄,皇帝將奏摺再次留中不發。

程敏政是作爲內閣輔政大臣儲備的,就算不令程敏政入閣,眼下徐瓊年歲不小了,禮部尚書需要人填補,程敏政無論是才學還是做官能力,都得到弘治帝的認可。

而且弘治帝也看出來這次的鬻題案涉及到朝廷內部紛爭,實在不想爲平士子之憤而損失一員得力干將,但朝臣給他的壓力實在太大,弘治皇帝的意思,是想再拖拖,看看是否輿論會有轉圜餘地。

可明顯朝臣不想給皇帝這個面子,攻訐程敏政的奏本仍舊絡繹不絕,尤其是在徐經被嚴刑拷問之後,吐露曾向程家家僕賄賂之事曝光,程敏政鬻題案人證和物證都有了,皇帝還是把彈劾程敏政的奏本留中十餘日。

在此期間,沈溪照常到翰林院點卯,每天要做的便是整理那些枯燥無味的法典。

不過勞動也是有收穫的,四月初,沈溪第一筆俸米發放到位,他一共到翰林院不到十天,卻按一整月領的薪俸,不是銀子和銅錢,而是白花花的大米,從六品的翰林院史官修撰月俸是八石米,也就是九百斤左右,按照市面上一石米差不多是六七百文的模樣,沈溪的月俸也就是五六兩銀子。

在翰林院中,這已屬於高薪,那些庶吉士是按從九品的官階發米,一個月才五石米,除了要養家餬口外,還要人情客往,那才真的叫過的苦日子。

這天下午發俸米,翰林院供職的人可以選擇是自己領回去變賣,又或者是直接從戶部折價拿銀子、銅板回去。

自己找人賣米,事情會變得複雜許多,需要找人手搬運,還要親自看着賣,對斯文人來說有點兒丟面子。

但官俸的俸米質量好,不兌沙子,到米糧店能賣出高價,尤其是在城中近來米價騰漲之時,比之官價要高出不少。

朱希周等人習慣了只帶足夠養家餬口的米回去,剩下的在翰林院就折價兌了銀子……

沈溪看了看,還是決定把米拿回去自己賣比較好,於是乎在所有人眼中,只有沈溪把全額的俸米領到手,八石米倒也沒缺斤少兩,只是沈溪要搬回家,就得花錢僱馬車來,再請人手把俸米搬上車,先運回家存放,回頭指派朱山跟寧兒出去賣米。

這招來同僚們的恥笑,很多人對沈溪這種“不知斯文”的做派不欣賞,又覺得沈溪是在譁衆取寵,讓翰林院的同僚跟着丟臉。

沈溪不理會這些聲音,他只知道要在京城過活,不精打細算不行,開源節流一樣都不能馬虎,就算只多賺幾個銅板,他也要爲此努力。

第二天,米就賣了出去,比之直接在翰林院折價拿俸銀多賺了一貫錢還要多,沈溪頓時從月俸五六兩左右,變成月俸七兩往上。

這天在飯堂湊在一起吃午飯的時候,朱希周笑着打趣:“沈修撰,前幾****運了俸米回去,可要早些變賣,免得招了蟲鼠,眼看夏天就要到來,平白折損了可不好。”

這年頭,沒有殺蟲劑和驅鼠藥,蛇蟲鼠蟻絕對是人類大敵,防不勝防。

沈溪點點頭,回道:“前兩日便賣了。”

朱希周稍微驚訝了一下,他本以爲沈溪年紀輕輕,不懂官場規矩,纔會把糧食運回家,又怕沈溪閱歷不足,只懂做學問而不懂賣米等俗事,想提供些幫助,未料沈溪居然如此快便把糧食賣了。

朱希周想了想,問道:“這市面上,新米價值幾何?”

這次輪到沈溪詫異了:“懋忠兄不知嗎?近來城中米糧價日漲,一石新米,就算是收糧的價格,也在七百文往上。”

朱希周沒回話,倒是旁邊的“小老頭”王瓚瞪大了眼睛:“當真?”

沈溪這才知道這些翰林一個個真的是死讀書,連世間柴米油鹽價值幾何都不清楚。他把市面上各種糧食的價格大致一說,朱希周和王瓚臉色多少有些難看,很顯然他們不知道原來把糧食直接在翰林院折價,要損失近兩成的俸祿。

“早知道……”

朱希周幾乎是脫口而出,但剩下的話,他就不說了。很顯然,他也動了把糧食領下來自行運去變賣的心思。

沈溪道:“有俸米還是自己賣的好,不求他人,家裡人日子能過得好一些。在這什麼都需要錢的京城,想安身立命實在太難。”

沈溪說的是大實話,連朱希周和王瓚這樣平日灑脫之人,也覺得沈溪的話分外有理。朱希周道:“那以後,我也叫人把俸米領回去,自己找糧食鋪變賣。思獻兄以爲呢?”

相比於朱希周,王瓚養家的壓力更大,因爲他上有老下有小,全家就靠他這點兒俸祿來養活,王瓚聞言自然是點頭不迭。

朱希周和王瓚將沈溪賣米的事對外一說,找人一合計,衆翰林就算再顧及面子,也覺得自己當了冤大頭敗家子,紛紛表示以後要把俸米運回去自己變賣。本來已經摺價收了銀錢回來的,居然想把銀錢退回去將米糧“贖”回,再拿去市面上賣錢。

讀書人嘲笑別人摳門的時候極盡諷刺之能事,可當他自己摳門起來時,卻是無所不用其極。

照理說你都折了銀錢回來,銀貨兩訖概不退換,結果聽說市面上米價高,就想耍賴,這不是讓戶部經辦的官員爲難嗎?

但翰林院的官那可是皇帝近臣,萬一哪個翰林被皇帝叫去開經筵時把此事提出來,那這事牽扯麪可就大了。皇帝給大臣發俸米,結果戶部卻給折成銀子,這分明是置皇帝的法令於不顧啊。

若是正常的折換倒也罷了,偏偏戶部這些人手腳不乾淨,折銀看似是給朝官們方便,其實是爲了中飽私囊。

大明朝的官俸是以俸米形式下發,因大明朝沒有職田,官員全靠這點兒米來養家餬口,京官往往先被戶部的人剋扣一層。

不過比之地方官,京官還算是好的,畢竟京官活在天子腳下,沒那麼多貓膩。

地方官就涉及到折鈔、折絹、折布等等折物之法,總的來說,就是不發米,而是發大明寶鈔或者是絹布這些,讓官員自己賣給收購商,而且沒法直接從朝廷兌換銀錢。

到了民間,大明寶鈔、絹布這些東西並非市場必須,被市面殺價殺得狠,官員本來就不多的俸祿,進一步被剋扣。

自古以來,明朝當清官是最苦的,你不貪就沒法過日子,貪了就犯了剝皮抽筋的大罪,當個諫臣怕被廷杖,言者無罪根本屬於一句空話,東廠、錦衣衛的詔獄大門隨時爲官員敞開,詔獄是鬼門關,進去容易出來難,身子骨孱弱的文官進了詔獄被嚴刑致死之人比比皆是……

沈溪只是做了一件他認爲對的事情,就帶來翰林院內的連鎖反應,同時也遭到戶部官員的嫉恨。

哪裡來的臭小子,上任第一個月就跟朝廷既定的潛規則唱反調,你一個人鬧也就罷了,現在倒好,整個翰林院的人都不想讓我們撈油水,等着穿小鞋吧!

衆翰林如願以償把自己折出去的米給贖回來,下一步他們要賣米,可這些人基本沒做過買賣,對於買賣之事,僅知道一手交錢一手交貨,討價還價什麼一概不懂,更別說是找門路貨比三家。

讀書人本來也不屑於這個,因爲在讀書人看來,經商那是下九流之人才做的事。

面對一袋袋米糧,這些養尊處優清貴的翰林官發了愁,只知道外面的糧食好賣,可找家人出去打聽了一下,全不是這麼回事,城裡糧鋪根本就不收小批量的米,就算收價格也沒沈溪說的那麼高。

感情是騙我們去得罪戶部中人,把米贖回來,結果賣不出去,耍弄我們是吧?

沈溪也沒想過翰林院的人會如此胡攪蠻纏,對錯都要他一人擔着,要怪只怪這些人把戶部的人得罪了……

城中大的米糧行基本都跟戶部的人有牽扯,你想高價去賣糧,就是要砸人家戶部人的飯碗,只有堵上這些翰林們的路,纔不至於把自行賣糧演變成朝中官員的風氣。

“這兩天我叫家人在城中米糧鋪都打聽過,可價格跟你說的不一樣啊。”

到了這時,朱希周也有些着急,這事雖是因沈溪而起,卻是他跟王瓚牽的頭,現在俸米賣不出去,衆翰林又不想把糧食堆在家招惹蟲鼠又或者發黴,若再把糧食賣給戶部那些蛀蟲,不但要被人奚落,連價格也要往下折。

沈溪語氣平淡:“你們去的,都是城裡那些大的米行和糧行吧?”

朱希周愣了愣,問道:“有何區別?”

區別大了,大的米糧行本身不收散貨,且多與戶部有牽扯,甚至跟府庫盜糧案的人有暗中勾連,這些人不會爲一點蠅頭小利而壞了規矩。

那些小的米糧行則不同,翰林院的俸米幾乎是京官俸米中質量最好的,小米糧鋪一次收個七八石糧食,那都是大買賣,不但給的價高,且笑臉相迎,讓你賣完一次還想賣第二次。

“去小米糧鋪走走,若不知道何處有,給你們介紹幾家。”沈溪說着,在紙上寫了幾家米糧鋪的名字和位置,這些米糧鋪多少都跟周胖子有關,不怕不給面子。

**********

ps:第一更送上!

今天銷售榜上落到第十二位了,天子雖然有些難過,但好歹可以休息一下,過了明天,天子承諾的大爆發又要來臨,正好養精蓄銳。

今天的更新是保底兩章,再爲所有書友加更一章,如果成績喜人,再加更一章!雖然咱成績下滑了,但志氣不能落,還是那句話,成績越好,更新越多,也算是對天子的一個鞭策和刺激!

求訂閱!求!求!求!

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三五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更)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監國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四〇〇章 千里尋夫(第十更)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一七五八章 傻有傻福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
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四七七章 去詹事府任職?(第五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七八五章 送行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九三七章 陸路行軍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三五八章 假作真時真亦假(第五更)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監國第一二四四章 曠世奇才第十三章 團聚(求收藏)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一一五章 知己?(求保底月票!)第四〇〇章 千里尋夫(第十更)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二八二章 擅權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一〇四一章 推卸責任(第二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八十八章 紅袖添香第一七五八章 傻有傻福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九一一章 家事國事天下事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七六六章 虛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