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

ps.奉上今天的更新,順便給『起點』515粉絲節拉一下票,每個人都有8張票,投票還送起點幣,跪求大家支持讚賞!

因爲明朝鄉試考試內容複雜,前後三場,而參加鄉試的考生很多,使得第一場的四書文成爲錄取與否的重要標準,通常只要把第一場的三道四書文考題作好,後面的內容就算是胡編亂造,語句不通,也不會影響考生的錄取。

三道四書文,幾乎可以說是這次考試的全部內容。

沈溪着眼於三道四書題,一看心突然懸了起來,暗道一聲“不好”。

蘇通給他的三道考題,《論語》中截搭題“優則學學而優”直接撞題,而《大學》出題“所謂修身在正其心者”,雖跟蘇通所給的題目有所不同,但其實都是出自同一篇,反倒是對“心不在焉,視而不見,聽而不聞,食而不知其味”的總結。

最後一篇《孟子》的四書題,是“人有不爲也,而後可以有爲”,這題目論的是人有所爲有所不爲,問題相對較簡單。

總的來說,三篇題目中只有《論語》題目因是截搭題而顯得很難,至於《孟子》和《大學》題目,都在一般考生接受範圍之列。

可沈溪卻感覺到題目背後的問題,那就是……真的泄題了!

若是不出意外的話,蘇通給他的幾道題目,應該是由外簾官所出,然後通過初六入闈之前的“上馬宴”,趁着內外簾官同時赴宴之時,把題目交給內簾官,讓內簾官以此出題。

這麼看來,知道這題目的人,絕非一個兩個。

初六考題被放出來,當天蘇通就帶着考題來見他,之後到初八入場,前後有兩天時間,這兩天足夠讓知道考題的考生,找到一些才學老練之人來爲他們答題。

這些人有可能是以前的舉人,甚至是進士和賦閒在家的翰林,只要有足夠的銀子,想請怎樣的人給他們答題都成。

沈溪想起蘇通在八月初七來見他,見到他沒做題時,顯得非常失望的表情。他料想以蘇通的出手闊綽以及交遊廣闊,有很大的可能會找人爲他做題。怎麼說蘇通也是第一次參加鄉試,他不敢自負能在本屆鄉試中名列前茅,沈溪看過蘇通的三篇文章,只能說是上乘,但想因此而中舉還是顯得有些困難。

以蘇通的財力,能提前獲悉題目,就不會吝嗇銀錢去找人給他答題,就算蘇通最後沒有用別人的成文交卷,也會對他考試時的文章形成一定的參考。

如此一來,沈溪在鄉試中所要面對的對手,就遠不止這五千多名同場考生,尚有許多長久涉獵八股文的經文大家。

想在這種情況下錄取,其難度可想而知。

沈溪雖然提前知道了考題,但於此時,其實沒有太多幫助,只能背水一戰。

到了這個時候,沈溪終於明白爲何這屆福建鄉試賄考事件會在歷史上留下重重的一筆,實在是這屆考試的水太渾了。

掌管福建沿海軍事的方貫,能在省城培植惡勢力爲非作歹,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的人同樣以權謀私,真可謂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在這種大環境之下,想讓山高皇帝遠的福建之地官員清正廉明,有些不太現實。

儘管沈溪心裡非常難受,但此時的他只能先收攝心神先答四道五經題,反正五經題的好壞不會影響到最後的錄取,但五經題又不能不答,在思維還沒有徹底集中之前,先做五經題算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四道五經題,一道需要作三百字左右,沈溪只用了不到兩個時辰就完成。

回過頭,沈溪開始仔細審讀三道四書題,至於那道“優則學,學而優”只能放到最後去做了,另外兩道題,沈溪不敢有任何的藏拙,甚至文筆不夠圓潤老辣,都足以被考官直接給刷下去。

沈溪聚精會神地在草稿紙上把他的兩篇四書文列出來,此時已經過了中午,外面傳來一陣吵嚷聲。沈溪站起來湊到窗口前一看,遠處冒起濃煙,原來有學生爲取暖生火燃炭,結果把考棚引燃了。

貢院內着火可以說極爲平常,每屆鄉試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就是防備走水,考生考棚是近乎完全封閉的空間,裡面的蠟燭和炭火,還有稻草和紙張,都屬於易燃物品,一個不小心就容易燒着。

而通常讀書人又沒什麼救火的經驗,起火之後的第一反應便是逃走,在發覺門出不去的情況下,就開始用衣服拍打,結果很快衣服被引燃,小火變大火。

可惜這年頭沒有誰對這些考生灌輸一些必要的救火防災知識,只能等起火之後,找人去救,貢院內有不少盛滿水的水缸,便是爲此而準備。

外面嘈雜,原本跟沈溪沒多少關係,但很快他就覺得情況有些不對頭,因爲嗆人的煙味已隨風飄來,原來起火的號舍距離沈溪並不太遠,不過由於之前隔着其他考棚,無法觀察到具體的位置。

沈溪先在心裡暗罵了一句,沒轍,只能頂着煙燻,紅着眼睛流着淚水繼續做題。

等把後兩篇文章謄寫到試卷上,沈溪開始面對最後一道考題,也是最難的一道四書題。

“優則學學而優。”

能來省城參加鄉試的,肯定都知道這句話的出處,但由於截了一部分,便不能按照它本來的意思去理解,一個整句被斷句,意思便明顯不同。

這句話的重點,是在兩個“優”。

要了解詞性的變化,還要去揣摩出題人的心境,這是件極爲艱難的事情。

甚至在沒有斷句的情況下,這麼一句也會有多種斷句方式,諸如“優,則學,學而,優”或者“優則,學學而優”,這是一個沒有固定答案的題目,怎麼寫都行,但就看能不能撞上出題人和閱卷人的想法。

同一篇文章,在不同閱卷人眼中,也會出現極好和極差的情況,在別的題目上不明顯,但這種題目則尤爲顯現。

明朝學者丘浚曾在《大學衍義補》中提到:“近年初出題,往往強截句讀,破碎經義,於所不當連而連,不當斷而斷,而提學憲臣之小試尤爲瑣碎。”主要就是論述關於“截搭題”的弊端,說是你出的是四書文的題目,只是語出四書文,但其實把經義給破壞了,可能連完整的意思都沒有,就讓考生作答,那可真是能作出許多種似是而非的答案,如何能形成確切的標準來判斷考生文章的好壞?

時間一點點過去,沈溪仍舊無從下筆,他來到這世界這麼久,做的文章很多,但這種連落筆點都找不到的題目卻是第一次碰到。

外面有巡邏的人不時將時間相告,沈溪知道再不作答很可能會出現答不完了。在這種情況下,他只能硬着頭皮上,選擇他認爲最貼切的論述方向。

“有空暇多讀書學習,學習若有餘力,可以明理、傳道、治天下”。沒有破壞原本句式的意思,只是把問題從“當官”延伸開,不但是當官的人有空暇了要讀書,做別的事情的同樣如此,而學問做好了,不但可以當官,同樣可以做別的。

沈溪雖然不知這麼寫行不行,但已經是他所能想到的最好的解釋方法,沒有去強行找一些理論穿鑿附會,也沒有強行破壞原文大意,更沒有違背先賢之意。雖然這種理解方式略微平庸了些,但平庸的理解,也可以作出高調的文章來。

天色一點點昏暗下來,沈溪不得不點燃蠟燭來完成他的文章。

外面已經相繼有人交卷,沈溪不知道這些人答題的質量如何,他所求的目標是要一榜中舉,三千多名考生中,最後能中舉的只有六十人左右,他不能跟人去拼速度,因爲完全就沒那必要。

等嚴格檢查完畢之後,連句式都稍微調整過,沈溪纔開始最後的謄錄。等完成時,已到第三根蠟燭。

沈溪第一次感覺到科舉考試的緊迫性,之前的考試,他隨隨便便就能完成,根本沒有什麼壓力。

到了鄉試,一天下來要做七篇文章,其中還有一篇是連論點都很難找到的怪題,能做完實屬不易。

等沈溪吹滅蠟燭後,外面守衛的兵丁把負責收卷的外簾官叫過來,從門的孔洞,把沈溪的卷子收了上去。

沈溪從孔洞望出去,確定收卷官把他的卷子在木匣中擺放好,終於鬆了口氣。

鄉試最重要的第一場,到此時算是考完了,後面兩場,即興發揮即可,已經無關大局。

此時考棚之外,外簾官忙個不停,巡綽官巡視考場,收掌試卷官負責收卷並立案備查,彌封官負責將考生答卷糊名,謄錄官負責將糊名的考卷進行謄錄,對讀官負責檢查謄錄結果是否正確。

謄錄官和讀對官都要在謄寫的試卷後署名,以保證考生試卷謄寫和校對無誤,若最後有偏差,二者要揹負不小責任。

等完成這些後,謄寫好的考卷纔會送到內簾官手中,讓內簾官兩名主考和四名同考官進行批閱,先由同考官從所有考生的考卷中找出文筆較好的,呈遞到主考官手中,再由兩名主考官分別給出意見,最後選定錄取名單,排定名次。

沈溪把卷子交出去後,重新把半截蠟燭點燃,倒不是說他要把草稿紙上的文章再審讀一遍,既然已經交卷,就算文章有疏漏的地方,此時也於事無補,因爲這會影響到後兩場考試的心情。

沈溪只想找點光亮,不至於吃飯時四周黑漆漆的,那種黑暗會使人心生絕望。等他把考籃拿出來,肚子突然咕咕叫起來,他這纔想起,從早晨起來一直到晚上答題結束,整整一天時間他不但沒吃沒喝,連大小便都沒解一下,就這麼熬了一天。

直到考試結束之後,身體被緊繃的發條纔算是鬆弛下來,一種累得虛脫的感覺襲上沈溪心頭。

*************

ps:七號大爆發第一更!

今天是雙倍的最後一天,天子將全力碼字,把這幾天欠下的章節回饋給大家!啥都不說,兄弟姐妹們趕緊訂閱和投票支持吧!

!!!

【馬上就要515了,希望繼續能衝擊515紅包榜,到5月15日當天紅包雨能回饋讀者外加宣傳作品。一塊也是愛,肯定好好更!】

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二一八五章 內訌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二三六章 天不從人願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八章 啓程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較勁兒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〇五八章 避戰(第三更)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
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七三九章 周氏的小九九第二一八五章 內訌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二三六章 天不從人願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九六七章 連坐法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九三一章 鐵證如山第九六五章 明正典刑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九二四章 困難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三〇四章 家無寧日(第四更)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五九九章 晉升的機會(第二更)第八章 啓程第二四四八章 同爲狀元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六九四章 巧取豪奪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二三〇四章 站邊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〇四五章 太監之爭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六〇二章 守節(第一更)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五一五章 大衢山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二六三一章 戰爭賠償第一七二〇章 追究到底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九四七章 佯攻南澳島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三十一章 一見投緣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一五三六章 不速之客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較勁兒第四〇八章 惡狗咬人(第六更,盟主加更)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〇五八章 避戰(第三更)第八六一章 矛盾結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