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

跟馬九大致交待清楚後,沈溪也開始籌備前往南京的行程。

如果不出意外,內閣大學士謝遷所說成爲現實,沈溪到南京履職差不多會在明年年初出發,一個月左右就能上任,如此沈溪可以帶上家眷起行。

等到了地方,由於南京六部基本無所事事,沈溪便可以過上朝九晚五、兩點一線的上班族生活,這跟他當初在翰林院、詹事府當差很像。作爲一個衙門的二把手,即便不去點卯也沒人敢說什麼,日子過得不要太舒服!

可很多時候,事情無法做到心隨人願。

同樣是初九,剛剛吃過午飯,馬文升突然派人請沈溪過府一敘。

沈溪知道,堂堂吏部天官相邀,多半是說他的官缺的事情,只得收拾好心情,前往馬文升府邸。

等到了地方,在知客引領下,沈溪進到尚書府。

馬文升在正堂接見沈溪,看起來精神頭不錯,但沈溪卻感覺到,馬文升臉上的皺紋和老年斑明顯加深,手腳抖個不停,說話間喉嚨似乎堵塞着什麼東西,氣息不順,少了以前那股老當益壯的風采。

簡單見禮後,馬文升讓沈溪在對面的位子坐下,當即將情況說明:“沈溪,你可知道,朝廷準備放何缺與你?”

沈溪如實稟報:“之前謝閣老曾有提及,似是前往南京當差?”

馬文升點頭:“我跟謝尚書之意確實如此,但你……始終是翰苑出身,留你在京應是最佳選擇,放南京履職的話,那邊的水太深,說不定你會……”

說到這兒馬文升頓住了。

沈溪明白馬文升言中未盡之意,南京水太深,那邊勳貴多,賦閒的達官顯貴更多,門生故舊張羅成一張網,過去後沈溪未必能夠應付。

過了一會兒,馬文升才又道,“沈溪,你既已是正二品右都御史,讓你重回翰苑,始終有大材小用的嫌疑,陛下連續數日找老朽前去商議,最後給你定了兩個地方,其一是擔任應天巡撫,其二是督撫湖廣……不知你意下如何?”

沈溪心說,果不其然,朝廷還是不準備把我安排到六部,哪怕是南京六部,也會影響文官集團的利益。

沈溪有些遲疑:“馬尚書,學生怕是沒有選擇權吧?”

馬文升微微搖了搖頭:“不然,理論上還是有的,陛下並未最終指定,但身爲人臣,自然知道如何爲陛下分憂……”

話沒有說得很通透,但點撥之意明顯。

沈溪心知肚明,爲皇帝分憂,意思是哪裡辛苦去哪裡,在湖廣和南直隸兩個地方作選擇,自然是去湖廣!

原本說好了去南京,結果事到臨頭,卻改爲湖廣總督。

大明湖廣承宣布政使司,按照後世的行政區劃,基本涵蓋兩湖地區,省會是武昌。

湖廣總督的正式名稱,是“提督湖廣等處地方軍務、糧餉兼巡撫事”。這跟沈溪之前所領三省沿海督撫的職責很相似,只是從治理三個省變成治理一個省。

沈溪謹慎地說:“學生資歷淺薄,屢次總領一方,是否會讓地方官紳困擾?”

馬文升似乎早就料到沈溪不想去,神色淡然:“之前的經歷足以證明,你有督撫一方的能力,況且……有些事你應該清楚,當前西北是平定了,但南方卻不那麼安定……”

沈溪聰明絕頂,他明白馬文升暗示什麼。

馬文升是說湖廣一帶地方民族叛亂,這在大明根本不是什麼秘密,在湖廣和贛、桂、滇省等地,由於大明推行改土歸流,導致地方民族叛亂頻繁,就連閩粵等地同樣存在這個問題。

沈溪生長在汀州,那裡是湖廣、贛、閩、粵四省交界地,光是弘治年間汀州府就發生數次少數民族叛亂,其中甚至有威脅寧化縣和長汀縣縣城的叛亂。

湖廣是大明少數幾個雙設都指揮使司和行都指揮使司的省份,馬文升的意思非常明顯,你沈溪到湖廣,不是爲了享福,而是爲大明鎮守疆土,隨時剷除少數民族叛亂,確保大明安寧。

對於沈溪來說,寧可去閩粵,也不想去湖廣,主要在於他對那邊不熟,勢力並未延伸到兩湖,連惠娘和宋小城的生意,都少有涉及湖廣境內。

馬文升似乎對沈溪非常看好,又是一番諄諄囑咐,耳提面命一般傳授主政一方的經驗。

馬文升道:“明日劉尚書方回朝,但論功請賞的奏疏已先行呈遞京師,因爲劉尚書對你的功勞並不熟悉,所以你的功勳需要由新任延綏巡撫呈遞,至於犒賞,朝廷自不會虧待,官職方面你做到心中有數便可!”

沈溪點頭,他不想再跟馬文升爭辯什麼,因爲他知道這件事從頭到尾都不是由馬文升來主導。

馬文升在朝中地位可不低,作爲吏部天官,他這一派屬於文官集團中實幹派的代表,沈溪顯然被馬文升歸爲自己同黨,把他當作未來兵部尚書甚至吏部尚書接班人來培養。

沈溪暗自嘀咕:“謝老兒把我當衣鉢傳人,讓我在翰林體系熬資歷,以期早日入閣,你馬文升也想培養我,讓我在兵部有所作爲……嘿,我什麼時候成了你們手中的棋子了!?”

……

……

帶着些許惆悵的心情,沈溪打道回府,回到家後他沒跟謝韻兒談與馬文升會面的情況。

謝韻兒已經開始張羅,準備跟隨沈溪一起前往南京城,結果計劃趕不上變化快,他這邊已經接到通知,從南京兵部侍郎轉爲湖廣總督。

對於這個任命,沈溪也不是完全相信。

就像之前謝遷找他談的那樣,言之鑿鑿說自己要奉調前往南京城,他當時雖然有所懷疑,但也相信謝遷不會撒謊。現在馬文升說他要調任湖廣,誰敢說就一定便會成爲現實?

吃過晚飯,沈溪進入書房,拿起本書悠閒地看着,腦子裡卻開始考慮是否上疏向弘治皇帝請辭。

在大明,奉調地方並非馬上就要出發,大臣可以跟皇帝提出請辭或者另調的奏疏,期盼皇帝轉圜一下,換別的差事。

大明文臣被慣出一身壞毛病,雖然大明曆代皇帝均動用廠衛對文官多有打壓,但在成化、弘治兩朝,隨着武將勳貴式微、宦官勢力受到壓制,內閣權力日大,再加上六部的權力,文官便不自覺認爲天下間自己最大,甚至敢跟皇帝分庭抗禮。

但不管文官怎麼鬧騰,因爲他們手上沒有兵權,大明國祚一直穩定。

從原則上來說,大明推崇文官治國,降低武將地位,可以避免出現唐末藩鎮割據局面的出現。但問題在於文官對於行軍打仗、軍事謀略等不擅長,以至於文官領兵時,經常出現文官經驗不足,外行帶內行的問題,這也是大明兵鋒一直不夠強盛的根本原因。

如果不是沈溪懂兵,把他這樣的文臣調到湖廣去平息地方叛亂,其實是一記敗着。

連沈溪自己都覺得自己在南征北討的路上很辛苦,想想這幾年走的路,簡直不是一個文臣應該做的,真不知道以後歷史會如何記錄自己。

**************

ps:求保底月票!

2017年4月1日~4月7日期間,本書將在qq閱讀客戶端和起點讀書客戶端限時免費7天時間,一點小福利,也算回報一下這麼多年來衆多書迷對天子的主持,喜歡天子的朋友可以下載客戶端看起來~

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二五九章 打死都不認(第三更)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四八六章 你不覺得臉紅嗎?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
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一二三八章 疲於應付第二三三〇章 競爭與合作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二五九〇章 本性難移第五二八章 稚子高見(第三更)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八〇九章 旅途(第二更)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二四八〇章 爾虞我詐第一一九六章 昨日炮灰,明日救世主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二五九章 打死都不認(第三更)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四八六章 你不覺得臉紅嗎?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五六七章 狀元還鄉(第三更)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二二七七章 選拔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二〇三二章 同是淪落人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三七一章 這個真沒有(第四更)第二八九章 受傷的女賊(第八更)第二二九章 分身不暇(第四更)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五四〇章 天大的喜事(第五更,謝書友)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一九三一章 大限將至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