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

連環畫和簡易的“動畫片”,熊孩子只能迷戀一時,有時候一整天畫出來的東西,說不一定他眨眼就看完了,沈溪可沒那麼多時間繪製新內容。

不過說本這東西,只靠文字來表述,對沈溪來說就容易許多。

沈溪之所以一上來沒讓朱厚照知道有武俠小說這東西,是因爲那時候熊孩子年紀太小,頭腦簡單,腦海中對於畫面的想象力不高,在一個信息封閉的時代,指望一個八九歲的孩子看懂武俠小說過於艱難。

可如今朱厚照已經十二歲了,相當於後世六年級的學生,不但字基本都認得,連人情世故也懂得不少,已經有能力體會武俠故事的妙處,讓他娛樂消遣的同時,順帶樹立起一個正確的價值觀取向。

俠之大者,爲國爲民!

沈溪給朱厚照的第一部武俠小說,正是《射鵰英雄傳》,然後將會是《神鵰俠侶》。這兩部書基本算是武俠小說的啓蒙讀物,只要稍微涉及,便會沉溺其中。至於射鵰三部曲的《倚天屠龍記》,相當於大明的野史,再加上書裡的“屠龍刀”嚴重犯忌,故此沈溪是不準備拿出來的。

以朱厚照的閱讀速度,一部《射鵰》大約一百一十萬字左右,一冊書大約是五萬字左右,也就是說僅僅這一部書就有二十二冊之多,大概能看兩三個月,再加上反覆閱讀回味的時間,沈溪寫作速度勉強能跟上。

就在朱厚照潛心研究武俠小說時,沈溪正在爲上戰場殺敵做準備。秋天農忙時節一結束,就到整軍出兵掃蕩匪寇的時候,他要把出征前的所有準備工作做好。

不過在這之前,還有一樁喜事,那就是唐寅的婚事。

有明一代最著名的大才子唐寅終於如願以償,娶到夏小姐爲妻,但他彷彿做了上門女婿,就算成婚也無法跟夏小姐立即圓房,這使得唐寅並未如想象中那般高興。

不過在這時代,一紙婚書的意義非常重大,只要夏小姐跟唐寅的婚事坐實,那基本意味着二人可以舉案齊眉,白頭到老。以夏家的良好家教,夏小姐過門後絕對是個溫順謙和的妻子,嫁雞隨雞嫁狗隨狗,不會主動跟唐寅鬧糾紛,夫妻若是不和關鍵在於唐寅是否會休妻。

婚事熱熱鬧鬧,但沈溪卻並怎麼太上心。

本來這事兒就是利用夏家急於爲老夫人沖喜,幫唐寅“騙”到一個如花似玉的姑娘,因爲在沈溪眼裡,怎麼看都覺得現在的唐寅配不上人家夏小姐。

但雙方一個願打一個願挨,沈溪只是做了順水人情,並未虧欠誰,事情就這麼過去了。

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仍舊在給督撫衙門找麻煩,嚴禁商家與督撫衙門合作,違者重罰。但沈溪手裡有福州、泉州的對外貿易港口,隨着跟佛郎機人合作加深,沈溪控制下的商會有着源源不斷的貨物跟佛郎機人交換,而對佛郎機人來說幾乎不要錢的海鹽,在其中佔據了重要比率,東南三省的鹽價迅速回落到三十文左右。

雖然三十文的鹽價對普通百姓來說還是顯得高了些,但總算比往常年四五十文的價格要低許多,至於靠近鹽場那些地區,鹽價直接回落到二十文上下,廣州府的鹽價則更爲誇張,由於之前許多人家合夥買了鹽引,導致鹽鋪的鹽根本賣不出去,現在也就十七八文左右一斤,就這還無人問津。

沈溪這段時間,每天除了抽出兩三個時辰寫說本,交給惠娘,然後由惠娘和李衿經營的印刷作坊印製後賺錢外,其餘時間便是整理公文案牘,還有就是料理驛館後院栽種的玉米和番薯。

如今玉米已經齊腰高,而番薯除了茁壯成長外,開始有小根莖出現。

沈溪把番薯的小根莖、塊莖以及苗莖,分別進行栽種,大幅度擴大種植面積……他要趕在入冬前培植出來年進行更大規模種植的根芽和種子,來年分爲兩茬,第一茬在城外小範圍內種植,第二茬基本就可以大肆推廣,種上成百上千畝地了。

在玉米和番薯推廣上,每一季收成,玉米和番薯都作爲種子的話,規模擴大將會呈幾何倍數增加。

……

……

十月十六,沈溪從閩粵桂三省徵調的兵馬彙集到廣州府,同時抵達的還有從地方衛所徵調的部分將領。至此,沈溪的軍隊規模正式確定下來,相當於四個千戶所的兵馬,福建和廣西各一個,廣東兵馬則是從不同衛所徵調上來的,數量爲兩千人。

至於將領則基本都是衛所的千戶和百戶,這些人多數世襲武將,在地方剿匪以及與少數民族交戰時經驗豐富,至於大規模的集團作戰則茫然無知。

沈溪把兵馬暫時安置在城東的校場,隨後將所有將校召集到督撫衙門開了一個動員會,大概說明這次行軍的動向。

從匪寇整體數量來看,廣東沿海要比福建多,但若論倭寇的數量,還有危害程度,則是閩浙地區更嚴重些,而沈溪採取先易後難的策略,先把廣州府周邊的匪寇徹底平息,等有了穩定的後方,再出擊把匪寇消滅。

沿海倭寇,其實大多數是大明海盜所扮。

十個倭寇,可能九個都是國人,甚至倭寇的頭目都可能是國人,而倭人不過是在其中打雜的。

這也是華夏民族一向信奉“外來的和尚會念經”,對番邦一向抱有很大的敬畏,聽說來的是兇殘的倭寇,嚇得腿都軟了,放棄抵抗任人宰割,但如果聽說是海盜,逃命和反抗的心思通常都會大盛。

這招對官府更加有效。

官府就算定下剿滅匪寇的任務,也不會去對倭寇下手,而只會對大明本土的盜匪展開圍剿。所以大明的海盜學精了,先找幾個真正的倭人回來奉爲上賓,然後就一起出去燒殺擄掠,對外一律稱這是倭寇隊伍,往往隊伍很快壯大。

沈溪無法清點東南沿海的倭寇數量,閩粵浙等省都有,勢力分散,在海禁的情況下,想把其一一找出來極爲困難。

有些海盜和倭寇殺人劫貨,幾乎從來不留活口,就算是活口也被他們綁架回去當奴隸和壯丁,海盜的擴張,基本都是從抓壯丁起步,跟着倭寇幹上兩年,就算不從也沒辦法回頭了,因爲在官府眼裡,這些被倭寇俘虜去的人,一律定義爲“倭寇”,又或者“通倭”。入了賊窩,跑出來被抓住了要被殺頭,既然左右是死,那不如跟着倭寇大幹一場。

至於招安的事情,在大明中期並不流行,一天當了賊,回頭再想做回良民,那基本是不可能的事情。

大明朝鼎盛的時候,很少對盜匪拋出橄欖枝,只有到了明末國勢頹廢,纔會對盜匪採取妥協的政策,纔會有招撫海盜頭子鄭芝龍的舉動,纔會有李自成、張獻忠叛了又降,降了又叛的奇葩事。

……

……

沈溪開的這個會效果不好。

桂、閩兩省抽調來的兵馬,基本以老弱病殘爲主,年輕力壯的留在家中種田看家,只有廣東這兩千兵馬相對精銳,其中有六百人正是之前李徹調撥給沈溪的親兵,算是知根知底。

沈溪派去調查倭寇和海盜情況的斥候,相繼傳信回來,得到的情報極爲繁雜,主要是斥候沒經過訓練,又都貪生怕死,聽風就是雨,回來後說哪裡哪裡有倭寇,哪裡哪裡又出現殺人劫道的案子,可能都是陳年舊事,根本做不得準。

倭寇和海盜沒派人來放假消息,沈溪這裡就收到大量煙霧彈,綜合一下,基本上沿海各處都可能有海盜,各處又都好似太平無事。

反倒是商賈提供的情報相對要準確一些,但有見地的仍舊很少。

在這種情況下自然不宜出兵,但如今已是農閒時節,十月末到來年開春播種前,這段時間衛所兵馬可以隨意調動,又是倭寇相對平靜的時期,若不能趁機剿滅盜寇,到來年農忙時,匪寇的活動會再度猖獗。

所以,沈溪只能趁着年底前出兵掃蕩匪寇。

但糧食和物資調運不太及時,沒有布政使司衙門幫助,廣州地方糧價騰貴,佛山等地的鐵器作坊表面上不敢拒絕督撫衙門委派的差事,但卻敷衍怠工,打造的兵器遲遲無法到位,沈溪要調運物資全靠福州方面。

這次兵馬集合不能無功而返,所以沈溪打算,第一步先把廣州府附近的匪寇給清剿一遍。

四千兵馬,從廣州府一路往南,過肇慶、高州到雷州府,殺一個來回,等來年開春後,再由廣州府沿海岸北上,直接把廣東、福建沿海的海盜和倭寇清剿一遍,第一輪剿匪就算完成。

計劃不錯,但實施起來困難重重。

除了缺軍糧和軍械外,他還缺另外一樣重要東西,那就是戰船。

徵繳來的船隻,幾乎全是民用的鳥船和烏尾船,沈溪不想讓船主受損失,都給了租金,但這些船沒有經過特殊改造,基本只能作爲運輸使用,真正行軍打仗,派不上太大用場,沈溪對佛郎機人跨洲過洋來的大船很感興趣。

如今佛郎機人裝備的是克拉克帆船和蓋倫帆船,噸位在四百噸到八百噸之間,不管是載人載貨還是打仗,都算是這個時代最好的船隻。當初沈溪把佛郎機人的船隻扣在泉州港,可惜之後朝廷與佛郎機人和談後,又把船隻悉數歸還。

佛郎機人現在跟大明做生意,對沈溪有幾分忌憚,不敢侵犯大明疆土,可海船是佛郎機人成爲海上霸主的先決條件,借不能借,搶人家又有防備,這事特別讓沈溪糾結。

大明的造船術,由於朝廷的禁海政策,到正統年間已經全面落後於西方,僅僅以南京龍江船廠爲例,洪武、永樂年間“居民四百多戶,來京造船,隸籍提舉司,編爲四廂”,等到了弘治年間,已經只剩下一百多戶,而且已經基本不造船了。

至少沈溪,目前便找不到工匠,在短時間內打造可以承載佛郎機炮並且在海上暢通無阻的大船。

而佛郎機人的克拉克帆船和蓋倫帆船,不但船是現成的,佛郎機炮也是現成的,炮手和炮彈都是現成的。

佛郎機人狼子野心,稱霸海洋的同時滅掉非洲、西亞、南亞和東南亞許多國家,充其量是一羣海盜,跟海盜講道理是行不通的,指不定還會被他們反咬一口,最好的辦法莫過於坑蒙拐騙,先把船弄到手再說。

**************

ps:本來這是私事,不想說的,但看到大家質疑天子的更新速度,於是解釋一下。

天子老家在成都龍泉驛的柏合鎮,雖然早在八十年代天子就進城了,但祖先的墳墓卻留在那兒。上上個月村裡就來電話通知,國家徵用土地建造汽車城,所有墳墓都要遷走,所以這兩個月天子一直在成都近郊找公墓,以便把祖先的骸骨擇地安葬。

到本月國家補的墳墓遷移費下來了,要求在九月底前搬走,所以天子不得不抓緊時間尋找合適的公墓,然後還有許多事情要着手進行安排……

天子在這裡向大家致歉,等一切安頓下來,天子就會恢復正常更新,用連續的爆發來報答大家!

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五章 選人第一七七四章 真相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九四九章 隱藏的狼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八六六章 皮扒兩層(第三更)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
第二五九七章 驚魂未定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二四三七章 評理第一二一五章 你就是馬九?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一三七〇章 相見第七六〇章 用心不良(第一更)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二五〇八章 寂寞旅途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二三七章 端倪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五章 選人第一七七四章 真相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九五四章 太子饒命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九四九章 隱藏的狼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四一一章 至孝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二四三五章 隨軍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二一二〇章 臨場考覈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八六六章 皮扒兩層(第三更)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二五九一章 皇后要和離?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二八七章 大有來頭(第六更)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一一九一章 寒風中的火爐第五一八章 殿前遛鳥(第六更)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二五二六章 以防不測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九三三章 急不得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