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

朱厚照又氣又急,一向跟他關係不錯的沈溪,這次居然又頂撞他了。

之所以說“又”,是因爲之前沈溪便曾訓斥過他一次,不過那是在私下場合,他想求沈溪幫忙找鍾夫人,遭到嚴詞拒絕。

之後朱厚照幾個月時間都未曾召見沈溪,就像是在鬥氣。

現在君臣關係剛剛有所緩和,沈溪再次給他當頭一棒,讓他一下子無所適從,不知該如何面對。

沒人出來幫朱厚照說話,也沒人幫沈溪打圓場。

就連首輔謝遷此時都只能尷尬地站在一旁,皺眉思考問題。

朱厚照和沈溪的矛盾,看起來很難化解開。

沈溪道:“陛下乃九五之尊,有自己的選擇,就算沉迷逸樂,也沒人敢指責。但業精於勤荒於嬉的道理亙古未變,現如今我大明朝看起國泰民安,形勢一片大好……但是,就算再太平,能比得上開元盛世麼?”

聽到這話,劉瑾終於逮住機會,雖然仍舊跪在地上,但他已經開始利用朱厚照滿肚子的不快進行挑撥。

劉瑾扯着嗓子道:“沈尚書的意思,是大明要步安史之亂後塵?陛下,沈尚書所言,簡直是大不敬,罪不可赦,老奴……老奴心裡實在難受,嗚嗚!”

他不哭還好,一哭朱厚照越發心煩意亂。

沈溪道:“誠然,眼前確實是風平浪靜,但這不過是暴風雨到來前的徵兆……由於吏治昏暗,如今地方上官吏盤剝加劇,致民不聊生,江北多地發生民亂,西北之地也有諸多不穩定因素,韃靼人虎視眈眈,我大明已呈風雨飄搖之勢……陛下,好自爲之吧!”

說到這裡,沈溪居然置在場那麼多人於不顧,邁步直接往乾清宮殿門外行去。

這下滿朝文武都愣住了,就連今日朝會的始作俑者劉瑾也沒想到沈溪把事情做得這麼絕。

看着沈溪的背影,朱厚照神色複雜,如果可以的話,他會大聲請求沈溪留下來輔佐他成就不世偉業。但他更清楚一件事,留下沈溪等於是承認自己之前所作所爲都是錯誤的,他可沒有自我反省的勇氣。

沈溪出了乾清宮殿門,很快遠去,腳步聲漸不可聞,現場一片安靜,百官面面相覷,沒人願意站出來說話。

朱厚照站在那兒,半晌後,手突然按到龍案上,身形都有些站不穩了。

“陛下,請息怒啊,陛下!”

這會兒唯一能說話的人,也只有劉瑾了。

本來想借助此次朝會剷除謝遷左膀右臂,不想竟掀起滔天的波瀾,劉瑾心裡有些發怵,但他最善於把握機會,此時見朱厚照氣得不輕,立即裝起了好人,似乎事情跟他一點關係都沒有。

劉瑾正要起身攙扶,卻被朱厚照伸手阻攔。

朱厚照低着頭,右手撐在龍案上,左手扶額,兩眼無神,面容蒼白而疲憊,過了好一會兒才道:“朕身體不適,所以之前纔會叫劉公公代爲主持朝會……現在朕要休息,今日一應朝事暫時擱置,有要事的話朕會直接下詔書……就此退朝吧!”

朱厚照對剛纔的事情沒有作任何評價,也未大發雷霆出言指責,更沒有給沈溪定罪,但朝臣看出來了,這件事不可能那麼容易平息。

正如沈溪所言,這是一場暴風雨到來的前兆,文官集團與閹黨、朝臣與皇帝的矛盾在這一刻全部爆發出來。

……

……

沈溪自行離宮。

走得異常堅決,好像真要離開朝堂,從此不過問朝事。

這種慘烈的場面,對於朝臣來說並非沒有見過,以前也有一些御史言官對皇帝行死諫,贏得個青史留名的機會。但像今天這般不給皇帝面子,甚至把皇帝當衆喝斥一通的情況,幾乎聞所未聞。

尤其是在朱厚照登基不久,朝廷又是閹黨獨大的情況下,那些閹黨或者牆頭草大臣都覺得,沈溪這麼做無疑是斷送自己的政治生涯。

但不管怎麼樣,劉瑾之前慫恿朱厚照召開朝會要商議解決的事情,暫時被擱置下來,這對文官集團而言算是一次難得的喘息之機。

朱厚照離開,朝會就此結束,文武百官剛剛走出乾清門,便湊在一塊兒議論開了。

謝遷作爲事件當事者,被文武百官認爲是主導這一切的幕後“元兇”,此時他卻陰沉着臉,沒有作任何評價,只想儘快離開宮門,找沈溪問個清楚明白……自己這個孫女婿究竟在發哪門子瘋?

王鑑之有些疑神疑鬼,快步走到謝遷身旁,小聲問道:“於喬,之厚的事情你提前便知曉?”

謝遷打量王鑑之一眼,之前他將王鑑之當作有力臂助,但此時,心底居然生出一絲厭煩。

仔細一想,其實事情跟沈溪有關。

作爲盟友,謝遷還是信任沈溪多一些,到底是他一手提拔起來的後輩,沈溪的能力有目共睹,而且沈溪跟他畢竟是姻親,算是真正的自己人,這次爲了幫助文官集團挽回不利局面,沈溪的付出太過巨大。

謝遷心想:“爲了這個人,爲了維護朝綱,沈之厚貿然把自己的前途葬送,這樣做值得嗎?”

謝遷沒有停下回話,仍舊往前走,王鑑之有些悻悻然。不過宦海沉浮多年,王鑑之早就精於察言觀色,自然不會厚着臉皮糾纏不休。

一行人沒走太遠,劉瑾帶着幾名太監從後面急匆匆跟了過來,攔住了謝遷去路。

謝遷駐足怒斥:“劉瑾,作何阻攔老夫去路?”

劉瑾冷笑不已:“你當咱家稀罕攔下你?是陛下叫你回去,至於是爲何事,你只管自個兒問陛下,咱家可不知曉!”

兩個人怒目相視,眼睛都在噴火,這次的事情不能說誰得益,謝遷覺得自己這邊損失了一員大將,而劉瑾卻認定沈溪是在拿政治生命跟他作殊死一擊,因此他也沒落到好,肯定會被朱厚照懷疑和疏遠。

謝遷握緊拳頭,似乎隨時要衝上前跟劉瑾打架,但最後他還是忍住了,轉身前往乾清宮,自行去見朱厚照。

“看什麼看?”

劉瑾在朝中除了對謝遷和沈溪稍有畏懼外,面對旁人,驕橫跋扈慣了,就算在那些頂級文官面前,也拿出一副盛氣凌人的態度。

張懋見這架勢,自然而然把頭轉向一邊,暫避鋒芒。

劉瑾冷哼一聲,趾高氣揚地環視一圈,見無人敢直視他,這才昂着頭跟在謝遷身後,返回乾清宮。

……

……

朱厚照心中一陣懊惱。

他根本就不知道朝堂上發生了什麼,竟讓沈溪拋下一切就此離去,一時間感覺自己這個皇帝已經是衆叛親離。

“劉瑾也是,沒事跟朕說什麼京城盜案,就好像事情跟刑部有多大關係一樣,非要把那刑部尚書拉下來……拉就拉吧,跟沈尚書鬧什麼?現在好了,沈尚書一走,誰幫我治軍?一年後,我憑什麼去平定草原?”

沈溪能力很強,從小就跟着沈溪學習的朱厚照非常清楚自己這個老師的價值,覺得一刻都離不開。

他召謝遷前來是想問問,大殿上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他知道問劉瑾沒什麼結果,不如問跟沈溪關係緊密的謝遷。

謝遷抵達乾清宮後殿時,朱厚照已坐在那兒嘀咕小半天,小擰子帶着謝遷入內。

謝遷正要躬身行禮,朱厚照已擡起頭來,擺擺手道:“不必多禮,謝卿家,剛纔到底是怎麼回事?”

謝遷見到朱厚照,心中一陣惱火。

自己在朝中所受窩囊氣,與其說是劉瑾給的,不如說是拜朱厚照所賜。

但爲了沈溪的政治前途,他只能是強忍心頭的火氣,心平氣和,準備把之前朝堂上發生的一切跟朱厚照說明,當然他的立場全站在沈溪一邊。

這邊才說了一半,小擰子便進來通稟:“陛下,劉公公回來了!”

“讓他在外面等着。”

朱厚照生氣地道,“朕要跟謝卿家說話,沒說完前不允許他進來!”

或許是因爲沈溪拂袖離朝之事,朱厚照對劉瑾的態度不復之前那般推心置腹,一種不滿的情緒在滋生、蔓延。

隨即,朱厚照聽謝遷把事情說完。

聽完事情的前因後果,朱厚照低頭不語,蹙眉思索,神色極爲凝重。

而謝遷這邊則很緊張,生怕熊孩子一意孤行,那沈溪的政治生涯可能就此告終,他心想:“若陛下堅持要撤了之厚的兵部尚書職務,那老夫只能乞老歸田,不留在朝中受這窩囊氣。”

朱厚照沉默半晌後,突然嘆了口氣,盯着謝遷,用嚴肅的口吻問道:“謝卿家,你覺得朕是昏君嗎?”

這問題可不好回答。

若是以自古以來明君和昏君的標準來看,朱厚照自登基以來的種種拙劣表現,那是徹頭徹尾的昏君。

不問朝事,寵信奸佞,朝中閹黨橫行,地方貪官污吏遍地都是。

但問題是大明並未因此走向衰亡,主要原因是弘治皇帝打下的基礎還算牢靠,有一批老臣忍辱負重,努力維持朝廷的正常運轉,對外戰爭更是有沈溪、王守仁、胡璉等人表現突出,讓韃靼人屢屢鎩羽而歸。

再者,劉瑾雖貪財,黨同伐異,權擅天下,但他手底下有焦芳、孫聰、孫彩等人才,大致能維持朝政平穩。

如此一來,要判斷朱厚照是昏君還是明君,有些困難,尤其是當着皇帝本人的面,謝遷更無法做到實話實說。

猶豫了好一會兒,謝遷才道:“回陛下的話,老臣不知該如何作答。”

朱厚照輕哼一聲,道:“若朕不是昏君,謝卿家也就不會如此爲難了,所以以謝卿家之意,朕這個昏君的名頭,沒跑了是嗎?”

謝遷恭敬行禮:“也不可如此說,只是陛下在某些事情上,做得的確不那麼盡如人意。”

雖然這話已說得非常婉轉,但謝遷還是覺得,這話出口已違背爲人臣子之準則。

君爲臣綱,作爲朝臣,怎麼能當面指責皇帝呢?

儘管謝遷之話還算客氣,但朱厚照聽了卻不滿意,他本想在謝遷身上找到認同感,但現在謝遷明顯站在沈溪的立場上指責他。

朱厚照凝視謝遷片刻,問道:“謝閣老,先不問你朕是否爲昏君,你說朕做得不盡如人意,那就要說出個所以然來……到底何處朕做得不好?”

謝遷此時不想回避,沈溪既然之前已做出榜樣,他只能效法。

“陛下久居深宮,從不過問朝事,致使大權旁落,這便是陛下做得不足之處。”

“可如今國泰民安,朕問不問朝事,有何關係?朕可是指定由謝閣老你來打理朝政!莫非謝閣老是想跟朕說,離了朕,謝閣老就無法處置好國事,是吧?”朱厚照固執已見。

謝遷微微搖頭:“陛下言笑了,您分明是把朝政悉數託付給了劉瑾,微臣何嘗有處置國事的機會?”

朱厚照一拍桌子:“看來謝閣老也想說朕寵信奸佞,坐視閹黨做大,是吧?劉瑾做事如何,朕不是很清楚,但朕只是把很少部分事情交給劉瑾,劉瑾忠心耿耿,辦事從來都是小心翼翼……再者,他不過就是一個奴才,在朝中聲望遠不及謝閣老,能有多大的權力?”

謝遷苦笑一下,搖頭道:“陛下不問朝事,把事情交給劉瑾,以爲劉瑾會處處按照陛下所想決斷?卻不知他想方設法阻撓羣臣面聖,以代天子行事之名架空內閣,爲一己私利中飽私囊,視朝廷體統和法度如無物。如今朝政混亂,百官人人自危,陛下居然以爲朝中一片安寧?”

說到這裡,謝遷已不想再說什麼。

劉瑾的崛起,跟朱厚照的縱容密不可分,若不是朱厚照只顧吃喝玩樂,把朝中大小事情都交給劉瑾,斷然不會出現劉瑾專權的情況。

朱厚照咬着牙問道:“這麼說來,謝閣老也認爲朕做得不對?”

“是!”

謝遷回答得異常乾脆。

朱厚照氣呼呼地瞪着謝遷,好像在等謝遷回心轉意,說一些轉圜認錯的話,但謝遷的倔脾氣可比沈溪都要強硬,就算朱厚照再打量,他口氣也沒有絲毫鬆動的意思。

最後,倒是朱厚照自己做出妥協,搖頭嘆息:“也罷,朕不跟謝閣老計較到底誰對誰錯,朕只要覺得自己沒錯,那就足夠了!”

謝遷對此實在無語。

他長長地嘆了口氣,想讓眼前的皇帝知道他的失望和無奈。

朱厚照板着臉,揮了揮手:“謝閣老既然累了,就先回去歇着吧,朕也有些疲乏,不想再說那些沒甚營養的話。”

當朱厚照無法從謝遷這裡得到認同,就滋生出一種被人辜負的感覺,甚至不想再跟謝遷交談,直接下達逐客令。

謝遷本來還想就沈溪的問題說說,但看到朱厚照這副油鹽不進拒不納諫的模樣便來氣,小皇帝的舉動深深地傷害了他的心,潦草行禮:“陛下,老臣告退!”說完,謝遷直接轉過身,揚長而去。

等人離開,朱厚照滿肚子怒火沒法平息,此時他不再檢討自己,反而覺得自己沒有做錯什麼,反倒是沈溪和謝遷聯手讓他難堪,下不來臺,居心叵測。

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較勁兒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九四五章 贈婢
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四三六章 世子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一二九九章 奉旨出宮第一四二四章 暗中較勁兒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第三一〇章 謝小姐,沈夫人(第三更)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二一五八章 國賊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一三六〇章 恩威並濟(求月票)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四一一章 杏榜(第一更)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一七九四章 孩童般天真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九四六章 橫徵暴斂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一六四章 血戰(上)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〇三二章 先見之明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二五七三章 紅顏難覓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八八〇章 借船第二四八九章 心懷坦蕩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七九七章 右庶子是個臨時工(第七更)第三二三章 公子,不要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三九七章 拜訪(第七更,賀磊洋盟主)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七七二章 陰陽調和理論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二四九六章 押寶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二一二九章 各懷鬼胎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八二九章 不平靜的珠江第五四九章 至福州(第六更,求月票)第二〇三八章 戰與不戰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一〇七五章 未雨綢繆(第二更)第二四七七章 你方唱罷我登場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四一五章 殿試讀卷官(第五更)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九五七章 挑唆之罪第一九七一章 探病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九四五章 贈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