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

朱厚照身邊從來不缺正直博學之士,東宮講官、侍讀,隨便拿出一個,都是名滿大明的鴻儒。

熊孩子缺的是能陪他玩、陪他胡鬧之人,之前劉瑾做得很稱職,張苑掌握火候則稍顯不足,至於剛來的這位司馬真人,卻正合心意,因爲此人懂得一些簡單的戲法,還有一整套修煉理論詐唬人。

最重要的是此人不學無術,且懂得鑽營,清楚朱厚照需要什麼。

司馬真人某些方面跟沈溪很相似,懂得投其所好,主動迎合朱厚照的想法,讓朱厚照癡迷進去投入巨大的精力,廢寢忘食,自然也就離不開他了。

沈溪帶給朱厚照的是濃重的個人英雄主義色彩,司馬真人帶給朱厚照的則是遙不可及的長生夢。

朱厚照年紀漸長,他發現長生跟領兵打仗沒有衝突,而且延年益壽長生不老,比起打仗更有意義,因爲都能長生了,還學會那麼多以一敵百甚至是以一敵萬的仙術,再帶兵打仗,自然沒有輸的道理。

沈溪之前給朱厚照打下的基礎,因爲司馬真人的出現毀於一旦,朱厚照走入歧途跟正道偏差愈發遙遠。

這會兒沈溪,沒法注意京城的情況,依然專注西南戰事。

在他帶兵南下這半年多時間裡,交趾兵馬多次犯邊,且深入大明境內數百里,沈溪手頭上得到的關於交趾兵馬動向的奏報愈發增多。

關於交趾犯邊的情況,不但沈溪知曉,朝廷也終於得到風聲。

西南急報從不同渠道傳到京城,送入兵部、內閣,弘治皇帝或許也已知曉,但此時朱祐樘身體狀況已經非常之糟糕,除了無法親自批閱奏本,甚至連之前持續一段時間的朝會也被迫中止。

朝中大小事項,恢復到內閣擬定、司禮監批閱的流程中,因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不作爲,大權基本爲內閣大學士劉健、李東陽掌握。

謝遷雖然也是閣臣,但如今他的地位已漸漸被王華取代。對劉健和李東陽來說,王華行事更符合他們的心意。

王華懂得虛以委蛇,因他的兒子王守仁如今在朝爲官,爲兒子的前程着想,在很多問題上他都屈從於劉健和李東陽,如此一來內閣便形成兩大派系,一個是劉健、李東陽和王華,另一派則是謝遷這個孤家寡人。

謝遷做出什麼決定已無關緊要,就連他擬定的票擬也常被劉健刪改,到後面,謝遷寧可多回家陪伴家人,也不願留在內閣受氣,他已經有相當長一段時間不再踏足位於長安街的小院。

朝廷的派系鬥爭,把謝遷的一腔熱血徹底給磨沒了。

……

……

前後兩份奏本送到京城。

第一份奏本,由廣西地方州府呈奏,再由布政使司衙門潤色加工,講述交趾兵馬侵入憑祥州、司陵州、龍州、思明府、太平府等事宜,漫不經心地表示以上州府遭受南蠻兵馬劫掠,民生受到嚴重影響,懇請朝廷減免稅負。

與此同時,沈溪上奏的奏本也抵達京城。比之地方上的奏報,沈溪在奏本中表述的事情就多多了,除了交趾犯邊外,還有沈溪自己在地方上平叛的情況,將西南現如今的狀況詳細說明——

秋收結束,西南六省叛亂明顯得到遏制,兩個多月地方上未曾發生大規模的戰事,叛軍似乎也銷聲匿跡,不再出來活動。沈溪已奏請弘治皇帝,允許西南六省警戒力度降低,將士兵轉移到屯田墾荒修築水利設施上,而不是繼續爲防備叛亂令農桑廢弛。

沈溪主動提出領兵平息交趾犯邊,必要時甚至攻入交趾境內,這建議堂堂正正寫入奏本,就算謝遷知道也無計可施。

謝遷看到奏本後,的確想把沈溪後面很長一部分奏請內容給刪掉,因爲他覺得沈溪有些“得意忘形”。

“……這小子,西南戰亂剛剛平息,朝廷尚未記功,他就得意忘形,現在居然主動提出領兵跟南蠻交戰!他就沒想過,就算他取得再多、再大的功勞,也沒法進入朝廷中樞,可一旦遭遇失敗,他之前取得的所有功勞都將前功盡棄!”

謝遷氣憤不已,因爲他無權對沈溪上奏之事做出票擬,只能暗自爲沈溪着急。

他不想沈溪領兵跟交趾犯邊兵馬作戰,非常擔心劉健和李東陽奏請皇帝,通過沈溪的提議,此時他除了請王華問詢一下劉健和李東陽的意見,再就是找到馬文升和劉大夏這兩個政治盟友,看看他們能否幫自己,讓沈溪出征交趾的計劃無果而終。

謝遷先去問了王華,王華沒給出具體答案,因爲劉健和李東陽這會兒正在討論沈溪的問題。

現在劉健和李東陽也傾向於不開戰,也就是說,其實這件事謝遷不用太擔心,就算沈溪奏請要跟交趾交戰,保疆衛國,重振大明軍威,但朝廷依然傾向於不出兵,等交趾劫掠累了自然會退回去。

沈溪的奏請不出意外會被駁回,謝遷不覺得沈溪有膽量在不經朝廷同意的情況下,擅自出兵交趾。

從皇宮出來,謝遷又去了馬文升府上。

與往常一樣,謝遷在馬文升府上等了小半個時辰,劉大夏便塵僕僕趕到,之後馬文升纔出面待客。

馬文升故作驚訝:“時雍、於喬,你二人可真會挑時候,每次都同來同往,老朽之前正在吏部談論事情,得知你二人到了府上,這才匆匆趕回!”

就算謝遷和劉大夏都知道是怎麼回事,也沒有揭破馬文升,這是起碼的尊重。

三人分別落座,劉大夏也不多廢話,單刀直入:“於喬,你來馬老尚書府上,是爲西南交趾犯邊之事吧?”

謝遷點頭:“交趾乃南邊的豺狼,犯邊不稀奇,不過今年稍微動靜鬧得大了點兒。如今沈溪小兒奏請出兵與交趾兵馬作戰,老夫不能坐視不理,今日登門正是爲了此事!”

馬文升想了想,問道:“閣部如何決議?”

劉大夏也很好奇:“是啊,於喬,此事當由內閣票擬,交由陛下決斷,幾時輪到你我私下商議?就算我等商量出個結果,最後也做不得準!”

謝遷解釋道:“如今奏本初到京師,票擬尚未定案,陛下染恙,已多日不問朝事,這件事難道置之不理?”

謝遷態度有些不善,幾乎是用質問的語氣跟馬文升和劉大夏說話。三人中,謝遷歲數最小,但卻總以高高在上的方式說話,顯得盛氣凌人,好似不是來跟馬文升和劉大夏商議,單純只是讓馬文升和劉大夏幫忙。

這也是事關沈溪,謝遷關心則亂,心慌意亂所致。

馬文升道:“於喬切莫着急,沈溪領兵在西南平叛,若交趾犯邊,他總領六省兵馬,自然要請旨迎擊,將犯邊的蠻夷驅逐出境,完全可以理解。但若他領兵越境作戰,情況又有所不同,怕是要勞民傷財!”

劉大夏頷首不已:“我也正是如此思慮。沈家郎剛解決糧草問題,調度的乃是閩粵之地的新作物糧食,雖不知他從何途徑得到,但料想花銷不小。以目前情況,若他出兵交趾,在人生地不熟的情況下,多半會鎩羽而歸,交趾兵馬沒了顧忌,會進一步侵吞我大明疆土,實爲不智!”

謝遷一怔,他沒料到在阻止沈溪出兵這件事上,朝廷上下出奇地一致。

就連以前喜歡跟他唱反調的幾位,也都不想沈溪出兵。

謝遷自己顧慮的是沈溪多年累積的戰功一朝喪盡,劉大夏和馬文升則擔心糧草補給問題,而內閣劉健、李東陽考慮的則是不讓沈溪趁機建功立業……

各方都沒有沈溪出兵交趾的打算。

謝遷問道:“那以二位尚書之意,要阻止沈溪出兵交趾?以你們對沈溪的瞭解,認爲他會遵從朝廷的旨意,完全不理會交趾犯邊一事?”

馬文升笑了笑,搖頭道:“我可沒說讓沈溪不理會交趾犯邊,交趾犯我大明疆土,殺我百姓,奪我州郡,自然不能輕饒,但不宜大動干戈,相信沈溪自己也如此想。我大明在經歷西北戰亂後,急需休養生息,此時不宜將戰事規模擴大,相信朝中諸位同僚也是如此思慮!”

劉大夏道:“我看,最好還是讓沈家郎從一開始就別牽扯進交趾犯邊的事情!”

在朝中,劉大夏屬於堅決不侵犯藩屬國利益的大臣。

劉大夏最厭惡的乃是紅毛、金毛洋夷,不贊同跟西方人貿易,主張閉關鎖國,因而也不贊同朝廷下西洋或者是跟朝鮮、交趾等藩屬國交戰。

謝遷道:“既然兩位尚書如此認爲,那老夫放心多了,到了朝議時,希望兩位能出面阻止!”

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四七二章 放權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十章 童養媳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
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一三一章 姐妹花的歸宿(第三更)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三二五章 厚禮相贈(第五更)第四二〇章 殿試(第三更,盟主加更)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四七二章 放權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四六六章 觀政進士(第二更)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七十七章 敲定第一三九二章 無君無父第一六五八章 風波起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五八七章 聞風而動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五一〇章 撞破“姦情”(第四更)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二三五二章 唯有一人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二五四八章 一無所知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七一七章 周氏當家(第六更)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二一〇一章 換個姿勢進言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〇七六章 科學技術是第一生產力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一四一六章 日常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一三六二章 捐贈所得第四六三章 再起波瀾(第四更,爲書友)第六〇〇章 不安於平庸(第三更)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八〇四章 偏袒與質疑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一九七〇章 利益當前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二二七章 孩子氣第十章 童養媳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〇八九章 心腹第一六七〇章 差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