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

沈溪押送佛郎機人阿爾梅達等人離開泉州,張濂懸着的心纔算是放了下來,隱隱多了幾分期待……

只要沈溪回朝將他的功勞一說,必然會加官進爵。

只是令張濂稍微有些着緊的,卻是沈溪沒有收受他的賄賂,沈溪到底會不會爲他說話還很難說。

爲保險起見,張濂除了上奏刺桐港內與佛郎機戰船的一戰,又寫了份奏本。

這份奏本並非直接上奏皇帝,而是以私信的方式送到京城中與他關係緊密的朝廷大員手中,請其見機行事。

這份奏本,卻是參奏欽命使節沈溪在地方肆意妄爲,激怒佛郎機使節,令和談不成,佛郎機人發難炮轟刺桐港,沈溪未經知府衙門批准,擅自帶人與佛郎機人開戰,若非地方官府救援及時,沈溪不但喪命,還會令泉州百姓生靈塗炭。

儘管如此,佛郎機人依然有三艘船逃走,並且劫掠沿海村莊,屠殺地方民衆。

張濂故意把佛郎機人屠戮村莊和入侵刺桐港兩件事的順序給顛倒了,說得好似是因爲沈溪不懂談判技巧,觸怒佛郎機人,才導致佛郎機人入侵,而後佛郎機人戰敗,撤走之時惱羞成怒屠戮村莊。

“跟我鬥,你小子還嫩了點兒!”

張濂讓人把奏本送去京城,心中踏實許多。

你小子若識相還好,有功勞咱兩個人分;若不識相,我讓你知道馬王爺有三隻眼。

張濂暫且將佛郎機使節的事擱到一邊,泉州下轄各縣又發生了更爲麻煩之事……泉州百姓因爲抗糧,跟各縣衙門多有衝突。張濂對各縣縣令下達的命令是,哪些人敢鬧事,只要將其捉拿問罪即可。

這一招在最初時的確奏效,一羣連飯都吃不飽的饑民,他們哪裡敢跟朝廷對着幹?

可張濂低估了人求生的本能,當人真正活不下去走投無路時,王法就成爲擺設,高壓的威嚇也起不到任何作用。

饑民之前便在弘治十二年秋糧入庫時鬧過一次,隨後雖然平息,那是因爲百姓手裡多少有點兒存糧,等過了冬天,春荒來臨,百姓連荒野的野菜都吃光了,依然無法維持生計,只能起來鬧騰……

這一鬧,可就再難收場了,泉州德化、永春、安溪、同安等縣接連出事,光靠縣衙的官差,已阻擋不住饑民的腳步,有許多地主的莊園被攻破,泉州下屬各縣縣城相繼閉城,防止災民趁機攻佔縣城內的糧倉。

“知府大人,您看如何是好?欽差大人剛經我府往汀州去,若是他發現什麼,上奏朝廷,這事情可就不妙了。”

張濂怒道:“他一個六品中允,能興起怎樣的風浪?之前不也有人把事情捅到朝廷,如今怎樣?本官不好端端在這兒?本官朝裡有人,誰能奈我何?”

在張濂想來,朝廷就算追究抗糧案,最多是令他的政績有小小的污點,他要做的,就是儘量把這小污點抹去。

只要別鬧出大亂子,他有足夠的自信能平安無事。

可事情卻愈演愈烈,目前泉州境內已有兩股災民形成氣候,從最初的暴亂演化成民變,這些人搶掠士紳以及商家後,有了些許武器裝備,士氣大振,眼看就要攻打縣城。張濂不敢把事情張揚開,只要衛所出動軍隊鎮壓民變,那事情就彈壓不下去了。

就在他感覺焦頭爛額時,手底下的人截獲玉娘寫給身在汀州府沈溪的信件。

張濂這才得知,與沈溪一同前來泉州府的隨從中,竟有人留在泉州府城,似在追查什麼事情。

“大人,您說……這欽差不會也同時在追查頭年的抗糧案吧?”馬臉師爺提出讓張濂惱火的假設。

張濂冷聲道:“此案上奏朝廷後,朝廷下旨嘉獎,這纔過去幾個月,怎會派人調查?就算來查,也不會派一個當官才一年的六品翰林官。不過戶部的劉尚書可是出了名的難纏,如今更是連咱們送去的孝敬都不收,誠心要與我等地方官員過意不去。”

“大人是說,欽差身邊有戶部的人?”

“不得不防。不過不打緊,這信沒什麼內容,哼哼……把信原模原樣給欽差送去,我倒要看看他怎生應對!”

張濂覺得,能截獲信件是老天爺幫他,這樣正好可以試探一下沈溪是否擔負其他責任。

信相繼送出,沈溪在汀州府、桃花村時各收到一封。

沈溪寫了回信,信件剛到泉州地界,便被截獲,快馬加鞭送到張濂手上。

“……薑片三片,送水吞服,有西方進貢之丹藥,聞聽可有起死回生之功效,望從藥鋪求之,切忌不可與小茴香同用,有大害!”

信的內容很平實,除了沈溪問詢這位生病之人的情況,就這幾句話看起來像是有什麼深意在裡面。

可張濂琢磨半天,也沒明白過來,這幾句話到底在說什麼。

都病入膏肓了,居然開的藥方是薑片?

再則這西方進貢的丹藥或許能救人性命,可既是進貢的,不是應該去紫禁城求皇帝賜藥,怎會去藥鋪求?

另外這丹藥居然跟茴香相沖,這都什麼玩意兒?

“大人,我看欽差必然是有所察覺,他在這信裡暗示了什麼,這信可千萬不能送出去,不然……”

張濂怒道:“不然怎樣?”

馬臉師爺不敢隨便回答。

其實不言自明,既然沈溪的話你看不懂,說明其中大有深意,可能是出了一個非常厲害的主意,讓張濂吃不了兜着走。

儘管張濂不想承認,但他心裡的確有些擔心,愣是將沈溪的信扣下研究了兩天,還是沒從中找到任何線索。

張濂根本是白費力氣。

沈溪寫這封信的主要目的是向玉娘敷衍了事……他早就想明白了,如果這封信落到張濂手上會如何,我連自己都不知自己瞎寫的什麼東西,更不用擔心別人明白。

“信還是送出去吧,現如今人在我們監視下,我就不信能玩出什麼花樣來!”

張濂多少帶着自負,他相信就算朝廷派來的人有所動作,也不會威脅到他,因爲現在戶部暗中調查的人的行蹤,已完全在他掌控中,只要有任何輕舉妄動,結果就是橫死,他不會容許有人把事情捅出去。

“沈溪啊沈溪,本想跟你分潤功勞,對你手下留情,現在看來不得不對你用點兒手段了。跟我作對的人,沒一個能有好下場!”

沈溪跟來查辦他的人有聯絡,惹惱了張濂,當即讓人送信去京城,追上之前那封私信,直接改爲向弘治皇帝參奏。

同時張濂爲避免夜長夢多,派人去刺殺疑似戶部的下派人員,以保證泉州地方變亂的消息不外泄。

三月二十六,張濂得到消息,沈溪從寧化返回汀州府城,並且在第二天啓程,由江西贛江前往南京,再由南京經大運河返回京城。

張濂想到沈溪自以爲得了件大功,興高采烈回到京城,結果卻要面對牢獄之災,心中便覺得解氣。

讓你在我面前裝清高,不過是個初出茅廬的臭小子,就擺那麼大的譜,真以爲自己是個什麼了不得的人物?我呸!

四月初九,一名衙役給張濂送來封信,同時帶來口信:“知府大人,泉州衛指揮使請您去他在城西的治所一趟,說是要問詢您,爲何衛所在之前佛郎機人襲擊刺桐港時未得知府衙門通知。”

“什麼事都要知府衙門通知?這泉州府,到底是由知府衙門治理,還是他泉州衛?”張濂語氣傲慢。

佛郎機炮轟刺桐港的事已經過去,大部分佛郎機人均成爲階下囚,除了匪首幾人被沈溪押走外,其餘人等悉數關押在官驛內。

泉州衛的人這是要跟自己爭搶功勞啊!

“大人,我看您還是別去爲妙,這泉州衛王指揮使一向與您不合,此番前去,多半不討好。”馬臉師爺向張濂提議,“不如來個不管不問。”

張濂想了想,嘆道:“當前民亂在即,爲防變生肘腋,軍所之人還是莫得罪爲宜,準備好厚禮,只管與我一同前去。記得不可在言語上有所冒犯,將心意盡到,事情能夠平息最好。”

現在張濂怕的不是泉州衛跟他爭功,而是怕軍方把地方變亂的消息捅出去,上達天聽,

所以只能暫時服軟,人家要找他質問,他便親自帶着禮物去,所謂伸手不打笑臉人,這些當兵的沒太高的社會地位,又是世襲的官位,想的並非怎麼升官,而是如何發財,軍功什麼的均在其次,最重要的是要用利益把他們的嘴給堵上。

馬臉師爺有些緊張:“可大人,到底洛江鎮不是我們的地頭……”

“胡說八道!”

張濂冷笑道:“洛江既在泉州府境內,如何不是我們的地頭?難不成他王禾還能將我這個四品大員扣押,治我的罪?”

馬臉師爺愣了愣……泉州衛確實沒這權力,他不想讓張濂去,主要是怕張濂到了衛所地頭,等於自下面子。

與送給沈溪銀子不同,張濂爲泉州衛指揮使所準備的禮物全都是銅錢,滿滿的幾大箱子。

這些個大頭兵不喜歡銀子就喜歡銅錢,這在張濂看來是相當粗俗的事情,白花花的銀子不在意,反倒稀罕那些沉重不實用,而且是販夫走卒摸過無數次的銅板。

張濂爲了表示謙恭,帶出府城前往泉州衛治所洛江鎮的人並不多,畢竟有求於人嘛。

等張濂到了洛江鎮,來到泉州衛官署前,突然感覺一陣危機,駐步沉思一下,卻不知這危機從何而來?他搖了搖頭,帶着人進到官署大門,還沒進入大堂,背後就聽“咣”一聲,門給關上了。

“幹什麼?”張濂怒視如臨大敵的官兵。

“知府大人見諒,這是王指揮特地交待的。”衛所的人上前賠笑。

張濂冷笑不已,還真以爲自己是出入沙場身經百戰的將軍,不過是個屯田的世官而已。

**************

ps:第三更!

這章是爲新盟主“andyfans”大大加更的第一章!

然後天子交代下今天的情況:

有至交好友鬧情變,天子得去說和,38度的高溫在外奔波一天,早上和中午發的兩章都是凌晨三四點鐘加班加點寫好預發的!

時間倉促,可能會有錯漏,敬請原諒!

這一章是下午六點回來碼成,今天應該會爆發五章,也就是說接下來還會有兩章,請大家繼續支持!

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
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二〇九三章 瘋狂與理智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二〇一三章 秉公辦理第一八六五章 蛇鼠一窩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七七一章 生孩子的問題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二七四章 涉險過關第一八二章 與嚴嵩比肩的神童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三九八章 謝姨嫁人了(第八更)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二三一七章 體諒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四八二章 借題發揮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二三〇九章 處處碰壁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八八三章 行船難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五六八章 狀元娘和狀元奶奶(第四更)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三〇二章 沒着落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一〇二〇章 老懷安慰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一八二七章 孩童心性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六一九章 我介意(第六更,謝新盟主)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二五四六章 不參與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一九三章 勝負顛倒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