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八四章 出巡

三邊之地藩王和勳貴控訴地方將官“欺壓”之事,雖歸內閣掌管,但消息最終還是爲劉瑾獲悉。

孫聰將事情整理後,趁着劉瑾問政之機,詳細稟告。

“……三邊鎮守太監李增密信京城,說是有藩王上疏,奏本未過通政司而直接入內閣,想來是通過特殊的渠道傳遞,目的是在陛下面前攻擊公公派往地方主事之人……現在尚不知奏疏內情,但估量多半會連同公公一併攻訐……”

劉瑾猛地拍了一下桌子,氣惱地道:“氣煞咱家也……這些不長眼的東西,以爲自己姓朱,大明就輪到他們說了算數?”

因爲劉瑾這話有對皇室不敬之意,孫聰和張文冕都不敢接茬。半晌後,劉瑾的氣終於消了些,道:“奏疏送到內閣後,謝於喬有何異動?”

孫聰無法作答。

張文冕主動接過話頭,道:“以在下調查所知,謝於喬未在內閣議事,焦閣老那邊尚不知情……聽說謝於喬跟刑部尚書王明仲走得很近,多半是跟王明仲商議對策!”

劉瑾的臉色變得很難看,嘀咕道:“咱家正慶幸姓沈的小子不被謝於喬器重,誰想突然又鑽出來個王明仲……這世道變化可真快!”

孫聰道:“當日藉田,便是由王明仲代表文官出來跟陛下進言,只是因陛下急着回宮,上奏才未成功……此人出任六部部堂,對公公您有不小影響。”

“你們的意思呢?”劉瑾打量二人問道。

張文冕道:“公公最好是親自向陛下彈劾王明仲……現在六部中戶部和吏部掌握在我們之手,刑部和兵部跟謝於喬站一塊兒,剩下的禮部和工部左右搖擺。謀取兵部太過費事,刑部尚書這個位置倒是可以大做文章。”

劉瑾用手絹擦了擦額頭的汗,大口喘了幾下粗氣,然後咬牙切齒道:“既如此,咱家就從刑部入手……早就看姓王的不順眼,他能順利出任部堂,還是咱家鋪的路,他倒好,剛到京城就跟咱家唱反調,是嫌這官當得太長了?”

孫聰問道:“公公若想撤換刑部尚書,就不得不從其弱點着手,不知公公準備如何跟陛下進言?”

“咱傢什麼事都能處置的話,要爾等何用?你們且說,咱家該如何做才能讓姓王的被陛下撤換?”劉瑾厲聲問道。

孫聰沒有接話,張文冕則一臉陰笑:“不如就由在下安排一些事,給刑部找點兒麻煩,如此一來王明仲既不能分身幫助謝於喬,公公又能去陛下跟前彈劾此人尸位素餐……不知公公以爲如何?”

“你有辦法?”

劉瑾皺眉,似乎有些懷疑張文冕的能力。

張文冕笑道:“公公忘了江顧嚴?此人行事陰險狡詐,又在錦衣衛掛職,讓他想辦法在京城周邊製造一些案子,屆時公公將其小事化大,三司衙門必然應付不暇,公公您的機會不就來了麼?”

“嗯。”

劉瑾點頭道,“最重要的還是要有大案要案發生,如此纔可做文章!”

……

……

二月初十,達延部使節抵達京城。

胡璉負責接待事宜,沈溪沒有親自出面招待……區區韃靼使節不至於驚動他這個兵部尚書,讓胡璉去招呼已經算是給韃靼人面子了。

宣府一戰中,正是胡璉主動領兵出擊,大明軍隊才獲得對韃靼人作戰的決定性勝利,如此一來,胡璉和王守仁被看作是繼沈溪後最有才幹的兩位“新秀”。

現在王守仁在宣府提調兵馬,手握大權,宣大之地可說是九邊唯一未被劉瑾徹底掌控的軍鎮。

胡璉跟鴻臚寺的人一起出城迎接韃靼使節,然後將其安置在會同館。

回到兵部衙門,胡璉將韃靼人的提請告知沈溪。

“……韃靼濟農烏魯斯博羅特想找機會覲見陛下……他們說了,就算不見到陛下,也想跟沈尚書您好好談談,他們已知此番由沈尚書您全權負責接待事宜。”胡璉說道。

沈溪正在看公文,聞言擡起頭來,道:“韃靼人就算到了京城,也要先晾他們一下,挫其鋒芒。一切等亦思馬因部的人到了京城再說,聽說朝鮮那邊有動靜?”

“這個……”

胡璉對於草原上的事情瞭解不少,但對於朝鮮的事情卻不怎麼關注,沒聽說有朝鮮使節到大明京城。

沈溪卻知道,朝鮮王朝於正德元年發生一件大事,便是涉及王位之爭的“中宗反正”事件。

燕山君被認爲是朝鮮歷史上有名的昏君,跟朱厚照幾乎是一個德性,從小厭惡讀書,登基後將朝鮮京城的國子監“成均館”和著名佛寺興天寺、興德寺改爲妓院,在裡面吃喝玩樂,又制定寸斬、炮烙、拆胸、碎骨飄風等酷刑,造成大量殺戮,引起朝臣極大不滿。

忍無可忍之下,朝鮮大臣發動政變,迫使燕山君退位,隨後擁戴晉城大君繼位。燕山君被流放到喬桐島,兩個月後病死,所有兒子都在中宗反正後被賜死,燕山君因以暴君身份被廢,死後未獲得帝號、廟號、陵名。

由於晉城大君李懌非正常繼位,登基後急需要有個正統的名分,而最好的方法莫過於獲得中央朝廷的承認和冊封,於是朝鮮派出使節,希望大明朝廷能派出使節前往朝鮮,進行冊封。

弘治朝時大明朝廷對朝鮮的事情就漠不關心,朱厚照登基後,關注的重點一直是北方草原,就連朝鮮派出使節,也沒引起朝廷的重視,如今使節盤桓在遼東之地,沒有獲准進入山海關。

朱厚照讓沈溪接待韃靼使節,變相把大明外交權力交到他手上,沈溪自然就把朝鮮的事列到議程內。

沈溪放下公文,道:“最近朝廷所有關於外邦使節之事,均由我負責,我已派人去遼東通知地方,讓朝鮮使節入朝覲見。等朝鮮使節到京城,你一併接待了!”

“是,沈尚書。”

對於胡璉來說,多接待一方使節不見得花費多少力氣,他正想借此機會增加一些官場閱歷,於是欣然領命。

……

……

朱厚照自藉田禮後,就恢復了豹房和皇宮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

豹房玩幾天,再回皇宮停留個一兩日,每天就是跟女人、戲子廝混,或者是觀鬥獸和聽南戲,從來不過問朝事。

進入二月,軍事學堂開學,沈溪挑選的第二批學生正式入讀。

經過改造,軍事學堂規模成倍擴大,除了教學條件變好外,還聚攏一批有經驗的教官,這其中除了跟隨他多年的老部下外,還有謝鐸離開京城前給他推薦的一批國子監的人才。

沈溪致力於爲大明軍隊培養出優秀的將領,由此達到富國強兵的目的。

至於朱厚照,一直對摔跤抱有極大的熱情,經常會找人比試,勝負都有,這天他突然想起自己在軍事學堂跟王陵之摔跤的過往。

“……小擰子,朕有多久沒去過軍事學堂了?好像上次去,還是年前的事情吧?”朱厚照這天心血來潮,跟人比試全都取得勝利,當然這主要是別人故意輸給他,盡興後朱厚照想到戰無不勝的王陵之,隨口詢問小擰子。

小擰子瞠目結舌,半響後纔回道:“好像……是很久了。”

“唉,轉眼又是幾個月,朕一直沒過問軍事學堂的事,也不知情況如何。去把劉瑾叫來,朕想問問。”朱厚照道。

此時距離天黑還有一段時間,小擰子不敢怠慢,馬上出去找人傳話給劉瑾。劉瑾本已回府,好在他的家跟豹房相距不遠,得悉後他飛速來到豹房,向朱厚照報到。

“陛下!”

劉瑾見到朱厚照,習慣性地跪下來磕頭,恭敬異常。

朱厚照坐在席桌前吃飯,斜着看了劉瑾一眼,把筷子放下,吩咐道:“起來說話吧。”

劉瑾這才站起身,心裡有些榮幸,雖然他現在能面聖的機會不如以前多,但還是比朝臣更容易見到皇帝。

但朱厚照一開口,他心頭的驕傲便蕩然無存,因爲皇帝關心的事情根本與他無關:“……沈尚書不是說過,年後會重新爲軍事學堂招募學生麼?現在情況如何,是否已經開學了?”

劉瑾被問得啞口無言。

朱厚照有些不悅,問道:“怎麼,軍事學堂的事情你不知道?”

劉瑾趕緊解釋:“回陛下的話,老奴只是偶爾問一下,知道軍事學堂那邊已開學,至於招生的情況,還有具體是怎麼個流程,老奴不太清楚,恐怕……要親自問過沈尚書才行。”

“嗯。”

朱厚照點頭道,“朕是時候去軍事學堂巡視一下了,正好朕想問沈先生一些事情,時間就定在……後天吧,你先去做安排,朕不想鬧出太大的陣仗,低調便可!”

……

……

劉瑾哭喪着臉從豹房出來。

來之前他興沖沖,出來時卻唉聲嘆氣。

“讓姓沈的小子面聖,咱家不愁,但陛下此番要去軍事學堂,那不是給了大臣面聖的機會?若是姓沈的小子把軍事學堂辦得有聲有色,陛下必龍顏大悅,那時有人出來進言,陛下多半不會怪責,甚至會趁着心情好答應下來!”

劉瑾一陣發愁,一點都不想朱厚照跟大臣們溝通交流。他這個司禮監掌印存在的價值,不在於掌握多少權力,而是藉助壟斷跟朱厚照的溝通權,獲得絕對的話語權。他就算假傳聖旨,旁人也不知道,如此一來地位自然就突顯,旁人唯恐巴結不及。若旁人能時常面聖,甚至跟朱厚照進言,那他就無法做到欺上瞞下,壟斷權力也就成爲一句空話。

劉瑾回去後,馬上把張文冕和孫聰叫來,此時二人還在謀劃如何把王鑑之從刑部尚書位置上拉下來。

張文冕一來,便要稟報執行情況……他跟江櫟唯狼狽爲奸,找人在京城周邊頻頻做案,仗着有劉瑾撐腰,兩人無法無天,犯案時甚至沒有一絲避諱,姦淫擄掠無惡不作,引發軒然大波。

但劉瑾卻不想聽彙報,皺眉道:“今日咱家不想跟你們說王明仲的事情,陛下剛把咱家召去,說要在後天去軍事學堂見沈之厚……你們想個辦法,讓陛下不能成行!”

孫聰和張文冕對視一眼,目光中滿是無奈。

給劉瑾當差可真不容易,一件事沒解決,又迎來另一件事,而且一件比一件棘手。

張文冕用徵詢的口氣問道:“可是要用上元賜宴的招數?讓陛下出宮後徹夜不歸宿,將事情延後?”

劉瑾惱火地道:“此計使用一次尚可,多了就沒用了……姓沈的小子可不是省油的燈,遇到這種事,不急不躁,陛下一天不去他等再多天也不會生氣,能跟謝於喬那樣的老頑固相比?” Wωω•тт κan•¢ O

張文冕和孫聰都很爲難,阻擋聖駕難比登天,一時間哪裡有好辦法可想?孫聰安慰道:“就算陛下去了軍事學堂,見到沈尚書,也不會出什麼狀況……沈尚書沒理由在陛下面前攻訐劉公公您。”

“事情能有這麼簡單?”

劉瑾扯着嗓門道,“咱家不擔心謝老兒,就擔心姓沈的小子,他以前給咱家使絆的事情,你們不記得了?”

張文冕點頭:“對,沈之厚可非常危險,公公若不想讓陛下見那傢伙,有一計可行,就是讓陛下去軍事學堂前夜多多飲酒作樂,次日自然就無心出門……這件事公公怕是要跟司馬真人商議一番,聽說此人煉製出來的丹藥,可讓人飄飄欲仙,但藥性一過便會精神渙散,若是能讓陛下多服用的話,短時間內陛下就不會念及出巡之事了。”

……

……

朱厚照要到軍事學院巡視的消息,被劉瑾壓了下來。

劉瑾可不打算提前做安排,若最後實在阻擋不了朱厚照出巡,沈溪又恰好不在軍事學堂,接待聖駕就會出問題,責任不需要他來揹負。

朱厚照自己說過不要搞大陣仗,最好低調出行,劉瑾深諳箇中訣竅,千方百計阻撓。

可是就算劉瑾不說,朱厚照也沒透露給其他人知曉,但沈溪還是嗅出一些不同的味道,因爲他手下有專人盯着劉瑾的一舉一動。

“……看來是陛下要有什麼動作,不出意外的話是想到市井間轉轉……”

沈溪不需要知道朱厚照去哪兒,他派人暗中盯着豹房,而且不用緊盯正門,豹房周邊路口既不顯眼效果還更好,因爲許多攤販都是沈溪派去的眼線,只需要探明朱厚照的行走線路,沈溪掐指一算就能知道個大概。

這會兒沈溪,還在安排番邦使節到京事宜,準備等三路使節齊聚京城後再露面,到時便以外交官的身份談條件。

二月十四早晨,沈溪得到消息,朱厚照從豹房出來了。

來通知這一情況的人是雲柳,雲柳回京後,一直負責京城及周邊地區情報收集工作,甚至連南方叛亂沈溪都沒多理會,全部注意力都放在京城是是非非上,事關仕途甚至身家性命,由不得他不慎重。

“陛下出宮,還往這邊走,多半是要來軍事學堂。”

沈溪很快做出判斷,道,“其實早就料到會有此一出,年後軍事學堂開學,陛下作爲校長不出來走走實在說不過去,劉瑾想必會想方設法進行阻撓!”

如沈溪所料,劉瑾此時正爲朱厚照出宮之事而煩憂。

他特地爲朱厚照準備了節目,甚至跟司馬真人暗地裡商議,頭晚讓朱厚照多吃一點虎狼之藥,如此次日便無法成行。

或許是朱厚照吃了丹藥又喝酒,身體無法承受,半夜就睡下了,結果第二天日上三竿醒來後,精神旺盛,於是便想到軍事學堂看看……這讓劉瑾的計劃完全落空。

劉瑾沒轍,只能被迫去半路等着,陪同朱厚照一起到軍事學堂……他決不允許朱厚照和沈溪單獨見面,生怕沈溪耍出什麼陰謀詭計。可是接連到幾個街口,都錯過了,最後劉瑾不得不直接前往軍事學堂。

朱厚照的馬車停在軍事學堂大門外,此時沈溪人已在內恭候,但卻沒有組織人出來迎駕。

朱厚照從馬車上下來,劉瑾氣喘吁吁地出現在他跟前,如此一來朱厚照立即意識到劉瑾分明是有意來堵自己。

“劉公公,你怎麼在這裡?”

朱厚照臉色不悅,畢竟自己沒有叫劉瑾來伴駕。劉瑾卻振振有詞:“陛下您忘了?您安排老奴,讓老奴提前做安排,以方便迎駕事宜。老奴不過是按照您的吩咐行事……”

“是嗎?”

朱厚照想了想,好像是有這麼回事,兩天前自己跟劉瑾說要來豹房,劉瑾對此留心,甚至是不請自來也就有了理由。

“那一邊站着,進去後不許亂說話!”朱厚照語氣依然有些不善。

劉瑾點頭哈腰應了,隨即他看向門口,顯得很好奇:“陛下,說來可真奇怪,之前老奴便已把消息傳出,卻不知沈尚書這是要鬧哪出,居然不派人出來迎駕?”

朱厚照卻不以爲意:“出來迎接還有什麼意思?走吧,進去看看,朕想知道里面到底是什麼模樣。”

說完,朱厚照興沖沖進入軍事學堂。

劉瑾本想在朱厚照跟前說沈溪的壞話,但奈何現在皇帝根本不吃他這套,當下心裡有些懊惱,不過看到軍事學堂內沒什麼人,也就放心了。

“平日陛下這會兒正睏倦,走到哪裡都是一副不耐煩的模樣,卻不知今天怎麼了,到軍事學堂後居然精神煥發……若這會兒有人進言,陛下恐怕會應允下來,甚至採納對我不利的呈奏,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劉瑾仍舊四處打量,確定謝遷等人沒來後,心中暗自慶幸。

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四八五章 勞有所償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二四三八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
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一八五〇章 開條件第一四四六章 左都御史、兵部尚書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二六〇八章 繼任者第一一八九章 京師可安守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三六四章 猖獗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六七八章 兄妹相認第七〇九章 憨女人,傻女人(第三更)第三九九章 相思夢中人(第九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一五三八章 走着瞧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四八〇章 黑白兩不誤(第三更)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一六〇六章 臭小子壞我好事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五十三章 死而復活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五四三章 任君採擷(第三更)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二四八七章 爭搶功勞第四八五章 勞有所償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一二七章婷婷玉影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二四三八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七二二章 世界地理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二五六二章 千里派謀士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二六四五章 總有人當炮灰第一八九一章 矛盾爆發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一一三三章 大捷?(第二更)第一四五章 稚子無邪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二二六七章 艱難的選擇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五五四章 案中有案(第二更)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一一七章 合作難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六一七章 校場演炮(第四更)第二三五八章 可能性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