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二章 連番籌劃

沈溪派馬九去京城執行秘密任務。

在沈溪推波助瀾下,安化王的謀反比歷史上早來了三年,沈溪知道現在劉瑾的野心還沒彰顯,爲了保證能沿襲歷史的走向,利用安化王謀反之事將劉瑾拉下馬來,沈溪只有兵行險招。

你劉瑾不是慾望還沒膨脹到要謀反的地步嗎,那我就暗地裡炮製一些東西,伺機栽贓,讓你事後無從狡賴。

這件事太過重要,沈溪沒讓雲柳和熙兒去辦,畢竟二人有東廠背景,消息容易泄露出去,而馬九身家清白,再加上其不通筆墨一直爲人忽視,離開宣府不會引起有心人的注意,潛回京城也不怕泄露風聲。

沈溪明白一個道理,馬九隻有跟着他才能得到信任和提拔,而反叛投靠他人,根本得不到利益保證,更無前途可言。

馬九平時所做事情,也證明這是個極忠心和講原則的手下。

派出馬九後,沈溪繼續調遣人手,調查安化王叛亂進展。

歷史上安化王叛亂雖震動朝野,但其實只持續不到一個月時間,在於安化王並不得人心,這位承襲祖爵的藩王,在地方上胡作非爲,恣意侵吞軍戶和自耕農的田地,同樣民怨沸騰。安化王本身就是志大才疏之輩,且經過弘治朝歷次對外戰爭,西北名臣輩出,就算閹黨把觸手伸過來,還是無法從根本上改變大局。

《明史》中,朱厚照派出平叛的統帥是楊一清和張永,二人回朝後歷數劉瑾罪行,讓朱厚照下定決心徹查劉瑾,但當時只是想讓劉瑾發配南京閒住,等查明劉瑾確有謀反和不軌野心後,這才痛下定決心誅殺劉瑾。

沈溪心裡非常擔心:“歷史上朱厚照殺劉瑾,是因爲斯時劉瑾已把改革推行下去,無論是恢復洪武朝嚴厲治貪刑法,以經濟手段進行處罰,還是派人清理天下田畝,限制勳貴、士紳和軍官恣意佔田,徹查各地軍屯、軍庫、皇莊、糧倉、漕糧、兩淮鹽政和國庫下撥資金,打擊瞞報,千方百計擴大朝廷財政收入渠道,同時增加各地軍屯上交稅收,使得國庫日漸充盈,已基本能滿足朱厚照私慾,不再需要劉瑾繼續幫他管理財政。”

“但問題是現在劉瑾的改革許多都是處於摸索狀態,沒有形成體系,且張苑和小擰子等人根本無法做到完全替代劉瑾,爲朱厚照斂財。在這種背景之下,就算能做出劉瑾叛亂的假象,朱厚照真的會痛下殺手嗎?”

歷史本身具有一定的不確定性,讓沈溪對眼前的態勢極爲迷惑。

因爲時間軸發生改變,沈溪清楚地意識到一個現實,那就是要殺劉瑾,必須讓朱厚照“後顧無憂”。

派出馬九後,沈溪立刻寫下密信回京,準備從多種渠道湊集資金,保證朱厚照的錢財供應。

這次沈溪只能求助謝遷。

在朝中這麼多想鬥倒劉瑾的人中,謝遷地位最是尊崇。謝遷經歷三朝,人脈寬廣,身爲首輔大臣的威望和手腕,是沈溪羨慕不來的。

“……謝老兒既然在不通知我的情況下,已跟小擰子等宮中內侍呼應,那現在該是發揮你能力的時候,之前你不是想鬥倒劉瑾而不得麼?這次可是千載難逢的機會,錯過這村兒可就沒這店兒了!”

……

……

安化王謀反的消息,於六月初一傳到京師。

謝遷這邊剛得知安化王謀反,另一邊他就收到沈溪的來信。

這次來見謝遷的人,仍舊是身着男裝的雲柳,謝遷接見雲柳的地方還是在他自家書房中。

謝遷的手顫顫巍巍,拿着書信,對着昏黃的燭光,好一會兒才把信函中的內容看得清楚明白。

信函不是沈溪親筆所書,但行文風格卻是沈溪無疑。

“爲何不是他親筆所書?”謝遷擡頭望着雲柳問道。

雲柳回道:“如今朝中危機四伏,大人怕消息泄露,所以只能以密文傳送書信,由卑職對照密碼本翻譯過來,再纔將書信整理後送至閣老處。”

“呵呵!”

謝遷笑容中帶着些許苦澀,搖頭輕嘆,“這倒是他一貫的行事手段……要說不是他設計這一切鬼祟手段,老夫都不信。”

或許是覺得在沈溪手下面前說這話不合適,謝遷又道:“那他除了安排送信之事,還做了什麼?”

雲柳道:“大人又以另外密文對卑職做出安排,讓謝大人可以調集京內錢糧,爲陛下所用。”

“他倒是準備得挺充分……不過也對,劉瑾之前屢次作奸犯科卻始終屹立不倒,就是因爲幫陛下打理錢糧井井有條,若想讓劉瑾下臺,只有找到替代他之人。”謝遷道,“那他可有說過如何把寧夏鎮叛亂細節,呈遞陛下所知?”

雲柳搖頭:“大人並未提及。”

謝遷皺眉道:“以劉瑾爲人,豈能讓陛下知道安化王是打着‘清君側’的名義發動叛亂?只怕劉瑾連叛亂之事,都不會跟陛下呈奏。”

雲柳道:“大人似乎是說,謝大人您有辦法讓陛下知悉。”

“這小子……”

謝遷差點就要破口大罵,但後面的話被他生生嚥了下去。

謝遷心想,老夫跟小擰子有來往之事,屬於絕對機密。但這小子就算人不在京城,也能分析得頭頭是道,他分明是想讓老夫通過小擰子把話傳到陛下耳中。

轉念又一想,謝遷更加爲難。

若把安化王謀反的細節讓小擰子說出來,劉瑾豈能不知?

雲柳見謝遷陷入沉思,不敢打擾,默默地在旁等候。

許久後,謝遷擡起頭來,道:“這樣,你先用他提出之法,把錢糧蒐集整理好,老夫自有辦法送到陛下手中……唉!”

或許是想到自己堂堂首輔,居然要爲皇帝斂財,讓謝遷大感荒唐,但爲了能順利清除劉瑾,又不得不按照沈溪所言行事。

“是,謝大人。”雲柳行禮道。

謝遷點頭:“你是他的門人,跟他走南闖北建功立業,若此事成功,少不了你的榮華富貴……切記保密,若出了任何差池都可能會身首異處!”

或許是謝遷對雲柳有些不太放心,直接出言嚇唬。

雲柳對這些事早有經驗,拱手道:“謝大人儘管放心,卑職自從跟了沈大人,絕無二心,這件事卑職定能處理好,不負兩位大人重託。”

……

……

安化王謀反的消息傳到京城,劉瑾最初沒當回事,甚至暗中竊喜,之前才說地方上有叛亂,寧夏鎮那邊就這麼配合,果然有了叛亂,還是宗室發動,前一次你沈之厚能平安無事,這次就讓你徹底玩兒完!

張文冕尚未回到京城,因而劉瑾只能先找張彩和孫聰等人商議。

張彩得知這一消息後,嚇了一大跳,他很清楚“清君側”一出意味着什麼,無論劉瑾是否真的作奸犯科,但凡被朱厚照知曉,劉瑾都吃不了兜着走。

皇室宗親因爲你劉瑾發動叛亂,朕的江山都快要不保了,能留你一個閹人來破壞宗室安定團結?

“……劉公公,此事非同小可,地方之亂若侷限於一地尚在可控範圍內,但如今賊寇連續誅殺朝廷欽差和地方巡撫、總兵,叛亂愈演愈烈,若任由其發展蔓延,消息傳回京師,恐怕對公公您聲望不利!”

張彩說話還算委婉,沒有直陳要害。

劉瑾沒好氣地道:“這等規模的叛亂,何時才能殺到京師?就算地方軍將再無能,不是還有沈之厚在?”

連劉瑾都要承認沈溪在軍隊中的威信和能力。

張彩道:“正是因爲沈之厚在宣府,情況纔不好辦,若陛下知道賊寇是打着誅除公公您的名義謀反,陛下豈能無動於衷?”

“這……”

劉瑾臉色一變,陷入沉思。

他到底是個聰明人,立即領會張彩的意思。

不過對於自己隻手遮天的本事,他還是很有信心的,而且他有一種盲目的自負,覺得就算朱厚照知曉也不會對他如何,畢竟安化王是宗師中的旁支,跟朱厚照沒什麼交集,不會因爲一個遠親而針對自己心腹如何。

當然這只是劉瑾的想法。

劉瑾看着孫聰道:“克明,咱家想聽聽你的意見。”

孫聰卻不知該從何說起,道:“此中內幕最好不要泄露出去,若陛下知曉必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劉瑾問道:“那你們且說說看,叛亂之事,咱家是否應該跟陛下陳明?”

孫聰和張彩對視一眼,用目光交換了一下意見,最後張彩道:“叛亂之事最好不要隱瞞,若公公不言而事後被聖上所知,公公恐難自處。”

“嗯。”

孫聰也點頭,贊同張彩的意見。

劉瑾顯得猶豫不決,道:“咱家本想借題發揮,讓姓沈的小子牽涉進叛亂中,或者讓陛下派他去平叛,來個兩敗俱傷……但現在看來,若是由他來出面領兵,咱家可能麻煩更大,倒不如派旁人領兵。”

張彩道:“沈之厚到底在宣府鎮爲官,距離寧夏鎮山長水遠,對於快速消弭平叛大爲不便,倒不如以三邊總鎮出兵……公公當早些面聖,跟陛下陳述利害,相信陛下能做出合適的抉擇!”

劉瑾微微點頭:“既然你二人都支持咱家將此事上呈陛下,那咱家之後便去面聖,倒想知道陛下如何對待此事,就怕陛下嚷嚷着要御駕親征,到時候恐橫生波折……”

張彩和孫聰還在用眼神交流,因二人各有私心,並未向劉瑾完全交底。

……

……

劉瑾計劃上呈這件事的同時,朱厚照已從小擰子口中得知安化王叛亂之事。

朱厚照氣得火冒三丈,他自打登基爲帝,至今爲止只是一些地方上“刁民作亂”,就算有些聲勢,心底也頗不以爲然……這些人未必是爲推翻大明而起事,最多就是爲了填飽肚子,但現在安化王謀反可是要直接搶他的皇位。

主要是按照謝遷吩咐,小擰子並未跟朱厚照提及安化王造反所打旗號。

不過就算如此,朱厚照也已氣得夠嗆,在豹房後院堂屋來回踱步,手上的一份文稿早就被他揉得不成樣子。

“……氣死朕了,枉費朕聽從先皇教導,一直善待宗親,可結果呢?這庶出的宗室居然敢起兵作亂,難道活膩了嗎?”朱厚照厲聲道。

小擰子不敢亂插話,只有聆聽的份兒。

朱厚照道:“這件事如此重要,爲何不見劉瑾前來奏稟?”

小擰子道:“奴婢不知。”

“去傳劉瑾那狗奴才來!”

朱厚照呼喝一聲,小擰子正要遵命而爲,朱厚照卻愣了一下,一擺手,“且慢,朕有些事要琢磨一番,暫且先不去叫人。”

小擰子只好折返回來,低頭站在那兒,等候朱厚照進一步吩咐。

朱厚照問道:“除了寧夏鎮謀反之事,還有旁的消息嗎?比如說平亂進行得如何,各地人馬如何調配……”

小擰子顯得很爲難:“陛下,沒有您聖諭,怕是地方上兵馬不敢擅自調動吧?到底西北乃御邊重地啊。”

“哦,對對,看朕這腦子,宣大和三邊兵馬不能隨便亂調,需要朕來做出安排……”朱厚照眼睛裡多了一絲奇異的光彩,隨即轉頭看向小擰子,問道,“宣府有消息嗎?”

小擰子一臉茫然,眨了眨眼,隨即搖頭,宣府之地的情況他一概不知,謝遷並沒跟他說相關的事情。

他最大的情報渠道來源就是謝遷,但凡謝遷沒跟他說明的事情,他便無從打探,尤其是涉及軍事機密。

朱厚照不滿地道:“沒用的東西,如此重大的事情難道你就不先做好功課?回頭還是把劉瑾叫來,朕有不明白的事問他便可,你再去打聽清楚,看看安化王的兵馬已殺到什麼地方,朕將統一協調各路兵馬,回頭讓兵部尚書和戶部尚書來見朕……”

朱厚照安排的東西很多,但在小擰子聽來卻雜亂無章。

因爲朱厚照根本沒有處置朝事的經驗,使得他的想法很多,但真正能落到實處的卻很少,小擰子只能在那兒點頭應聲,其實朱厚照安排的東西他聽得一頭霧水。

“快去吧!”

朱厚照着惱,“記得讓劉瑾那狗東西把跟這件事相關人等傳喚一下,之後朕可能要親自過問,對了,英國公對於軍事很瞭解,讓他也過來……”

朱厚照完全想一出是一出,因爲語速很快,又是東一榔頭西一棒槌,到最後小擰子完全無法記得朱厚照到底安排過什麼事。

他就知道一件事必須做,那就是先把劉瑾請來。

……

……

劉瑾不請自來。

小擰子這邊正要安排人去傳話,便得到消息說劉瑾已到豹房門口,有要緊的事跟朱厚照啓奏。

具體什麼事,劉瑾沒說,但小擰子知道應該跟安化王謀反有關。

小擰子見到劉瑾後,顯得畢恭畢敬,低頭行禮:“劉公公來得正好,陛下正要傳召……”

劉瑾因爲之前對小擰子的懷疑,近來一直暗中觀察,發現了一些蛛絲馬跡,正打算對小擰子出手,讓其遠離朱厚照身邊,現在見到這個潛伏在皇帝身邊的對手,心裡便來氣。

“陛下有何事傳召咱家?”劉瑾板着臉問道。

小擰子發現有些事解釋不清楚,若說是因安化王謀反之事傳召,劉瑾必然懷疑有人在朱厚照跟前傳小話。

小擰子腦子很靈活,道:“奴婢不知。”

“嗯。”

劉瑾沒跟小擰子一般計較,心裡琢磨的是回頭再跟小擰子算賬。

在小擰子引領下,劉瑾一路到了朱厚照所在廳堂。

門口的太監剛傳話,朱厚照便自言自語:“嘿……這狗奴才來得倒挺快。”

這話恰好被劉瑾聽到,本來朱厚照稱呼他什麼,劉瑾沒太當回事,不過現在劉瑾心裡多了很多雜七雜八的想法,總覺得自己全靠無償供養,朱厚照才能過醉生夢死的奢侈生活,沒有功勞也有苦勞,不應該受到這種對待……這也是權傾朝野後,劉瑾慾望膨脹後的結果。

“陛下,大事不好。”

劉瑾一見到朱厚照,便跪下來,展現一副緊張兮兮的樣子,呈奏道,“老奴剛得到的消息,寧夏安化王殺朝廷欽差和地方官員、將領謀逆,如今關中震動!”

朱厚照握緊拳頭:“朕正是聽說此事,才傳召你前來!”

劉瑾心裡納悶兒:“怎麼事情又被陛下知曉?看來不把奸細找出來,什麼事都瞞不了陛下!”

想到這裡,劉瑾仔細打量小擰子一眼,只是這會兒小擰子低着頭,低眉順目,裝作全不知情的模樣,但他越是如此,越引起劉瑾懷疑。

劉瑾從懷裡拿出一份奏疏,道:“此乃陝西地方呈奏,還有三邊總督呈奏,都是加急星夜兼程送到京城,請陛下御覽!”

因爲之前小擰子呈奏的事情不盡不詳,朱厚照對於具體事項非常關心,當即揮揮手讓小擰子把奏疏轉呈過去,接到手上後立即低下頭,認真查閱。

其重視程度,甚至讓劉瑾覺得,朱厚照沒有什麼時候比現在更認真,到底涉及皇位之爭。

“混賬,混賬……”

看奏疏的時候,朱厚照嘴裡不斷重複這兩個字,讓劉瑾和小擰子知道小皇帝此時內心的震怒。

劉瑾心裡默默計算時間,估摸着朱厚照把奏疏看得差不多,立即稟報:“陛下,平亂之事刻不容緩,陛下當早做出安排,不能讓事態進一步擴大,到底長城外還有韃靼人虎視眈眈哪。”

朱厚照沒好氣地道:“朕豈能不知?寧夏鎮可是三邊重地,什麼地方叛亂不好,非要在大明西北咽喉之地,其心可誅!其心可誅!”

劉瑾腦子一轉,道:“陛下,既然寧夏鎮地理位置如此重要,當早些安排三邊人馬平叛,也可徵調關中衛所軍隊平息叛亂,有陛下天威,關中之地官員和百姓必然會誓死爲陛下效命!”

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六十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一九一九章 殺沈之厚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三七章實驗室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二一一六章 鳳凰變野雞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一二七九章 闔家團聚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八八三章 做文章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五五一章 男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
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五五〇章 白馬客棧見故人(第一更)第二七二章 理學還是心學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一六四章 算計(求訂閱和月票)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六十四章 恨不相逢未嫁時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九九三章 文韜武略第二〇五九章 傾向決定立場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第五〇五章 再訪謝府(第五更)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一六〇七章 構想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九六八章 實戰考覈第一九〇八章 無中生有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〇一九章 老而彌堅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七六六章 最期冀的人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一五八六章 殿試考題第一九一九章 殺沈之厚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九一一章 時間差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一四八五章 好地方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一三四一章 不難的選擇第一九〇四章 此一時彼一時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三七章實驗室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五三七章 江櫟唯的氣憤(第二更)第五六五章 憨娃兒要回來了(第一更)第二一一六章 鳳凰變野雞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六一二章 賜食(第四更,送書友)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二一七四章 王帳定兵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一二七九章 闔家團聚第五二三章 立言(第十一更,盟主加更)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六二〇章 矛盾的焦點第二一八〇章 出戰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一七一八章 變法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四四一章 翰林院(第三更,謝所有書友)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一一二〇章 死守待援(第二更,求月票)第一八八三章 做文章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五五一章 男人總有做錯事的時候第一一七五章 困城(中)第二二六六章 你來當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八六〇章 是時候出手了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