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

沈溪不想爲自己和兵部爭功,眼前幾個老傢伙拿他沒什麼辦法。

功勞畢竟在沈溪身上,他自己都不想去爭取,別人來彰顯他的功勞,似乎不那麼合適。

但謝遷可不管這些,他嘴上一再強調要去面聖爲沈溪爭功,至於是否能見到皇帝,似乎不是那麼在乎。

其實在場的人都清楚,謝遷基本不可能見到皇帝的面,故此爲沈溪表功也就無從談起。

謝遷離開兵部衙門後,還真往豹房去了,旁人沒有跟他一道。

“既然劉瑾已在陛下面前奏請過功勞,現在誰再去面聖說此事,根本就無濟於事……或許謝老兒不甘心功勞爲劉瑾所佔吧……其實這在我看來真的沒什麼大不了,但有些事卻不能跟他直說。”

沈溪對此很無奈,只能撒手不理,讓謝遷自己去鬧騰。

在這個閹黨專權的時代,謝遷作爲內閣首輔,很多時候都難以面對朝中複雜多變的局面,一個首輔幾乎被架空所有權力,成了有名無實的擺設。

作爲秘書和顧問的內閣大學士連皇帝的面都見不着,再加上奏本直入司禮監硃批,即便他想過問朝政,也是力不能及。

謝遷走後,沈溪回兵部大堂把事情大致交待過,隨即今天的議事會議便宣告結束。此時天色已經暗淡下來,衆人可以自行回家,至於具體戰報和功勞釐定,完全可以等未來幾日得到確切戰報再說,沈溪顯得不急不躁。

衆人相繼離開,連熊繡也帶着不甘而去,唯獨王守仁留了下來,似乎察覺到這件事有蹊蹺。

王守仁問道:“之厚兄不肯爭功,是否因爲地方奏報水分太大,以至於兵部不能過問此事,而讓劉公公申功?”

沈溪擡頭看着王守仁,微微搖頭:“地方上的功勞具體如何,現在無法認定,在弘治十六年京城外慘敗後,韃靼人的兵鋒已沒有前幾年那麼強盛,在這種情況下,韃靼就算兵敗也不足爲奇,伯安兄以爲呢?”

王守仁點頭,他之前在想,沈溪是否打算以這件事來坑劉瑾一把。但轉念一想,兵部這邊連具體戰報都沒拿到,便被劉瑾上表功勞,沈溪不可能知道戰功是否存在虛報的情況。現在只是熊繡和一些老資歷的兵部官員,覺得戰報不靠譜而已。

沈溪見王守仁還在思索問題,微微一笑,說道:“伯安兄莫要多想這次大捷,無論戰功是否存在虛報的情況,到底是一場振奮人心的勝利,陛下登基,這場勝利是有必要的,之後兵部新政推行也會順利很多,至於首功歸誰,劉瑾竊占不去,邊關將士都看着呢……伯安兄不必擔心。”

王守仁頷首:“之厚你說得有道理,無論是誰的首功,總歸不是劉公公的,劉公公最多有舉薦之功……朝廷上下,還有軍中其實非常清楚,這次戰事中,劉公公根本什麼事都沒做,誰也不敢抹殺兵部的功勞。”

……

……

沈溪從兵部衙門出來,沒有直接打道回府,而是趕緊面見雲柳派回來傳遞消息之人,也就是熙兒。

熙兒這裡帶回更多的消息,讓沈溪對宣府的情況有了更爲直觀的瞭解。

由熙兒進呈的奏報中,關於宣府之戰具體殺傷和俘虜數字已有詳細統計,按照統計,其實這次大明軍隊雖然獲勝,但損傷士兵多達八百餘人,而殺死和俘虜的韃靼人一共才二百九十多人。

“唉!”

沈溪看到這份數據後,不由感慨,“計劃到底還是有紕漏,這場戰事如果真的可以如願在城塞周邊展開的話,斷不至於會有這麼大的損失,只是韃靼人不傻,知道我大明如今在宣府周邊城塞都架設有火炮,再加上此番出擊兵馬並非邊軍主力,這才釀成此惡果……”

熙兒有些詫異,忍不住出言辯解:“大人,最後可是我們得勝了啊。”

沈溪搖頭:“這算什麼勝利?韃靼人一共才一千多兵馬,而我軍包圍他們的就有七八千衆,最後的結果是韃靼人在折損不到二百的情況下,損傷我軍八百多人成功突圍,只是被劫掠的人丁和財貨給截留下來……怕是這些被韃靼人擄劫的百姓,會成爲宣府地方兵馬殺良冒功的對象!”

熙兒驚愕地問道:“大人,那些人膽子不會這麼大吧?”

“你說不敢?難道他們報了千人的戰功,最後只交上來二百多人頭和俘虜?到最後還不是要從良民身上入手?那些被韃靼人擄劫的百姓,在這些人眼中其實與待宰的羔羊無異。”

沈溪嘆息道,“這樣吧,馬上帶着我的手令給你師姐,讓她單獨去見李頻……關於宣大總督府的情況,我不想幹涉,那些人跟我沒多少關係,他們想怎麼做由着他們,但李頻此人我要保下來!不能讓此人跟孫秀成和劉宇那班人同流合污。”

熙兒還是不能理解:“大人,這件事應該沒到如此境地吧?就算虛報戰功,也應該不會有什麼太大的問題,首級哪裡需要送到京城來?”

沈溪冷聲道:“如果換作平時,我倒不怎麼擔心,但現在是什麼時候?陛下登基一年多,好不容易取得一場殲敵上千的大捷,朝廷能不大肆宣揚?宣揚的結果就會讓邊軍將首級和俘虜送到京城來,而宣府那邊沒有足夠的首級和俘虜,該如何做?”

熙兒這才明白爲什麼沈溪如此緊張,因爲這次戰事時間點非常特殊,正好是在皇帝登基不久,還是在朱厚照推行窮兵黷武國策的節骨眼兒上。

朱厚照正想證明自己這個皇帝幹得不錯,想讓朝臣和他的母親知道他優先發展壯大軍隊的國策沒有錯,當得知宣府取得大捷後,朱厚照會把這件事當作自己登上皇位以來第一件大功,以高規格對待。

沈溪道:“我原本只是想拿這件事讓劉瑾知道干涉我兵部事務沒有好下場,誰知邊軍那些人,膽子實在太肥,這件事我只能保李頻……好在他人並不在戰場第一線,應該不會出什麼問題,只要他能幡然醒悟便可!”

……

……

劉瑾回宮後,找人草擬好表彰孫秀成和李頻等人的詔書。

他正要去豹房,讓皇帝硃批頒發,但想到這件事還得先問一下謀士張文冕和孫聰的意見,到底二人都有一定見地。

劉瑾私宅,這位司禮監掌印將二人招來,剛把情況介紹一遍,以兩位智囊的頭腦,立馬想到邊軍有可能虛報功勞。

張文冕道:“公公這件事有些操之過急了,怎可在不經驗證的情況下,便去跟陛下表功?若是下面的人虛報功勞,當如何?”

劉瑾之前還在興頭上,聽到這話,就如同一盆冷水澆在頭上,忍不住打了個哆嗦,驚詫道:“邊關那些當兵的,就算膽子再肥,也不敢欺君罔上吧?”

孫聰道:“大明改元后第一場大捷,這是多大的功勞?那些軍漢爲了賺取這潑天的大功,怕是足夠他們鋌而走險了……既然公公之前見過劉尚書,他在大同那麼多年,深覷其中門道,就未曾提醒公公麼?”

劉瑾稍微一琢磨,回想見劉宇時的情況,劉宇的確對此隻字未提,當下惱火地反問:“被你們這一說,咱家莫非還做錯了不成?”

張文冕道:“公公倒也沒做錯,先兵部一步申報功勞,總算搶先沈之厚一步,若這件功勞歸了兵部,怕是對公公更爲不利!”

聽到這話,劉瑾臉色終於好轉了些,道:“咱家就說嘛,多得那時當機立斷……”

孫聰卻有不同看法:“炎光,你怎可如此樂觀?你該清楚纔是,兵部到底主管大明軍隊事務,怎可能在獲得前線戰報上,比公公這邊還要慢?若是兵部沈尚書故意隱瞞不報,而等公公上報等着公公出錯呢?”

“這……”

劉瑾臉色漆黑,看着張文冕道,“炎光,你覺得呢?”

在劉瑾看來,張文冕的才學和能力要比孫聰強那麼一些,尤其是在應對沈溪上,多有奇謀。

雖然劉瑾的聰明才智不高,但他相信張文冕和孫聰,甚至連那些有本事的文人,也都在他的拉攏範圍之列,這是一個懂得任用英才之人。

張文冕見到劉瑾臉上的期待之色,便知不能完全潑冷水,於是建議道:“公公,現在最重要的便是求證此事真僞,今日便將詔書呈遞陛下御覽硃批怕是爲時過早,還是等一兩日爲妥。”

劉瑾有些不滿:“可哪裡等得起啊!?現在陛下正在興頭上,若宣府那邊真是虛報功勞,咱家怕是腦袋不保。”

張文冕搖頭:“公公擔憂過甚,戰報乃是地方呈奏,公公只是據此以陳,就算出現偏差,也應該由宣大地方官員承擔,公公最多是一個失察之責,斷不至於要到丟掉性命的地步!”

孫聰也道:“炎光說得是,公公還是趕緊找人求證此事纔是當務之急,若來日陛下問及,最好公公……能稱病不出,或者讓兵部沈尚書跟公公一起上呈奏本。公公是時候去見見這位沈尚書了!”

劉瑾惱恨不已:“難道爲了怕地方上虛報功勞,咱家就要把功勞分潤給姓沈的小子不成?”

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戰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難卻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難做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三一七章 我是男人我來(第四更)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
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九六三章 誰是奸臣第八九〇章 兵不血刃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二三八八章 連環罪證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九一〇章 寫份奏疏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一二〇八章 你們覺得我怎樣?第二五七章 回鄉探親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二〇九章 義氣第四十三章 世態百相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戰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三五二章 假的吧?(第九更)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難卻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第二三四八章 出將入相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一四二九章 反守爲攻第二六三五章 裂隙加深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五八八章 海瑞難做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九四一章 是清官,也是庸官第一二四九章 特殊的使節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七七一章 惠娘回京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一八二章 天經地義第三八九章 太學放假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三一七章 我是男人我來(第四更)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二三一二章 失蹤也是一種手段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四〇六章 北鎮撫司(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六六二章 心灰意冷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四九八章 幫一次(第十一更)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四六七章 南下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