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

朝廷上下,重新關注西北戰事,只是注意的重點不在內外長城間的宣府鎮,也不在張家口堡,更不在居庸關或者是土木堡這些地方,而是在三邊的寧夏鎮。

此時得到奏報說寧夏鎮發現韃靼主力,是真是假沒人討論,因爲韃靼主力在戰場上失蹤很長時間,大明朝野都覺得這場戰事該結束了,那麼寧夏鎮這場戰事,就被看作勢在必行。

或許韃靼人已經北撤,寧夏鎮奏報的韃靼主力,只是由守軍編撰出來,爲的是讓朝廷更加體面一些。

劉大夏領兵往寧夏鎮去了,因爲劉大夏不想做大明罪人,跟韃靼在正面戰場的交戰中沒有獲勝,後續總需要拿出點兒成績來,如此對朝廷也好交待,朝廷也能對大明將士和百姓有所交待。

看,我大明雖然在戰事開局遭遇“些許不利”,但最後還是力挽狂瀾,打了一場大勝仗。

到那時就不會有人再計較,其實這點兒小小的“不利”折損了數萬大明將士,而最後的一場“大勝仗”其實只是斬殺了幾十個韃靼人的腦袋,還要算算這些腦袋中有多少是殺良冒功。

朝廷上下都在等這樣一場“大勝仗”,他們不知道,此時就在京畿防衛之地的眼皮子底下,宣府鎮轄地正在上演的幾場血腥而殘酷的戰事中,就包括即將開啓的土木堡血戰。

兵家之事上,此等情況被稱之爲“燈下黑”,燈雖然可以照亮整個屋舍,但燈臺之下卻是黑暗。

九月二十四日,黎明曙光出現。

沈溪站在土木堡城塞西側城牆上,面對藍黃色相間的地平線,他在觀察那些昨夜剛剛升起的白色帳篷,那裡是韃靼人駐紮的營區,距離土木堡大約有五里,城頭上的火炮可沒有能力打擊那麼遠的地方。

“大人,剛派人出去查探過,韃子在前往居庸關和宣府的所有道路上設下陷阱,即便成功突圍,咱們也得走荒山野嶺,怕是難以如願撤兵!”

胡嵩躍將一個不太好的消息告知沈溪。

“嗯。”

沈溪微微點頭,看着遠處的天空,“胡將軍,問你件事,你上過戰場嗎?”

胡嵩躍搖頭苦笑:“末將以前曾在黔南帶兵剿匪,殺過幾個賊寇,立下功勞,上下打點一番,好不容易從西南之地調到京營,本以爲就此能享受安逸,家眷也能從偏僻之地到京城過上好日子,誰知道……”

“唉,京營可不是什麼好地方,除了練兵,根本就沒有上陣殺敵的機會,昨日帶兵出去搶水,乃是末將到京營後經歷的第一場戰事。”

沈溪點頭:“明白了,或者我在戰場上的經歷,比你豐富些,不但經歷過生死只在一線,也經歷過戰場上逃命,或者是拼死搏殺,跟韃靼人面對面相向,最後我僥倖活下來,現在想起都有些後怕……或許我的運氣一直不錯,這才能留下條命到現在!”

胡嵩躍想了想問道:“大人以前去過西北,經歷過戰事?”

沈溪道:“是,那是弘治十三年,先是在榆林衛城下,當時也是千鈞一髮,差點兒就被韃靼騎兵追上,血戰一番下來,好不容易保住一條命。其後是榆溪河血戰,生死只在一線間,我親眼看着我的護衛從身邊倒下,那時我爲了保命,甚至鑽到了牛車下面。多虧劉尚書派來兵馬,將我救下來。”

胡嵩躍聽到“牛車”,心裡有些發怵,他作爲大明京營將領,對於“牛車破陣”的故事聽聞不少,西北各地,也都會時常拿弘治十三年冬天那場戰事中如何用看似不起眼的牛車破敵陣來振奮軍心。

胡嵩躍來西北有一段時間,他之前只是覺得,既然弘治十三年的那場戰爭是劉大夏領兵打出來的,那設計“牛車破陣”的人就是劉大夏。現在他才知道,原來沈溪當時就在場,而且還鑽到牛車下面,聽上去窩囊了些,但能在大明破敵制勝最關鍵的牛車旁,沈溪在那一戰中的地位一定很高。

胡嵩躍道:“大人能在短短几年間從狀元郎,成爲延綏巡撫,也是末將欽佩有加的。”

“沒什麼好欽佩的,就是在戰場上舍生忘死,一場仗一場仗打下來,一戰功成萬古枯,到那時還能活着,自然就能建功立業……當然,更多的人卻只能戰死沙場,永遠也沒機會離開!”

沈溪頗有感觸地說道,“老胡,再過幾個時辰,戰事就要打響,我需要一路人馬,助我一戰功成,你能勝任嗎?”

胡嵩躍身體一顫:“大人您……”

沈溪道:“昨夜我嘗試過在城塞中掘井,但至今沒有任何效果,只要我們被圍城三日以上,由於缺水,土木堡內的將士將損失六成以上的戰力,不如趁現在士兵還有精氣神,跟韃子做殊死一戰。”

“若能功成,我們便可趁機殺回居庸關,完成戰略防備。即便功敗垂成,也只是一條命,十八年後又是一條好漢!”

胡嵩躍從軍這麼多年,從來沒人跟他說過這麼感性的話,面對沈溪這些言語,他一時間不知道該說點什麼好。

“你怕了?”沈溪問道。

“沒……大人,可是……韃子的騎兵,實在是兇悍,這人馬……出了城塞,也無法一戰,爲何……”

胡嵩躍腦袋嗡嗡作響,沈溪這種主動出擊找死的策略,爲他所不能接受。

沈溪道:“我說過,如果守在城塞內,必然一死,而且死得窩囊,大丈夫終有一死,或者轟轟烈烈,或者碌碌無爲,難道我們要做那縮頭烏龜,死在城塞裡,被韃靼人笑話?”

胡嵩躍無言以對。

沈溪再道:“午時過後,三軍發起攻擊,先將騾車拼湊一起,將二十門炮架上去。騎兵開路,火銃兵掩護。待韃靼騎兵正面衝鋒時,我騎兵兩翼散開,利用韃靼騎兵衝勢無法頓止,開炮迎擊。若敵人騎兵近前,則用火銃射擊。等韃子騎兵潰散,則騎兵主動衝上去,趁機掩殺!”

胡嵩躍聽的雲裡霧裡,大概意思他聽懂了,但對於這種血腥的戰鬥,他心裡一點兒底都沒有,他寧可躲在城塞裡等死,也不願出城去跟韃靼人用最直接的方式作戰。

沈溪道:“本官觀察各處韃靼人的數量,確定韃靼圍城兵馬數量約在六千之數,刨除韃靼人一人雙騎或者三騎,我們當前面對的兵力或許只有兩千左右。”

這下子胡嵩躍來了精神,問道:“大人,才兩千韃子?”

沈溪雖然知道這數字不對,但還是點頭,把韃靼人的數量說少一些,卻是爲了振奮軍中士氣。

韃靼兩千人就追得我們八千人跟兔子一樣,現在有新式火炮和火銃助陣,爲了顏面還不去拼命?

沈溪道:“韃靼人數量不過兩千,且分守四方,若我方集中所有兵馬殺出,韃靼人措手不及,必然要以三方援救一方,那時便形成添油戰術,我軍只需要專門對付一路,你覺得我們有幾成勝算!”

胡嵩躍心想:“這倒是個好主意,先攻擊一邊,韃子人不多,必然是將另外三邊的韃子抽調過去,到位的時間有先後,每次只需要面對幾百韃子,同時城堡另外三個方向也會陷入空白狀態,那時說不一定有逃命的機會!”

轉念又一想:“韃子既然在土木堡前進和後退的道路上設置陷阱,恐怕也想到了這一點,還不如拼盡全力一口氣將韃子消滅了,不就每次只對付幾百韃子嗎?若是不專心對敵,光顧着逃命,即便能離開土木堡二十里,也無法返回居庸關,始終會被韃子騎兵追上!”

“大人,您如何能確保韃子會傾巢而動往您主攻方向而去?”胡嵩躍疑惑地問道。

沈溪笑道:“就因爲我的存在……韃靼要除我而後快,當初便是我指揮牛車火炮陣破了韃靼數萬兵馬,如今若我指揮騾車火炮陣出擊,韃靼必然來尋仇。韃靼將駐防的重點放在東側回居庸關方向,而西側往宣府方向是他們防備的弱點,我們就從西門出城。”

“老胡,我希望你能帶兩千騎兵,從側翼殺出!”

胡嵩躍趕緊提醒道:“大人,城中騎兵數量……最多不過三五百之數,而且……軍馬良莠不齊,很多都是喜歡尥蹶子的馬,未必能派上用場!”

沈溪道:“不是還有騾子和驢嗎?”

“嗯?”

胡嵩躍被沈溪一句話說得目瞪口呆。

軍中的騾子和驢向來都是用作運送物資,根本就不會在戰場上作爲坐騎使用,但沈溪似乎覺得騾子和驢也能在戰場上發揮作用,胡嵩躍腦海中浮現明軍官兵騎着驢,揮舞馬刀跟騎着高頭大馬的韃靼騎兵交戰的情景,感覺十分地古怪。

“老胡,你要記得,我們要充分利用手頭所有資源來完成這一戰,因爲我們已被逼上絕境,難道我們要跟韃靼人客氣嗎?”

沈溪道,“我說的騾子和驢,並不是作爲騎兵所用,雖然騾子和驢根本無法跟戰馬相比,但若是用來作爲自殺式武器……威力還是不小!”

“自殺式武器?”胡嵩躍又聽到了一個新名詞。

沈溪笑了笑,道:“對。說白了,就是讓騾子和驢,尾巴或者屁股上綁上草料或者布條,撒上桐油以及火藥,讓其往韃靼騎兵隊伍發起衝鋒,雖然未必能傷到韃靼人和他們的坐騎,但韃靼的馬匹見到此等狀況,,必然自亂陣腳不敢迎戰,那時……便是你帶兵馬掩殺的良機!”

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二六〇三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十章 童養媳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
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二一七二章 深入腹地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一四三章 談事還是要男人來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三二九章 連環計(中)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二三四六章 久違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二六〇三章 杯酒釋兵權第一二〇七章 師兄,真是你啊?第四四五章 狀元夫人(第二更)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一九八九章 變化的時代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二二五二章 你們效忠誰?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二三三七章 推拒第五九一章 蹴鞠的另一種玩法第一六七七章 樂得清靜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十章 童養媳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一四六章 援兵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七一三章 入京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九二章 悲喜兩重天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一三四七章 突然襲擊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三四九章 有力無腦(第六更)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一五八八章 劉瑾回京第七五三章 活受罪(第四更)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五七九章 回馬槍(第四更,賀盟主)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一二八六章 獻俘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