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二四章 哪壺不開提哪壺

彭餘意外來投,讓沈溪感覺到一種危機。

現在看起來皇帝似乎非常信任他,一度不惜委任以延綏巡撫的高位。但這其實也是皇帝臨終前很容易生疑的時間段,再加上謝遷以死相逼將他留在京城,難免讓弘治皇帝心生介懷。

若事情東窗事發,那他很有可能會被下獄問罪。

暫且不論彭餘是否真的有膽量將事情捅出去,沈溪不能不作防備。

彭餘處事圓滑,留下來確實是個好幫手,但始終彭餘現在已不是官員,如果以後安排在車馬幫做事,接受不了前後身份的反差,離心離德,那他就要小心事情敗露。

沈溪回到京城後的第三天,吏部的人沒有登門,倒是禮部的人找上門來了。

昨日在謝府,謝遷提到,皇帝將會派他到宮裡擔任祈福的差事。沈溪之前還有些犯迷糊,現在終於明白,原來是爲皇后誕子祈福。

看起來弘治皇帝對皇后懷孕這件事極爲重視,生怕出事,所以寧肯藉助天地鬼神的力量。

沈溪在接差事的時候已經考慮清楚了,若皇后平安誕子倒也罷了,若難產導致孩子夭折,又或者是誕下女嬰不符合皇帝的期望,那他這個“祈願官”是否要被問責?

“大人,您如今剛從東南歸來,勞苦功高,先歇幾天再說吧。我等隨時聽從您的調遣,要準備什麼告天祭祀之物,只管吩咐,卑職定當效死命!”

禮部派來的是不入流的吏員,連品秩都沒有。

說是沈溪有點兒權利,手下有幾個人調遣,但這些人根本上不得檯面,好在宮中二十四監中的神宮監也會提供協助,否則真不知道如何下手。

沈溪舉行的告天祈福儀式,說起來也是皇差,但充其量只是走個過場。

儀式進行時,不會有朝廷命官參加,按照沈溪的理解,完成祈福儀式的流程就跟一個人獨自耍猴戲差不多。

沈溪又擔任欽差,只是這次欽差乾的活有些扯淡,不過他倒是得到一項特權,那就是可以憑腰牌自由進出宮門。

舉行祭祀的地方,是在承天門內的太廟,之前弘治皇帝已經給了番僧和道士進出宮廷的權力,沈溪作爲祈福者,自然也擁有相應的便利。

皇后預產期是在七月底八月初,沈溪這次的差事並不是很急,但必須趕在皇后分娩前完成,否則等孩子生下來,什麼都遲了。以現在朱祐樘的迷信程度,若皇后分娩期間出什麼差錯,又或者生的是女兒不是兒子等等狀況,追究責任最後查到是某人沒有如期祈福,那就不美了。

但話又說回來,就算一本正經祈福,最後皇后的生產狀況仍舊不合皇帝的心意,沈溪依然逃脫不了“祈福不力”的罪責。

總結來說,沈溪這差事做得好與不好,跟他行事沒什麼關係,而要看張皇后生產是否順利,是否滿足朱祐樘的期望值。

如果能一次生個男娃子甚至是雙胞胎,而且還都健康成長,那沈溪此次祈福任務就算是出色完成。

……

……

乾清宮。

皇帝病榻前,這天朱佑樘將內閣三位大學士以及七卿、五寺、通政使司等衙門的負責人叫來,商討國家大事。

皇帝病臥在牀,已基本不問朝事,所有的事幾乎都是內閣票擬,司禮監批閱。

不過,即便弘治皇帝對朝中事務不管不問,但因爲朝廷有一批能臣在,運作得也是井井有條。

劉健和李東陽都出席了此次召見,謝遷儘量不想搶內閣老大和二把手的風頭,所以他站在隊列後面,聽劉健向皇帝陳述近來朝廷的一些事情,然後就人事任免徵求天子的意見。

“很好。”

這是朱祐樘掛在嘴邊的兩個字。

朝廷的確什麼都好,有他這個皇帝跟沒他這個皇帝似乎沒什麼差別,唯一讓人覺得不滿意的是一些老臣三番兩次請辭,弘治皇帝將這些奏本留中不發,請辭奏本一律束之高閣。

請辭的老臣基本都是在閒置衙門中待久了,升遷無望,便想早些告老歸田,其中聲名最大之人,當屬詹事府詹事吳寬。

吳寬今年六十九歲,當初在翰林體系官員中,他是跟程敏政、傅瀚齊名之人,三人都有機會繼任禮部尚書,或者入閣爲內閣大學士。

但在弘治十二年禮部會試鬻題案後,弘治皇帝對程敏政之死耿耿於懷,以至於嫌疑最大的吳寬始終不能得到升遷,反倒是傅瀚當了一任禮部尚書,最後卻也是早早便退了下來。

吳寬到現在自知無法再得到弘治皇帝的信任,於是多番請辭,可惜都未得到準允。雖然如今吳寬還掛着東宮講官的名頭,但其實已經久不去給太子講課,太子的日常學習安排,基本都是由樑儲來負責。

此時正說到朝中這些請辭的老臣的情況,劉健將這些人的名字,一一向皇帝陳述,其實他自己也早有請辭意願,不但是他,內閣中李東陽同樣想告老,內閣鐵三角只有謝遷沒向皇帝上呈過辭表。

但爲了保住沈溪,謝遷跟弘治皇帝鬧得有些不愉快,皇帝明着對謝遷禮遇有加,謝遷自己卻知觸怒龍顏,平日做事儘量勤懇低調,不再爭功。

今天這種場合,如果皇帝不具體詢問事情,謝遷都沒準備說話。

朱祐樘聽完後,咳嗽兩聲:“朕近來沉痾在身,精神時好時壞,恐命不久矣。這些老臣乃朕之股肱,朕希望他們能留在朝中,爲朝廷盡綿薄之力,朕當禮待之,賜予寶鈔,此事交由謝卿家負責!”

“是,陛下。”

謝遷被皇帝點名,趕緊站出來領旨。

朱祐樘說要賜予老臣寶鈔,不找劉健、李東陽,也不找禮部、吏部的人,直接找謝遷,有着深層次的意思。

這算是皇帝對之前有過請辭舉動的劉健、李東陽、馬文升等老臣的一個警告,朕這個當皇帝的都快死了,你們只要沒有病歿,就老老實實在自己的職位上待着,至少也等新皇登基朝局穩定以後。

說完此事,朱祐樘見工部和戶部尚書都站了出來想要啓奏,不用說也知道跟西北備戰開銷用度有關,他一擺手道:

“朕今日精神萎靡不振,就再說一件事情吧。謝卿家,你不是有西北戰事策略上奏嗎,便呈上來,趁諸位卿家都在,一同參詳!”

謝遷手摸在懷裡的奏本上,心想:“該逃的終歸逃不掉,就信了沈溪小兒,讓自己不識相一回吧!”

謝遷將奏本呈上去,那頭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高興得不得了。

蕭敬非常尊敬讀書人,尤其是閣臣這樣天下讀書人的表率。雖然蕭敬對劉健和李東陽也都很敬佩,可這兩位倚老賣老,這幾年最能做實事的反倒是謝遷,如今謝遷有奏本,在蕭敬看來一定會令皇帝龍顏大悅。

朱祐樘也是滿懷期待:“拿與朕……罷了,朕身體不濟,蕭公公,你便讀來與諸位臣工知曉!”

“是,陛下!”

蕭敬恭恭敬敬將謝遷的奏本展開,才只是看了個開頭,沒覺得如何,畢竟開頭只是一些客套的言語。

“臣請躬安,微臣愚鈍,西北戰事將近,臣心有所感,連夜難以成寐,輾轉反側,偶有所得,覺此戰當以不戰爲上……”

讀到這兒,蕭敬感覺基調定得不太對,趕緊偷看弘治皇帝一眼,這會兒朱佑樘正在咳嗽,並未聽清奏本具體說的是什麼。

“繼續!”朱祐樘催促道。

“是。”

蕭敬接着讀下去,“西北之戰,根源在於蒙元遺禍,草原廣袤而無險可守,歷代中原王朝出兵塞外,可平流寇而不能久持,築城無從遺留百年,草原遊牧部族,興衰罔替,千百年來先有匈奴、鮮卑,後有五胡亂華,中原之土淪喪,皇室偏安,後有突厥、契丹連年犯邊不止,皆在草原部族興衰更迭之輪迴……”

讀到這裡,在場大臣都在琢磨,你謝遷到底是來談兵策,還是講歷史?

你說這些,雖然看起來很有道理,但其實都是廢話。

草原部族不就這麼回事麼?一家被打趴下,總會有別的部族趁勢崛起,從小變大,甚至一統草原。

蕭敬繼續往下讀:“……至蒙元,華夏傾覆,然狄夷治國不得民心,太祖平夷寇而定江山,蒙元僞朝北遷,太祖數度派兵北征,太宗五徵漠北,韃靼勢弱,中原始定……”

聽到這裡,不但大臣,連弘治皇帝都在想,你謝遷說這麼多,囉裡吧嗦,居然是在爲太祖和太宗歌功頌德?

你這戰策寫的是有點兒水平,但又不是讓你著書立傳,聽你這些廢話有什麼營養?

但後面,蕭敬語氣突然轉了:“……至英宗,瓦剌趁勢而起,犯中土,有內賊王振蠱惑君心,以釀土木堡之禍,天子北狩……”

讀到這裡,蕭敬已經不敢往下讀了,簡直是哪壺不開提哪壺。

英宗皇帝被瓦剌人所擄劫這種事也能隨便提?還是當着這麼多大臣的面,這是讓皇帝難堪啊!

朱祐樘黑着臉:“繼續讀!”

“是,是,陛下!”

蕭敬感覺頭上已是冷汗直冒。

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二二〇七章 勝負之機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一三四章 開脫免罪(第三更)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五章 選人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
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九六一章 大人真乃神人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四一九章 生意人本色(第二更)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八三章 辱沒先師,罪不容赦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一六八章 唐兄,對不起了先第十一章 哥哥還是弟弟第一〇六二章 不得安寧的旅途第二五三五章 出人意料的禮遇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七四五章 太子的買賣(下)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二二二九章 氣吞萬里如虎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一五〇章 最是纏綿女人心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一六〇九章 能人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一八八章 登高望遠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三一五章 無毒不當家(求月票)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二〇六一章 離間計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二四五八章 有情無情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一三二一章 變着法送禮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第二九六章 你是天上的星辰第七一九章 門庭若市(第八更)第二二〇七章 勝負之機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五九三章 走私案(第三更)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二四二四章 是非功過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一四九三章 道高一丈第八一九章 臨時公堂(第四更)第一五一三章 寧化沈家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九七九章 對手相見分外眼紅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一三四章 開脫免罪(第三更)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〇五四章 前途無光(第二更,求月票)第五章 選人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