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

張懋根本沒收到捷報,五軍都督府也沒收到相關消息,他之所以帶着夏儒等人進宮,完全是因爲朱厚照這邊派人前去通傳,在其想來,兵部尚書沈溪神通廣大,很可能先五軍都督府一步得到前線戰報,所以他沒加思索便帶人前來。

但具體情況究竟如何,甚至張懋在見到張苑後依然有些摸不着頭腦。

張苑以爲宣府戰事塵埃落定,情緒有些低落,把手向旁一指:“張老公爺先到文華殿等候,陛下之後應會前往奉天殿,接受羣臣朝賀。”

“朝賀?哈哈,好!”

張懋是個老狐狸,即便心裡有諸多疑問也不會直言,側頭對夏儒道,“國丈,你我二人去文華殿等候如何?卻說以前你還未去過那兒……”

因爲朱厚照登基後基本沒舉行朝會,就連一年三節兩壽很多都被精簡,使得夏儒這個國丈少有進宮的機會。

夏儒對張懋非常恭敬,雖然以二人地位來說,當朝國丈身份更顯赫些,但爵位始終是張懋高,且張懋是世襲的公爵,承襲爵位掌兵至今已歷四朝,朝中地位非同小可。

作爲新貴的夏儒,資歷不深,跟曾作爲婚使南下金陵迎親的張懋走得更近一些,非常好理解。

目送張懋和夏儒等五軍都督府大員往文華殿而去,張苑此時已不再想是否真的存在虛報戰功的事情,而是開始琢磨怎麼應付劉瑾回朝。他人還沒走出皇宮,路上又有官員陸陸續續入宮,基本都是六部和各寺司官員,卻不見各部部堂。

“爲何到現在爲止都沒見到兵部的人進宮,難道我那侄子在戰報這件事上落於人後,覺得沒面子,乾脆選擇躲起來了?不過,躲得了一時,能躲一世?”

張苑帶隨從出宮,出了午門,便對身後十多名太監道:“你們往六部和各寺司衙門再走一趟,問清楚之前是否已通知到,尤其是兵部衙門……你們兩個務必要見到兵部沈尚書本人。”

由於實在不放心,張苑特意指定兩名太監去見沈溪,怕在兵部衙門見不到人,還吩咐不行的話就趕去軍事學堂,甚至沈溪家裡,務必把人通知到。

人派出去後,張苑不想再往宮外去了,心裡直嘀咕:“我那侄子太過傲氣,從小到大,就跟個猴精似的,本以爲他這次能把劉瑾徹底踩死,現在倒好,劉瑾就要回來了……”

“劉瑾歸位,第一個要應付之人,除了我那侄子也沒誰了!以後如果沒人在朝中給我通風報信,甚至暗中幫襯,我怎麼競爭司禮監掌印之位?”

恰在此時,一個聲音傳來:“張公公在等什麼人嗎?”

張苑定睛一看,卻是帶着一羣錦衣衛耀武揚威的錢寧。此時錢寧志得意滿,對張苑不再低聲下氣,這讓張苑心裡很不爽。

張苑想起朱厚照要傳見錢寧,特意讓他叫人,現在無意中碰到,心裡卻開始打起了小算盤,故意氣勢洶洶地喝問:“陛下安排你的差事,完成了?”

“嗯?”

錢寧被問得一愣,一時竟忘記朱厚照曾安排他做什麼差事,過了好一會兒才皺着眉頭問道,“陛下安排在下作何了?”

“什麼?”

張苑怒氣衝衝地喝斥:“連陛下交待的差事都能忘記,你居然還有膽問咱家?陛下讓你傳報九城,將宣府大捷的消息公佈出去,你不會想說這事兒你已經完成,回來覆命了吧?”

錢寧心裡不是個滋味,暗自揣度:“哎呀,不會是陛下安排這傢伙的差事,他卻將事情推到我頭上吧?”

因不知道張苑用意,錢寧不好隨便下定論,以他想來,將捷報傳遍九城,總歸沒大錯,畢竟這是朱厚照登基以來第一場像樣的勝仗,必然要好好宣傳一下,如此朝野纔會認定朱厚照是個聖君明主。

錢寧笑道:“張公公不說,在下都不記得了……那行,在下這就出宮去,張公公保重,回頭見!”

說完,錢寧一擺手,示意身後那一撥錦衣衛跟他走,這樣纔有充足的人手調用……他的想法比張苑更爲複雜,心裡琢磨着怎麼趁此機會到京城那些個衙門,尤其是順天府治下衙門傳報時撈取一筆好處費!

“平時少有在這些衙門行走,現在終於尋到良機,還不趁機撈上一筆?正好讓他們見識一下我錢寧的威風!”

錢寧走後,張苑嘴角浮現個冷笑,嘚瑟地自言自語:“什麼寵臣,根本就是個傻子,這麼說他都相信……這種事還用得着你去傳報?不過這樣也好,人走得遠遠的纔不會跟咱家搶功,回頭咱家就跟陛下說已派人通傳,至於你幾時能過來,看你手頭事情完成如何!”

……

……

身處兵部衙門的沈溪,收到宮裡傳來的面聖通知。

謝遷離去後便無音訊,以沈溪判斷,首輔大人應該是去聯絡禮部和刑部兩位尚書,準備一下入宮後的說辭。

過了約半個時辰,皇宮那邊又派人前來通知,沈溪知道,自己不進宮不行了,他不能老留在兵部衙門等謝遷回來。

此時宣府前線遲遲沒有戰報傳來,除了劉瑾派出的信使送來捷報,就再也沒有任何消息,沈溪實在難以判斷,前方出了什麼狀況。

以沈溪猜想,這一戰十拿九穩,畢竟孫秀成主動放棄宣府軍權,王守仁和胡璉領兵作戰能力不俗,這可是經過歷史證明的。

唯一的顧慮是王守仁和胡璉都第一次帶兵,經驗有所不足,加上自三邊調來支援的兵馬未到位,這場仗主要還得看王守仁和胡璉臨場發揮。

沈溪派人通知兵部主要官員,除了兩位侍郎外,即便是各司郎中也需進宮面聖。

熊繡和何鑑先行帶人進宮,他延後一步出發,又過了差不多一刻鐘也沒等到人,沈溪無奈之下剛要準備啓程,謝遷帶着刑部尚書屠勳過來,二人行色匆忙。

因爲刑部衙門不在大明門兩側,使得謝遷去刑部,來回這一趟比較辛苦。

謝遷見沈溪一身朝服,當即擋住去路,問道:“你作何去?”

沈溪道:“自然是入宮面聖。”

謝遷顯得很不耐煩:“這會兒入宮,不是去瞎胡鬧嗎?你這邊可有收到宣府戰報?”

沈溪遺憾地搖了搖頭。

謝遷回過頭打量屠勳,攤攤手道:“你看看,如今兵部和五軍都督府都未收到戰報,不會又是劉瑾搞鬼吧?”

屠勳顯得很謹慎:“虛報戰功,其罪當誅,劉瑾未必有這膽子,一而再虛報,難道他就不怕死?”

謝遷怒氣衝衝:“劉瑾膽大妄爲,當初在朝打壓異己時便隻手遮天,有什麼事是他不敢做的?這會兒怕是知道自己在京城的影響力日漸衰弱,便想出這麼一出,哄得陛下高興,將他調回朝……你說說,若前方真有大捷,爲何兵部和五軍都督府全然不見戰報?”

屠勳沒有回答謝遷這個問題,他知道謝遷對劉瑾有極大的偏見。

旁人跟劉瑾只是政敵,很少有正面接觸的機會,但謝遷就不同了,當初謝遷爲救被劉瑾扣押的官員,低聲下氣到劉瑾面前認錯,甘於閹人之下,這被謝遷視爲奇恥大辱。現在劉瑾倒下,謝遷是最不希望劉瑾重新爬起來的那個。

屠勳看着沈溪,問道:“之厚怎麼看?”

以前沒人會問沈溪的意見,但現在情況不同,誰都知道劉瑾貶斥出京是由沈溪一手策劃,現在劉瑾那邊有了狀況,若捷報屬實的話很快就會回京,第一個要問的自然是沈溪,聽謝遷抱怨指責沒有任何意義。

沈溪神色顯得極爲謹慎,道:“宣府那邊確實尚未有戰報傳來,劉瑾是否虛報學生不敢輕易下定論,之前學生曾對謝閣老提及,或許前方戰事剛開始劉瑾便急着向朝廷報功,至於是否應驗……需要時間證明!”

屠勳看着謝遷,道:“於喬,我覺得之厚的分析是對的,現在未聞前線有敗績,或許是劉瑾搶先一步報功,又或者是他用了什麼陰謀手段,阻礙前方捷報傳至京師,以達到他先一步報功的目的!”

謝遷瞪了沈溪一眼,目光好似在說,你這小子到底幫誰?

沈溪道:“兩位老大人,若不介意的話,學生這就要進宮面聖去了,老留在兵部這邊也不是個辦法。”

謝遷又在瞅沈溪,屠勳微笑着說道:“於喬,我們也別留在這邊瞎等,旁人都進宮去了,我們老在宮外晃悠,這算怎麼個說法?倒不如跟之厚一起進宮,路上再詳談……”

雖然謝遷很不樂意,但還是點頭應允。

兵部到長安左門沒幾步路,幾人未乘轎或者坐馬車,剛走出幾步,謝遷有感而發:“之前沒去禮部走一趟,正好順路去瞧瞧……”

兵部在東長安街,禮部同樣在這一側,說順路未必,但也不會繞太遠。

或許謝遷想到有捷報就會有慶典,必然跟禮部有關,便想去見一下週經,雖然他對周經有些成見,但碰到這種大是大非的問題,依然離不開周經支持。

三人到了禮部衙門,問了一下門房,才知周經已先一步入宮。

皇帝特別指出傳見周經,張苑派人傳話時,叫人向周經說明這一點,周經不敢有絲毫怠慢,趕緊入宮去面聖。別的大臣都是去文華殿等候,然後一起前往奉天殿,而周經則直接入乾清宮覲見聽宣。

謝遷聽說周經已進宮,怒從心頭起,嚷嚷道:“瞧瞧,周伯常之前看起來老實本分,但現在閹黨得勢,立馬活躍起來……他不會是急着入宮邀功去了吧?”

謝遷火氣實在太大,沈溪和屠勳對視一眼,都從對方眼中看到一抹無奈。

謝遷篤定劉瑾是虛報戰功。

沈溪知道,自己再說什麼,謝遷必然聽不進去,還不如不說,等進宮後靜觀其變。

到現在爲止他也不能確定劉瑾是否虛報,更大的可能是劉瑾覺得王守仁和胡璉等人一定能取勝,提前報功。

有多大的利益,就有多大的風險,劉瑾既然願意承擔這樣的後果,沈溪自然沒法評價和干涉,只能等最後結果到來,看看劉瑾是否能如願以償,若是能僥倖賭中,那他回朝重掌司禮監的機會非常大,這也算是一種風險投資。

在謝遷這樣一個老頑固面前,沈溪沒有發表看法,畢竟旁邊有個屠勳,沈溪不能當着外人的面去跟謝遷擡槓,這既是對謝遷的不尊重,對自己也沒什麼好處。

三人出公生門,一起往長安左門而走。

等三人入宮,本來要去文華殿,路上得知衆大臣已往奉天殿朝賀,如此一來自然不能先到文淵閣或者文華殿去商議事情,甚至連別的大臣都沒法先碰個頭通通氣,只能先去奉天殿看看究竟是個什麼狀況。

過奉天門時,屠勳提醒謝遷:“於喬,稍後面聖可要謹言慎行,如今尚且不能定劉瑾虛報之罪,一切要等最終結果出來再說。”

謝遷冷笑不已:“那若這幾天沒有結果呢?”

屠勳道:“那也不能算虛報戰功,可以當作……欺君之罪……論處!”

謝遷嘴角又浮現了個不屑的笑容,但沒再說什麼,不過他和屠勳都忍不住看了沈溪一眼,但見沈溪神態平和,好似事不關己,二人只能回過頭,往奉天殿而去。

此時奉天殿內,大臣們正列班等候。

自打劉瑾離開京城,這還是朱厚照第一次在奉天殿會見大臣。

一次見到這麼多人,大臣們都在想這次面聖是否可以奏事,在正德朝這種機會少之又少,每個人都想把握住。

謝遷、沈溪和屠勳三人抵達時,朱厚照尚未從乾清宮過來,朝會沒有開始,三人因地位崇高,一來便被人羣團團圍住。

尤其是謝遷,作爲當朝首輔,算是文官中地位最尊崇之人,旁人不明真相,都希望從謝遷這裡得到些有用的信息。

圍過來的人,基本以老臣爲主,這些人知道分寸,只是想讓謝遷把大致情況說明一下,而謝遷卻在人羣中找尋周經的下落,看了一圈沒見到人,最後問道:“伯常人在何處?”

工部尚書李鐩回答:“如今周尚書怕還在乾清宮,之前見他往裡去了,應是陛下跟他商議慶功大典之事。”

謝遷毫不客氣地道:“功勞尚未覈實,就急着商量慶功?用得着這麼急麼?不怕到最後貽笑大方?”

謝遷連續幾個疑問出口,讓在場老臣們齊齊吸了口涼氣。他這番話附帶很多信息,其中最關鍵的,是“功勞尚未覈實”,這意味着前線戰事可能尚未有結果,或者說朝廷這邊除了劉瑾的奏報外沒有別的消息傳來,本着孤證不立的原則,不能劉瑾說取得大捷就真的有大捷這回事……

說者或許無心,但聽者卻有意,光是謝遷這幾句,就足夠在場大臣琢磨許久了。

恰在此時,張苑手持拂塵進入奉天殿,走到金鑾寶座旁站定,揚起嗓子喊道:“陛下駕臨,百官迎駕!”

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二一二七章 毒酒?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五章 選人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
第一六〇章 一無是處的男人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二一二七章 毒酒?第一五三一章 內宅相安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六六五章 猶豫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六三九章 困局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五章 選人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六八四章 惠孃的蛻變第四六五章 我自有數(第一更)第一六三九章 良苦用心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一三二二章 驚天秘密(第六更)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三八八章 有不怕死的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二六一章 告狀第一八四二章 參議權第八三九章 出爾反爾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二六五〇章 交待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二〇八一章 進諫是門學問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六〇七章 文科男和理工男的區別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六一一章 皇宮考覈(下)第二四五三章 爭奪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八一四章 收禮,送禮(第三更)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二一三二章 總歸一家人第二一九八章 不出兵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一七〇一章 潦草選後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九五一章 避不如硬剛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二一五六章 我行我素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八十六章 新官到任第二四四九章 庸人何必自擾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三九四章 詩畫了得(四更賀盟主磊洋)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一〇八一章 銘記歷史的土木堡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二二八六章 隱秘不發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