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

沈溪目前的官職,正式變成詹事府右春坊右諭德兼翰林侍講,東宮講官、日講官,官從五品。

與原來最大的不同,翰林修撰變成了翰林侍講,在東宮講官外加日講官。

對沈溪而言,翰林修撰還是翰林侍講並沒有太大的意義,原本的翰林修撰,主要負責的是在翰林院中編撰修訂史書,而侍講則是爲皇帝和太子講學,同時需要對一些文史資料進行整理,偶爾要爲皇帝編寫誥敕和文書。

在翰林院供職,所作事情基本大同小異,平日無外乎就是撰寫祝文、冊寶文、冊誥文、碑文、諭祭文等,同時纂修實錄、本紀、玉牒,稽查史書、錄書等文案工作。

嚴格說起來,翰林院內所有差事任何人都可以做,不需要詳細區分,但東宮講官和日講官這兩個只有名稱而無實質品階的官職,意義則完全不同。

在大明朝,你與皇帝距離有多近,那就有多大的權力,其實說白了,內閣大學士也就是皇帝的秘書,而太監則是皇帝的僕人,爲何會出現權傾朝野的情況?無他,距離皇帝近爾。

東宮講官和日講官,原本都是兼職,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基礎上,東宮講官去給太子講課,日講官則是爲皇帝講經,可以說都是可以接觸到皇帝的職務,也就意味着是皇帝身邊人,權力自然遠比一般的官職大。

皇帝無子,或者尚未冊立太子,又或者太子尚未開蒙,東宮講官都可以不設,即便設立也只是象徵意義,不會成爲全職。只有在太子出閣進學後,無論以前是什麼差事,只要有東宮講官的身份,其主要職責都是給太子講課,從原來的兼職變成全職,至於本職工作就得放到一邊。

眼下沈溪是東宮講官,所以除了給太子講課外,他無論是右諭德,還是修撰、侍講,都只是掛職。

至於沈溪如今被朝廷任命爲日講官,也屬於“兼職”,因爲日講不是每天都進行,日講官不少,皇帝偶爾興之所至,要召幾個日講官講學,除了皇帝點名的必須要去外,別人可以按照自己的工作安排決定去與不去,當了日講官一兩年沒給皇帝講經的大有人在。

但無論如何,能同時兼日講官和東宮講官,代表着在翰林院體系中,已經熬出頭了,才學得朝野肯定,已經算得上是皇帝近臣。以後若是再進經筵官,那基本就等着混幾年資歷後擔任少卿、少詹事、禮部侍郎,然後做寺卿、詹事、禮部尚書,更有甚者,直接躍升內閣大學士成爲一朝宰輔。

明朝歷代內閣大學士,基本都是經筵官、日講官和東宮講官出身,包括如今的內閣鐵三角,都是弘治皇帝的講官。

因爲皇帝平日接觸最多的官員便是這些日講官,太子在登基前接觸最多的則是東宮講官。太子繼承皇位治理國家,如果連自己的先生都不信任,還能相信誰?

沈溪這頭剛被任命,尚沒走出吏部衙門,過來恭喜的官員就一大片。

大明朝最年輕的狀元郎,當官不到兩年,已經是從五品,接連又被委命爲東宮講官、日講官。

沈溪之前,被譽爲大明有史以來最年輕有爲的奇才李東陽,也是十八歲中進士,到二十七歲晉爲侍講,二十九歲擔任經筵官,三十七歲爲東宮講官,四十五歲履任日講官。在李東陽擔任日講官三年後,就入閣爲輔政大學士。

沈溪在一片恭賀聲中出了吏部衙門,回到詹事府,那邊恭喜聲更多,不管當值不當值,都過來道賀,沈溪再到翰林院辦理交接述職手續,翰林院那些老同僚也都圍了上來。

沈溪突然感覺自己成爲大明官場的大明星。

老友朱希周由衷地感嘆:“沈諭德這兩年官路一帆風順,可惜在下如今仍舊只是正六品侍講,如今未入講東宮……”

沈溪心想,你這是讓我幫你疏通下,讓你進東宮講官?當下苦笑着道:“我連自己如何入選東宮講官都是一頭霧水。”這句話的意思是……別讓我幫忙,我自己都不知該找誰活動,我的東宮講官和日講官來得莫名其妙。

朱希周雖然對沈溪的回答有些失望,但還是跟衆同僚商議,最後決定請沈溪去酒肆,好好慶祝一下。

雖然沈溪的從五品官秩沒變,但在翰林體系中,他的地位卻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侍講代表他從普通翰林熬出頭,躍升到翰林院的管理層,日講官意味他以後更容易接近皇帝,在皇帝正值壯年的情況下,這是走向內閣宰輔的捷徑。

但沈溪卻知道,弘治皇帝並不是正值壯年,而是日暮西山,這回去了一趟圍場狩獵,回京後就病了半個月,險些讓太醫以爲皇帝也中了毒,後來才知道純屬虛驚一場。

翰林院同僚請客,沈溪不能拂了大家的面子,以前翰林院羨慕和嫉妒他的人居多,各種怪話都有,但現在彼此地位懸殊,更多的人則想如何巴結他了。

等到了酒肆,菜餚依次送上桌,都是挑貴的上,到底是京城之地,山珍海味一概不缺。

沈溪不想讓這些日子過得緊巴巴的同僚破費,趁着祝酒結束,借如廁的機會下樓把酒錢結了。

等吃完酒宴,朱希周去結賬,沈溪則在衆人陪同下下樓。

這些個翰林無不笑容可掬,談笑風生,訴說着以前共事時的情景,拼命想讓沈溪記住自己的名字,心裡卻爲來日要統一結算的酒錢感覺肉疼。不過身在官場,該花的錢還是要花,這也是當官的爲什麼攢不下錢的原因,就算節省,也有有很多未知的花銷,誰敢保明天哪個大臣不會過生日宴請?又或者同僚升官,就算說是請客,難道不送禮?好在沈溪這邊倒也簡單,只是請客吃頓飯,所有人均攤,總歸不用舉債。

等沈溪走出酒肆大門,宋小城已駕車等候了好一會兒。

沈溪雖然有些奇怪,但不動聲色,揮手與衆翰林告別,上了馬車後直接鑽進車廂裡,走出一段才問道:“說吧,有什麼事情?”

宋小城聞言停下馬車,回過身稟告:“大人,出事了。剛得到的消息,福州那邊的生意完了,所有產業和資產都被官府查封扣留,就連那些跟着我們做生意的商家也都跟着倒黴,店鋪被查封,人被下獄!”

沈溪原本多喝了幾杯,聞言頭腦立即清醒過來,問道:“馬九呢?”

“老九下落不明,有弟兄說他是往汀州通風報信去了,這會兒汀州那邊應該得到消息,可我們救援的人應該還沒到汀州……要是官府的人搶先一步,那大掌櫃還有大人的家眷……”

沈溪想了想道:“若馬九回去及時的話,應該比我們派去的人早許多,而且汀州府有鮑知府在,還有車馬幫的勢力,布政使司鞭長莫及,要動手也要拖一段時間……哦對了,你知道白馬河邊經營客棧的尹掌櫃嗎,他家裡人情況如何了?”

宋小城得到的消息本就不多,此時根本回答不上來。

沈溪沉聲道:“立即去查,一定不能讓尹掌櫃家出事!”說完,主動跳下馬車。

宋小城本想先送沈溪回家,但被沈溪目光逼視,只好匆忙領命而去。沈溪吹着夜風,站在寬闊的大街上,原本因爲升官而愉悅的心情,頓時變得極爲糟糕……照理說福州不會成爲他的羈絆,可因爲尹文這小丫頭,他沒來由地一陣心痛。

其實當年沈溪主導把商會擴大時,便料到早晚會有被官府針對的一天,只是他沒想到會來得會這麼快。

若沈溪不當官的話,或者暫時不會引來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雷霆反擊……就算是養豬,也要把豬養大養肥再宰,斷不會這麼早對汀州商會下手。

……

……

“沈大人,奴家恭喜您加官進爵。”

沈溪剛走到家門外的衚衕口,玉娘亭亭玉立地站在夜風中,恭敬向他施禮。

沈溪嘆道:“玉娘不是特意來說恭喜的話,想討點兒賞錢回去吧?有何交待儘管說明……”

玉娘微微一怔,搖頭道:“奴家是得知福州的一些消息,特來稟告沈大人。”

沈溪道:“福州的事情,我已大概知曉,只希望玉娘履行承諾,保證我家人的安全。”

“這點沈大人請儘管放心,朝廷在福建安插的細作不少,就算是福建承宣布政使司的人,也要給我們幾分薄面,至於訾倩……她的勢力延伸不到汀州府!”

玉孃的承諾,讓沈溪免去對家人和惠娘安全的擔心,只是他心頭的鬱結仍舊沒有開解。

只聽玉娘再道:“另外,沈大人備考鄉試,還有往泉州公幹時,曾陪伴於沈大人身邊的尹家小姐,我們的人也將她平安護送出閩地,如今正往京城而來。”

“你說什麼?”沈溪驚訝看着玉娘,問道。

玉娘臉上稍有惋惜:“只是我們無法對尹小姐的家人伸出援手,如今他們仍在牢獄中,不過我們會想辦法,通過關係和人脈,找人把他們贖出來。至於尹小姐……她現下安然無恙,想來用不了一個月,就能抵達京城。待沈大人從邊關回來,就可以見到她了。”

沈溪原本對玉娘,抱着一種敬而遠之的態度,因爲彼此間的身份和立場不同,又各爲其主,實在是沒有太多共同語言。到此時,沈溪不由發自內心的感激,拱手行禮:“玉孃的恩德在下銘記於心。”

“沈大人何必見外?其實奴家所做,全都出自劉尚書交待,就算汀州商會出事,也斷然不能讓沈大人身邊人有事。可有些事……牽連甚多,劉尚書也無法干涉,沈大人可別責怪他老人家。”

沈溪搖頭:“不會。”

玉娘巧笑嫣然:“那就請沈大人隨奴家走一趟,去見一下劉尚書吧。”

“嗯!?”沈溪臉上滿是不解。

玉娘湊過頭,低聲道:“其實劉尚書已恭候沈大人多時,此次往邊關,說是沈大人陪同高侍郎同去,倒不如說……是陪劉尚書前往。”

************

ps:第四更送上!

我知道大家已經盡力了……畢竟天子沒錢發紅包,目前的成績雖然不佳,但天子相信只是暫時的,只等大家消費出來,情況就會逆轉,所以天子依然送上加更!

期待逆襲的那一天早日到來!

求訂閱、求、求、求!

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戰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二五六一章 宿將之哀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
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七八章 老孃懷孕了第二十八章 考校學問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二〇六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四十七章 姐妹一家親第二六〇二章 關鍵是密旨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四五一章 大婚無喜(第四更,獻書友)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二五九八章 一棵大樹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一一六八章 枕戈待旦第一六三六章 換個總制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四三九章 兩張臉第二六〇〇章 亂象叢生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二六五章 有樣學樣第一〇一〇章 “不太好”的消息第二二一五章 深夜之戰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二六五二章 小題大做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六五六章 晚來一步第一六〇四章 代出頭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二五二章 小心眼的花魁(第五更)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一五一一章 分家的困局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二五六一章 宿將之哀第八八七章 風林火山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一二四〇章 千鈞一髮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二八九章 主持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五五六章 弘治託孤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二〇四章 活見鬼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六一章 君臣交惡第一五六〇章 朕的理想第六八五章 謝遷送厚禮(第二更)第一二三〇章 守備不當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九〇五章 地主之誼第二六一六章 早去早回第七二〇章 大人請自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