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

沈溪得意自在,而京城那邊謝遷可就焦頭爛額,茫然不知所措了。

謝遷帶着東廠和錦衣衛的人,花了幾天時間在京城各處找尋朱厚照,他本以爲熊孩子玩累了自然而然就會回宮去,結果找了幾天,幾乎把京城上下都翻遍了,愣是沒有找到太子的下落。

朱厚照竟然失蹤了!

這樣的結果讓謝遷分外惱火,京城也就那麼大,如今韃子撤出長城一線京城解除了戒嚴狀態,但進出城門依然要有官憑和路引才行,熊孩子離開皇宮能去哪兒? www ▪ttκǎ n ▪¢O

涉及大明儲君安危,甚至直接影響大明國祚安定,謝遷那叫一個憂心如焚,每日都坐鎮東廠和錦衣衛衙門,調查朱厚照的下落。

由於分析方方面面的情報需要花費極大的精力,如今謝遷連內閣那邊都沒法兼顧了,他只好向皇帝請了病假,知道其中內幕的弘治皇帝自然恩准,這下讓劉健和李東陽的日子很不好過。

此時劉健和李東陽仍舊不知道太子失蹤的事情,但因謝遷不到文淵閣處置奏本,以至於內閣積壓的奏本愈發增多,劉健和李東陽一個總以自己年老體邁爲由推脫公事,而另一個則喜歡以自己絕後又身體有病爲藉口不幹活。

以前內閣中就謝遷屬於任勞任怨型,現在謝遷忽然不在了,在票擬上劉健和李東陽加起來都比不了謝遷一人做事的效率。

最後實在受不了了,劉健和李東陽合計一下,在皇帝沒準允新的閣臣人選前,必須先讓謝遷請回來將差事給擔起來。

這是沒事時把謝遷推到一邊不予理會,現在發現內閣運轉不靈了,就要厚着臉皮去請謝遷出山當差。

於是李東陽帶着劉健的殷殷囑託,帶着禮物赴謝府登門問病,結果到了地頭才被告知,說是謝遷這幾天沒回家。

李東陽大惑不解,趕緊回去把消息告知劉健。

劉健老臉橫皺,道:“於喬平日做事並非推諉之人,難道他向陛下撒了謊,故意不上朝來爲難你我?”

到這時候,劉健和李東陽很難把事情往好的方面想。

他們聯手杯葛謝遷,在處理重大事務上從來不問謝遷的意見,而小事則一律丟給謝遷擬定票擬,是個人都能感受出他們準備把謝遷隔絕在覈心權力外,這時候謝遷突然告病請假不來文淵閣,擺明是要給他倆施壓。

李東陽感到事情有些棘手,問道:“劉少傅認爲當如何?”

這個問題一出口,李東陽等於承認他自己跟劉健抱有同樣的想法。

劉健嘆了口氣,道:“於喬始終是閣臣,這幾年他兢兢業業爲朝廷做事,從未稱病推辭過公事……以如今這情形,我以爲還是應先尋到他本人,促膝長談,解開彼此心中隔閡爲宜!”

你謝遷不是鬧情緒嗎?

那我們就跟你暫時達成妥協,表明我們不是要疏離你,也不是想培養別人來取代你的位置,是你多心誤解了!以後我們三位閣臣同心協力,共同匡扶大明江山社稷,你就別鬧情緒,回來安心做事。

大不了以後朝廷重大事務我們也讓你旁聽一下,但最好不要發表意見,因爲就算有看法我們也不聽你那一套。

劉健和李東陽雖然在大多數文官心目中,屬於那種剛直不阿、賢良方正的文臣,但實際上他們最擅長玩這種陰謀手段,被他們愚弄了還讓你無話可說。當然,二人並不覺得這樣做有多卑鄙,反而認爲這是用正常的手段達成目的,無可指責。

朝廷的軍政大權就這樣被他們用近乎潛規則的手段牢牢掌握在手中,除非皇帝很強勢,否則朝廷官員的任免和大事小情的處置,基本落在他們手中。

劉健和李東陽商定的誆騙謝遷回內閣做事的計劃不錯,但隨之問題便來了……根本不知道該去哪裡找謝遷。

左思右想之下,二人只當謝遷因爲鬧情緒,在家中避不見客。

在這種情況下,李東陽只能再次上謝府求見謝遷,甚至這次還帶了貴重的禮物,卻是北宋名家范寬的字畫,李東陽平時都不捨得拿出來給人看,這次他準備送給謝遷,作爲與其和解的禮物。

誰想此番上門,依然被拒之門外。

“……李大人,不是小老兒不給您傳報,我家老爺真的不在家,他已有幾日未曾回府,至於他身在何處,小人毫不知情啊!”

開門的謝府老管家連叫冤枉,幾天前自家老爺被宮裡的大人物給叫走,從此後就沒了音信,全家上下正在擔心呢,結果這邊內閣大學士李東陽還上門來找,那意思豈非是說……連李東陽都不知道謝遷去了何處?

李東陽皺了皺眉,道:“那老夫進府去等候!”

說着,李東陽就要往謝府院子中闖。

對於謝府老管家說的話,他半個字都不相信。你謝老兒在陛下那裡告了假,這會兒不在府中養病,還能去哪裡?難道回老家餘姚頤養天年去了?這也太荒誕不羈了!

哼,假裝不在家,隨便找個人就想把我李東陽打發了?

你謝於喬也不看看我李東陽是什麼人,從政幾十年閱人多矣,如此謊言豈能欺瞞於我?不就因爲我們杯葛你而心生不滿嗎?你不滿大可和我們溝通,我們也不是那種不通情達理之人,畢竟幾十年的老朋友,事情說開就沒事了。

況且現在我主動登門拜訪,表示我和劉少傅已經知道你的委屈,等你回內閣後不專門針對你便是,現在把那麼多公務丟給我們,這算什麼?

李東陽越想越生氣,也就不顧這是當朝閣老的府邸,愣是把謝府老管家推開,徑直闖入府中。

朱佑樘尚是太子時,李東陽就和謝遷就一起共事,曾無數次進出謝府,這府宅的格局李東陽早就摸得門清。

謝遷的習慣如何,李東陽心中清楚得很,不用人引路,直接便往書房而去。那老管家一看急眼了,趕緊道:“李閣老,您這是要做什麼?老爺真的不在家,您……您不能如此無禮……”

李東陽絲毫也不顧謝府老管家的阻攔,犯起執拗來,他可是連當今天子都拉不住。

李東陽氣勢洶洶殺到了側院,臨近書房時,大吼大叫起來:“謝於喬,你給我出來,在家裡裝病算幾個意思?”

這些年來,李東陽和謝遷私下裡相處還算比較融洽,未曾翻過臉,就算因爲沈溪的事情偶有爭執,那也是朝堂上的公務,私底下兩人關係仍舊很緊密。

可這次李東陽直接撕破臉皮,好像要上門找茬一樣。

即便李東陽不顧情面大聲質問,院子裡卻沒人搭理他,這令李東陽越發地悻悻然,等他到了謝遷的書房門口,見到裡面有個人正好奇地站起來看着他時,頓時愣住了。

這人李東陽認識,非是謝遷,而是謝遷的二兒子謝丕。

謝丕跑來老爹的書房讀書,爲的是體會當閣老的老爹平時在怎樣的環境中辦公,找一點閣老的“仙氣”,誰想才坐下不長時間,這邊就有個閣老來了,但不是他老爹,而是李東陽。

李東陽皺眉打量謝丕,謝丕趕緊整理好衣衫,上前恭敬行禮:“李世伯?您……是來找家父?”

李東陽沒好氣地說道:“既然知道老夫上門來的目的,快去請你父親出來吧!”

謝丕搖頭苦笑道:“可是……家父已有多日未曾回府!”

如果是門口的老管家所說,李東陽不會採信,但問題是現在是謝遷的兒子謝丕親口所言,他就不得不信了。

就算謝遷真準備閉門不出,那也一定是跟家中下人說好來客一律不見,讓下人把拜訪的人打發走,而不會跟坐在書房看書的謝丕如此交待,除非是謝遷讓謝家上下都保持相同的口風,纔會有這結果。

但堂堂的內閣大學士,謝遷爲什麼要給兒子留下一個出言不誠的父親形象?

而且如今謝丕正在求學,這時代讀書人的誠信問題看得非常重,謝遷就算讓別人說謊,也不可能會讓兒子在他李東陽面前扯謊。

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
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六〇六章 麻煩人的謝閣老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二五三七章 妻心,娘心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一一七六章 困城(下)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四八七章 其人之道第二一一一章 當官很容易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八〇七章 新婚燕爾(第五更)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二〇五六章 誰對誰錯第一九八五章 新老之爭第六九七章 雖遠必誅(第二更)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九四二章 自願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二五七五章 愛情觀第一八二三章 富有四海,豈能沒錢?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五〇一章 耗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〇四八章 自不量力的熊孩子(第三更)第一八〇六章 放權第一〇七八章 激將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一〇一二章 四世同堂第五十四章 小軍師第一〇九六章 戰事趨緩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九六〇章 揚帆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三二五章 未知最可怕(第三更)第二四一四章 君君臣臣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二三三二章 送上門來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〇九五章 大勝之後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二三五一章 不方便第二〇四四章 邦交無小事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四七一章 拉壽寧侯下水(第五更)第一三五五章 不勞親自動手(求月票)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六〇四章 順道抓個亂黨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二二一六章 勢均力敵第七九四章 平匪輯要(第四更)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七一八章 隱晦(第七更)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一六六八章 當首輔了第一六四三章 愁緒第七一〇章 鄉試主考(第四更)第一二九〇章 入城儀式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六八八章 大男子主義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八四五章 大明鹽政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一八一二章 當家難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四七九章 修復名畫(第二更)第五三一章 衙內二世祖(第一更)第八七八章 萬事俱備只欠戰船第六六四章 榆溪之戰(中)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一五二章 病中見真情(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