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二五章 初議正德

朱厚照被張皇后叫去坤寧宮教訓一頓,心裡很不爽。

讓朕參加朝議,其實只是坐在一旁看熱鬧,你們在那兒自說自話,完全不把朕當回事,當朕是透明的。朕想開了乾脆不去參加,你們居然到母后這裡告狀,顯得朕有多十惡不赦一般。

回到乾清宮寢殿,朱厚照將劉瑾和張苑叫來,訴苦一樣把事情來由說了,厲聲問道:“你等且說說,朕明天應該去參加午朝嗎?”

劉瑾和張苑一時間沒回話,最後還是張苑率先反應過來,他擡頭看了劉瑾一眼,上前恭敬地道:“陛下,您若是不想去,那就不去……”

張苑的想法很簡單,順着皇帝的意思便可。朱厚照明顯不想去,早點兒迎合免得被劉瑾佔得先機。

朱厚照又打量劉瑾,問道:“劉公公,你怎麼看待此事?”

劉瑾顯得很爲難,仔細思索一下才道:“陛下,依老奴看來,您不去不行哪!陛下畢竟是九五之尊,朝堂是陛下管理天下萬民之所,如果陛下一味躲避,會讓人覺得陛下好欺負,大臣們第一次或許找太后娘娘告狀,久而久之他們就會習慣沒有陛下決策國政……到那時,陛下就真正失去權力了!”

朱厚照火冒三丈,用力一拍桌子,喝道:“這些大臣越來越無法無天,朕當政不過幾個月,他們就把什麼權力都掌控手中,還認爲朕是那種好逸惡勞的皇帝。難道他們真要逼迫朕遜位才高興?”

劉瑾道:“陛下,老奴看來,逼陛下退位朝臣應該沒那麼大的膽子,畢竟陛下是先皇獨苗,沒有人能搶奪陛下皇位。他們分明是想將陛下的權力……擱置一邊,任何事都由他們做主,還讓天下臣民無話可說,以爲是陛下懈怠政務所致……”

“氣死朕了!氣死朕了!即便是受這樣的窩囊氣,你認爲朕還是應該去,是嗎?”朱厚照厲聲道。

劉瑾非常肯定地回答:“不錯,陛下必須去,還得堂堂正正去。不去的話,朝臣會以爲陛下怕了他們,行事必然更加肆無忌憚……陛下也不希望事情演變到那一步吧?”

朱厚照漲紅着臉,生了半天悶氣,最後握緊拳頭:“那好,去就去,朕倒要看看,這些人能說什麼!實在不行,朕就破罐子破摔,在朝堂上罵他們,讓他們知道觸怒天子的下場,朕還要寫詔書喝斥……不管怎麼樣,就是要讓他們沒有好日子過!”

面對朱厚照這些話,劉瑾不作任何回答,因爲他知道小皇帝是在說氣話,就算他真打算下旨喝斥朝官,但草擬詔書的依然是文官集團的人,翰林院那幫人寧可罷官,也不會寫這種有辱名聲的詔諭。

朱厚照發泄一會兒,才又問道:“劉公公且說,朕去見他們,應該怎麼說話?以何種態度對待?”

“嗯?”

劉瑾臉上露出爲難之色,“陛下,很多事要臨場發揮!可惜,老奴……沒資格進入乾清宮正殿,參與朝議……”

按照規矩,只有司禮監太監才能進乾清宮參與朝會,劉瑾就算深得皇帝賞識,也不能列席。

朱厚照一擺手:“這個容易,暫時把你調進司禮監任職……等朝會結束,朕再將你的職務卸掉,繼續做御馬監太監!”

張苑在旁聽了乾着急,心想:“這不還有我呢……爲什麼陛下把我遺忘到一邊?爲什麼每次劉瑾總能得到陛下支持,而我說的話即便迎合陛下的想法,也不會採納?”

張苑顯得非常懊惱,因爲無論他做什麼,都無法超過劉瑾,處處被壓一頭。而劉瑾,一步步走來都無比踏實,如今更可以司禮監太監的身份進入乾清宮正殿參與朝政,至於退朝後朱厚照是否會將劉瑾司禮監太監的身份卸掉,還要另說。

……

……

司禮監要增加一名太監人選,原本不是輕輕鬆鬆一句話就能辦到的。可朱厚照這個人最不喜歡守規矩,去請示張太后,得到準允就沒有再走流程,沒有跟蕭敬打招呼,就直接帶着劉瑾到了司禮監,當衆宣佈委任劉瑾爲司禮監秉筆太監。

因爲劉瑾御馬監監督太監身份未被剝奪,等於說劉瑾同時擁有御馬監太監和司禮監太監雙重身份,大明開國至今,同時擁有這兩重身份的僅劉瑾一人。蕭敬明知自己被朱厚照針對,還是硬着頭皮講解規矩:

“陛下,您不可隨便調動司禮監人選……況且司禮監太監和御馬監太監,不能同時兼任……”

朱厚照不以爲意地揮了揮手:“朕不過是臨時讓劉公公進入司禮監,爲的是明日能跟朕一起進乾清宮參加朝會……蕭公公,你不必緊張,左右不過是個秉筆太監……還是個候補秉筆太監,而且隨後便會被卸掉職務,不會影響蕭公公的地位……呵呵!”

蕭敬皺着眉頭,苦惱地說:“陛下,老奴並非因爲這個,實在是……這不符合規矩啊……”

朱厚照一瞪眼:“規矩是死的,人是活的,現在朕執掌天下,一切都要根據朕的意思來……朕一言九鼎,現在既然已指定劉瑾入司禮監,你要是不同意,那你自己告老還鄉,把位置讓出來……”

或許是意識到這話說得太重,朱厚照馬上又補充一句:“蕭公公,朕敬重你的爲人,但很多事情你不能跟朕對着幹,朕現在好心好意跟你商議,如果你不同意,朕只能用一些強硬的手段!”

蕭敬看這架勢,朱厚照對劉瑾信任有加,就算是改規矩也在所不惜,只能被迫接受。

由始至終,劉瑾都只是站在朱厚照身後,沒說一句話……劉瑾非常聰明,他如今可是衆矢之的,說出任何話都會被人看作是惺惺作態,不如跟在皇帝背後當個啞巴。

……

……

翌日,乾清宮朝議。

昨日前去坤寧宮找張太后訴苦的大臣都來了,除了這些人,還有六部、都察院、五軍都督府以及各寺司主要衙門的正副主官,可說文武濟濟一堂。

“……陛下連日輟朝,朝中奏本積壓衆多,如今都已陳列陛下面前,是否由老臣一一爲陛下解讀,儘快定奪?”劉健上前行禮。

朱厚照坐在案桌後的龍椅上,身邊一左一右分別侍立蕭敬、劉瑾。朱厚照隨便拿起本奏本,翻看一看,上面密密麻麻的文字讓他頭疼,根本無法靜下心來處理朝政。

“朕不想看奏本,也不想聽劉少傅解說,朕認爲有劉少傅和諸位愛卿在,這些事情應該不用朕煩心。之前你們不是一直都這麼做的嗎?突然間說朕必須要參加朝議,現在朕來了,你們有什麼事就直說,不必用這些亂七八糟的奏本煩擾朕!”

朱厚照說完,將奏本扔到一邊,顯得很不耐煩。

對於朱厚照拒不合作的態度,在場文武百官早就有所預料,劉健其實根本不想朱厚照處理奏本,只是想用這種方式讓朱厚照迴歸正途。

劉健道:“陛下,您登基以來,大明雖國泰民安,但各地發生的事情依然不少,比如半個月前廣東地區便遭遇風災,亟需朝廷賑濟。陛下當心存生於憂患死於安樂之心,不應沉迷逸樂!”

朱厚照怒道:“劉少傅,話別說得這麼輕鬆,朕倒是想管事情,可你們讓朕管嗎?先皇在世時,朝事就基本由你們負責,朕何時掌握實權了?現在倒好,你們卻指責朕不做事……你們倒是給朕一個機會,證明朕是個可以開創盛世的明君啊!”

朱厚照說出這番話,幾乎把君臣間的矛盾公開了。在場文武大臣,雖然明知道朱厚照說的話並太大偏差,但什麼都不敢說,因爲這涉及君主和權臣的矛盾,如果劉健要跟朱厚照爭執,他們只能選擇中立。

劉健搖頭輕嘆:“陛下豈能作如此兒戲之言?”說着,他擡頭看了劉瑾一眼,似乎對劉瑾進入朝堂非常不滿。

就在君臣對峙,氣氛異常凝重時,謝遷出列,拿出一份奏本道:“陛下,老臣有本啓奏!”

就算朱厚照在氣頭上,見到謝遷也只能先忍住這口氣,他知道,如果把謝遷也當作敵人,那整個大明朝堂就沒有人支持他了。

朱厚照道:“說!”

謝遷稟告:“經翰苑羣賢多日商議,最後定明年年號爲正德,請陛下參詳……”

朱厚照皺起了眉頭:“正德,什麼正德?之前不是圈定幾個年號,已經呈遞司禮監了嗎?據我所知,這中間可沒正德的年號!”

謝遷恭謹回答:“回陛下,此正德出自《國語》,‘明精意以導之罰,明正德以道之賞’,寓意深遠,翰苑幾經商議乃做出此議,請陛下定奪!”

第一九五二章 君臣同樂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二〇一六章 冥頑不靈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
第一九五二章 君臣同樂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四章 沈家往事第一五〇六章 缺糧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三八五章 送行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三〇二章 一點愚見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三八〇章 自負的江櫟唯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六七二章 周姥姥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二九八章 弘治名臣(第五更)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一三〇章開門不見喜第二二五四章 各有打算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一四二八章 叛軍入城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四五二章 喜從悲來(第一更)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一一三章 機不可失失不再來第三三〇章 連環計(下)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一四〇三章 又值出兵時第一四五八章 生殺大權第一八九六章 雷霆之怒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七二八章 託付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五〇七章 使節與番僧(第一更)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四七五章 李公斷,牆頭草(第三更)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二五六五章 考校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二〇一六章 冥頑不靈第八七二章 唐寅染相思病第一七〇四章 風向大變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一八三八章 前途未卜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二四一七章 沒門兒!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一九五〇章 人已入宮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一〇四四章 沈卿家,你安心地去吧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