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

沈溪見過佛郎機使節,他的差事差不多就算完成了,以後關於皇帝是否接見佛郎機人,再派什麼人接見,商討釋放阿爾梅達等具體事宜,都輪不到他來操心。

沈溪仔細琢磨了一下,這差事說難也不難,或許是佛郎機人有些神經過敏,把他想象得太過神奇,所以氣勢完全落了下風。氣勢泉州府那場戰鬥之所以會勝利,不是他手下有多少能人異士,完全是打了佛郎機人一個措手不及。

不是我多麼優秀,而是你們太過麻痹大意!

沈溪見完佛郎機人,剛回到家,謝遷便派人請他回詹事府。沈溪本以爲是皇宮那邊放開禁制,讓他回東宮繼續給太子上課,等見了謝遷才知道,謝遷只是對順利完成差事的他表示“慰問”。

“……做得很好,陛下龍顏大悅,看來你離升職不遠了。”謝遷的話像是鼓勵,更像是在許空頭支票。

不遠是多遠?

是怎麼個晉升方式?

繼續在詹事府晉升,還是調到別的職司衙門?

不給一個準確的答案,就在這兒瞎說,尤侃侃果然是尤侃侃,嘴皮子功夫比別人強太多。

沈溪知道,以他的資歷,想在翰林體系中繼續晉升已是很困難的事情。

在詹事府,他是右諭德,官已是從五品,再往上就是詹事府左右春坊大學士、左右庶子,都是正五品,而王華同爲大明朝狀元,如今纔是個右庶子,王華雖然沒有立太大功勞,可在詹事府兢兢業業教了那麼多年書,年年考評優秀,憑什麼跟他這個後生小子平起平坐?

翰林院裡,他也是修撰,再往上就是侍讀、侍講,要知道很多翰林官可能熬上十多年都未必能從修撰升到侍讀侍講,他這才一年,對翰林院又沒什麼太大貢獻,即便升也輪不到他。

外調到別的衙門,升職倒有幾分可能,禮部可能性不大,其餘五部,甚至是鴻臚寺、太常寺、通政使司這些衙門並非沒有可能,但讓他這樣一個十四歲的少年去這些職司衙門任職,無論是皇帝還是吏部的那些大佬,恐怕沒人放心。

謝遷不知道沈溪心裡的想法,繼續用勸告的語氣說道:“和佛郎機使節談判一事你處置得很好,不過不能居功,佛郎機人乃是爲我大明將士所敗,可不是你,你只是文臣,跟着去了一趟戰場而已……”

沈溪腹誹不已,表面上卻不動聲色,拱拱手道:“謝謝您老提醒。”

謝遷臉上帶着微笑:“至於兀良哈使節那邊,傅尚書不會親往,需要你配合鴻臚寺李少卿,就這樣……”

李鐩目前是會同館負責人,加鴻臚寺少卿的官銜,主要任務便是接待外國使節。

沈溪道:“謝閣老,學生不是在詹事府供職嗎?爲何外邦使節朝貢,卻每每讓我出面接待?”

最初是達延部的亦思馬因一行,沈溪當時作爲翰林院修撰過去接待,後面爲了翻譯“天書”在朝堂上跟達延部的人有了正面接觸,從那之後,無論是佛郎機人,又或者兀良哈人,都安排他接待。

以前這種差事通常是找那些年老持重的官員去,後生小子會讓人覺得,****上國的官吏不牢靠。

謝遷道:“讓你去,是給你展現才學和見識的機會,你以爲人人都能得到這麼好的優差?眼下東宮那邊無須你進講,莫不是想讓朝廷白髮給你俸祿,養你這個閒人?”

沈溪心想,這理由好,食君之碌擔君之憂,給我發俸祿就要幫朝廷解決大小事情,無論這些事原本是不是該由我負責。

謝遷將走之際,突然又想起什麼,道:“再過幾天,陛下要親自去城外狩獵,到時候你會隨行。狩獵將持續兩日,第一日陛下將面見佛郎機使節,陛下準備找三千名騎兵於校場上演武。第二日見兀良哈使節,向他們展示火炮……眼下只有一門火炮,你多盯着點兒。”

沈溪不用猜就知道,關於這個向外邦展示大明軍隊所長的方案,謝遷基本沿用了他的想法,向弘治皇帝進獻。

這主意好是好,不過佛郎機人到底怕不怕大明王朝的騎兵另說,因爲人家憑藉的是船堅炮利,打不贏上船就走,但兀良哈人見到佛郎機炮,那絕對會怕得要命,但戰場上出其不意的效果就沒了。

“謝閣老,到圍場後,不會又是學生親自演示佛郎機炮吧?”沈溪問道。

謝遷瞥了沈溪一眼,道:“不是你去,找誰去?難道讓老夫去?我這麼老骨頭,經得起折騰嗎?真是不懂把握機會,在陛下面前表現才能,這是多少人夢寐以求的事情……”

沈溪心想:“又拿這一套說辭來糊弄,我看現在不是在皇帝面前長臉,而是在皇帝面前礙眼……一個大臣無論做得再好,也要適可而止,不能處處都有你……有才能的人不但同僚嫉妒,連皇帝也覺得你這個人喜歡炫耀,不太可能會認真做事。”

……

……

九月二十九,也就在沈溪見過佛郎機使節兩天後,兀良哈使節抵達京城。

李鐩和沈溪不用出城迎接,只需在會同館等候,李鐩特別安排人給沈溪準備了茶水點心招待。

“……近幾年會同館內沒多少外番使節過來,自年初與韃靼人交惡後,連北方的客商都少有往京城來,沒什麼好招待的,沈諭德別介意。”

李鐩官職在沈溪之上,但或許是因爲沈溪在兩天前見佛郎機人時的突出表現,讓李鐩覺得沈溪可以結交一下,所以才這般客氣,雖然他是負責接待的主事人,卻把沈溪當作正使看待。

沈溪笑道:“李少卿客氣了。”

李鐩笑着擺手道:“沒什麼可客氣的,外人都道,會同館是油水充足的衙門,可只有身在其位才知道這裡多麼清苦,要不是沈諭德過來,恐怕常年都見不到個官員。如果說在這會同館任職相當於被髮配,實不爲過。”

李鐩有這樣的感慨,乃是因爲會同館屬於隔離於朝廷體系的一個衙門,他的職務相當於後世“國賓館館長”,雖掛着個鴻臚寺少卿的官銜,但若論實際地位,甚至不及沈溪這個詹事府右諭德。

詹事府是什麼地方?

那是隨時可以看到皇帝和太子的衙門,裡面出來的閣老、六部尚書比比皆是,就算再不濟沈溪也是東宮講官、太子之師,以後少太子登基,沈溪可以說飛黃騰達指日可期,哪裡是他這個老邁平庸的官員所能比擬?

李鐩今年已經五十二歲了,在他看來,累官到鴻臚寺少卿,他的官已經做到頂了,所以纔會發出這樣無奈的感慨。

其實李鐩是很有本事的一類人,屬於實幹家。

對於弘治、正德、嘉靖朝歷史非常瞭解的沈溪,知道李鐩將在正德二年從工部侍郎任上調任工部尚書,不到一年就被閹黨嫉恨,將其罷官。不過正德五年劉瑾伏誅後,李鐩的才能得到肯定,官復工部尚書,其後在這個位子上一直做到嘉靖皇帝登基,這才乞老回鄉頤養天年。

沈溪笑道:“李少卿無須氣餒,有本事的人,朝廷始終會給予他散發光彩的舞臺。”

李鐩一怔,要說在朝裡,他已經被人定性爲昏聵老邁的那類,連他自己都覺得年過五十做事有些力不從心,準備再幹個兩年就申請致仕,沒想到今日鼓勵他的卻是個標準的後生小子。

要知道沈溪跟李鐩的孫子幾乎是同齡。

李鐩擺了擺手道:“沈諭德高看老朽了,老朽不過冢中枯木,有何本事?”

沈溪道:“這倒未必。不知李少卿對於火炮可有研究?”

“火炮?”

李鐩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沈溪怎麼會突然跟他說起火炮?不過頭些天西郊校場演炮,皇帝親自前往觀覽的事情他倒是聽說過,至於是誰操作的火炮,他就不太清楚了,“沈諭德具體說來聽聽?”

李鐩是務實肯幹之人,求知慾很強,就算沈溪是個後生,他也沒在沈溪面前擺譜,眼前這位狀元郎可是創下大明朝中狀元的最年輕記錄,連中三元的奇才,當官後又連跳兩級,如今已在東宮擔任講官,這可是位有真本事的人。

李鐩心想:“三人行必有我師,連佛郎機人都懼怕狀元郎,我多跟他學學,沒絲毫壞處。”

沈溪把佛郎機炮的結構和優缺點一說,李鐩一拍大腿:“還是佛郎機人聰明,如此一來,這火炮就不單可作爲攻城、守城之用,甚至可拿來作爲兩軍對壘正面交鋒時殺敵的利器……不過一次只鑄造二十門,朝廷此舉是否小氣了一些?”

敢說皇帝小氣,你這傢伙膽子可真不小。沈溪笑着問道:“那李少卿認爲朝廷應該鑄造多少門?”

李鐩道:“如此精良的武器,當然是多多益善,最好是全軍都能配備。還有沈諭德所說的改良爲手銃,我覺得也很好,以後在馬背上就能使用,想我大明朝騎兵一直比不上韃靼、瓦剌騎兵,有了這東西,看那些番邦人還敢屢屢犯邊!”

沈溪心想,果然是有本事有見識的能人!

就算人已經五十二歲,說出這番話來也是擲地有聲,把問題的關鍵點把握得很好,這樣的人才,正是保證大明中葉科學技術始終不落後於世界的柱樑,可惜眼下這位李少卿似乎對官場失去了興趣。

沈溪想起來馬文升讓他去工部監督鑄炮的事情,不由笑道:“李少卿不知這幾日是否有時間,與在下一同去一趟工部,查看一下鑄炮情況?”

李鐩想了想,道:“自無不可,不過要先把兀良哈使節安頓好……其實我也想看看,這佛郎機人的火炮,到底有沒有沈諭德所講的那麼神奇。”

*************

ps:第三章!

本章係爲新盟主“四十度的誘惑”大大加更的第四章!

天子求下訂閱和支持,然後碼字去也!

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三九八章 調邊軍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
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八三〇章 瘟神莫再來(第一更)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一一八八章 太子監國(下)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一一二三章 切記切記(第一更)第一〇五五章 關心則亂(第三更)第二四四二章 誰說了算第六六五章 榆溪之戰(下)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四三七章 張氏外戚(第三更)第二一一二章 進內廷第一三三六章 都司衙門第二一五二章 信任問題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三八五章 太學入學(第三更)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六四〇章 官升品不升(第三更)第二一四三章 招待禮數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七三八章 藥方救人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一三一二章 分娩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九九四章 尋人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二五二〇章 誤會加深第一九五九章 金山銀山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三九八章 調邊軍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二〇二八章 倒張苑聯盟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一六一九章 分憂第一五二八章 再次南下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四三六章 陽明找我談心學第一四九〇章 強行留人第二〇八〇章 千杯少第一九四四章 都指揮同知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四五〇章 病危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六十九章 扮豬不吃虎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二五〇六章 接納與否第六〇八章 能臣(第三更,求訂閱)第一六六七章 多說無益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二一三九章 宣府勢力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九二七章 密議除瑾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一三七六章 釋疑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七三四章 權謀是一門學問第十五章 男女授受不親第二五八九章 安排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二五七一章 貞女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七一〇章 元年三月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