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

情報一至,沈溪就慎重多了。

他顧不得休息,就算身體再疲乏,也要第一時間把叛亂的前因後果搞清楚。

叛亂髮生是在正德二年五月二十四,而傳到宣府鎮,已經是五月二十九,歷時五天。

因馬九所獲情報,是通過軍隊系統獲得,以至於消息顯得相對滯後。

“大人,寧夏鎮叛亂,安化王謀反,聽說已經殺了巡撫和總兵官、鎮守太監……當如何是好?”

馬九驚慌失措,儘可能把自己知道的情況告知沈溪。

寧夏鎮這次叛亂,乃是安化王朱寘鐇利用劉瑾派去的安惟學和周東等人橫徵暴斂、欺辱將士內眷引發的官兵不滿情緒,再利用秀才孫景文聯絡寧夏都指揮使周昂、千戶何錦等人,突起發難,殺寧夏總兵官姜漢和鎮守太監李增,又把在地方上爲非作歹的閹黨中人安惟學、周東度和一衆親隨官吏擊殺,隨即“放獄囚,焚宮府,劫庫藏,奪河舟,大肆勒索慶府諸王,掠奪金幣萬計,充做軍資,同時分封將弁,把守關隘,傳檄文屢次歷數劉瑾之罪狀”,以清君側爲名,發動叛亂。

沈溪仔細看過情報上陳述的內容,除了時間點跟記載不相符合,其餘的事情基本都沿襲歷史。

“安化王叛亂來得稍微早了點兒,卻不知通過此事能否如歷史上那般把劉瑾給徹底整垮!看來要一舉奏功,除了快速平叛和向朝廷據實以陳外,還要暗中做一些事才行。”

“大人!”

聞訊而來的王陵之、朱起,以及奉召剛至宣府鎮兩三日的荊越出現在沈溪面前。

他們都在得知寧夏鎮發生叛亂後,涌到沈溪這裡來聽候命令。

“都來作何?”

沈溪皺着眉頭,掃視幾人一眼,道,“寧夏鎮出現的叛亂暫時沒波及宣府,僅僅是一個消息從寧夏鎮傳來都需要四五日,要宣府這邊整軍備戰更不知要猴年馬月了……再者,三邊已開始徵調兵馬平叛,宣府這邊沒有得到朝廷命令之前,不能隨便調動兵馬……各位各自回去罷!”

朱起從來都是嚴格執行沈溪的命令,沒有多餘的想法。王陵之和荊越卻久經戰陣,得知寧夏鎮出現叛亂,就像偷腥的貓兒看到魚一樣,垂涎三尺,不想就這麼白白放過上陣殺敵的大好機會。

王陵之道:“大人,軍情緊急,等朝廷批覆恐怕會貽誤戰機,咱們爲何不主動出擊?只要立下大功,想必朝廷會理解……”

沈溪正想喝斥,荊越已出言附和:“王將軍言之有理!大人,您掛兵部尚書銜坐鎮宣大,寧夏鎮出現叛亂純屬不給您面子。卑職剛到宣府,不懂這邊的規矩,只知道跟着大人出征就一定能平息叛亂!”

至於馬九,雖不善言辭,但以沈溪觀察,馬九也有建功立業的心思。

如此一來,沈溪手下幾個心腹,都想參加平叛戰爭。

沈溪沒好氣地道:“就算你們想打這仗,我手頭也無兵馬可供調遣。再者,寧夏鎮出事,三邊總督自然會擔負起責任,我是宣大總督,貿然出兵只會引發朝廷猜忌。現在只能看陛下作何安排,若有意調撥宣府兵馬前去平叛,屆時我一定帶你們出征,但若你們想讓我擅自調兵,萬萬不可!”

“大人……!”

幾人都有繼續規勸沈溪的意思,沈溪擡手打斷他們的話,嚴厲地道:“勿再言,安心回去練兵,否則以不尊軍令處置!”

……

……

因爲情報是通過軍中傳驛送達的宣府,沈溪這邊得到消息的同時,宣府巡撫衙門也獲悉寧夏鎮出現叛亂之事。

這下可把楊武急壞了。

他沒有召集宣府總兵、參將、遊擊等商議,也沒有跟江櫟唯提及,一邊讓人去請胡汝礪回城,一邊把幕僚文祥晉叫來商議對策。

文祥晉本以爲送走張文冕自己可以輕省幾日,誰想寧夏鎮突然出現叛亂,而且涉及地方藩王,他到了楊武跟前後,問明情況後鬆了口氣,道:

“我說大人,沒必要這麼着急吧?寧夏距離宣府隔着幾十個府縣,等叛軍一個個攻下來,到宣府恐怕已經是半年後的事情。況且這會兒叛亂還沒出陝西地界,影響不大,朝廷可從容調兵遣將……再者,三邊本身就兵強馬壯,指不定這會兒叛亂已經平息了……”

“你懂什麼!”

楊武教訓道,“之前張炎光回京,本官就覺得事有蹊蹺,當時他是得知寧夏鎮可能出現叛亂的消息才臨時起意,直至今日本官都在思索其中利害關係,現在得知原來叛亂是打着‘清君側’的名號,也就能理解了!”

文祥晉不是笨人,瞪大眼睛問道:“這是擺明了要誅……閹黨?”

楊武怒道:“這話也是你能說的?”

文祥晉意識到自己失言,嚴格意義上來講,文祥晉也算是閹黨一員,涉及閹人、朋黨等字眼,楊武都極爲敏感,動輒發怒。

“如今劉公公權勢熏天,就算寧夏鎮出現叛亂,想必起兵原因也不會傳人陛下耳中……”文祥晉認真考慮了一會兒,分析道,“此次叛亂很可能會被朝廷迅速鎮壓,波及面不大。退一步講,就算叛亂規模擴大,影響惡劣,但大人乃是在宣府任職,與其攀扯不上關係吧!”

“怎麼可能沒有關係?本官所在的宣府鎮,理論上要接受三邊總督調遣,況且宣府這邊纔剛剛經歷閹黨荼毒,致民怨沸騰,稍有不慎就又是一個寧夏鎮!本官已安排人去請胡侍郎回來,還有就是準備派人去總督府通知一下那位小祖宗,讓他有個思想準備!”

楊武就跟熱鍋上的螞蟻一樣,怎麼都坐不住,揹着手在那兒走來走去。

反倒文祥晉神情淡然,道:“見胡侍郎,沒甚必要,胡侍郎爲人大人又不是不知,根本就是劉公公派來監視大人您的,這會兒既然寧夏鎮那邊打着‘清君側’名號起兵,大人最好離閹黨遠一點,以免惹火上身!”

“嗯!?”

楊武稍微遲疑,隨即重重點頭,“對對,你倒是提醒本官了,看來關鍵點還是在那位小祖宗身上,快去請他來……”

文祥晉搖頭苦笑:“大人,好像沈之厚纔是您的上司。”

“這……”

楊武一拍腦門兒,“哎呀,我怎麼把這茬給忘了?也罷,你留下來看門,若是胡侍郎和江顧嚴來了,你只管阻擋門外,本官這就去總督府衙門,若再有關於寧夏鎮的消息傳來,直接呈送總督府!”

文祥晉不以爲然:“大人白擔心了,總督府那邊得知消息或許比大人這邊還要快……大人要去,小心爲上,之前劉公公可是想要加害……咳,難保沈尚書不會對大人您有所記恨。”

楊武被文祥晉一嚇唬,身體一顫,苦笑道:“也是啊,不過料想沈之厚不至於在總督府內胡作非爲,本官多帶一些人手去便是!”

……

……

楊武心急火燎到了總督府大門外。

爲了安全起見,楊武帶了不少隨從,他也怕沈溪真的如文祥晉所言,對他進行報復。

宣大總督府大門前,戒備森嚴,楊武入內要經過通報,只能在外等候。

過了一炷香時間,沈溪派人出來傳話,讓楊武入內,卻不允許他帶人進去。

楊武心裡有些發怵,對手下交代道:“若本官進去一個時辰不見人,你們便去總兵府借調人馬,搶也要把本官搶出來。”

一幫隨從唯唯諾諾,轉過身去時臉上卻閃現輕蔑之色,以楊武這樣貪生怕死的脾性,很難得到人敬佩。

楊武進內,直接到了總督府正堂,此時堂上只有沈溪和馬九二人……沈溪正在向馬九面授機宜。

“楊兄因何來訪啊?”

沈溪笑呵呵問道。

楊武臉上滿是擔心,道:“沈尚書不知道嗎?寧夏鎮那邊出了大亂子,有人起兵叛亂。”

沈溪嘲諷地笑道:“是嗎?那可真是稀奇,怎麼大明九邊天天出亂子,不是說宣府鎮這裡剛剛平息一場叛亂?唉,也是本官閉目塞聽,以至於這場叛亂怎麼起來的都不知,更不清楚是如何平息的……這不,朝廷賞賜的公文來了,本官正在納悶兒,爲何會名列受賞名單之中?”

聽到這話,楊武哭笑不得。

關於宣府地方民亂之事,他也是一頭霧水。

這件事本就子虛烏有,對於這一點楊武非常清楚,他不明白的是,既然這場叛亂從開始就是爲了打壓沈溪,爲何到最後居然會給沈溪首功?

楊武無法理解劉瑾用意所在,此時只能無奈地道:“沈尚書,這可不是計較軍功的時候,想必你對寧夏鎮叛亂有所耳聞,這次叛亂……乃是宗室發起,在大明已許久沒發生過這等事,絕非一般民亂那麼簡單。聽說安化王叛亂後,寧夏鎮以及周邊的甘肅鎮、延綏鎮等不少軍將都歸順了叛軍!”

沈溪攤攤手:“楊兄不說,本官從何知曉?本官到宣府後,一直未過問軍中事務,到現在連宣府周邊情況都不甚明瞭,更不要說寧夏鎮那兒的事情了!具體情況,還要請楊兄你多賜教纔是!”

沈溪一口一個“楊兄”,把楊武給叫懵了,想不明白沈溪爲何對他這麼客氣。

楊武心想:“如今朝廷怎麼都是些怪人當道?明明是仇敵卻要幫忙奏功請賞,明明心中有恨卻笑臉相迎,這局面太過複雜,我也不指望高升了,只要安穩當一任巡撫即可,等期滿便辭官回鄉,不問政事!”

突然間,楊武萌生退意。

倒不是說他不想升官發財,而是因爲他發現官場太過兇險,以他的能力根本無法勝任。

現在眼前這個二十出頭的年輕官員都能給他上一課,主要內容就是如何做到心口不一。

楊武道:“既然沈尚書不知,那下官就簡單介紹一下……安化王謀反,乃是打着誅除閹黨的名號,這件事怕是要在朝中鬧出風雨來,而下官最怕的便是宣府這邊也出現從賊之人……沈尚書乃帝師,德高望重,若由沈尚書出面平息事端,自是最好不過。”

楊武跑上門來進言,讓沈溪出面平叛,多少有些讓人感到意外。沈溪心道:“本來還以爲你是來傳達閹黨的意思,沒想到只是你擔心自己的官位和前途,特意來討好賣乖,你想脫離閹黨自立嗎?”

明白楊武不是受誰指使後,沈溪心裡就有數了,道:“這件事在下無從定奪,一切都要等朝廷做出安排,楊兄請回吧!”

“呃。”

沈溪直接下達逐客令,楊武心裡一沉,知道自己難以得到沈溪認同。

“唉,我也是愚鈍,之前因張炎光設計刺殺之事,我跟沈之厚就算撕破臉了。他就算不報復我,但也不會對我有好臉色看,我來豈不是自討沒趣?算了,還是早些謀劃離開朝堂爲好,若是因安化王謀反之事導致閹黨傾覆,我跟着陪葬,那就太不明智了。”

楊武心裡這麼想,嘴上恭敬地道:“寧夏鎮的情況,下官已傳達沈尚書,既然沈尚書要等朝廷進一步指示,那下官就先告辭了……沈尚書千萬要留心來自三邊的緊急軍情,以保宣府、大同和偏頭關一線安穩。”

沈溪點了點頭:“多謝楊兄提醒,送客!”

他沒有送楊武離開的打算,言語上再客氣,禮數上也只能做到公事公辦。

楊武離開後,馬九帶着些許不解,問道:“大人,爲何楊大人要找您商議軍情?他不是閹黨中人嗎?”

“管他呢。”

沈溪顯得無所謂,隨口解釋道,“楊武終歸不是劉瑾嫡系,他聽說安化王叛亂乃是打着‘清君側’的名號,生怕被閹黨牽累,來跟我示好不過是爲了留一條後路罷了!”

馬九問道:“那若是閹黨被誅除,他……”

沈溪道:“閹黨的核心成員就那麼幾位,任何一位君王在清除朝廷隱患後,都不願意節外生枝,一切務求安穩,楊武想被下獄都難,不過他的官職就難以保全了。”

馬九終於明白過來,暗自感慨官場險惡。

沈溪看着手頭的公文,繼續說道:“一些緊要之事不適合寫在紙上,落人口實,所以你得把回京後要做的事情記牢了。你記住,中間我不會派人叫你更改行動計劃,務必有始有終,還得時刻防備閹黨眼線……料想劉瑾猜不到有你這個奇兵……”

馬九點點頭,目光中滿是堅毅。

沈溪嘆道:“這次你回去責任重大,不要讓人知道你回去,最好連家門都不入,我指派給你的都是湖廣子弟,這些人對你不是那麼熟悉,只會聽命行事,可以最大程度保證你做事不受外界干擾,但若其中有人向外泄露風聲,你可便宜行事,一定不能讓消息泄露。”

“那……”

馬九用問詢的目光看着沈溪,想知道“便宜行事”權限大小。

看到沈溪做出格殺的手勢後,馬九立即明白過來,點頭道:“大人請放心,這次的事情,小人一定會盡心盡力做好。”

“嗯。”

沈溪點頭,“安化王打着誅除劉瑾的名頭起兵,朝野震動。但始終劉瑾謀反的野心不彰,要讓其徹底垮臺,我只能暗中幫他一把……這不算什麼誣陷,你不必揹負太大的心理負擔,總歸把圈套設好,只等劉瑾來鑽便可!”

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五一五章 一團糟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二一三〇章 不搞特殊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
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五七七章 南北兩案第三百一十九章 面子問題(第六更)第二三三四章 直諫第二三六五章 生殺予奪第一五一五章 一團糟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八九四章 張彩的毒謀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一一七七章 汗部大會(上)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八四九章 威逼利誘第三二四章 打了白打(第四更)第二三九九章 夜訪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二五一〇章 暗潮第一四二五章 將計就計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六七七章 買人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八八一章 未老先衰第二一七九章 變被動爲主動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二一七六章 願望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二三章 風花問月(下)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一三四章夜半相會無人時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七一章 金秋(求訂閱和月票)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三八七章 《金瓶梅》風波(第五更)第七九一章 跳棋(第一更)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二一四六章 送禮第八二二章 畏罪自盡(第一更)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一一一六章 不可啊父皇(第二更,求月票)第一〇八〇章 來路易行,撤回不易第二一〇九章 以退爲進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四六二章 不容易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五一六章 兜兜轉轉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二八章 小蘿莉長大了(第三更)第二二三一章 有罪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三二〇章 糾結第一二九七章 和諧的觀禮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四三二章 大婚第三四五章 入夥(求訂閱)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二〇六三章 荒唐事第五二五章 代言(第十三更,獻所有書友)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九八〇章 壓抑後的爆發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九一七章 稅賦(第二更,求訂閱)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二一三〇章 不搞特殊第一二〇六章 銀甲大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