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

【最新播報】明天就是515,起點週年慶,福利最多的一天。除了禮包書包,這次的『515紅包狂翻』肯定要看,紅包哪有不搶的道理,定好鬧鐘昂~

以前江櫟唯雖然在沈溪面前客氣,但卻帶着官員的矜持與冷傲,許久不見,他上來便以“爲兄”自稱,顯然是有意與沈溪拉近關係。

既然江櫟唯不願以朝官自居,沈溪也不會稱呼他“大人”,本身這稱呼在這個時代就是一種尊稱,多用於對父母或者是家中長者,在明朝中葉,稱呼高位者爲“大人”並不很普遍,遇到朝廷官員一般以姓氏加上官職稱呼。

江櫟唯請沈溪到了裡面,卻是個不大的四合院。

江櫟唯似乎認識雲柳,但對沈溪帶來的朱山有些陌生,打量朱山幾眼,問道:“這位是?”

沈溪應道:“一位家僕,若不方便的話,可以讓她在外等候。”

江櫟唯點頭,打了個招呼,過來一名拿着掃帚的僕從,帶朱山到四合院的正屋等候,連雲柳也一併留了下來。

江櫟唯走在前面,沈溪居次,最後是玉娘,三人一同進到西廂,才知道原來屋子內還有道門,可以通到隔壁院子。

隔壁的四合院明顯大許多,就好像後世地下黨的隱蔽聯絡點一樣,明明是一堵牆,但打開機關後卻有路,一連穿過兩三個院子,纔到了地頭,卻是個看上去沒什麼特別的小花廳。

“沈公子到太學報到,應該是明年正月吧?”剛到廳堂,還沒坐下,江櫟唯便問了一句。

“正是。”沈溪道,“江公子若有吩咐,儘管直言。”

江櫟唯笑道:“沈公子別誤會,不是吩咐,只是想請沈公子你幫個忙,只是時間有些倉促,最好能在沈公子入太學前完成。”

沈溪心想:“雖然已是年底,但距離太學入學考校以及入學,怎麼也有二十天時間,究竟是什麼事需要自己用半個多月時間‘幫忙’?莫非還要離開京城一趟,去幫忙搜捕安汝升餘黨不成?”當即道:“在下所知不多,尚請江公子言明。”

“哦?原來玉娘沒對沈公子細說?那就是了,連在下也怕沈公子擔心影響學業,不肯出手相幫。”江櫟唯道,“此事說來算不得大,算是朝廷的一點兒瑣事吧……”

朝廷無小事,江櫟唯此話言不由衷!

“安汝升爲惡地方,劫持商船和官船,罪不容赦,當時之所以拖了大半年纔將其正法,爲的是追查其幕後黨羽,還有朝廷爲他庇護之人。可惜……此人已經伏誅兩年,調查依然進展甚微。”

說到這裡,江櫟唯嘆了口氣。

沈溪道:“在下不懂朝廷大事,但有一點淺見。”

江櫟唯道:“且說無妨。”

“既然安汝升伏法,證明其與賊匪勾通作惡罪證確鑿,那保舉其升遷之人,就有很大可能爲其同黨。但江公子言,至今追查不得,那必然是有人畏罪自盡,又或者……保舉安汝升之人,本身並不知情,只是收受賄賂,無法從這些人追查到幕後元兇。”

江櫟唯笑道:“看來什麼事情都瞞不過沈公子。的確如此,此案涉案人等衆多,但追查之後,大多數人與安汝升勾連盜匪搶劫殺人之事無關。其實安汝升治理地方時多有賢名,在其任職期間府縣經濟發展迅速,朝中保舉他的不乏其人。安汝升落網後,不少人受牽連下獄,多人自盡,卻不知是畏罪自殺,還是羞憤難當。”

“此案牽涉甚廣,於朝廷名聲不利,所以劉老大人的意思,此案交由刑部酌情審定,並未張揚開來……”

刑部審案,基本都會公開審判,如今連朝中大臣都要隱瞞,只有一種解釋,那就是名義上把案子交給了刑部,但其實卻是由錦衣衛或者是東廠來進行審訊和結案。這就等於是把刑事案件,上升到國家安全的高度,從最高法院提到了國家安全部門。

沈溪點頭:“原來如此。”

江櫟唯繼續道:“沈公子一定奇怪在下說這些話的用意。這些隱秘本不該向外泄露,可事關重大,而沈公子又在剿滅安汝升時立下汗馬功勞,背後還有汀州商會……嗯嗯,與安汝升曾有利益往來。在下跟玉娘商量過,均認爲沈公子是幫助我們的最佳人選。”

沈溪擔心的終於來了。

當初剿滅安汝升時,沈溪就對惠娘提及,朝廷追查安汝升餘黨,沒心思管地方對安汝升利益輸送之事,可一旦朝廷回味過來,很可能秋後算賬。

安汝升與盜匪勾結謀財害命是一樁案子,可地方上對其大肆賄賂,助其勢力膨脹,這又算是一樁案子,只是案子分大小,既然安汝升伏法,照理說賄賂案也應該塵封,可現在江櫟唯舊事重提,明顯是讓沈溪識相點兒。

沈溪仍舊很謹慎,拱手行禮:“義不容辭。”

江櫟唯笑着點頭,對於沈溪的“通情達理”,他還是很滿意的,當下道:“既然沈公子答應幫忙,那我就明說了。之前查到與安汝升有牽扯之人,官職都不大。但自今年年初開始,我們追查到,此人曾於戶部有多宗錢糧進出記錄,事關重大……”

沈溪聽到這裡,突然意識到什麼。

本來安汝升案子已經告一段落,但這兩年來,朝廷西北用兵錢糧緊張,劉大夏戶部侍郎兼僉都御史,到宣府治理軍餉,肯定會追查一些軍餉調撥的舊案,不知如何又將安汝升給牽扯了進來。

安汝升是地方官,以前未曾有過欠繳朝廷稅糧之事,那這案子的關鍵在於“出”,而不是“進”。換句話說,戶部錢糧爲安汝升套取侵吞,朝廷要追查去處。但問題是,一個安汝升,在地方上爲惡尚能理解,畢竟天高皇帝遠,可在朝廷,他若無強大人脈,怎麼可能從戶部“偷糧”?

這充分說明,安汝升只是某個勢力的一枚棋子,這股勢力以安汝升的名義,從朝廷拿了糧食,所用方法不外乎是無災或小災向朝廷申報大災,又或者在朝廷調撥地方的錢糧中做手腳。

沈溪道:“請恕在下直言,這些事,沈某未必幫得上忙。”

江櫟唯臉上帶着幾分陰冷的笑意:“未必!沈公子莫非忘了,你背後可是汀州商會,據有司查證,安汝升曾於汀州知府任上,從朝廷獲得一批賑濟水災的糧食,這些糧食正是通過商會調運。沈公子,你說此事幫得上忙嗎?”

沈溪感覺額頭直冒汗。

現在已經不是朝廷要追究以前商會對安汝升的利益輸送,聽江櫟唯意思,是要把汀州商會當作安汝升的“幫兇”。

安汝升從朝廷貪墨糧食,結果是汀州商會幫忙運輸,言外之意不就是汀州商會跟安汝升是一夥的?

但事實並非如此。

安汝升事發前,他到底有什麼惡行,可不是商會中人能夠知曉。

高明城在汀州知府任上發洪水時,汀州商會一直統籌幫府縣兩級官府賑濟災民,惠娘作爲商會大當家事事親力親爲,安汝升上任後,朝廷有賑災錢糧運送,安汝升要借用商會船隻和人手,商會能拒絕嗎?

若因此而將商會歸爲與安汝升同夥,那實在是太過冤枉了。

不過官字兩個口,江櫟唯以勢壓人,想怎麼說都行。沈溪當即義正辭嚴:“汀江水災,大水過城,商會助朝廷賑災,調運糧食,何錯之有?”

江櫟唯略微思索,才笑道:“沈公子誤會了,其實請你幫忙,主要是追查安汝升同黨,並非追究汀州商會之責任。”

雖然沈溪不知江櫟唯被徵調後,如今官居幾品,但料想他之前擔任南京大理寺左丞就是正五品,現在的官職只高不低。

你一個四五品的朝廷大員,犯得着跟我一個只是舉人、無官無品的後生客客氣氣說話?

沈溪道:“在下不是很明白江大人之意。但若我真有能幫得上忙的地方,江大人只管直言……”

因爲剛纔江櫟唯語氣咄咄逼人,使得沈溪不得不表現自己的立場,你是上官,我只是一介舉子,別總扯一些沒用的。

江櫟唯點頭:“實不相瞞,我們懷疑朝中有人與此案牽扯,但查無實證,於是設下引蛇出洞之計,但苦無人手……所以想請沈公子幫忙。”

沈溪沉默了。

意思他明白了,安汝升伏法,可他背後的同夥還沒被剿滅,又或者此事的幕後元兇在朝中太過顯赫,沒有證據不能入案定罪,需要設計“誘捕”。

但玉娘之前說過,此事不會勉強他,那提出這計劃的人,就該是江櫟唯,玉娘只是參與者,事情也沒有上報到劉大夏那裡。

估計是江櫟唯覺得,這招“引蛇出洞”會有一些風險,事成之後稟報可立下大功,但若失敗,只要朝廷的人沒出面,責任歸不到他江櫟唯身上。

沈溪心想:“分明是江櫟唯拿我當槍使。他到底跟玉娘不同,玉娘還知道軟語相求,而他直接就威逼利誘,剛纔那些話分明是要逼我就範。”

沈溪道:“在下背後雖有汀州商會,但汀州距離京師山長水遠,這忙……怕是幫不上。”

***********

ps:第一更,求下!

ps.5.15「起點」下紅包雨了!中午12點開始每個小時搶一輪,一大波515紅包就看運氣了。你們都去搶,搶來的起點幣繼續來訂閱我的章節啊!

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第二三三章 遊船河(第三更)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八六〇章 朕沒錯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靜悄悄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三四六章 沒見過世面(第三更)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一三八一章 羣龍無首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
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四六〇章 又添新兵第五九六章 不通世情?(第二更)第二一九五章 論“功”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一一三八章 信使第二六四章 私會敗露第一九九六章 爐火夜話第二七七章 院試第二場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二三一六章 放不下第一九四章 爲榮譽的第四場縣試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一二一章 商會聯盟雛形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四四八章 內病外治(第一更)第二一〇八章 密請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第二三三章 遊船河(第三更)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九九二章 犟驢第一一四一章 捅破窗戶紙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二一五〇章 別有用心第二三九七章 後知後覺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九七七章 皇位更迭演習?第二一四〇章 又到賺錢時第二五四一章 近水樓臺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一五六三章 順應潮流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九二八章 酷刑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七九二章 吏部考覈(第二更)第二四五九章 行蹤第九六六章 交心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第五十八章 家書值萬金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一一一章 分兵(第二更)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八六〇章 朕沒錯第二六五八章 牢房靜悄悄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二二二六章 親自上陣第二三五〇章 法辦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三四六章 沒見過世面(第三更)第一六〇二章 爲官不易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七五六章 撥亂反正(第三更)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一三八一章 羣龍無首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二五三二章 下一步計劃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二〇二三章 無從抵賴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一四七一章 分家在即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一〇二八章 學問自在心中(第四更)第七六五章 我已經死了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二一五九章 底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