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一四章 互利共贏

沈溪尚未到開封府城,知府趙銘愈已帶着知府衙門一衆屬官以及地方知縣數人前來相迎。

蘭陽縣靠近黃河河道的地方,沈溪一行剛剛抵達驛館門口,趙銘愈立即帶着人迎上前,此番迎接倒沒有顯得有多隆重,官員比起隨從的數量還要多。

簡單的寒暄引介後,沈溪和趙銘愈一起進了驛館。

一切都已經安排妥當,趙銘愈領着沈溪到了二樓客房,進屋後開門見山地說道:“……下官已將開封府南部諸縣的縣令調到府城來,如此有何事,都可以從開封府直接下令,再以公函發至地方,做到令行禁止。”

“至於沈國公之前提要跟府城士紳借糧之事,下官已跟他們打過招呼,這兩天便會有結果。”

沈溪點了點頭。

對於趙銘愈的安排,沈溪並未覺得有何不妥。

趙銘愈把沒有受災地區的縣令調到府城,分明是把開封府城當成救災總指揮部,遇到什麼突發狀況方便召集人商議,涉及調遣人手和錢糧,又或者執行中樞的決策等等,縣令只需把公函發回各自的縣,交給縣丞、主簿等屬官處理,事情並不會耽誤,只是乍一聽會有一種臨陣脫逃的感覺,讓人心裡不是那麼舒服。

沈溪沒有跟趙銘愈多廢話,直接問道:“開封府此番能調撥多少錢糧用於賑災?”

趙銘愈非常尷尬:“地方受災嚴重,就算是士紳,府上也未必有多少存糧,加之之前官府已徵調過一批,現在要定下確切的數字……怕是有些困難,只能說盡力而爲。”

沈溪道:“就算杯水車薪,但只要能救到災民,也算是開封官府的功勞!趙知府,你辛苦了!”

“哪裡哪裡,爲朝廷做事,卑職哪敢居功?”

趙銘愈嘿嘿陪笑着,絲毫也不敢表功,因爲他知道自己沒有按照沈溪的要求完成差事,地方士紳對於借糧之事拒不配合,當下有些心虛地問道,“不知朝廷調撥的錢糧幾時可以運到災區?”

沈溪坐下來,示意趙銘愈坐到對面。

趙銘愈沒有客氣,落座後親自爲沈溪斟上茶,表現得非常恭敬。

沈溪道:“從目前回饋的情況看,朝廷調撥的錢糧,最少要十天後才能運過來。”

趙銘愈想了想,點頭道:“十天時間,應該來得及。”

沈溪聞言頓時皺起眉頭:“救災之事刻不容緩,十天下來要餓死多少百姓?本官來的路上,看到不少災民倒斃路旁,情況令人髮指……且問你,開封府城外的粥場現在可開着?”

“早晚派粥兩次,可惜府庫存糧不多,每次僅能供應一個時辰……這個之前已派人跟沈國公提過。”

趙銘愈低下頭,不敢與沈溪對視,“沿河之地開設有多處粥棚……之前開封府經歷戰亂,很多百姓剛回歸家園,去年秋天播種下的麥子,長勢本不錯,今年夏天應該會豐收,誰想開春後會遭遇洪水……救災非一兩日之事,恢復生產需要時間,可能賑災要持續到年底……”

趙銘愈的意思很簡單,黃河南北大部分地區糧食一年兩收,夏收因水災而泡湯,洪水退去後,百姓要臨時補種作物,整個夏天都要忍受飢餓,直至秋收到來……只有朝廷調撥糧食才能度過這場災難。

沈溪點了點頭:“事在人爲!本官替陛下到災區,是爲解地方燃眉之困……當務之急是維持百姓生計,絕對不能再出現餓死人的情況。”

……

……

沈溪在驛館不會停留太久。

稍事休息,湊合着吃一頓晚飯,一行就要繼續趕往開封府城。

簡單交談完畢,趙銘愈下去向知府衙門屬官以及各縣縣令傳達朝廷決策,留下沈溪一人在樓上客房。

趙銘愈前腳剛走,馬九上得樓來,向沈溪通報最新情況。

“大人,歸德府賑災事項已落實,我們運來的糧食,已送到粥棚,同時到位的還有疏浚河道鞏固河堤的工具,災民將通過勞動來換取食物……已派駐人手監督,防止有人貪墨。”

馬九道,“還有就是,河南道幾位監察御史希望見見您,跟您商議賑災大計,過後會陪你一起前往開封府。”

沈溪道:“跟地方官府接洽無可厚非,畢竟他們是救災主力,至於御史言官嘛……實在沒時間也沒必要跟他們解釋太多,等賑災結束再見吧。”

馬九爲難道:“可是……御史就在驛館外,不見不好吧?”

沈溪淡淡一笑:“沒什麼好不好的,派人去跟御史打招呼,讓他們深入災區看看,不要老盯着我嘛……我來這邊,是幫陛下排憂解難,朝廷調撥的錢糧送抵前,要靠地方自救,他們多想想,怎麼幫助我把事情落實。”

對沈溪來說,監察御史算是監督官員,相當於軍中的監軍,他根本就不需要對這些人做交待,哪怕這些人只是想到沈溪身邊來做事,一方面混點兒政績,另一方面巴結上沈溪,以利於日後的升遷。

監察御史對別人來說,威懾力十足,但沈溪卻從不放在眼裡,他直接對皇帝負責,而不是御史臺的官員。

如今沈溪領軍出征連監軍都不帶,憑什麼一羣言官想對他指手畫腳?

馬九領命退下,安排下一步往開封府去的事項,隊伍安保工作以及沿途食宿正是由他和朱鴻完成。

……

……

沈溪做事雷厲風行,而被皇帝派遣來協助他的張苑,這兩天卻苦不堪言。

本來張苑以爲自己很快就能追上沈溪的步伐,但沿途得到的消息,卻顯示他跟沈溪間的距離越來越遠,很可能沈溪救災結束都到不了沈溪跟前。

爲了不被朱厚照事後追究懈怠之罪,他只能拼命追趕,離開徐州後便乘坐馬車,有時候大半夜還要趕路,要休息也只能在車裡,忍受沿途無休止的顛簸,兩天下來他的精神都快崩潰了。

“我這大侄子,誠心想要我的老命啊……我本來就是急匆匆南下,他走在前面也不知等等……”

這天一清早,隊伍到了一處集鎮。

張苑派人去打聽,聽聞這裡叫馬牧集,已經是河南歸德府地界,心中一喜。趕了一夜路,腰痠背痛,張苑吩咐隊伍歇一歇。他下得馬車,舒展了下腰身,準備走上幾步,到前邊道旁冒着嫋娜白氣的包子店吃過早飯再走,卻有快馬從遠處而來。

張苑心裡直打鼓:“壞了,壞了,每次信使來通報消息,都說我那大侄子距離又遠了,感情我這麼星夜兼程,還是比他慢。”

果不其然,信使一來,跟張苑說明當下的情況,張苑一拍大腿:“好不容易到了歸德府,他又跑去開封府?他這哪裡是賑災,根本是帶着咱家遛狗玩啊!”

旁邊隨從沒聽清張苑的抱怨,上前問道:“公公,您說什麼?”

張苑怒道:“跟你們沒關係!現在距離開封府城有多遠?”

隨從爲難,支支吾吾道:“具體有多遠不清楚,但想來兩三百里是有的,要追上沈大人還需要努力。”

張苑罵罵咧咧:“咱家沒努力嗎?大晚上連覺都沒睡,硬撐到現在,這會兒全身就跟散了架似的……派人去洛陽,通知河南巡撫和布政使司衙門,讓他們去開封府城匯合,總之咱家到了開封要見到人……就算沈國公離開了,咱家也只認開封,不想再折騰了。”

……

……

沈溪連夜抵達開封府府城外。

沈溪沒有進城,而是帶着趙銘愈等官員於城外視察臨河搭建的難民窩棚區,並且決定當晚臨時加派放粥。

隨着洶洶篝火堆燃起,難民們走出窩棚四處打望,聽聞欽差大人沈國公前來賑災,並且當晚會施粥,頓時歡呼聲四起。

這些用來賑濟的糧食並非出自開封府府庫或者士紳豪門,而是來自地方商賈。

沈溪抵達前,商賈代表出城迎接,並且將先行籌措的上千石糧食運出城來,供沈溪調遣。

這讓開封知府趙銘愈始料未及,等他看到從城門洞魚貫而出的一輛輛運糧車,側過頭對旁邊的屬官問道:“去查查,那些下九流的商賈要鬧什麼?之前跟他們討要糧食不得,怎麼現在主動把糧食送來了?”

沈溪親自查看災民的情況,除了派粥外還要分發糧食,但大多數災民沒有第一時間領到。

一來時間倉促,二來災民需要登記造冊,防止有人冒領,難民營這邊只是災民的一部分,大多數百姓還在災區沒過來,此外滯留夜宿城內街巷的災民,也需要考慮。

最重要的,沈溪手頭糧食不足。

“沈國公,哪怕有千石糧食,可災民至少十幾萬,一人分不上一斤啊。”趙銘愈見沈溪一來便熱心賑災之事,不由上前提醒。

沈溪道:“現在確實只有千石糧食,但開封府周邊聚集了十萬災民嗎?各地災民並非都往開封府城來,再者後續還有糧食送來,現在要先安定人心,讓百姓知道朝廷救災的決心……難道你趙知府對此有意見?”

沈溪跟之前於驛館相見時的和顏悅色不同,此時神色嚴肅,大有問責追究之意。

趙銘愈當然知道他在救災上糊弄居多,做實事少,哪怕熱心救災,也只是面子工程,後續難民連城門都不得入,更有人被趕出開封府地界,趙銘愈生怕被沈溪追究,不敢繼續發問。

恰好此時,馬九騎馬過來,大聲道:“大人,開封商會派來的代表說要請見您。”

趙銘愈提醒:“不過是羣投機取巧的商賈,他們之前救災毫無作爲,只是趁着您來纔拿出一些糧食,這些糧食還不知從何得來,是否乾淨,或許只是一些陳糧,不如讓下官去打發他們。”

沈溪一聽眉頭皺了起來,讓馬九從堆砌得像座小山般的米袋堆裡隨意取下一個米袋,當衆打開,他上前伸出手,從袋子裡掏出一把米,湊到鼻子前聞了聞,然後攤在手心送到趙銘愈面前:“趙知府看看,這是陳米嗎?”

即便是在夜晚,火把照映下,趙銘愈也能看到那確實是好米。

“這……”

趙銘愈不知該如何回答,支支吾吾道,“一袋糧食而已,不能以偏概全。”

沈溪將米放回到米袋中,嘆息道:“地方商賈肯救災,本官當然要見,開封士紳代表本官也要見……朝廷賑災糧食需要十天以上才能運到,這些天的賑災要靠地方存糧大戶相助,趙知府這次提供方便,讓他們運送糧食出城,已是大功一件。你隨本官去見見這些人。”

趙銘愈道:“下官是否要派人進城通知士紳們?”

沈溪看着遠處:“先見商賈,至於地方士紳,可以等明日一早再見。本官有些疲累,進城後先行休息,後續事項等明早再作安排。”

……

……

沈溪的確太過疲累,但即便如此,他還是拖着幾乎邁不動的雙腿去見地方商賈代表。

爲首者正是之前幫忙籌措糧食的開封商會會長呂梁霖。

“草民參見沈大人。”

呂梁霖帶着兩名商人來見沈溪,見到沈溪近前,直接跪下來磕頭。

沈溪擺手道:“不必多禮,賑災之事刻不容緩,起來說話吧。”

呂梁霖站起來,看到沈溪身後的趙銘愈,明顯嚇了一跳,趕忙又拱手行禮:“參見知府大人。”

趙銘愈板着臉道:“不必多禮……沈國公已到,今後但凡救災之事,一切聽從沈國公調遣……”

“是,是。”

呂梁霖本來想從懷裡拿出什麼,但發現趙銘愈在沈溪身邊,不敢妄動,這一幕清楚地落入沈溪眼中。

沈溪道:“趙知府先去安排賑災之事,城門暫時開啓,讓老弱婦孺好好休息。”

趙銘愈爲難地道:“大人,現在城裡已容納不下更多災民,是否就讓他們在城外歇宿?”

沈溪板着臉道:“若是連老弱婦孺都得不到妥善安置,本官來此的意義何在?趕緊去安排……馬將軍,你去協助趙知府。”

“得令!”

馬九毫不含糊,提着馬刀過來,如豺狼般惡狠狠地打量趙銘愈。

趙銘愈不知道這個“馬將軍”是誰,但見馬九態度,便覺來者不善,趕緊按照沈溪的吩咐去開城門,安排部分難民入城。

等趙銘愈帶人離開後,沈溪纔看着呂梁霖以及他身後的商賈代表,“本官剛抵達開封城,爾等便借出糧食,幫助本官賑災,實乃體恤民情之舉。你們之前的來信,本官看過,既然你們在賑災中立下大功,本官絕對不會讓你們失望。”

沈溪如此說,等於同意開封府地方商賈參與新城建設,獲得新城生產的工業產品的銷售權,加入到由沈溪主導的全新商貿體系中去。

呂梁霖驚喜交加:“這些糧食,都是我等捐給朝廷的,不是借。”

沈溪道:“規矩怎麼定的便怎麼執行,想來本官做事的風格你們有所耳聞,借的東西必不會虧欠。現在是非常時期,但凡肯爲朝廷,肯爲本官,肯爲百姓着想之人,本官都要讓他得到實惠……這也算是承諾吧。”

“謝大人,謝大人。”

呂梁霖很高興,但始終沈溪所做不過是空頭許諾,不能讓他這樣精於世故之人完全信從,

沈溪再道:“明日上午,本官會在城中會見城中商賈,借糧借物資之人,都可以來見。沒有具體標準,一切就由呂當家安排。”

呂梁霖這下更高興了:“大人,現在城裡要瞻仰您威儀的人不少……”

沈溪道:“那就在儘可能的範圍內,讓他們都來,有些事當面商定爲好,本官會拿出切實的措施讓你們安心。該打欠條便打,該給什麼便利也會給你們,就當這是一樁買賣,雙方互利共贏。”

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八六章 臨別送畫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五一五章 一團糟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五四五章 不受待見的副使(第二更)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一二六章 一失一得(第一更)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
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八六章 臨別送畫第一八一四章 見風使舵第九九八章 根基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九章 雙溪鎮有個小蘿莉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四八三章 數米法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一七〇二章 疑慮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二六七〇章 棋局不在棋面上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二五七八章 改革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八九七章 狡辯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二一一七章 羞辱第一七三三章 比竇娥還冤第八八一章 惠娘有喜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一四九五章 不急不躁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二三八章 你奈我何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五一五章 一團糟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一七九六章 熱鍋上的螞蟻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三七〇章 渾水趟不得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二八八章 遇賊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一五九三章 何必當初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一〇八八章 絕地反擊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四八四章 恩將仇報(第三更)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四十四章 女神醫第三二七章 忍無可忍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五四五章 不受待見的副使(第二更)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一二六章 一失一得(第一更)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十二章 年少的無奈第一三三〇章 無心和有心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二五二九章 三面合圍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三三四章 三道考題(第三更)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二三〇六章 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