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

日落前,沈溪一行順利抵達南京。

跟之前一次受到隆重接待不同,這次沈溪來南京沒有任何官員和將領出迎,城門處跟尋常一般,人來人往,值守官兵沒有任何擾民之舉……所有人都達成默契,既然沈溪早就表明態度,不收受禮物,不搞特殊化,那最好就採取敬而遠之的態度。

另外便是此番沈溪來意不明,誰都怕自己成爲目標,哪怕清者自清,也擔心出來迎接沈溪會被其盯上。

面對沈溪這樣的煞星,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進城後宋西銘回禮部覆命,沈溪則住進秦淮河畔的客棧。

客棧是熙兒先一步派人包下的,不允許外人進入,後院有專人把守……這裡就像沈溪私宅,戒備森嚴,安全性比官驛高多了。

“大人,已把客棧內客人妥善安置,給了足夠賠償,最長五天內不會有不相干之人前來打擾。”

安頓好後,熙兒親自來跟沈溪奏報。

客棧內安全由沈溪親隨負責,外圍安保措施則由熙兒手下斥候把控,此外城裡還有大量密探分佈,南京內外的情報沈溪盡在掌握。

“嗯。”

沈溪微微點頭,此時外邊還有侍衛往裡面搬箱子,箱子裡都是沈溪看的書以及文房四寶,還有他撰寫的部分手稿。

此時馬九進來:“大人,南京兵部派人前來,說已爲您安排好住所……請移步。”

沈溪道:“不管誰來請我換地方,一概回絕。我住在這裡挺自在的,這次來辦差,有什麼事我自會發布命令,不需他們來獻殷勤。”

“是,大人。”馬九領命而去。

熙兒好奇地望着沈溪:“大人,此行是要捉拿什麼人嗎?若涉及貪贓枉法的官員,卑職隨時可以集結人手……”

沈溪看了熙兒一眼:“拘捕之事不由你負責,你只管把城內消息調查清楚,各方勢力有什麼反應,我需要第一時間知曉。”

……

……

沈溪入南京城當夜,謝遷聽說沈溪即將動身前往南京的消息。

這次消息傳遞得很快,畢竟沈溪從新城到南京一共才走了兩天,而消息他是提前一天宣佈的,因此整個情報的傳遞僅僅用了三天時間,可謂神速。

給謝遷帶來消息之人是楊廷和。

謝遷在府中書房賜見。

楊廷和連夜前來拜訪,本來謝遷以爲內閣那邊有什麼大事,卻未料竟跟江南有關。

謝遷皺眉不已:“之厚去南京作何?或只是回京途中,路過南京城?”

楊廷和道:“應天府八百里加急,說陛下發密旨給沈之厚……或許事情跟東南的倭人或寧王餘孽有關……陛下要秋後算賬!”

“呵呵。”

謝遷臉上露出不解的神色,“陛下在江南時不拿人,離開月餘才讓之厚去南京處置,老夫怎麼看不懂這中間的關節?”

楊廷和目光熱切:“所以在下才前來探尋,之厚是否提前給京城來過信?”

謝遷臉色稍微有些不悅:“你當之厚做事前會跟老夫打招呼?老夫只知道他準備奉召回京,其餘事情一概不知,這幾天老夫並未收到他的信函……介夫,你這消息從何而來?”

楊廷和回道:“乃是應天府急報。”

謝遷搖頭不已:“又非緊急軍情,應天府會以八百里加急送信?難道做此事的官員不怕朝廷降罪?不會是你派去的人,走了內閣的特殊渠道吧?”

楊廷和不知該如何回答,他這邊剛把沈溪的事說出來,便引起謝遷懷疑,這讓他意識到其實謝遷並不是他表現出來的那般反感沈溪,很多事上,謝遷和沈溪利益相通。

楊廷和誠懇地道:“的確是地方來報,說此事鬧得沸沸揚揚,南京官將人心惶惶,無心朝事,所以才發來急件詢問……”

面對楊廷和的回答,謝遷挑不出毛病,遲疑良久後才道:“因爲知道之厚要回京城,所以老夫並未留心他在江南的行止……不過,既是陛下下旨,就可能跟你說的那樣,跟此前平海疆和江西戰後安置有關,但你說他還未至南京事情便傳得沸沸揚揚……這跟之厚一貫的做事風格不像啊……難道是有人在背後推波助瀾?”

楊廷和道:“閣老,若之厚真的在江南官場掀起一場狂風巨浪,該當如何?”

謝遷瞥了楊廷和一眼,沒好氣地道:“就算興起風浪,責任也不該歸到他身上,最多是遵旨而爲。不過老夫堅信,事情鬧不大,之厚少年老成,明事理,知進退,不會不知輕重。”

“老夫懷疑事情之所以提前泄露,在於之厚覺得事關重大,所以故意放出風聲來,讓一些牽扯進去的人有所警惕,算是敲山震虎。”

儘管謝遷以往對沈溪表現得很不屑,但此時此刻,楊廷和依然能從對方的話語中感受到濃濃的迴護之意,一陣無語。

謝遷是內閣首輔,皇帝外出時,手頭權力不小,現在謝遷不想牽扯進江南之事,光靠楊廷和自己,並不足以對江南事態形成影響。

而且最讓楊廷和糾結的是,朝中有人想從中硬插一槓子,就算他不想管,也會有人逼着他行動。

謝遷道:“介夫,有些事不能事前就以好惡來論對錯,之厚行事,前因後果咱都不清楚,不能輕言阻止……”

“你想想啊,這麼多年來他有做過什麼錯事嗎?倒是反對非議聲比比皆是……今時不同往日,朝廷需要他的闖勁,激濁揚清,興利除弊……先由得他去吧。”

楊廷和臉色有些難看,顯然不支持謝遷對沈溪的評價,更不認爲沈溪是朝中“清流”。

但他很識相,明知謝遷對沈溪態度曖昧,便不強求謝遷支持自己,隨便說了一些公事便起身告辭。

楊廷和離開後,謝遷臉上顯露擔憂之色,自言自語:“之厚去南京還沒做什麼呢,京城這邊便有人找麻煩,這可不是什麼好兆頭……難道真不該讓他回京城?”

……

……

沈溪進城的第一天晚上,一切都很平靜。

沒有任何動作,城內安安穩穩,很多人心裡有鬼,擔驚受怕一晚上,期間不斷地派人外出打探消息。

魏國公府上也是徹夜不寧,天亮後徐俌才知曉,沈溪在客棧安睡一宿,沒有派人出來,城內一切如舊。

“這小子,嚇唬誰呢?”

徐俌早晨起來很不忿,因爲沈溪突然來南京,他已兩天沒睡好,眼袋漆黑,臉上增添了許多老年斑,看起來非常憔悴。

徐程道:“公爺,這是大戰前的寧靜,切可不能掉以輕心哪。”

徐俌沒好氣地道:“這是讓本公時刻繃緊精神,見招拆招嗎?該嚇唬也嚇唬了,該送禮也送了,這小子油鹽不進怎麼辦?誰能一再忍受他的挑釁?不行,不行,本公這就去見他,必須問清楚,他來南京到底爲何。”

說話間,徐俌站起來,大有去客棧興師問罪的意思。

卻被徐程攔了下來。

徐程道:“公爺切莫着急,之前張永張公公在,您二人間好歹有個傳話的,現在連緩衝的餘地都沒了,這麼去不等於公開攤牌麼?”

徐俌板着臉道:“或許那小子正等着本公去呢?”

“那就更不能去了。”

徐程堅定地說道,“您越着急越容易中圈套……您想想啊,他到江南不是一天兩天,咱該盡的禮數早盡到了,平定寧王之亂中,九華一戰雖落敗,但後來也算是將功補過了,要說計較,無非是以前跟倭人交易那點破事……但話又說回來,咱並未向倭人提供槍械彈藥,沒當逆賊,怕他作何?”

徐俌惱火地道:“既如此,本公就該去找他。正所謂身正不怕影子斜,既然不怕,爲何要躲躲閃閃?”

徐程嘆道:“就怕公爺您去了,會招惹禍端……現在陛下在很多事上態度不明,最好是先摸清楚北方來使的底牌,再決定下一步棋該如何走……”

徐俌這才記起來從北邊還有皇帝特使,按理說這位特使的話語權比沈溪要高,畢竟這是皇帝親自派來的欽差。

“確定是魏彬嗎?”徐俌問道。

徐程搖搖頭道:“暫且沒查清楚,不過再有個三兩天人就到了……或許沈大人也在等候欽差前來……現在咱們切不可自亂陣腳。”

徐俌道:“那就任由這小子把弓拉滿,到處嚇唬人?”

徐程想了想道:“不如安排南京兵部的人去見他,試探一下口風,看看他意欲何爲。就算他不肯直言相告,旁敲側擊下還是可以看出一絲端倪的……這好過於咱在這裡胡亂猜測,您看……”

“好!”

徐俌點頭道,“馬上安排人去會會這小子。”

……

……

一大清早,南京兵部的人尚未到客棧,錢寧已高調來見,卻被沈溪拒之門外。

錢寧想讓人知道他跟沈溪的關係,以換得他在南京城的安穩,未曾想此行非但沒能如願,還把自己置於險地。

“沈大人不見,這可如何是好?”錢寧如喪考妣,回去路上不斷地窺視左右,生怕被人盯上,直到見到前來接應的韓洛才鬆了口氣。

韓洛驚訝地問道:“錢大人,您不是說沈大人會庇護您嗎?”

錢寧沒好氣地道:“不知有些事需要避諱麼?沈大人現在是衆矢之的,我去請見,可能他覺得不妥,纔沒應允。我投靠他,得他承諾相助乃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你就放心辦事,等着將來升官發財吧。”

韓洛目光裡有些促狹的意味,對錢寧的話持懷疑態度。

錢寧邊走邊問:“我交待你的事情安排妥當了嗎?沈大人不住驛館,也沒到鎮守衙門和南京六部走動,說明沈大人現在需要個相對清靜的環境,最好是那種獨門獨院。現在是你我表達忠誠的時候,說句不好聽的話,就算是當狗,也要表現出看家護院的能力,否則沒誰把你當回事。”

……

……

南京兵部尚書王倬前來客棧請見。

對此王倬很爲難,但他是通過魏國公徐俌在朝中疏通人脈,這才臨老混了個兵部尚書的差事,但其實依然是給人打下手,一旦遇到事情需要他忙裡忙外。

上午客棧內很安靜,王倬到門口後仔細打量一番,不明白爲何沈溪有好端端的官驛不住,非要住在眼前這不起眼的小旅店。

“尚書大人,我家大人恭候多時。”

王倬來之前投過拜帖。

雖然王倬跟沈溪官品一樣,但地位截然不同,王倬也知自己在沈溪面前就是個下官,從未指望對方出迎。

在馬九引路下,王倬進入客棧來到二樓,在最裡面那間房間見到坐在臨窗書桌前看書的沈溪。

“王尚書,久違了。”

沈溪起身相迎,王倬連稱不敢,二人在窗邊坐下後寒暄一番,所言都是有關蕩平倭寇的海戰和此前寧王之戰種種。

王倬很謹慎,不對任何事發出結論性的評價。

最後王倬終於說明來意:“之厚此番前來,可有要緊事?聽聞你係奉詔回京途中過來轉一圈的……”

沈溪點頭道:“的確如此,乃是陛下臨時委命,爲人臣子不敢耽擱,只能轉道南京,把差事完成再北上。”

“所爲何事?”

王倬直接發問,並不覺得有多失禮,當問出這個問題後心裡反而有種解脫的釋然,好像沈溪是否給出答案已不重要,他前來的差事就是把問題問出口便可。

沈溪微笑道:“若在下說差事需要保密,不能據實以陳,是否會讓王尚書你覺得不敬呢?”

王倬避開沈溪的目光,略顯尷尬:“無妨,你本就領的是皇差,不必在意別人的態度。”

沈溪正色道:“其實王老不是外人,既是朝中多年老臣,你我又同在兵部任職,很多事不必避諱……這麼說吧,陛下讓在下到南京來,其實是想把南京官場好好整頓一番,藉助的也是在下吏部尚書的身份。”

王倬大感意外,問道:“不知如何個整頓法?”

沈溪道:“無非是裁撤一些冗官冗員……過去這些年江南官場太過安逸,很多人把這裡當成養老之所,陛下走一趟江南,尤其是在南京,感覺這裡暮氣沉沉,全無朝氣,希望有一些改變,這纔派在下來整頓。”

“是這樣啊……”

www ●ttκǎ n ●C O 王倬聽了並不太相信,便在於沈溪告之的答案太過敷衍。

沈溪再道:“寧王之戰中,南京府庫開銷也不同尋常,陛下滯留安慶府期間發生不少事,王老該清楚吧?”

王倬皺眉不已:“之厚說的是……糧草調配不及時?”

沈溪微微搖頭:“不僅如此,是很多事摻和在一起,陛下認爲江南官場應做出改變,文官武將都該有新氣象。陛下登基至今,京師官場已有根本性的轉變,反而南京這邊因循守舊,此番陛下來一趟親自驗證後非常失望……”

“之厚所言倒也在理。”

王倬想了很久才憋出這麼一句。

沈溪道:“王老前來,還有別的事情麼?”

王倬一怔,他沒料到剛坐下來說了幾句,沈溪便下了逐客令。他非常尷尬:“之厚,你也知現在是非常時期,老夫說一句實話……你這趟陣仗不小,城內早就盛傳你是替陛下來秋後算賬的。”

沈溪笑問:“怎麼涉及算賬之事?”

王倬嘆道:“這不也是因你突然不同尋常地造訪南京有關?朝廷平定寧王之亂,最後雖大獲全勝,但過程卻異常複雜,如今江南之地尚有寧王餘黨未能剿滅,對朝廷的威脅始終存在。”

“聖駕在南京時或許未有清算的打算,現在遠離是非之地,心有怨懟,或許想藉此宣泄一下鬱悶的心情。”

沈溪點了點頭:“如果王老非要把此番陛下對南京官場的整頓當成秋後算賬,也說得過去,但在下不想大動干戈,儘可能會大事化小小事化無。”

“如此甚好。”

王倬連連點頭,“有之厚在,想來一切無礙。之厚果真識大體啊……”言語中對沈溪有諸多恭維,王倬把沈溪捧得很高,希望沈溪能依照承諾不鬧出太大風波。

二人又交談一番,王倬識相地起身告辭:“此番乃例行拜會,時候不早,老夫便告辭了。”

沈溪沒有挽留之意,起身相送。

王倬很客氣,謝絕沈溪下樓相送,到了房門口便轉過身,匆匆離開。

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二〇〇六章 同流合污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七十八章 開張見喜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
第三七七章 陰晴不定女兒心(第三更)第二六七六章 助力第一七八七章 小王將軍的本事第二五七六章 觀念碰撞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一九〇六章 不速之惡客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一四七五章 安心覺第六七一章 抵京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二〇〇六章 同流合污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九十二章 無言以對第一九〇章 縣試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一六〇五章 翻手爲雲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一七八四章 接踵而至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二三九六章 唯一人選第八九七章 唐兄,很多人關心你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一一六三章 誘敵深入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一五四六章 大戰爆發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二六六三章 武功治國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一三二九章 沈大人的官威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三四五章 政治危局第一九四九章 沒了蹤跡第一四四五章 主帥與監軍第二二四章 煽風點火(第五更)第二六四三章 值得信任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八九三章 人人覬覦的功勞簿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二八〇章 出案前綜合症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二〇一二章 三件事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一〇四二章 冷眼旁觀(三更求保底月票)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二二一章 老騙子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二二八五章 皇帝潛逃第三十八章 衙門有人好辦事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七十八章 開張見喜第三三五章 鄉試(上)第一二四五章 只有外合,沒有裡應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二二三四章 封侯?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三七八章 相見不見(第四更)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一九三章 一門雙傑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五二四章 以後講“廿一史”(第十二更)第二一六七章 無題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二四〇六章 所謂的堅持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一三九五章 微服出巡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五一四章 大明第一聰明人(第二更)第二五三八章 扼殺於搖籃第一四七四章 兩條路徑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