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七章 打鐵還得自身硬(第四更)

沈溪在皇宮太廟舉行的祈福儀式非常順利,按照既定流程,焚香祭拜,寫上表天地的祭文,祈求皇后和皇后肚子裡的“皇子”平安,就算完事。

按照邏輯來說,心誠則靈,但沈溪連張皇后肚子裡懷着的究竟是皇子還是公主都不知道,現在就要強行認定誕下的會是龍子,還要煞有介事地裝模作樣,這實在是有點兒太過考驗演技。

宮廷戒備森嚴,除了祭祀人等,並無什麼人前來觀禮。

沈溪從祭臺上下來後,將祭文交給一旁侍候的鴻臚寺官員,自有專人將祭文妥善保管,但皇帝最後看不看是個問題。

說是給沈溪安排了個新差事,但這差事怎麼看都像是糊弄人的。

皇帝病重臥榻不起時,對神明庇佑自然看得很重,但近來皇帝病情好轉,注意力都放在西北戰事上,也就想不了那麼多了。

當然,弘治皇帝也會關心妻子,但沈溪祭祀結果如何,能否獲得上蒼庇護,就不在弘治皇帝關注的行列。

祭祀前後進行兩個時辰,繁文縟節很多,結束後沈溪將自己進出宮門的腰牌上交禮部,意味他以後沒有機會再自由進出宮門。

拿着腰牌沒方便沈溪,反倒便宜了謝遷,沈溪被指使在文淵閣票擬一晚,以至於此後謝遷隔三岔五就讓沈溪去謝府一趟,商談無非都是西北用兵之事,但沈溪哪裡有那麼多的意見給謝遷?

沈溪身在京城,雖然說是天子守國門,但距離九邊重地怎麼說都有幾百上千裡,朝廷要制定什麼大的戰略方針,輪不到他一個小翰林指手畫腳,至於具體用兵策略,沈溪不知前線具體情況,就算謝遷偶爾介紹些,但很多都是四五天前甚至是十天半月前的情況,路上一來一回,計劃趕不上變化快。

沈溪有過一次亮眼的表現後,很快就“歸於平淡”,但謝遷有什麼事,還是喜歡找沈溪商量,無論沈溪能否給予他幫助。

轉眼中秋佳節就快到了,謝韻兒一行依然杳無蹤跡,不過信件倒是先到了。

信走的是官郵,是謝韻兒在廣州城出發時發往京城府上的,沈溪算了算時間,距離謝韻兒一行出發已經有一個多月時間,這封信在路上走了個把月,那等人回到京城,至少還需要一個月。

沈溪原本希望家中女眷能在八月底回京,如今看來希望泡湯,他一個人在京城,沒有正式的差事,每天所做無非寫寫畫畫,又或者去外面走走逛逛,偶爾還要去吏部和禮部打聽下有無官缺,同時朝廷擔心像他這種賦閒的官員會撂挑子不幹,還必須要到掛職的都察院報到。

八月十四下午,沈溪跟蘇通在京城一處酒肆會面。

酒肆是棟臨街的二層小樓,位於東直門附近,不過店面的廳堂布局顯得很狹窄,二樓僅能容納四張桌子,怎麼看都像是普通民戶改造出來的鋪子。

蘇通在沈溪回京後,多番宴請沈溪,可惜一直未能如願。此番沈溪終於接受邀請,但卻是在這麼個小地方,沈溪不知蘇通是故意低調,以掩人耳目,還是說爲沈溪清譽着想,避免因接受宴請而被言官說成是請託賄賂。

總之沈溪對於一向出手豪爽大方的蘇通,請他到這種小地方來吃酒,感到有些奇怪。

“……沈兄弟,這兩年爲兄客居京城,家中產業管理不善,頭年閩西一代茶園普遍歉收,所以……先委屈一下,回頭再換地方宴請沈兄!”

看來蘇通是囊中羞澀,不得不降低了生活標準。京城居大不易,在京一年下來怎麼都得花個百兩銀子,才能維持起碼的排場,並非汀州這種小地方可以相比。

沈溪關切地問道:“是否需要在下幫蘇兄渡過難關?”

蘇通趕緊擺手:“並非難關,沈兄弟多慮了,爲兄能夠應付!”

沈溪笑了笑,沒有勉強。如今他別的沒有,銀子有的是,這次回京他特地帶了兩大箱銀子,後續送到京城供他在官場打點的銀子更多。

得益於沈溪在閩粵桂三省的商業網絡逐漸成型,惠娘、李衿姐妹幫他打理兩廣的生意,宋小城負責福州周邊產業,就算他現已卸任,可餘威猶在,東南各省官場不看僧面看佛面,尤其是兩省都指揮使常嵐和李徹,儼然把沈溪當做靠山,而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地方各級衙門,也都要賣給他這個前三省督撫面子。

之前謝遷跟沈溪說過,現在沈溪看起來沒差事在身,可等玉米和番薯的種苗運到京城,皇帝指不定就會派他到戶部兼個侍郎的職務,又或者是去湖廣、江浙一代做督撫,到時還是鎮守一方的封疆大吏。

去湖廣任職,無非是改土歸流,平息地方民族糾紛,去江浙基本是平息沿海匪寇,反正大明看似太平其實暗地裡波濤洶涌,朝廷真要給他找些事情做並不困難。

沈溪在三省督撫任上做得不錯,隨他出徵的將士悉數獲得軍功犒賞,朝廷還特地頒旨嘉獎,別人怎麼都不會認爲沈溪是被賦閒。

沈溪道:“蘇兄,下一屆會試要在兩年後,爲何不帶妻兒回汀州?在京城備考固然重要,但保存家業同樣重要,不要爲了趕考,而將家業荒廢,打鐵還得自身硬哪!”

蘇通一怔,重複沈溪這句“打鐵還得自身硬”,覺得分外有理,不管是應考還是做官,若沒有銀子打底,什麼都不方便。但蘇通自家知自家事,要他放棄目前舒適的生活,的確有些艱難,當下解釋:

“長居京城,便覺此處繁華,不忍歸去,不若試着再考一屆會試,若不第,只能接受朝廷放差,自此後恐難再涉科舉!”

連一向對自己前途很有信心的蘇通,居然說再考一屆會試就準備放棄,安心做個衙門小吏,沈溪替蘇通這種心態的變化感覺幾分惋惜,一年不見,蘇通因家道中落,性格似乎變得沉穩了些許。

沈溪點頭:“此事若在下能幫上忙,一定盡力!”

蘇通聽到此話,頓時露出笑顏……跟沈溪預料一樣,蘇通求見他,要說的無非便是此事。

正所謂朝中有人好做官,蘇通自知若無人幫忙,他就算接受以舉人身份放官,很可能也要等幾年纔會出現官缺,所分配無非是縣學、府學教諭,或者是各道、州府縣衙的佐貳官,甚至是書吏。

考中進士,如果不是名列一甲、二甲,只是三甲同進士出身,要等個知縣一級的實缺,不知要猴年馬月。明朝科舉看似公平,但主要還是靠人際關係,打的是人情牌。

蘇通有沈溪這個朝中正三品大員幫忙,可以在吏部活動,回頭或許能放到縣丞這樣的實缺,等做個幾年,知縣出現缺額,朝廷來不及調遣,蘇通可以遞補爲知縣,如此逐漸攀升,做官未必比進士來得慢。

蘇通家道中落後,似乎迫切想得到官缺,連下屆會試都不想參加了。

但沈溪並不想讓老朋友這麼快放棄科舉之路,一個進士,就算沒有考取庶吉士入翰苑,將來也有成爲六部堂官的資格,名留青史。

可若只是個舉人,官通常不會做得太大,而且朝廷只有在官員遞補不足的情況下,拿來湊數,像高明城這樣能以舉人之身做到幾地知府,甚至成爲河南巡撫、戶部侍郎,放眼整個大明,幾乎是屈指可數,與之相比的恐怕只有大清官海瑞了。

蘇通得到沈溪的允諾,心中快慰,馬上向沈溪敬酒。

可惜沈溪沒有暢飲之意,搖頭道:“這幾日朝中或許有公事下派,怕是不能宿醉,只有謝過蘇兄的好意了。”

“還是沈兄弟讓人豔羨,早早就進入朝中,混得風生水起,人人稱頌。哦對了,聽聞沈兄弟家眷尚未歸京,若不嫌棄,倒可以暫居爲兄府上,必當盡心款待!”蘇通滿臉期待地發出邀請。

在沈溪印象中,蘇通對於求學沒多大熱忱,但對於吃喝玩樂很有一套,尤其是一些特殊的癖好,是他無法接受的,當即笑着搖頭,拒絕了蘇通的“好意”。

蘇通臉上露出失望之色,道:“沈兄弟雖不肯移居敝舍,也可時常過去做客,爲兄定盛情款待。沈兄弟切勿當爲兄落魄,就算家中經營的茶園有些不景氣,那也是……世道不好,府上多少有些積蓄。”

沈溪心想,哪裡是什麼世道不好,根本是這一年多時間裡,閩粵桂三省的茶葉買賣基本都被壟斷,茶引和鹽引一樣,無法形成暴利,說起來蘇通落於破產邊緣,還是沈溪的“功勞”。

*************

ps:第四更到!天子誠摯地求保底月票!謝謝啦!

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八二七章 被輕視了(第三更)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一三九四章 習慣就好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九四四章 大賊小賊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六十五章 老孃的閨名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
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八七三章 幫唐寅提親第二四四六章 無須理由第八三四章 從鹽引入手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八一八章 放火殺人(第三更)第一三九三章 老熟人第二一九四章 聯名第八二七章 被輕視了(第三更)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一〇七九章 進兵,撤兵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七二五章 蠟槍頭第二四一二章 悔過自新第二六一〇章 輿論中心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二六五一章 棄車保帥第一一二九章 暴風雨前奏(求月票)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一六六〇章 不得不妥協第一三〇一章 虛位以待第一三九四章 習慣就好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十六章 夏主簿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一五〇九章 故土第一五五九章 當皇帝沒勁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六三七章 比較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九十九章 會疼人的小姐姐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一三六一章 理清亂麻(第三更)第二四六四章 大獲全勝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一八〇五章 無條件信任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二三五三章 誰是閒人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一三〇五章 料於朝廷先第二六一七章 舉報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一七五二章 指手畫腳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九四四章 大賊小賊第一四九九章 過城不入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三六七章 改造地方第一七二九章 皇帝的寵信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三九三章 唐伯虎砸場(第三更)第二二一八章 父子之怨第一九九八章 朝不保夕第二一五五章 癲狂人癲狂事第二〇九二章 危險關係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一九一六章 借勢而爲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二一二三章 昏招第六十五章 老孃的閨名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四七二章 家不成家第四七三章 明朝歷史消失的四年第一六七五章 束手無策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九五六章 太子失蹤了第二四九四章 一門學問第一七九七章 死皮賴臉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