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二章 大獲全勝

在明朝的訴訟制度中,是以逐級上告的形式來完成最後定巘。

按照道理來說,民間有糾紛,首先要以裡甲從中斡旋,城市裡則是由坊甲,近城市則是廂甲進行調解。

調解不得,纔可以行政訴訟的方式告上縣衙。

而明朝沒有兩審終審制度,只要敗訴一方覺得訴訟不公,就可逐級進行“上訴”,按照情理來說,官司可以上達天聽,由皇帝來定奪。

但民間訴訟,多半在調解時就已止訴,鬧上衙門的都是少數,除非是作奸犯科被冤枉,或者是自家人性命爲人所害,貪官污吏橫行鄉里,受屈者纔可能不依不饒。

明太祖時,有常熟縣普通百姓陳壽六等人,因受地方官顧英欺壓,憤然將顧英綁起,頭頂《大誥》將顧英押至南京問罪,朱元璋親自接見判案,並以此改革吏治。最後陳壽六等人不但被賞賜銀鈔,還免除三年徭役。

雖然按照道理來說,這次的爭產案件,應該從縣衙開始上告,但本身商會與知府衙門就有很多關係,甚至知府安汝升還希望通過商會來撈得銀錢和政績,在這種狀況下,商會入稟知府衙門,其實是行捷徑。

這年頭,衙門有人好辦事,安汝升就算爲荷包考慮,也不會得罪惠娘,畢竟惠娘經常會派人送去銀錢作爲疏通之用。

當沈溪把詳細計劃說出來後,惠娘還有些憂慮:“小郎,我們只是升斗小民,知府衙門高高在上,我們還是不要去招惹的好。再者說了,楊氏藥鋪是楊氏祖產,官司就算最後我們贏了,回頭還是會被百姓戳脊梁骨。”

沈溪點頭,這年頭,很多事情不是靠法理來解決,而是靠人情,人治大於法治。

就好像這案子,《大明律》的確是保護民間所訂立的合理契約,但因涉及到祖產,就會產生許多問題,惠娘所擔心的,是如同那些訟棍所言,不但最後官司輸了,她還會被判杖刑。

但其實沈溪卻清楚,這案子在雙方簽訂有契約的情況下,官府多半也會以調解的方式來進行協商,最後令楊家拿出銀子,把祖產贖回,現在問題的關鍵是要證明,藥廠的藥方並非是楊氏祖上所傳。

“姨,你根本就不用擔心輸官司,這官司我們本身就立於不敗之地。若走知府衙門的途徑,反而更便利,楊家爲拿到成藥藥方,會使用各種手段給我們施加壓力,就是想讓姨你不戰而屈。若姨你堅持,而且態度堅決地上告知府衙門,楊家那邊就會膽怯,會主動過來跟我們協商。”

沈溪要讓惠娘表明一個態度,本來我想息事寧人,但你們楊家逼人太甚,我要跟你們死磕到底。

楊家現在是得勢不饒人,以爲有輿論支持就可以無法無天,甚至想得到成藥的藥方而坐享其成。

只要惠娘態度強硬,楊家必然慌張,明擺着的事,論勢力,楊家怎可能跟身爲商會會長的惠娘相比?

而商會又在知府衙門有關係,只要這場官司進了知府衙門,那楊家必然敗訴無疑。

第二天,惠娘就按照沈溪的提議,大張旗鼓地去找人寫狀紙,同時對外宣稱會走知府衙門的門路來進行反告。

若是一個官司,必須要在同一個衙門內受理,但惠娘卻是另起官司,反告楊家見利忘義,在賺錢之後不但強行霸佔藥廠成藥,還違背契約拖欠一百六十兩銀子的盈利分紅。

本來外界都以爲這案子惠娘肯定會吃啞巴虧,乖乖跟楊家那邊和解,誰知惠娘反其道而行之,居然把案子進一步鬧大。

這年頭,誰態度蠻橫誰就是大爺,之前輿論一邊倒地支持楊家,但在惠娘要在知府衙門反告楊家的事公開後,再經過沈溪所策劃的一輪輿論反戈,楊家反而從爭奪祖產的正義一方,變成見利忘義的小人。

才幾天工夫,楊氏藥鋪就在輿論之下暫時關門,因爲每天去楊氏藥鋪的不再是求醫問藥的病患以及家屬,而有很多故意前去搗亂的,其中就夾雜有沈溪讓宋小城派去的地痞流氓。

以前商會在府城沒什麼勢力,被人欺負只能忍氣吞聲,現在水旱兩路的幫派都歸了商會管轄,你一個小小的楊家也敢跟商會對着幹,能跟你講拳頭,幹嘛要跟你講道理?

不過沈溪也擔心惠娘宅心仁厚,不同意使出這些陰招,沈溪只能暗地裡跟宋小城商量,讓他派人去,而且找去的人都扮作是義憤而去聲援商會的“圍觀羣衆”。

如今宋小城在沈溪的幫忙下,跟絮蓮住進了原來的沈家小院,不用付房租,想住多久就住多久,以後要有兒子的話還能進學塾免費讀書,他頓時感覺從人下人變成人上人。沈溪讓他辦事,他不會說半個“不”字,做事絲毫不含糊。

惠娘作爲商會會長,本來可以直接將楊氏藥鋪趕出商會,但惠娘在這件事上卻很大度,我就是不趕你走,看你有什麼臉留下。

不出意外,楊家在強大壓力之下,無奈選擇了妥協。

楊凌和夫婦親自出面,到商會跟惠娘賠禮道歉,表示不再會提贖買產業的事。但惠娘卻知道,她已經無法再跟楊家繼續合作,楊家背信棄義,已經違背了商人最基本的誠信互惠原則。

結果,惠娘一分錢都沒多賺,當初多少銀子買的股份,現在多少銀子賣回去,從此陸氏藥鋪和楊氏藥鋪互無瓜葛。但若楊氏藥鋪以後再經營成藥,只能他們自己研究藥方,又或者從藥廠進藥,但價格跟城中別的藥鋪進價等同,不會有任何優惠。

自雙方達成和解後,楊氏藥鋪依然厚着臉皮留在商會中,畢竟商會進藥材的價格比正常渠道價格便宜近兩成,若退出商會的話,成本劇增,楊氏藥鋪只能等着關門歇業。

……

……

事情從正月十三開始,官司雖然鬧上官府,但最後沒開堂,雙方就已經和解,到正月底時,連同楊氏藥鋪的股份問題,也都一併解決。

雖然看起來惠娘在這場官司中損失了銀子,但其實楊氏藥鋪主要營收點還是在於成藥售賣,現在陸氏藥鋪在府城的聲望比楊氏藥鋪高很多,兩家藥鋪停止合作,反倒令陸氏藥鋪的盈利大幅度增加。

藥廠所生產的許多治療疑難雜症的特效藥,有沈溪從古方和明、清兩朝藥方中找出來的,也有謝韻兒從謝家傳下來的藥方中所精選的,療效顯著,如今已經成爲許多病患的首選用藥,行銷福建以及大江南北。

以前楊氏藥鋪賣成藥,都是以成本價進貨,等於是與藥廠爭利,而現在楊氏進這些成藥回去賣,藥廠卻可以穩穩地賺上一筆。

其實在拋掉楊氏藥鋪這個包袱後,惠娘和周氏的盈利反倒有所增加。

正月二十九,楊氏藥鋪帶來的危機順利解決,惠娘整個人輕鬆許多,當天特地在家裡擺開火鍋作爲慶功宴。不但周氏帶着沈溪和林黛過來,連謝韻兒也留了下來,年後三家婦孺還是第一次聚到一起吃飯。

沈溪最初提議吃的“火鍋”,經過這兩年的改良,無論是在鍋竈還是湯底、食材,都已經達到了真正火鍋宴的標準。惠娘並非那種小氣摳門的吝嗇鬼,從來不會在吃穿上太過刻薄自己,連帶家裡飯桌上也經常有魚有肉。

就好像這一桌火鍋宴,湯料是上好的鯽魚和羊棒骨湊一起熬製的鮮香白湯,食材中不但有提前煮好撕成一塊塊的羊肉和剁成條塊的雞肉,還有新鮮切成片的豬肉,鍋裡沒煮開,幾個丫鬟和小傢伙已經啃着雞骨頭,吃得滿嘴流油。

“慢點兒吃,又沒人跟你搶。”

惠娘見秀兒狼吞虎嚥的樣子,不由笑着說了一句。、

話說是沒人搶,但畢竟只有一隻雞,一桌人很多,分到每個人碗裡也就幾塊肉而已。秀兒在家裡專門負責做力氣活,她跟小玉,一個武,一個文,都得到惠孃的賞識,反倒是另外三個丫鬟,因爲只能幫忙做做散碎活,在家裡地位一般。

謝韻兒用筷子從湯鍋裡夾了塊羊肉,笑道:“要說這火鍋,味道真好,就連京城那些達官貴人也沒這麼吃的,這法子真是小郎想出來的?”

惠娘笑道:“可不是,咱家小郎聰明得緊呢,每每想起都嫉妒姐姐好福氣。”

周氏撇撇嘴:“這混小子,成天不學好,不知道他從哪兒學會的這些花花腸子。憨娃兒……說你呢,多吃點兒,你看看平日裡吃那點飯,還沒黛兒吃得多,能長高就怪了,難道你想將來比黛兒矮?”

沈溪嘆了口氣,他很想跟老孃解釋一下青少年男女發育期早晚的問題,可再一想,我說這個幹嘛,跟潑辣的老孃頂嘴不是沒事跟自己添堵?

“哦,知道了。”沈溪啃着雞肉回道。

惠娘突然道:“姐姐,之前我有個想法,咱這火鍋,一直就是自家吃,別人都不知道,倒不如咱開一家酒肆,專門經營這個?”

周氏心有疑慮:“好是好,開個酒肆……咱能管得過來嗎?”

惠娘笑道:“咱管不過來,不是可以請人回來管嗎?若是謝家妹妹的父親能過來當掌櫃,那就更好了,這樣妹妹就能嫁人了。”

謝韻兒擺手道:“掌櫃的怎總想讓我嫁人呢?我現在過得挺好的,那些個公子哥,我還看不上呢。不過掌櫃的開酒肆經營火鍋,我倒是舉雙手贊成,若是可以,我也想出一份錢,當個股東什麼的。”

“那感情好,既然姐姐和謝家妹妹都沒意見,那我回頭就張羅。咱不能把小郎的這鬼點子給埋沒了。”

惠娘說到這兒,瞟了沈溪一眼,神色中帶着些許嫵媚的風韻。

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五一八章 包在我身上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紅樓夢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八五一章 陷阱?
第二四四四章 說書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二二九三章 手段多變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一四六六章 治喪之臣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一二一一章 形勢危急第二三八〇章 各有算盤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七八六章 訂婚第一四五七章 沈家軍第二十三章 滿城硝煙楊家將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三七九章 希望與失望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二一八二章 打怕了第二三一四章 良苦用心第一九九章 以棋會友第二〇五一章 明眼人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二三〇〇章 聖心難測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二〇六二章 胡商第一一五六章 態度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二五〇章 有旨不遵第一二三六章 死而復活第一七〇〇章 協作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五八八章 聖前召對(第一更)第一七九八章 非唯一途徑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一六六章 破城在即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八九一章 疑惑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第一二三九章 英勇無畏第二〇六九章 野心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三十三章 講故事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二三七七章 還她自由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一五一八章 包在我身上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二〇二九章 選美第八三八章 案外有案第五三四章 假綁架,真獻策(第四更)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六十六章 林黛的紅樓夢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三三六章 鄉試(中)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二七〇章 全家備考第二二四二章 戰與降第八九六章 左擁右抱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二四二六章 宿命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二三五九章 不能不防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八七五章 秉筆太監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一七五九章 大婚第二五五四章 時機第一九六五章 新人事,新氣象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八五一章 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