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六〇章 娶妻不礙納妾(求推薦票)

京城距離福建四五千裡,若沿途看看名川大山,再在富庶繁華的城市逗留一番,加上一些地方必須繞道,這一去足足有六七千裡,對於沒有火車、飛機甚至是汽車,行路只能乘船,又或者是乘馬車走其實並不寬闊平坦的官道,別說是十二歲的少年郎了,就是二三十歲的青壯年,也經不起路途的折騰。

沈溪獲得去太學讀書的機會,可以邊讀上學邊備考會試,算是個難能可貴的上進機會,就算最後他沒有考中進士,也可以與那些名流大儒成爲師生或者同窗。

太學受業,若成績好,便能留在國子監教書,成績差點兒也會被分配到地方府學、縣學成爲教諭,成爲真正的士族階層。

雖然進太學並不代表能考中進士做官,但怎麼說也比一個普通的舉人強太多了,進入弘治年後一個舉人想在沒有關係和門路的情況下在家等實缺,等到天荒地老也不會有什麼結果,進太學還有個更隱性的好處,就是可以結交到達官權貴,有助於以後進仕。

蘇通雖然也符合二十五歲以下的入太學標準,可惜他在鄉試中未名列前茅,也未得到福建提學蘇葵的賞識,所以他進京師單純爲備考會試。

弘治十二年的這屆會試可以說是熱鬧非凡,唐伯虎、徐經、倫文敘、柳先開……最後以舞弊案收場,令一圖有所作爲的大才子最後只能寄情山水。

這一屆進士中,有一人不得不提,本是一個只列二甲第七名的進士,但他未來的造詣卻高得驚人,此人就是明朝一代心學大家王陽明。此時的王陽明名氣還不大,是兩次會試落第的普通舉人。

這年秋天,唐伯虎剛中解元,在江南名聲顯赫,正是他春風得意之時,他肯定料不到來年的春闈會以牽扯進舞弊案而慘淡收場。

沈家和陸家人,對於沈溪去京城,支持中帶着一絲淡淡的離愁,但他們知道這關係到沈溪的大好前途,耽誤不得,即便強忍分離的痛苦,也要送沈溪入太學。

“……與蘇公子一同去挺好的,蘇公子也是舉人公,兩個舉人公前往京師,路上有個伴不說還能一起作學問,等到了京城,也有人照應。只是這年前就去,真叫人捨不得。”

惠娘雖然跟沈溪沒有血緣關係,但這些年相處下來,早把彼此當作一家人,沈溪去福州參加鄉試一去三個月,回來還沒幾天,這又要啓程去京城,這次去可就要常住京師了,若在太學讀書,可能一年都回不來一次,畢竟從京師到福建的路途太過遙遠。

周氏問道:“要不,讓你爹送你去?”

沈溪搖搖頭:“娘,京師與福建相隔幾千裡,爹去一趟,至少也得三四個月才能回來,您真忍心我和爹都不在你身邊?”

周氏一時啞然,仔細一想,是啊,兒子要遠行求學,做孃的心中掛念,可連丈夫也一起去,幾個月在家裡爲之牽腸掛肚,那不是更不好受?半晌後她輕輕一嘆:“不忍心也要讓你爹送你啊,不然爲娘怎能心安?”

沈溪笑道:“娘,我已經長大了,這次去京師,我準備好了,明年就考個進士回來,這樣就不用在太學裡蹉跎幾年了,那時候我不就可以回來一家團聚了嗎?”

周氏笑罵道:“呸,你個憨娃兒就知道癡心妄想,知道進士兩個字怎麼寫的嗎?再者說了,你若真中了進士,那是要當大官的,回來做甚?到時候我和你爹去京城尋你,跟你過好日子呢。”

惠娘笑道:“姐姐別說了,說得妹妹那個饞啊……都不知該盼着小郎中進士還是不中進士好,若他當了大官,難不成咱兩家的緣分就盡了?”

Wωω● тт κan● C 〇

“哪裡有的事,他有出息,別人的好可以不記,你這個做姨的,這些年好似半個娘,他哪兒能不孝順?”

惠娘若有所思:“可惜咱商會在京師沒個落腳點啊……”

言外之意,惠娘還是想做一些力所能及之事,沈溪去福州考鄉試,她尚能幫襯到一些,可到了天子腳下的京師,她就鞭長莫及了。

……

……

出發日期定在十月中旬。

因爲太學是在年後開學,全國各地的太學生和國子監監生,要在年初抵達大明兩處國子監所在地,南京和京師,家鄉隔得近的還好,可以在家過完年再走,可沈溪卻不行。

弘治年間的南京國子監內並未設太學,他所要入學的太學遠在京城,若不能提前兩個月走,還真未必能在年初抵達。去了之後還要安頓下來,拜訪一些閩、粵在京名流,攀個親近,也需要一些時間。

如此算下來,十月中旬走,已經不早了。

而蘇通這些天,不但在家裡忙着收拾行裝,還在忙着“納妾”,一次就納了兩個回去。說是要趁着走之前,爲蘇家開枝散葉。

這年頭,有高堂在不遠行的說法。

蘇通長輩過世得早,蘇家已是由他來當家,這趟去京師,雖說只是去趕考,可這年頭出遠門畢竟不是令人放心的事。他如今只有個長子,尚在襁褓中,若他在外出有什麼意外的話,他的妻妾是沒法守住家業的,必然會爲同宗之人所竊奪。

所以,蘇通在子嗣的問題上極爲謹慎,既然家裡的妻妾不能給他多生幾個,他就多納兩房妾侍回來。

蘇家本來就家資萬貫,有大量房產和田產,還有茶園,現在又高中舉人,他要納妾,別說是小門小戶的黃花閨女,就連那些家底相對寬裕的富戶,也都願意把女兒送過來,給舉人老爺當妾可不是什麼辱沒門風之事。

其實沈家這邊,來問的人更多。

沈溪是已經迎娶了謝韻兒,不過到底年歲不相符,沈溪成婚當日還有人笑言他是娶了個娘回來。

沈溪若只是個秀才,根本就沒什麼人家願意把女兒送過來委屈當妾,可現在不同了,沈溪不但中舉,而且是解元,馬上還要去太學讀書,那京城之地,混幾年下來,就算不中進士,身邊也都是官宦子弟,到時候沈溪在京城落地生根,自家的女兒不就能跟着去京城享福?

媒婆再度擠破門檻,都知道沈溪要急着進京入太學,兼備考會試,時間倉促,各家想把女兒早點兒嫁過來,若來年沈溪再中進士,你就算倒貼錢把女兒送到沈家當丫鬟,人家也不稀罕。

“……沈小官人明年一定高中進士,夫人您不是也跟着享福?這家中只有一個妻子,想子孫滿堂要待何時?這些個姑娘家,都是要模樣有模樣,要嫁妝有嫁妝……屁股大好生養,三年抱倆,五年抱仨。”

媒婆的話千篇一律,不但周氏,連沈溪聽得都膩味了。周氏每每聽到這話,都是撇撇嘴笑道:“算了吧,我們家娃兒沒這等福氣,他才幾歲哪?纔剛剛懂這些,有個妻子便好。若令他沉迷於此,以後還怎麼做學問?”

媒婆好說歹說也是無濟於事,最終這些媒婆只能悻悻然而去,心裡卻在犯嘀咕。

以前沈溪剛過縣試,一堆人來說媒,就被推出門去,後來沈溪得府試案首、中秀才,來說媒的人更多了,沈家還是不滿意,結果娶了個幾乎大一輪的“老女人”回來當兒媳,這也罷,或者沈家就是想找個大一些的女人來照顧小秀才公的起居呢?

現如今,是人家的黃花閨女倒貼着嫁妝過來做妾,多好的機會,你愣是給人推了,這沈家人不是缺心眼兒嗎?

你缺心眼兒,別影響姑奶奶賺錢,當初接了營生時,我拍着胸脯告訴女家事情一定成,結果現在連茶水錢都要賠進去,以後誰還找我說媒?

沈溪臨走這些天,周氏光是接待媒婆就接待了二三十個,令她煩不勝煩。以前她若不滿意,別說破口大罵,連掃帚都可能拿出來趕人了,但現在她好歹學會了節制,畢竟她是解元公的娘,若是再潑辣無忌,那是給兒子臉上抹黑……就算我再不樂意,也要笑臉相迎,看你能把我怎麼着!

最後惠娘提出來:“……小郎再過些日子就走,這一去最少要兩三年,不如把他跟黛兒的事先辦了?”

“黛兒?”

周氏想了想,纔想起自己六年前路上撿到的小丫頭,這些年都當成閨女在養,疼都疼了,罵也罵了,打也打了,說是讓她做兒媳婦,現在卻讓沈溪娶了謝韻兒進門,如今再納進門也只能做個妾,豈不是虧待了這小丫頭?

惠娘笑道:“看姐姐踟躇的樣子,要不咱問問黛兒自己的意思吧。”

“問她?一個小丫頭,懂什麼呀?”周氏微微搖頭。

惠娘道:“黛兒到底也十五歲了,有自己的想法,若她覺得委屈,不想給小郎當妾,姐姐也別勉強,以後給她找個好人家嫁了便是……唉,韻兒也不知到底能留在沈家多久,若韻兒走了,連黛兒也嫁出去了,小郎該有多傷心?這兩個孩子我從小看着他們長大,早覺得他們是一對兒。”

周氏突然笑了起來,瞅着惠娘,神神秘秘地問道:“不過妹妹,你家曦兒呢?我覺得曦兒這丫頭也很好的,平日裡總是沈溪哥哥長,沈溪哥哥短的。”

惠娘面色一紅,啐道:“呸,姐姐沒來由也說渾話了,小丫她哪裡配得上小郎?再說,她才幾歲,哪裡懂得什麼情什麼愛,只是把小郎當作兄長看待。”

姐妹二人早就是同氣連枝,就算周氏潑辣,惠娘外厲,可這些年相處下來,別說是爭吵,連一點小的矛盾都沒有,因爲她們之間最懂得的就是感恩和互相體諒。

姐妹二人調笑一會兒,還是把林黛叫了過來,問林黛自己的意思。

“黛兒啊,你在我沈家也有些年了,本來是讓你給憨娃兒做媳婦的,誰知道後來發生了這麼多事情,反倒是你謝家姐姐先入了門,以後她指不定何時離開家門,你要是願意這就嫁進來做妾,以後扶正?還是說現在繼續先跟憨娃兒這麼處着,等將來謝家姐姐走了,你再入門?”

饒是林黛平日裡主意多,此時她也不知如何作答。以她的年歲,在這麼糾結兩難的問題間選擇,確實是難爲了她。

*********

ps:第一更!

天子先說個事情:現在咱們書每週的大約爲一萬票,這樣每週得到的精華數量爲150個,按照現在大家發書評的數量,這些精華僅僅能維持一天半的量!

天子每天的碼字時間大約爲10小時(大爆發時爲16個小時),碼完字下來人已經很疲勞了,如果手頭沒精華可用,幾乎沒管理書評的動力。因此,如果大家有心,不妨投幾張,這個不管多少每天都會產生,如果一週能有3萬的話,那就有300到400個精華,如果能有45000,那就是500到600的精華。

如果大家想與天子多在書評區交流,請務必多投,

最後,今天天子依然會爆發,請大家支持哦!謝謝!

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四〇三章 人來瘋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一五〇五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一五七三章 肆無忌憚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一〇九章 贖人的條件(第三更)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
第六六三章 榆溪之戰(上)第四一四章 內閣大學士的推諉(第四更)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八〇四章 一同南下(第二更)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一六五一章 最信任之人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二六二七章 西巡的打算第七七四章 楊廷和第九十三章 離家出走的大伯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二四八一章 功過是非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一三一三章 奉詔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一四〇九章 皇家事,天下事第一四五一章 過問與否第一八九九章 真正目的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一九五七章 定局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一四四八章 武岡州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三二八章 連環計(上)第八六九章 紅雙喜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一九七二章 本小姐動口也動手第一七四七章 高招第一二九三章 獻首級第二三三五章 談判與隔閡第二四〇三章 人來瘋第六六七章 論功行賞第一六九二章 閹黨做大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一七一九章 日常彈劾第一五〇五章 遠水難解近渴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二五〇五章 投效第二一二四章 敢諫第二一六八章 孰輕孰重第一六七二章 借人不得第一五七三章 肆無忌憚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二二六五章 權臣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一三五六章 高舉輕放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〇七四章 套路第三五五章 翻臉如翻書第二三七五章 散播消息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六五二章 危機重重第八四一章 交易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一七六七章 擔憂第一八二四章 讓你來試試第一九七章 姨?乾孃?或者……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二一一五章 不論身份只論朋友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一〇九章 贖人的條件(第三更)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二六一五章 先解燃眉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五八五章 定奪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一八五一章 頂層改革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