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

楊子器終於重獲自由。

他此番之所以能死裡逃生,不是朝中誰去找朱厚照說項,完全是因爲劉瑾進言,還有朱厚照“法外開恩”。

楊子器是朱厚照跟文官集團爭奪朝堂控制權的棋子。

這顆棋子曾被劉健和李東陽捨棄,但朱厚照並未吃掉這顆棋子,也沒將其招安,就這麼放了回去,如此一來朝臣對朱厚照的讚譽頗多,似乎之前將楊子器下獄的事情也就不算什麼了。

之前朝野都在可憐楊子器,但現在卻說,楊子器無中生有自找麻煩,若不是新皇法外開恩,連小命都沒了。

皇陵的事情是你一個小小的吏部主事可以管的嗎?不自量力,現在陛下寬宥於你,已是天大恩澤,這還是陛下看在太后和太皇太后爲你說話的面子上,才放過你,以後可要感恩圖報!

朱厚照做了一件漂亮事,心裡十分高興。

朱厚照賞罰分明,既然劉瑾會做事又能安排好他吃喝玩樂,還能在他身邊出主意解決問題,對劉瑾自然多了些寵信,將劉瑾提拔爲御馬監監督太監。

雖然這個職位只是御馬監二把手,但劉瑾在宮中地位瞬間就不一樣了,宮中太監和宮女見到劉瑾都恭恭敬敬,連蕭敬也不例外。

“劉公公,這次事暫告一段落,你立下大功,賞也賞了,希望以後把朕交待的差事做好。現在就有一樁交給你去辦,據說皇陵玄宮已落成,先皇終於可以安葬……護送先皇棺槨的重任朕交給你,你一定要把事情做好!”朱厚照吩咐道。

劉瑾眼前一亮,這分明又是一個立功的好機會。

先皇下葬,皇帝必然出巡至皇陵,親自參加葬禮,甚至連太后鳳駕也會同往,畢竟泰陵同時也是未來張太后的陵寢,陪同兒子一同參加葬禮理所當然。而護送棺槨的差事,是這次皇帝出巡中最爲重要的差事,可以說葬禮的安排,皇室跟大臣間的溝通,通通都會由職司太監負責。

劉瑾趕緊推辭:“陛下,此等差事……老奴不能勝任,陛下當請蕭公公統領爲宜!”

劉瑾之所以拒絕,是他知按照規矩,這差事理應由司禮監掌印太監承擔,就算他現在得寵,已榮升御馬監監督太監,但還是沒資格負責這職司,就算皇帝開恩交由御馬監統轄,那也應該是御馬監掌印太監負責,而不是他這個御馬監二把手領銜。

朱厚照皺着眉頭道:“蕭公公年老體衰,做事不夠爽利,朕體諒他,讓他陪着鑾駕和鳳駕一起去就行了,至於護送棺槨這等重任,以他的身子骨根本頂不起來,還是由你這樣年輕的太監擔當爲好!”

劉瑾這才下跪:“老奴感念陛下信任,一定將差事辦好,不辜負陛下的期望!”

朱厚照滿意點頭,親自攙扶劉瑾起來,好一副君臣相得的畫面。這下把張苑氣得夠嗆。心底滿是怨懟,暗自琢磨:

“劉瑾到底有什麼本事,居然回宮不久就能做得到御馬監監督太監之職,還得到陛下如此信任。尤其現在他擔當的差事,本應由蕭公公做,我何不去跟蕭公公反應一下,打壓一下劉瑾的囂張氣焰?”

張苑是小市民出身,雖然明白拉幫結派的重要性,但他既無能力又缺乏遠見,以至於無法處理自己跟皇帝、同僚間的關係。

朱厚照現在身邊缺的是能幫他做事的人,就算張苑照顧朱厚照再周到,只要不能滿足這個基本的要求,隨時都有失寵的可能。朱厚照從來都不是一個感情用事的人,現在他更注重身邊人的能力。

……

……

張苑不明白劉瑾如何得寵,但有一點很清楚,必須利用手裡所有的關係來打壓劉瑾。

他首先想到的是蕭敬,而蕭敬顯然不會幫他,因爲這個老好人從來都不想牽扯進朝堂爭鬥中,隨後張苑便想到自己的靠山,一直跟劉瑾有罅隙的壽寧侯張鶴齡和建昌侯張延齡兄弟。

張苑給張延齡寫了一封信,說明宮裡的情況,表明自己在皇帝身邊的地位已經快要被劉瑾搶走。

張延齡趁着進宮給張太后請安的機會,路過文華殿時,在偏殿見到急於得到聖寵的張苑。

張延齡聽到張苑近乎哭訴一般的話語,惱火地喝斥:“……你個沒用的東西,也不想想自己什麼身份,你乃東宮常侍,是陛下身邊最得寵的太監,怎比不上一個剛回宮不久的老太監?”

“之前教你的那些東西呢?你就沒用心討好陛下,帶着陛下出宮玩樂?”

張苑臉上滿是爲難之色:“侯爺,奴婢是想幫陛下,可出了宮門,奴婢兩眼一摸黑,完全不知東南西北,上哪裡去找姑娘,找戲班子,找好吃好玩的東西供給陛下?侯爺可要幫幫奴婢啊!”

張延齡打量張苑,怒道:“你什麼都要依靠本侯,是嗎?你就沒想過,自己不知道的東西,爲什麼姓劉的那麼清楚?”

張苑想了想,回道:“劉公公在宮裡當差多年,就算之前失勢,認識的人可不少,而且他先在內監多個部門任職,又到地方擔任鎮守太監,關係網編織得很深,而且……他手頭有銀子,可在方方面面進行打點……”

“侯爺,您不幫奴婢,奴婢如何能按照您說的,得到陛下眷顧,將來幫您做事?”

張延齡差點一巴掌打到張苑臉上,生氣地說:“你怎麼老是跟本侯找麻煩?本侯這麼跟你說吧,你想要得到的東西,只能自己想辦法,如何得到聖寵,得憑你的真本事……陛下再怎麼信任那姓劉的,他不過剛回宮,你在宮裡這麼多年,不會連栽贓陷害的本事都沒學會吧?”

“劉瑾做事有如神助,但明槍易躲暗箭難防,你大可在背後給他使絆子!本侯能提醒你的就這麼多了!”

張苑這才知道,名義上張延齡是他的靠山,但遇到什麼事情根本就指望不上,只有靠自己靈活應對。

回乾清宮的路上,張苑仔細思索這個問題:“……建昌侯分明是個一毛不拔的鐵公雞,我指望他,還不如靠自己呢!”

“可是,現在我在宮外沒勢力,宮裡內監衙門中有權有勢的太監,誰不在外面有三五個義子,乃至一堆幹孫子?我毫無根基,唯獨只有個侄子還在外地,根本幫不上忙……”

“不過,我倒是可以給侄子寫封信,看看他怎麼說。”

想到沈溪,張苑突然覺得有了底氣……自己在外面的幫手可是封疆大吏,而且深得皇帝陛下信任,如今在朝中可說是呼風喚雨的大人物,這可比劉瑾在宮外的助力大得多。

“……小侄子不是想早些回京入閣做大學士嗎?如果我能進司禮監,對他的幫助一定不小。不行不行,我現在就給他寫信,讓他給我提供些人手。可是……這山長水遠的,大要幾個月才能溝通信息。”

“我不能全依賴侄子,自己也得在宮外培養些勢力,認幾個乾兒子。就算我沒什麼門路,可以請人幫忙,最好是找一些有錢有勢的人幫忙,以我東宮常侍的身份,要認幾個乾兒子應該不成問題吧!”

到此時張苑才意識到自己應該培植勢力,但其實之前他做東宮常侍的時候,早就有人巴結,可惜那時候他沒膽子接洽,怕惹上麻煩。

現在時局不同,劉瑾回來後,張苑在皇帝身邊的地位急劇降低,再想有人主動投靠,就沒那麼容易了。

而且有一點張苑不明白,就算他在宮外培植勢力也未必管用,不瞭解朱厚照的喜好,在頭腦和見識上的弱點得不到解決,他怎麼都不可能超越劉瑾。

要在宮中出頭,最重要的還是要有腦子,其實在朝中也一樣,就算要拍馬屁,也要拍對人拍對地方,錯了可就萬劫不復。

而經歷沉浮的劉瑾,性格上更趨完善,甚至比歷史上的劉瑾更加成熟,行事越發老練,再加上頭腦遠超一般人,想要對付他非常困難。

……

……

就在張苑想辦法認乾兒子的時候,孝宗葬禮日期正式確定下來。

六月二十六,午時。

鑾駕、鳳駕一行,準備於六月二十五日上午動身,前往泰陵參加葬禮……其實現在天氣炎熱,葬禮大可放在泰陵落成後,那時差不多已入秋,天氣涼爽,出行會方便安適許多。

不過朱厚照如此安排也沒錯,按照以往的規矩,玄宮落成就要安葬棺槨,朱厚照想出宮遊玩,趁着父皇下葬的機會去泰陵看風景,順帶享受下面人安排的助興節目,於是日期便定得很早。

隨着葬禮日期確定,內閣和禮部做出安排,朝中主要文臣留守,除禮部尚書張升隨駕外,其餘各部以及寺、司衙門派去隨駕的人基本是二把手。

內閣同去的人僅有謝遷而已。

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五五五章 假冒佛郎機使節的土著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七三章 畫娘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一八四四章 戲本不對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一三九六章 逼宮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
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一九二四章 不慌不忙第二六七二章 宣府見第四五〇章 失心瘋(第三更)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八五七章 變批發爲零售(第二更)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二三八六章 京城一盤棋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四二九章 降還是不降,這是個問題第五五五章 假冒佛郎機使節的土著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二二〇九章 等待已久第二六二三章 謝幕第八七六章 太子的鬱悶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二三八三章 大權在握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三七四章 得不到的纔是最好的第二〇四〇章 以政策換利益第五十一章 生意經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三五三一章 海戰第一六五九章 君臣博弈第七八五章 謝沈兩家的婚事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三四三章 謝老兒不上朝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八〇〇章 從京官到地方大員第二二九七章 通風報信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七三章 畫娘第二二五六章 後患無窮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〇八三章 一片安寧第二六三三章 來了別走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一八四四章 戲本不對第三六六章 大媳婦,小郎君(第三更)第一三九六章 逼宮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二〇二六章 站邊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二章 頭懸樑,錐刺股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二一八八章 不好惹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一六一一章 出巡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二四一五章 國富民強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一六九章 沒有不透風的牆第一一一〇章 這是要鬧哪樣?(第一更)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一七三六章 豹房面聖第一一三五章 何樂而不爲(求月票)第二二六八章 慶典變狩獵第一八六二章 拿出證據來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二八六章 拜見大儒(第五更)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三五四章 逆子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四〇四章 捉姦(第二更)第二五二七章 搬家第五十六章 童言無忌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五六四章 選後第二五五一章 轉進第二五八三章 爲害一方第一〇六四章 狼狽爲奸(第一更)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