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

寧兒和朱山服侍起來手腳麻利,而林黛似乎還在生沈溪的氣,一直沒有露面……小姑娘總會因爲一點兒小事想不開,就算她想出來噓寒問暖,此時也憋着一口氣,躲在屋裡側耳傾聽。

寧兒把熱毛巾遞上給沈溪擦臉,臉上帶着笑容:“少爺,今天王家二少爺來過,說是兩天後要參加武會試,想跟您討要幾本秘籍,可是您不在,小姐沒讓我開門,隔着門把人給打發走了。”

朱山憤憤然:“他纔沒走呢,到下晌天黑才走,我都沒去買菜……”

春天雖然早就到來,但小院裡的伙食依舊很簡單,基本頓頓蘿蔔白菜,因爲南方人不太習慣吃麪食,沈溪讓唐虎買了不少米糧在家屯着,只是菜必須得出去買。

雖然市面上如今已經有芹菜、韭菜、萵苣等銷售,但價格騰貴,好在蘿蔔、白菜價格一直保持平穩,朱山在認得周圍的路後,平日出去買菜的活,便由她跟寧兒輪着來。

“有大米飯沒有?晚上同僚宴請只顧着喝酒了,肚子裡沒什麼東西。”沈溪問道。

朱山笑呵呵地回答:“少爺,您等着,我這就去拿。”

朱山很勤快,尤其是在熟稔以後,心裡對沈溪無比崇拜,尤其是在沈溪中狀元被左鄰右舍稱頌後,每次出門她都昂着頭。只要沈溪在,她就很安逸,但若沈溪出門,家裡似乎少了主心骨,幹什麼都不得勁。

沈溪簡單吃了點兒東西,剛回房躺下,門“吱嘎”一聲打開,林黛與他經過幾天的冷戰後,終於忍不住想化干戈爲玉帛,自己抱着枕頭過來,先把枕頭放好,人鑽進被窩,用手攬住沈溪的脖子。

“我們……我們一起睡吧。”

林黛好似在認錯,嬌滴滴地說道。

沈溪背後軟語溫香,可他不敢轉身,因爲這會讓他犯錯,當下柔聲道:“嗯……你睡外面,我睡裡邊。”

林黛呼吸稍微急促些,不知是生氣,還是動了情,輕聲問道:“爲什麼我們不睡在一起呢?”

沈溪笑道:“怎麼睡,我睡上面,你睡下面?哎呀……”

林黛一拳頭打在沈溪後背上,嗔罵聲跟着傳來:“壞人……你想怎樣,就怎樣……”

到後面,聲如蚊蚋,微不可聞。

真是讓人意亂情迷啊!

青梅竹馬的戀人,與你睡在一個被窩裡,對你說“想怎樣就怎樣”,這是多麼勇敢的表白方式!

沈溪就算還沒到血氣方剛的年歲,但最少身體的零部件發育得差不多了,這時候應該做的唯有一件事,就是轉過身將佳人抱住,讓林黛如願以償。

但事到臨頭,沈溪反倒有些猶豫,因爲他覺得這樣對不起這個對他寄予所有期望的小情人。

如今沈溪迎娶了謝韻兒,就算沒發生什麼,可怎麼說謝韻兒也是他名義上的正妻,若他就這般與林黛成其好事,林黛最多隻能以妾侍的身份進門,甚至有可能連妾的身份都沒有……因爲他身在異鄉,這時候納妾必須要先徵求高堂和正妻的準允。

這麼一來,林黛一輩子都有可能是個無名無份的丫頭,這可不是男人有責任心的表現!

“等等吧。”沈溪柔聲安慰,“再過些日子,我們就該回鄉省親,到時候我跟爹孃說,正式迎娶你過門,那時候謝姨應該就不再是我妻子了,你進門,沒人會欺負你。”

沈溪本以爲林黛會不高興,卻沒想到林黛輕輕“嗯”了一聲,把沈溪抱得更緊了。沈溪這才明白,林黛或許早就考慮過這方面的事情,她把沈溪當作家人更多一些,而不會爲一時得失計較什麼,最重要的是沈溪心裡有她。

不過如此一來,好事又耽擱了,沈溪總覺得自己在愛情方面,有時候太過瞻前顧後。

“大男人做事,有時候真的要果斷一些!”沈溪在心裡提醒自己。

……

……

沈溪在京城恢復了兩點一線的生活方式,家裡、翰林院兩邊來回走,日上三竿上工,到日落黃昏時回家,整個一朝九晚五的上班族。

翰林院的工作看起來繁瑣,但只要找到偷懶的竅門,想輕省下來也不難,就好像上課一樣,拿着一份書卷,可以盯着看許久,別人只當你是在研究學問,沒人會去留意你是否走神。

因爲他們自己也在走神。

只有上官來視察的時候,才需要作出一些似模似樣的工作,比如說摘書記錄。

所謂的記錄,其實不過就是抄寫,文捲上有什麼抄什麼,至於所抄的內容最後是否會被編入到《大明會典》中,暫時沒人管,因爲《大明會典》的副總裁官程敏政自身難保,朝廷暫且未指派新的翰林學士過來接替其任務。

“知道嗎?聽說陛下看過當日我們遞上去的條子,大發雷霆,似乎有人寫的不甚令陛下滿意,只是陛下未對此事追究……不知道是哪個不開眼的,寫了不合適的文字上去?”

沈溪無意中聽到有人議論,心中一緊。

在謝遷把衆人寫的條子收上去後,有幾天時間皇宮那邊沒半點兒風聲傳來,就在衆翰林以爲此事不了了之時,突然傳出這麼個風聲。

那些當日在紙條上胡侃瞎侃的人擔心不已,他們本就對明初這段歷史一知半解,很多還是事後與同僚私下交談,方知道太祖太宗之間有這麼一段典故,但具體的事,就算是至交好友也不會說得太詳細,因爲當初靖難涉及到帝位正統問題,朱棣後人也不願承認自己老祖宗的皇位是篡位所得。

沈溪怎麼聽,都覺得同僚之間所說的“不開眼”的人說的就是他。

回頭想想,把建文帝的年號提出來,似乎真的不妥。

可沈溪再一分析,弘治皇帝既然覺得此事不該提,那就不應拿此事來問左右隨從,還讓翰林上條子來回這道策問,分明是皇帝自己不想說,想借着編修《大明會典》的翰林的嘴,把事情提出來。

在這件事上,沈溪自認還是迎合了弘治皇帝的心思。

但就怕弘治皇帝想一套做一套,明明是想借助別人的口說出,卻在人家說出來後,興師問罪。

不過好在只是風聲,暫時沒什麼人到翰林院來追究此事。

這天上完一天班,沈溪把英宗正統年間的法典、法令整理完畢,正準備收拾一下回家,翰林檢討王九思把英宗天順年間的資料給他送了過來。

要說沈溪這些下屬中,多數都是混日子的,一般人在翰林院也待不了幾年,早晚會被放到六部或者地方任職,但這王九思顯然不屬於這類人,他是那種上進心很強的類型,總希望每件事都做得出彩。

王九思是弘治九年進士,殿試後經過翰林院複試遴選爲庶吉士,在丙辰科二十名庶吉士中屬於爬得比較快的,做事認真努力,爲庶吉士教官侍講學士張昇和侍讀學士王鏊所賞識,如今已是從七品的翰林檢討。

但就算王九思認真努力在翰林院打拼三年,可到底不是一甲出身,沈溪一來就壓在他頭上,此人估計心裡有刺,便不斷給沈溪“找事做”。

這王九思屬於那種很得上官賞識,但卻不爲同僚欣賞的那種人,尤其是沈溪看他有些不順眼,明知道我才十三歲,剛把手頭上的活路做完,沒給你安排差事,你做下屬的倒先給我找事做!

可沈溪對王九思多少還有那麼點兒尊重。

王九思是“前七子”之一,在文壇享有盛名,跟李夢陽、何景明、康海這些人齊名,沈溪作爲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後起之秀,仗着官稍微比王九思大那麼一點兒,直接給他甩臉色不太合適。

雖然王九思官秩沒沈溪高,但在翰林院裡比沈溪資歷深厚,沈溪作爲初來乍到者,本就是要用心做事贏得上司賞識,從這點上來說,王九思是在幫他。

幸好有朱希周出面來爲沈溪說話:“讓沈修撰休息一下吧,他剛到翰林院,尚不熟悉這裡的事情,等後面稍漸習慣,再做這些也不遲……孔昭兄,你先幫敬夫整理一下,完畢後再交由沈修撰處置。”

在翰林院中,沈溪年歲最小,尚未有表字,別人稱呼他又不能以大名“沈溪”相稱,所以都拿“修撰”的官職稱呼,這就使得沈溪在所有人中顯得有些另類。

至於這位“孔昭兄”,名叫顧淺,字孔昭,同樣是弘治九年由進士遴選爲庶吉士,屬於悶聲做事那種,不怎麼善言辭。

王九思走遠了,還聽他在對同僚議論:“後生小兒,居然也與李閣老比肩?”

王九思對沈溪不怎麼服氣,倒不是因爲他自己,而是他所崇拜的內閣大學士李東陽。

卻說李東陽對王九思有賞識和提拔之恩,他之所以能被選爲庶吉士,有李東陽欣賞的成分在裡面,所以王九思一直拿李東陽當作恩師看待。

李東陽十八歲中進士,創造了大明朝最年輕進士的記錄,爲世人稱頌,偏偏這記錄被沈溪打破,而且還整整提前了五年,且沈溪中的又是狀元,直入翰林院,所以在士子當中,很容易拿沈溪與李東陽這兩位“神童”比較。

單從年少有爲來看,沈溪似乎更勝一籌,可李東陽畢竟已位列次輔,崇拜他的人多,拍馬屁的人更多,相較之下沈溪自然會爲人所輕,認爲他不配與李東陽相提並論。

沈溪對此卻沒什麼想法,卻說當年李東陽以神童之名爲景泰皇帝接見時,與他同時被接見的還有另一位神童,二人年歲相仿,甚至仕途前半段做官經歷都相似,這人便是涉及鬻題案的禮部右侍郎程敏政。

就算神童又如何?

際遇不同,能當官卻未必能長遠!

沈溪就算被人稱頌爲“神童”,也不想爲此聲名所累,牽絆他仕途走向。

************

ps:第五更!

呼呼,總算寫完了,天子也有點兒佩服自己的毅力!嗯嗯,大家不來一波訂閱、、和鼓勵下嗎?

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三四六章 沒見過世面(第三更)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五八二章 鎮守太監(第二更)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九一三章 風光
第二五八一章 權臣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一〇九八章 揣摩聖意第二四一三章 新立後?第六九一章 首位訪客(第四更)第二二七一章 一條道走到黑第二四〇四章 談條件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一五三章 棋子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二二七二章 天註定第一一二章 技術決定一切第一二五二章 決戰在即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二四四〇章 揭破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四七二章 你幫我,我幫你(第六更)第二一六六章 喪心病狂第七七八章 謝府家宴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五九〇章 謝鐸刊書(第三更)第六〇一章 何時熬出頭(第四更)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五九八章 地理課(第一更)第六三八章 替閣老審奏本(第一更)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一五一七章 名留青史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二三四一章 勸退第四一七章 涉險過關(第七更)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一〇五二章 不可同日而語(第三更)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三四六章 沒見過世面(第三更)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第一四五九章 虛報第一四七章 以詐制惡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五八二章 鎮守太監(第二更)第二九三章 官賊本一家(第十二更)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第八〇八章 老友同行(第一更)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一五三三章 仙法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二〇六六章 樣子貨第八六八章 屬驢的第四七〇章 抄來的祝酒詩(第四更)第一〇八四章 進退善惡第一二五三章 目標正陽門第一三〇三章 預見(求月票)第二二九九章 特殊的合作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二一四五章 待遇差別第八一〇章 折道蘇州訪故人(第三更)第一八六六章 搬家風波第三十六章 官司第一三七三章 同遊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七〇一章 家花野花(第三更)第一九三九章 鎮不住了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一一六七章 反轉:大爆炸第九五〇章 危機四伏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二三一章 獅子大開口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二九五章 築京觀第一二四二章 神兵天降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三三八章 再鬧失蹤(第三更)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一五〇七章 送糧第九七〇章 弘治彌留第二五三〇章 小試牛刀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二一六二章 心安回肚子裡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一九四八章 賜宴文華殿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九一三章 風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