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八二章 殘垣守城

“大人,如何是好?土木堡裡全都是逃難的百姓!”

把總劉序帶人前去查探一番,回來後報告說進入城堡的士兵已被難民堵在土木堡西側入口。

難民不知道爲什麼突然來了這麼多官軍,很多人凍餓交加,見到官軍他們沒多少恐懼,居然涌上來討要吃食。

如此一來,官軍無法入城,火炮、火銃、彈藥以及糧草等輜重無法運到城內,在沒有槍炮參與協防的情況下,若韃靼人突然殺至,絲毫抵抗的能力都沒有。

胡嵩躍抽出佩刀,怒喝:“大人,您下令,屬下這就去殺出一條血路!”

沈溪怒罵:“有什麼火氣,去衝着韃靼人發,對大明百姓撒野算男人嗎?讓騎兵從土木堡北部和南部城門衝進去,下馬後迅速設置路障,控制各主要路口,然後讓隊伍分流,從北門和南門進去!”

土木堡內難民是堵住了城門洞,但只是城西這片區域人流相對較多,加上進城士兵不讓,導致城門被堵塞,甚至發生糾紛。

一衆孬兵光顧着進城避難,加上他們平日就喜歡在老百姓面前耀武揚威,對付這些難民他們更絲毫不會客氣。

沈溪現在只能讓騎兵繞道從難民背後進城,將通道打開。

這個時候絕對不能心慈手軟發放糧食,否則各處難民聽聞,會一窩蜂跟着官兵跑,那時候城塞更進不去了。

光是城門就足足堵塞半個時辰,沈溪看了看天色,這會兒已經過了正午,日頭開始西斜,沈溪知道再不進城恐怕會有麻煩,如今已有多批斥候傳報,韃靼人距離土木堡的距離愈發近了。

隨着南北城門疏通,士兵們蜂擁而入。

與此同時,前頭抵達的輜重兵開始在土木堡內發放糧食,擁擠在西門的難民聽到消息後開始往土木堡中心聚集,沒過多久城門便恢復了暢通。

士兵悉數進城,沈溪剛鬆了一口氣,但還沒等他上城牆部署佛朗機炮,一個不好的消息傳來。

奉命調查土木堡情況的斥候回稟:“大人,土木堡城塞一丈左右的缺口有八處,三尺左右的缺口大概有二十餘處,城北、城東兩處城門無完整門板,請您示下!”

沈溪未置可否,胡嵩躍怒道:“這是什麼鳥地方,城門連門板都沒有,怎麼駐防?一丈以上的缺口就有八處,若韃靼人強行破城,城塞豈有守住之理?”

沈溪嘴角浮現個諱莫如深的笑容,心想:“城牆只是有幾個缺口,四個城門少兩扇門板,就當是什麼大驚小怪的事情,這跟城中沒有水源相比,那簡直是小巫見大巫!”

深知歷史的沈溪,對土木堡周邊環境較爲熟悉,當年土木堡之變,英宗率領的親征大軍便駐紮在土木堡,因爲土木堡地勢較高,水源斷絕,挖井兩丈也見不到水,而土木堡周邊最近的水源地,是在土木堡城南十五里開外。

當初瓦剌人假意撤兵,讓明朝官兵出土木堡補充水源,結果飢渴的明軍到了河邊,一擁而上補水時,瓦剌人突然從側翼殺出,令大明官兵落得幾乎全軍覆沒的慘況,最後連皇帝都被人擄掠去了。

如今駐兵土木堡,將遇到跟當初土木堡之變一樣的窘況,那就是缺水。至於城堡中有幾個破口的問題,那都不叫事,沈溪巴不得韃靼人主動從缺口處發起攻擊,這樣能充分發揮火炮和火銃的作用,甚至有希望反敗爲勝。

如果韃靼人圍城不打,那他就無計可施,讓士兵們渴上個三四天,沒戰死先渴死了。

爲了不打擊軍心士氣,沈溪暫且不提水源的問題,只是下令讓士兵妥善保管好自己的水袋,先保證最基本的飲用水需求。

至於牲畜飲水則直接掐斷,人都快沒水喝了,牲畜這會兒派不上大用場,渴極了殺牲口放血喝都是有可能的。

“傳令三軍,對有缺口的地方稍作修補,城門一定要補上,在城塞內外找尋樹木,讓民夫砍伐製作!”沈溪道。

因爲準備戰鬥的時間不多,沈溪不敢確定韃靼騎兵幾時會來,原本就是一座幾近廢棄的城池,想以此來作爲屏障的確太過難爲人。

沈溪如今只能死馬當成活馬醫,有一線生機就要盡最大努力,說不定韃靼派來追擊的騎兵只有不到一千騎呢?

只要韃靼人不具備圍城能力,那沈溪感覺這一戰的勝算可以提高一兩成,沈溪預估過,一旦韃靼騎兵數量超過兩千,就只能寄希望於來犯的韃靼將領犯錯,否則只憑紙面上的戰力,明軍無絲毫勝算。

太陽一點點西斜,沈溪登上西城城頭,第一時間指揮人手將二十門佛郎機火炮架好。土木堡南北段城牆一里,東西二里,規模不是很大,城塞中聚集大批難民,準備時間倉促,沈溪一時間有些焦頭爛額。

偏偏還有各種事情麻煩他,一樁樁一件件全會匯聚到他面前:“大人,城塞中無樹木,附近倒是有一些,但一時間難以釘成門板,城門只能暫時用樹枝堵上!”

“大人,城北又有大批難民入城,這些難民是從宣府方向過來!”

“大人,韃子騎兵已經來了,您看……前面天空煙塵遮天蔽日,那是羣馬奔馳激起的揚塵!”

……

沈溪感覺自己的腦袋都快炸開了,但當他聽到韃靼騎兵到來的消息時,依然不自覺地擡起頭來,看向西方官路的方向。

面向西邊的土木堡城牆有七米高,居高遠眺,可以清晰地辨認出韃靼騎兵揚起的塵沙,韃靼人的前鋒距離土木堡大約只有五六裡的樣子,但目前僅僅只有西城牆上架起了火炮,北、東、南三面城牆處於不設防的狀態。

城中弓弩手和箭矢缺少,平日訓練的那些火銃手也沒來得及集中,加上城門洞開,怎麼看形勢怎麼惡劣。

如果韃靼人抵達後第一時間從其餘三個方向攻城,沈溪沒有任何辦法應對。

好在有一點,韃靼人不清楚土木堡的情況。

如果換作是瓦剌人,他們或許還對土木堡有所瞭解,可是韃靼人兵鋒卻從未染指過土木堡。

“全軍準備!”

京營兵原本懶散而鬆垮,但如今刀架在脖子上了,他們也知道現在當逃兵唯一下場便是窩囊地死去,只能在城中準備迎戰。

火銃兵在城中集結,而刀盾兵則拖着自己的家當上了城頭,結果發現這裡的城牆連個城垛都沒有,只是土牆,如果被韃靼人亂箭射上城頭,連個躲避的地方都沒有,一個個頓時打起了退堂鼓。

此時沈溪已將二十門火炮架設好,好在之前連同炮手一起從居庸關要了過來,再加上沿途從民夫中徵募了一批填裝手一同進行訓練,否則現在才重新手把手教導的話,沈溪恐怕連死的心都要有了。

“記得,先將子銃填充好炮彈,放入母銃之重,等我發令之後,才點燃火繩,步驟不能出錯!”

由於火炮手和填充手臨陣經驗不足,沈溪作爲主帥,在城頭再次充當教習,讓大家嚴格遵照日常訓練進行。

韃靼人先頭部隊距離城塞越來越近,終於,韃靼人在距離城塞大約三裡的地方停了下來,沈溪從懷裡摸出自己在東南沿海平匪時使用的自制望遠鏡,往遠處看了看,發現韃靼人數量不多,似乎只有三四百騎的模樣。

此時有眼尖的士兵也發覺了敵人的底細,把總朱烈瞪着大眼仔細看了看,無比氣惱地說道:“不過三五百的韃子,居然趕着我們跑了一路,實在可氣,沈大人,不若派兵去將他們殲滅!”

沈溪冷聲道:“胡將軍這是在主動請戰嗎?”

朱烈口氣很大,但聽了沈溪的話,他不由嚥了口唾沫,站在原地不敢吱聲了。

就算只有三五百韃靼騎兵,也不是說擊敗就能擊敗的,關鍵在於沈溪麾下的騎兵數量太少,而且嚴重缺乏實戰經驗。

與之相對應的,韃靼騎兵久經戰陣,三五百韃靼騎兵在平原上展開,在有足夠衝鋒距離的情況下,擊垮一兩千腰挎長刀手持盾牌的大明步兵絕對不成問題,更何況這還不是邊軍步兵,而是一向疲弱的京營兵。

就算沈溪有傾巢而出取勝的把握,他也不會這麼做,因爲韃靼人先頭兵馬到了,後續人馬相隔不會太遠。

韃靼人行軍講究前後呼應,等這邊戰事進行到一半,後續韃靼騎兵不用太多,再有三五百騎,那明朝兵馬終歸要落敗。

沈溪將望遠鏡揣回懷裡,道:“韃靼人的前鋒兵馬不多,這是好事……韃靼人應該不會貿然攻城,繼續加固城塞!”

如今既然已進入土木堡,沈溪說什麼都不會貿然攻出去,有火炮,有城塞,手裡加上民夫還有八千人,土木堡內的防守力量不可謂不強大。

在沈溪眼裡,韃靼人絕對是帶着仇恨而來,要除掉自己而後快,或許會施展其並不擅長的攻城戰,那時候騎兵就發揮不出應有的威力。

沈溪在城頭看了一會兒,確定韃靼主力暫且沒有到來,他沿着馬道下了城牆,準備去別的方向查看情況。

“胡將軍,過來!”

沈溪看了看天色,馬上夜幕就要降臨,他估摸入夜後戰事便打不起來了,現在該解決水源問題。

“大人有何吩咐?”胡嵩躍一臉不解地看着沈溪。

沈溪道:“你馬上搜集水袋,等入夜後派快馬往城南去,找到有小河的地方,運幾批水回來。切記,這批水很可能在未來幾天裡成爲城內的生命源泉!”

第一九九五章 善待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九三九章 沈溪很重要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四八六章 你不覺得臉紅嗎?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
第一九九五章 善待第一六二四章 君王不朝第一〇五七章 各方反應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九二一章 粗俗的讀物第二六六四章 嘗試第九三九章 沈溪很重要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一一三〇章 鋼鐵防線(第二更)第八三二章 不蝕本的買賣(第三章)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九〇四章 誰說這是行賄?第一二六〇章 最後的戰鬥第二三二八章 相聚時難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四五六章 皇帝賜宴(第五更,祝新盟主)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九八章 備考府試第一八一六章 誰幫誰第二五三三章 大出意外第一〇一章 早熟的小蘿莉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一二八三章 脫罪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二三九四章 探監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六八六章 大明才俊第一人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一〇五〇章 龍潭虎穴(第一更,求月票)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八四〇章 曉之大義第一四〇五章 出人意料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一七七八章 身邊人第二二六一章 飛不出鳥籠第一九五六章 除瑾夜第二二八二章 堵門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第二六四四章 公卿過堂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四八六章 你不覺得臉紅嗎?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四三三章 名利色(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一一五八章 來不及第八八二章 船家少女第一四七八章 紙上談兵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二六六八章 意想不到的敵襲第二〇五〇章 傲慢無禮第一三一七章 弘治十七年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九〇九章 太子要當男人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二六二五章 地位不保第一一五〇章 兵臨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一九七四章 書房夜對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四五一章 斷糧道第五〇一章 不着調的差事(第一更)第二二六三章 杯葛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一二二〇章 詐敗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二一九一章 督戰第一七三九章 國策第九四五章 贈婢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四五七章 不稀罕(第六更,盟主加更)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五四七章 志不在朝堂(第四更)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五十九章 議辦商會第二〇〇〇章 遲來的午朝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二四五章 日期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二四六一章 山火第二三一〇章 危機第一四〇八章 太子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