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

朱厚照本對寧王謀逆之事一無所知,可當小擰子捅破窗戶紙後,突然感受到撲面而至的危機,覺得自己的龍椅隨時都有被人奪走的風險。

張永傳來消息,說寧王正在積極調動兵馬,不日就將起兵,還派出刺客準備刺殺朱厚照,張苑和江彬不甘示弱,各自將江西、南直隸等地官員跟寧王勾結等情況上奏,還將寧王過去幾年收買人心、拉攏士紳的事跟朱厚照奏稟。

朱厚照有些發懵。

“……以前但凡有人跟我提到寧王,都說他年輕有爲,乃難得的少年英傑,允文能武,爲何現在卻突然傳來風聲,說他是個心懷二心的逆臣?”

不過,朱厚照不管得到的情報是否爲真,都決定親自領兵去把寧王給徹底蕩平。

寧王是否謀反在他看來無關緊要,最重要的是現在終於有機會表現他卓越不凡的軍事才能了。

這也是沈溪早早便讓剿滅倭寇的戰事失去懸念,唯一讓朱厚照覺得能證明自己豐功偉績的機會。

就算沈溪沒有回來,朱厚照已開始佈置,除了讓江彬和許泰調動護衛人馬,還讓人去跟張永和徐俌等人打招呼,讓南京方面配合調動大軍平叛。

朱厚照還點了王陵之、劉序等留守新城的將領,準備帶這些人跟隨他出兵討逆。

爲此,朱厚照興奮得一晚上都沒睡好覺,結果第二天一早他得知沈溪會在當晚回到新城,頓時情緒低落起來。

“壞了,壞了,沈先生回來後,一定會反對我親自領兵的計劃,到那時他爲了保護我,肯定又會統領兵馬前去平叛,到那時我又只能躲在後方看他表演……這麼好的機會錯過就不會再來。”

朱厚照琢磨着沈溪搶功勞的事情,越想越心緒不寧。

這邊張苑還在喋喋不休對朱厚照說出兵準備,顯得他很有能力,但其實這次所有的行軍和作戰方案,都由下面的人完成,唐寅更是幫了他不少忙,把計劃書詳細羅列好,張苑纔有機會在皇帝面前侃侃而談。

張苑可不知朱厚照對沈溪歸來的巨大擔憂,還以爲是好事,說可以讓沈溪幫忙參詳作戰計劃。

朱厚照突然伸手將張苑的話打斷,語氣冷漠:“沈尚書回來,若極力反對朕領兵親征,該當如何?”

張苑一怔,沒跟上朱厚照的節奏,等琢磨過來後才意識到朱厚照對沈溪有很強的戒備心理。

那是一種學生或者是孩子對老師、家長的敬畏,生怕自己胡鬧的事被師長阻止,想先一步把事情定下,木已成舟後沈溪就反對不得。

張苑道:“陛下,那現在……”

朱厚照站起來,負手來回踱步,開始認真思考問題,半天后道:“這樣吧,朕今天就離開新城,帶上小王將軍他們一起,先到南京備戰,那邊到底比這裡更接近江西,有什麼新情況也可以第一時間知曉。”

張苑心道:“可不是麼,今天我那大侄子就要回來,以他兵部尚書的身份,軍中所有事務都要聽他的……陛下想自己統籌戰事,自然要離大侄子遠一些,到南京後那裡的人誰敢跟他唱反調?不過卻便宜了張永那老東西。”

張苑道:“陛下不等沈大人回來麼?沈大人凱旋而歸,若陛下不在……”

朱厚照怒不可遏:“你聽不懂人話還是怎的?朕說過了,沈尚書回來一定會反對朕御駕親征,所以只能臨時改變計劃……馬上傳令下去,午時前出發,啓程前往南京……朕從陸路走,至於船隊則運送兵馬和糧草前往南京,在南京城匯合。”

“啊!?”

即便張苑料想朱厚照會出奇招,依然有些猝不及防,畢竟太過倉促,完全是朱厚照一念之間,說走就走。

不過張苑沒資格在朱厚照面前說三道四,而且他不覺得朱厚照離開新城有何不妥,他跟江彬一樣,最怕的就是沈溪回來後控制皇帝言路,早一步離開對他來說也算是大好事。

張苑趕緊行禮:“陛下,老奴這就去安排,定能在短時間內出發!”

朱厚照道:“不是短時間,而是最多不超過一個時辰……朕也要着人收拾,還得跟皇后知會一聲……這次朕去南京,可能會讓皇后留在南京皇宮,等着朕凱旋的好消息……哈哈。”

說到最後,朱厚照彷彿已看到自己平定寧王之亂凱旋而歸,沈亦兒看着他一臉崇拜的模樣,豪情壯志油然而生。

張苑和旁邊侍立小擰子等人心裡卻瘮得慌,他們很清楚朱厚照這麼做有多胡鬧。

……

……

新城衙門。

唐寅一早得知沈溪會提前一天返回新城,召集人手開會商討晚上的歡迎儀式,突然有上諭到來,說是讓王陵之、劉序等人前去整頓兵馬,再過一個時辰便領軍跟隨聖駕出發。

“出了什麼事嗎?”

唐寅領完上諭回到會議室,蘇通等人聽說後都莫名其妙,覺得事情不同尋常。

唐寅卻大概明白皇帝所想,道:“看這意思,陛下要早一步前往南京整兵,聽說跟西邊某位藩王謀逆有關……陛下適逢其會,決定親自領兵前去平叛。”

王陵之不解地問道:“陛下平亂,爲何要讓我一起?”

劉序笑道:“這還看不出來?這是陛下對小王將軍信任有加……此番想在不出動沈大人的情況下,由我等協助陛下領兵,將叛亂給平息咯。”

對於好戰的王陵之來說,並不覺得這是好事,因爲他始終認爲,只有追隨沈溪才能打勝仗,跟別人卻禍福未定。

而對劉序這些人來說,能跟着皇帝討逆是極大的榮光,甚至比跟着沈溪打仗還要有派頭,畢竟到最後所有戰功都是皇帝賜予的,跟着皇帝總比跟着兵部尚書更直接,只要稍有功勞,皇帝便會大加賞賜,而跟着沈溪只能按部就班封賞,還要跟一大羣人競爭。

唐寅臉色發黑。

“陛下突然說要走,分明是不想讓沈尚書牽扯到這次討逆戰事中來……可能沈尚書也預計到有此一招,而臨時決定先一步回新城。”

蘇通問道:“那我們該如何是好?陛下要御駕親征,出了什麼事,不是我等能承擔的。”

“對,對。咱應該想辦法,最好是等沈大人回來,再行商議爲妥。”旁邊鄭謙立即附和蘇通的意見。

唐寅顯得很爲難:“本來最好是我去覲見陛下,陳述利弊,請陛下收回成命,可惜卻沒有門路……現在只能早一步派人去通知沈尚書,讓他有個心理防備……”

劉序問道:“有必要嗎?”

唐寅瞥了劉序一眼,“陛下已吩咐,午時前便出發,算算時間現在一個時辰都不到,爾等奉皇命隨同御駕,可先回去準備。”

蘇通緊張地問道:“軍師,沈大人不在,我等便遵從陛下之意派兵出征,是否太過僭越和倉促?不如等……”

唐寅態度堅決:“陛下決定之事,我等沒有反對餘地,必須一邊聽令而爲,一邊傳話給沈尚書,請他酌情處置……若事情辦不好,陛下怪罪下來誰能擔待?”

蘇通立即意識到,唐寅在迎合皇帝方面不遺餘力,在皇帝和沈溪間做選擇,唐寅倒向的是皇帝而不是沈溪。

唐寅把自己當作天子之臣,而不是沈溪的幕僚。

意識到這點後,蘇通不敢隨便亂說話了,畢竟現在新城是唐寅做主,他這個法官沒有調度的權力,最多隻能對唐寅提出一點個人見解,至於聽不聽從,那就不是他的責任了。

……

……

新城亂成一團。

本來爲迎接沈溪凱旋,城裡就在籌備歡迎儀式,到處都顯得很凌亂,現在突然皇帝要在短短一個時辰內帶人離開,一時間讓新城亂上加亂。

很多人不明白爲何皇帝突然要走。

沈溪剛說要回來,皇帝便決定離開,在一些人看來很可能是君臣間在某些問題上產生嚴重分歧,如此一來很可能影響他們的仕途。

不過對於江彬和許泰來說,卻巴不得皇帝早點離開,等去了南京基本就可以高枕無憂了。

“……剛纔有人在驛館旁鬼鬼祟祟打探消息,好像是查那女人的事情,我一着急就帶着人把他拉到隱秘的地方給咔嚓了……”

許泰見到江彬,趕緊跟江彬說了之前發生的事。

江彬一聽有些緊張:“你倒是長本事了,在沈之厚的地盤也敢殺人?”

許泰着急了:“不然怎麼着?那女人失蹤之事,到現在還沒查出個頭緒來,陛下暫時不過問,但不敢保證以後也不問,咱要趕緊想辦法纔是。”

江彬道:“那就把善後工作做好……被人發現的話,咱一點好處都落不着。你查清楚那人是誰派來的?”

許泰搖頭:“不是這城裡的人,好像是外面來的,神神秘秘的,問東問西,手下跟了他一段時間,發現不對勁,趕緊通知我,我就帶人去把他給做了!”

江彬有些發愁:“你的意思是……事情可能已爲人察覺……幸好陛下突然決定離開這裡,把家當都收拾好了,今天你隨船離開,我留在陛下跟前,有事的話我會派人通知你一聲。”

“若陛下問那女人呢?”許泰緊張道。

江彬道:“就說是在船上,陛下一時見不到就會淡忘,南京那邊另有安排。只要陛下惦記着軍情,就不會過問那女人的事……最重要的還是趕緊派人去調查,早一步把那女人抓回來!”

……

……

朱厚照本來到新城的目的是見沈溪,然後一起領兵,不想沈溪搶先出徵,更是經過一場海戰就把倭寇徹底打垮,讓他失去顯露軍事才能的機會。

擔心沈溪勸阻他御駕親征的情況下,朱厚照在沈溪凱旋這天先一步離去。

藉口也是冠冕堂皇,軍情緊急,但實際上朱厚照是要去完成一場暫時不存在的戰事,那就是平定“寧王舉兵謀反”。

若是在京城,朱厚照如此荒唐的舉動定會被大臣勸阻,但在新城,他要做什麼完全沒人管,說午時前必須出發,到了時間點肯定要動身。

等朱厚照換上一身便裝上了鑾輿,外面兵馬已排列整齊,就等跟着他上路。

“陛下,人馬已整頓完畢。”

江彬作爲朱厚照跟前最受寵信的近臣,此時一身英姿颯爽的戎裝,從馬上跳下來,對朱厚照呈奏。

朱厚照滿意點頭:“傳令三軍,出發!”

說完,朱厚照放下鑾輿的簾子,靠在座椅背上休息。隨着鑾駕啓動,後續車隊跟着起步,一行浩浩蕩蕩往城北而去。

來時走的是水路,回去卻要走陸路,朱厚照對地形不熟,以爲跟北方一樣只要乘坐鑾輿就能在江南地界穿行無阻,卻不知從新城到南京這一路上要跨越的河流不少,陸路而行必定遭受很多阻礙。

這事沒人提醒朱厚照,本身也沒多少人瞭解,張苑和江彬之流對行伍之事瞭解不多,所以也未專門做準備。

一行浩浩蕩蕩經北門往城外而去,朱厚照親率人馬,再加上臨時又從新城徵調兵馬,還有出城送行的文官、將領和普通百姓,城門內外很是熱鬧。

朱厚照沒有要檢閱三軍的打算,坐在鑾輿上無精打采,由於城裡到城外幾十裡官道均鋪設了水泥路,馬車走在上面非常平順,不知不覺間朱厚照竟然睡了過去。

……

……

沈溪得知朱厚照離開新城,艦隊剛剛抵達長江口外海,到新城這段航程大概還要走近三個時辰。

沈溪站在甲板上,聽雲柳把話說完,並未感到有多意外,好像一切都在他預料中。

雲柳道:“大人,如您所言,就算您不跟陛下提寧王謀逆之事,也會有人主動向陛下檢舉,陛下就在江南,任何威脅到他安危的都屬頭等大事,只是陛下親自領兵……還是有些冒失。”

沈溪擡頭看着前方遼闊的海面,語氣平和:“你說我去勸陛下,有用嗎?”

雲柳無言以對。

朱厚照有多頑固,雲柳很清楚,而沈溪好像從一開始就沒打算勸阻朱厚照親自領兵。

“陛下離開也好,至少我回去後省去了許多繁文縟節……但陛下此番出城,半天能走多遠?”

雲柳稍感意外,問道:“大人要追去跟陛下見上一面,向陛下提及如何才能平定寧王之亂?”

“看情況吧。”

沈溪回過頭,往船艙而去,隨口道,“勸也無用,我不會支持陛下御駕親征,陛下也不會同意讓我隨軍,那就只能隨陛下心意……若寧王被我派去的刺客殺死,自然一切安好,不然即便有一場戰亂,相信朝廷的兵馬也不會落於下風!”

雲柳想了想,不由點頭。

正如沈溪所言,朱厚照統率大軍去平寧王之亂,麾下有許多追隨過沈溪的精兵強將,而寧王兵馬基本都是烏合之衆,跟朝廷的正規軍作戰能力相比,差距實在太大,勝利應該不在話下。

沈溪突然有些遺憾:“本來陛下御駕親征沒什麼,只是他輕信奸佞,以張苑和江彬等人爲智囊,實不可取。若是陛下能把唐伯虎帶在身邊參詳軍機,勝利的機率要提高許多,可惜啊可惜。”

……

……

唐寅帶人送朱厚照出城後,整個人有些鬱鬱不樂。

一來是因爲朱厚照根本就沒提過帶他走,二來則是在城外送行時,連皇帝的面都沒見到。

本來唐寅以爲自己在迎駕和送行的組織工作上,都頗有建樹,而且還跟張苑攀上關係,這次怎麼也會得到皇帝另眼相看,結果朱厚照壓根兒就沒想到他。

倒是鄭謙那邊被臨時傳話受到徵調,跟着大隊伍一起去南京,至於具體做什麼,唐寅想象不到,如此一來唐寅見蘇通時,神色非常糟糕。

蘇通並不知唐寅心中失落,正爲不能隨聖駕西去感到慶幸不已,甚至替鄭謙惋惜不已。

畢竟鄭謙臨時奉調去軍中,要受不少苦頭,而且皇帝顯然沒那麼多時間跟鄭謙見面,鄭謙去了基本上屬於吃力不討好。

“軍師,陛下送走了,咱該回去了吧?”

蘇通帶着人過來,跟唐寅道。

與蘇通一起過來的還有張侖等人,這些都是留守的將領,許多人依然覺得很遺憾,他們跟隨沈溪南下就是爲求取功勞,而跟着皇帝打仗的話,要比跟沈溪表現的機會更多,可惜如此大好時機卻錯過了。

文臣卻不然,寧可跟着穩打勝仗的沈溪出征,也不想跟着聖駕,平白招惹麻煩。

唐寅非常遺憾:“剛送走陛下,又要迎接沈尚書歸來……哎,還不知該如何跟沈尚書說及此事……若沈尚書怪責我等,也沒辦法。”

蘇通道:“沈大人明事理,怎會跟我等爲難?這是陛下的決定……張將軍,趕緊安排送行兵馬回城。再過幾個時辰沈大人就將回來,入夜前後城裡將舉行隆重的慶祝儀式,切不可耽擱。”

……

……

朱厚照中午從新城出發,到下午日頭西斜時,消息已傳到南京城。

快馬入城後,消息爲南京守備太監張永所知,他趕緊去見徐俌,商議安排迎接聖駕事宜。

“……陛下終於還是來了。”

徐俌得知朱厚照到南京來,顯得很興奮。

畢竟之前城裡已做過一番準備,皇帝到來意味着南京城裡的權貴有機會親自跟皇帝奏稟事情,爭取到更多的政治資源,而徐俌作爲魏國公,又是南京守備,有更多在皇帝面前表現的機會。

張永非常着急:“現在傳來消息,說陛下取道南京,直接領兵前往江西,概因寧王謀逆之事。”

徐俌稍微有些驚訝:“寧王謀逆?事情已確定了嗎?”

無論是張永或者徐俌,都曾聽說有關寧王圖謀不軌之事。

寧王要是起兵的話,會迅速順江而下攻取南京,奪取大明半壁江山,跟北京朝廷對峙是最好的局面。

寧王朱宸濠繼位後便一直在佈置此事,拉攏地方士紳,不斷地擴充王府護衛兵馬,在江西鬧得不可開交,徐俌對此一直有所警惕,卻苦無證據,只能暗中加強南京防務,提防被人一舉攻陷。

張永着急了:“徐老公爺,當初可是你跟咱家說,寧王會謀逆,咱家纔跟陛下稟奏,怎現在你竟然推口說不確定?莫非你是想推卸責任,讓咱家在陛下跟前丟臉?”

徐俌這纔想起跟張永會面時曾說過此事。

當時張永爲皇帝過南京而不入非常鬱悶,徐俌於是便說寧王圖謀不軌,皇帝不來南京犯險也是好事,當時根本沒當回事,更多是安慰,卻沒料到張永會以此跟皇帝上奏,促成皇帝御駕親征。

徐俌問道:“陛下親自領兵,沈之厚肯定隨行了吧?”

張永神色陰冷:“這纔是最要命的地方……陛下得知沈大人將要返回城池,居然先一步離開。陛下還從新城抽調數千人馬,加上之前的護衛人馬,差不多有兩三萬人,下一步便是從南京抽調五六萬兵馬,逆江而上討賊……”

徐俌道:“沈之厚不至,誰來領兵……陛下怎麼不等沈之厚回去後再走呢?”

張永沒好氣地道:“徐老公爺沒聽懂嗎?陛下就是要繞開沈大人,自己領兵,過一把運籌帷幄的癮頭……再過幾天聖駕就要到了,陛下在南京城裡是否會過夜都難說,現在已有徵調兵馬的諭令到來,咱得爲出兵之事負責,出了狀況誰能擔待?”

徐俌本來心情不錯,覺得皇帝到來是好事,現在也擔憂起來。

“老爺,南京兵部來人了。”就在徐俌不知該如何應付張永時,突然心腹幕僚徐程出現在廳堂門口。

徐俌頓時輕鬆起來,暗自慶幸有人解圍,嘴上道:“張公公,本公先去見過兵部來人。”

張永沒好氣地道:“怎麼,咱家不能旁聽?來人說的多半也是此事。”

徐俌苦笑道:“說不定,本公不多作陪了……來人啊,伺候張公公到花廳等候,老朽去去便回。”

……

……

徐俌從大廳出來,跟徐程一起往正堂而去。

徐俌在路上大致將張永前來說的事情跟徐程轉述一遍,徐程道:“公爺,此事問題很大啊。”

徐俌本來有些匆忙的腳步頓時停頓下來,側過頭,皺眉問道:“什麼問題?”

徐程道:“陛下剛到新城,沈大人那邊就立下大功,陛下領兵的企圖泡湯,聽說寧王有可能謀反,所以趕緊帶兵前來,甚至連跟沈大人見一面都等不及,看來陛下是對沈大人有了芥蒂。”

徐俌氣息有些粗厚:“君臣間有些小的嫌隙沒什麼好稀奇的,沈之厚剛剛取得大功,陛下還能把他怎麼着不成?”

徐程眼珠子骨碌碌一轉:“之前朝中勳貴都在提防沈大人崛起,怕沈大人兼兵部和五軍都督府的差事,架空大家手裡的權力,但現在看來,未必如此……不過接下來這一戰可就至關重要了,誰能幫陛下平息寧王之亂,誰就是大功一件!”

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十四章 風箱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五十七章 神秘的小蘿莉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
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一五九八章 代溝第一八七三章 謝遷的樂觀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七四五章 要做權臣第二〇五八章 戰時衙門第六一〇章 皇宮考覈(上)第一三七一章 接待第一〇一五章 莫欺老實人(求月票)第一四二二章 來勢洶洶第四九三章 三堂會審(第六更)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二二〇八章 身死或身敗第一八六四章 舉薦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八五二章 薑是老的辣第一七一七章 麻雀變鳳凰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一二八一章 有何評價第一五二六章 百般阻撓第一五〇二章 糧食危機第二〇七章 府試(第八更)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一七二三章 千里送信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四十九章 微服私訪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一三三二章 合不合適第六四六章 沈公(第二更)第一九八四章 上位第二二〇四章 困獸猶鬥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一一九二章 承諾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三四九章 撕破臉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二四五二章 權力之爭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一三六九章 進展順利第二三八五章 來過年第二二四七章 建行在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一八一三章 面熟第三六一章 帶女眷上京(上)第十四章 風箱第二三八四章 移駕審案第九十八章 火鍋宴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一一七四章 困城(上)第五二六章 寓教於樂(第一更)第一七二六章 毆鬥第一〇三一章 替班內閣第一九一七章 亂象第二三一一章 真可怕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四三八章 兩位尚書賞識(第四更)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一九四五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五十七章 神秘的小蘿莉第九八六章 一戰功成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一一七〇章 勸降的又來了第二二六四章 詭異事第一七四三章 聯手第二六一一章 實幹與敷衍第九一四章 請個先生不容易第二二五七章 怒火第一五三二章 計較第一五七八章 真金不怕火煉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一〇七一章 出居庸(第三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一四〇〇章 不得安寧第一八八二章 一場鬧劇第一四三一章 沒懸念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九二五章 便宜了誰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四〇三章 又進囚牢(第一更)第一〇九七章 熊孩子的“雄心壯志”第二二〇六章 矛盾第一八四〇章 得償所願第九八八章 三老議兵(第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