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

沈溪打量牀榻上的熙兒,無奈地搖了搖頭,都將死不死了竟還這般逞強?

沈溪搖搖頭道:“早知如此何必當初?既然昨日玉娘都已認出江公子是大理寺丞,熙兒姑娘還以身犯險?”

雲柳無奈地解釋:“事前玉娘也未曾料到大理寺江左丞會突然駕臨汀州,可惜熙兒她提前一日藉着衙門裡擺酒宴,藏身於府衙內一處屋舍。”

“待江左丞走後,玉娘也曾試圖通過衙門內線聯絡她,但已然來不及。安汝升爲官多地,三年前知松江府時曾夥同盜匪,劫官船及商船數十艘,而後殺人滅口,此案驚動朝野,但三法司衙門追查之後並無線索。”

“三年期滿,因考評不佳,安汝升遷汀州知府,此番意圖故技重施,利用汀江南北運輸之便利,行劫船殺人之勾當。玉娘先夫曾與兵部尚書馬老太公有些交情,她想借助此事,向朝廷告發,爲我等贖籍,她老人家自己也能回鄉頤養天年。”

沈溪對於松江府的案子從未聽聞,也是汀州地處偏僻消息閉塞,他又並非官府中人,想知道這些事太難。

至於雲柳口中所提的“馬老太公”,沈溪倒是很熟悉,這是“弘治三君子”之一的馬文升,此時這位弘治一朝的名臣正在西北邊疆用兵。

沈溪琢磨了一下,這故事聽起來合情合理,玉娘想通過檢舉一個名爲知府但其實是江洋大盜的朝廷蛀蟲,來換得自身的自由,以沈溪之前觀察安汝升的相貌和心機,此事有可能是真的。

但其中仍有不合理之處,以沈溪所知,玉娘在汀州府管理教坊司已有七八年時間,怎會這麼巧被她碰上一個江洋大盜來做知府?以年歲來算,雲柳和熙兒當時不過是小姑娘,如何爲玉娘所用?

但現在就想把事情原委全然調查清楚根本就做不到,沈溪道:“讓在下施加援手,並無不可,但如何能保證在下離開之後的人身安全?”

雲柳一愣,細想一下,才知道沈溪說的是什麼。沈溪可以出手幫忙,但害怕事後被“殺人滅口”。

雲柳急道:“沈公子放心,我等絕非忘恩負義之輩。小女子,願以性命擔保……”

沈溪心想:“這些人說出來的話根本就不可信,但好像我已經上了賊船下不來了,若安汝升真的如同她所言,實際上是個披着官府外衣的江洋大盜,那掌管商會的惠娘豈不是很危險?”

“就算是幫惠娘,我也不能坐視不理!”

沈溪點頭道:“好吧,我姑且相信你們一次。但要保證,若事情敗露,不能將我牽扯進去。”

本來沈溪最擔心的其實是江櫟唯,但若雲柳之言屬實,江櫟唯前來汀州府就不一定是爲追查官府失竊案,更有可能是追查安汝升幾年前於松江府任上發生的盜匪案。

雲柳鬆了口氣,急切問道:“沈公子,不知需要準備何物?”

沈溪道:“可有鍼灸所用的銀針?”

雲柳點頭,從懷中拿出一個小布包,裡面正是鍼灸所用的各種型號的銀針。沈溪將針包接過,同時指了指桌上那包看起來平平無奇的藥:“其中有一小包藥粉,直接以熱茶給她沖服。”

雲柳驚訝地問道:“小女子先前查看過,裡面是普普通通治療傷害的藥材,這藥粉真的有效嗎?”

沈溪其實配的是“止痛藥”,能很大程度上減緩病人的疼痛。

同時,沈溪準備以鍼灸,對熙兒進行“鍼灸麻醉”,可以令熙兒暫時失去痛覺,這也是外科手術中經常用到的手法。

見沈溪認真準備施針的模樣,雲柳不敢再多問,沈溪走到熙兒面前,冷聲道:“請熙兒姑娘寬衣。”

熙兒雖然面色煞白,但此時卻平添了幾分血色,雖然沈溪年歲不大,但讓她當着一個男子的面寬衣解帶,還是非常羞赧之事。

雲柳喝道:“這個時候不能拘禮!”

熙兒臉上微微露出些許不情願,但被雲柳怒色所逼,這才伸手去寬衣。

沈溪沒有讓熙兒解下裳,連褻衣都尚在身上。沈溪讓熙兒背對他,因爲褻衣只有兩條帶子,整個後背都裸露出來,在這個連手臂給男人看都是“失節”的年代,把後背直接示與男子,幾乎等於女子“失身”。

熙兒雖是雲英未嫁之身,可這畢竟是教坊司內,女子不像普通人家女子那樣拘禮,但她仍舊因爲身體的疼痛和羞赧而渾身顫抖。

沈溪讓雲柳扶住熙兒,他自己則開始在熙兒背後扎針。

爲了能讓熙兒行走時不被人察覺異常,每根銀針都被沈溪折斷,將針的大部分都沒入皮膚之中,隨着銀針刺入,再加上熙兒服下止痛藥,臉色跟着好轉了一些,緊咬的牙關略微鬆開些許。

“妹妹可有覺得好一些?”

待沈溪扎完針之後,雲柳緊張地看着熙兒。

熙兒低下頭看了一下自己的傷口,略微活動一下身子,蹙眉道:“奇怪呀,爲什麼不疼了?”

雲柳臉上帶着驚喜:“真……真的?”

沈溪把針包收拾好,提醒道:“最好將她的傷口仔細包紮過,行動之間儘量遲緩,不要牽動傷口,後背也不能倚靠任何物體……”

“熙兒姑娘,你放心,旁人察覺不出你身上有針,不用刻意隱藏。若覺得頭暈,必須強撐着不要閉眼……喏,袖口藏一根銀針,若感到不支,你用撫發的姿勢,悄悄用針刺激一下‘太陽穴’上部發際的‘前額髮際點’,能讓你暫時保持清醒。”

“沈公子,您可真是在世華佗。”

雲柳驚喜到無以復加的地步,險些掩面而泣,但她知道現在不是感激的時候,跪下來給沈溪磕了三個響頭。

沈溪沒有去攙扶,這時玉孃的聲音從門外傳來:“讓沈公子再與熙兒姑娘喝幾杯酒,何必急着打攪他們……”

隨後是蘇通的聲音:“玉娘怎忘了沈公子不飲酒?我們也想進去看看,裡面有何風光。”

推開門,蘇通正好瞧見沈溪坐在桌子前,面前立着爲沈溪斟茶的雲柳,還有立在旁邊有些倉皇失措整理衣衫的熙兒。熙兒“啊”地驚呼一聲,手還在系衣帶,好像剛把衣服穿上一般。

玉娘見狀,反應最快,手掩住眼睛,笑着說道:“哎喲,這是在做什麼呢?”

蘇通與江櫟唯前後腳進到屋子裡,蘇通先看了看面色潮紅的熙兒,又望了望淡然處之的沈溪,忍不住問道:“沈老弟,你這是……”

沈溪哈哈一笑:“我與熙兒姑娘打賭,說她的褻衣是紅色的,她不服,主動解衣給我看,偏偏你們就來了。”

沈溪說完這話,不但熙兒臉紅得幾乎滴出血來,連旁邊的雲柳聽了也玉面飛霞,不好意思地垂下頭。

蘇通撫掌而嘆:“沈老弟,你可真行,精於射覆,有一手畫畫的本事,還能得到女兒家青睞,真是羨煞我等。顧育兄,你不是要見一見熙兒姑娘嗎?這位就是了!”蘇通爲江櫟唯引介熙兒。

江櫟唯目光炯炯,上下打量熙兒一番,最後視線落在熙兒身前受傷的部位,神色中帶着不解,最後笑着行禮:“熙兒姑娘,在下有禮了。”

“該奴家給江大人行禮纔是……玉娘昨日裡跟奴家說江大人大駕光臨,誰知道奴家卻提前就寢,奴家好生怨責玉娘沒把人家喚醒,出來給江大人敬杯酒呢。”熙兒仍舊是當初嫵媚多情的模樣,用蘇通的話說,身上自帶一股“媚勁兒”。

江櫟唯笑道:“如今有幸能與熙兒姑娘飲上兩杯,是在下的榮幸。”他視線一直在熙兒身上移動,想觀察她有何不妥之處。

玉娘進來招待江櫟唯和蘇通一同落座,讓熙兒敬酒,熙兒舉手投足之間,雖然動作有些緩慢,但神色卻很正常,一點兒都沒有受傷的跡象,連玉娘偶爾看過去也誤以爲熙兒身體好齊全了。

她不明白爲何病懨懨的熙兒這麼短的時間,就好像換了個人一般,再看雲柳恭恭敬敬爲沈溪敬茶,這纔想起沈溪是有神通之人,不由暗暗鬆了口氣。

江櫟唯喝了兩杯酒,讓熙兒坐下,想換個角度繼續查探。

“玉娘,聽聞昨日府衙有賊人光顧,你爲官所中人,可有聽聞?”江櫟唯有意無意說道。

玉娘輕撫着胸口:“江大人這是嚇唬奴家嗎?官府發生這等大事,並不見城中有所張揚……奴家每日都在這小小官所內寸步不出,如何知曉?”

江櫟唯只是隨口一說,並未細究,從熙兒身上他察覺不出有什麼問題,以他現在微服的身份,又不能把教坊司所有姑娘都叫出來一一查驗,雖然他若是堅持玉娘不敢忤逆,但這會“打草驚蛇”。

就在蘇通準備把飲酒之所換到宴客廳時,突然外面街道上傳來一陣嘈雜聲,伴隨着驚呼與喝罵,正有一隊衙役往教坊司而來。

衙役直接闖入教坊司大門,與平日裡辦案由捕快帶隊不同,這次卻是安汝升親自帶人到官所。

沒過一會兒,就聽樓下有人喊:“管事何在?”

玉娘饒是見慣場面,還是略微顯現慌張之色,她對江櫟唯行禮道:“江大人,有官差前來,奴家先去迎接。”

此時玉娘尚不知帶隊而來的是知府安汝升本人。等她出去見到人後,刻意把聲音擡高:“安知府大駕光臨,奴家給您行禮了。”

安汝升渾厚的聲音傳來:“將此處所有姑娘都叫出來,本官要一一查驗。”

玉娘詫異地問道:“安知府,此處乃是官所,您有何吩咐,叫人來知會一聲即可,何須親臨?”

“廢什麼話,知府大人讓你把人都叫出來,聾了?”

知府可是正四品的地方大員,教坊司的奉鑾不過是正九品,兩者地位懸殊,玉娘實在沒辦法,只能讓人通知樓上樓下的姑娘。

此時江櫟唯與蘇通等人走下樓,蘇通和沈溪只是秀才功名,見到知縣可以不跪,但面對四品知府還是得畢恭畢敬行禮。

“學生見過安知府。”

沈溪跟蘇通口稱“學生”,安知府一聽就知道是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他微微頷首,目光轉向一邊的江櫟唯,表情轉冷,似乎他也在很好奇,爲何一個年輕人見到他居然禮數如此怠慢。

***********

ps:第十章送上!

諸位兄弟姐妹,過了五點就增長緩慢了,目前依然沒有突破700張!

宜將剩勇追窮寇,不可沽名學霸王!這個時候,全看大家的支持力度了!

天子還在爆發,大家也不要懈怠,看得爽一定要投票!

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二五八章 蛇蠍心腸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一五六六章 ****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
第五五六章 不收賄賂(第一更)第二四二章 掃榻以待(第六更)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二五八章 蛇蠍心腸第一八九五章 棋差一招第二六六〇章 讓你妥協第二三二一章 聯盟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八五五章 失敗的慶祝典禮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二一〇七章 勾心鬥角第六六九章 首功首過第一三八〇章 懷疑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一〇三章 果真一戰(第二更)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九〇五章 去瓊州(求月票)第六八〇章 落難的鳳凰第六九三章 太子出宮計劃(第二更)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七八〇章 共商票擬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二五九六章 草堂弔唁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〇八六章 殺夫仇,丟刀恨(第二更)第一四五五章 喪第九七八章 簡在帝心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一八四章 美輪美奐的銀票第三七五章 幫忙(求推薦票)第六七四章 外室變內眷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一二四章 上路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一〇七章 女使(第一更,求月票)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四一〇章 營救(第八更,送所有書友)第六四五章 飛來橫禍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一五七五章 忠心的體現方式第二三二二章 各有算計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八七六章 王鏊致仕第九二七章 知府和鎮撫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三〇二章 等待第一九四二章 膽大包天第一六一三章 找人不容易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一五七九章 狼狽爲奸第二五一三章 見利忘義第二一八三章 結盟談判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二四三一章 封公第一五九九章 金井出水第二三〇五章 大人物第三三二章 恍然大悟第一三八七章 防洪第九九九章 奉調第二〇一九章 刺殺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六七三章 回京城,見佳人第一五四章 投桃報李(求訂閱和月票)第八五〇章 造訪衆香國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二三五六章 問案第一三八八章 出巡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一四八三章 想辦法第一七八八章 剷除異己?第一五六六章 ****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二〇七〇章 大問題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六十一章 家裡的新成員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