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

張濂本以爲自己夠貪心的了,可跟這少年欽差相比,他卻感覺小巫見大巫。

算死人賬也就罷了,居然還要收取“利息”,連佛郎機人手頭那點兒財貨也不放過。

張濂心想:“若我是佛郎機人,還管他什麼總督不總督?剩下三條船滿載錢財回去,想必每個人都能分得不老少。若怕佛郎機皇帝治罪,大不去南洋找個地方當土皇帝,天高皇帝遠誰管得着我?”

但顯然佛郎機人沒他這麼“聰明”,沈溪所開條件,在經過一番討價還價後,最後達成一致。

佛郎機俘虜暫時留在大明朝,不過要供他們吃穿用度,先交一百枚金幣和兩千枚銀幣的“生活費”,再交二百枚金幣和三千枚銀幣的“貢品”……這些錢先充作賠償的利息,本金的話,由佛郎機人開船回滿剌加湊。

若三個月不回來,就要重新計算利息,按照每日一釐來計算。

一本正經,仔仔細細,每個條款都要反覆討論多次。

張濂幾乎看傻眼:“還是欽差狠哪,空手套白狼不說,居然跟番邦人算利息。那些番邦人缺心眼兒還是怎麼着,居然還有心商討這些細節?”

張濂自然理解不了,在佛郎機人心中,最公道的東西是火炮,除火炮之外就是嚴謹的交易規則。

遇事先用火炮解決,若火炮解決不了,那邊等價交換。

人命、船隻等等東西,在佛郎機人心中都有個合理的價位,在這個基礎上討價還價,可一旦制定規則,就必須無條件予以遵守。

這便是海盜法則之一。

把賬算清楚,沈溪讓人寫了一份契約,佛郎機文和漢文各一篇,由滿剌加人作爲監督,最後雙方簽字畫押,這買賣契約就算正式完成。

或許連佛郎機人也沒想到,沈溪在這次交易中耍了花招,因爲交易只是涉及到了賠償問題,並沒有提到賠償完後的贖人事宜。

“張知府,勞煩你派人出一趟城,從佛郎機人那裡把利息收回來,這可是給朝廷的貢品。”

張濂行禮應了,這種搬運東西的苦差事他本想交給張老五去做,但一想張老五可能中間佔便宜,便安排了別人。

沈溪又道:“在下到泉州有幾日了,如今最重要的事情已完成,待明日佛郎機船隊去滿剌加之後,在下便要押送佛郎機使節北上京城,先在這裡跟張知府告辭。”

張濂驚訝地問道:“欽差大人這就要走,那戰利品和貢品怎麼辦?”

“勞煩張知府代爲整理、押送,在下只帶清單北上即可。”

張濂氣結,你把清單帶去京城,等於是把證據拿走,讓我不能剋扣……哼哼,還好我有先見之明,有近半戰利品我並未放入清單內,你再聰明也是棋差一招。

沈溪並非沒想到,而是他沒有辦法,他所帶的人,除了劉瑾、米閭這些見利忘義包藏禍心之徒,便是宋小城這樣出身市井沒有地位的,在泉州地面無論做什麼事,都要依靠張濂,現在能讓張濂將戰利品送到京城已殊爲不易,想令其絲毫不克扣,並不現實。

等沈溪回到驛館,天色漸晚,玉娘休息完畢正在偏廳等他。

沈溪將再過兩天就要親自押送阿爾梅達返京的事一說,玉娘臉上露出複雜的神色,顯然沈溪的任務完成了,她的任務卻沒個着落。

玉娘挽留道:“沈大人就不能多停留幾日?”

沈溪道:“在下奉皇命而來,之後又要回鄉省親,在汀州府城和寧化縣城兩邊走,再加上需要回桃花村祭祖,路上無太多時間耽擱,還是及早動身好。”

玉娘嘆道:“沈大人如今不但順利完成皇差,還大敗佛郎機人,回到京師後,必然加官進爵。可惜奴家……卻可能再也無法回京。”

“玉娘此話從何說起?”

沈溪說到這兒拿起茶杯喝了一口,可惜茶水是涼的,只得放下,“玉娘到底肩負何等差事,還是說來聽聽,若在下能幫忙,自會盡力相幫。”

玉娘隨沈溪一起到的泉州,平日二人很少見面,但玉娘由始至終都未離開過泉州城,這說明,朝廷在泉州有眼線,玉娘只需要將情報收集整理,並不需親自前往調查。

玉娘道:“事到如今,奴家不再隱瞞。奴家此行任務,最重要的便是沿途護送沈大人,這是劉老尚書特別交待的,確保沈大人跟佛郎機人順利完成邦交……除此之外,奴家還要調查泉州地方百姓抗糧之事。”

關於玉娘說的前半段,沈溪不怎麼相信,玉娘最多是順帶陪同他一起南下。至於“抗糧”的事情,沈溪還是第一次聽玉娘說及。

“玉娘詳細解說一二,在下看看是否能幫上忙……”

玉娘將事情大致一說。

原來頭年秋糧入庫後,朝廷曾派員巡查南方各府縣糧倉,這是劉大夏履任戶部尚書後的“新官三把火”之一。

調查的結果,南方許多糧倉都沒滿,本來劉大夏並未覺得如何,只是對地方有所督促。但讓人驚訝的是,泉州這裡糧倉不但充盈,而且還有富足,張濂特意向朝廷申請多建兩處糧倉。

地方官爲了應付上差,通常是會做一些表面文章,劉大夏認爲,這是張濂爲了表示他政績卓著的一種方式。

隨後不久,便發生泉州百姓“抗糧”事件。張濂在對朝廷的奏報中,說地方百姓不交稅糧,發生暴動,泉州知府衙門及時派人鎮壓後,將犯事賊首就地格殺,百姓已恢復常態,事情就算揭過去了。

朝廷並未細究,因爲這案子看起來波及不大,本來福建個地方的少數民族叛亂很多,兵部只是將這案子當成一般的暴亂處理,不但沒追究,還予以嘉獎。

劉大夏卻覺得不對。

既然去年秋糧入庫後糧倉充盈,怎會發生抗糧事件?而且就算地方上有暴亂,也該是由軍隊解決,你一個知府有什麼權力派兵?

但此事已經平息,劉大夏又不能親自到福建調查,涉及其他衙門事情還不能張揚,正好趁着沈溪到福建公幹,派玉娘前來調查事情真相。

沈溪聽完這些,會意地點了點,問道:“那玉娘到泉州後,查到了什麼?”

玉娘道:“泉州糧倉的確裝得滿滿的,不過這卻是地方官府做出的假象,大多數糧食都是從商家和士紳手中借來,需要用糧時便到糧庫支取,其他時候必須將手中餘糧存入糧庫。不但府縣兩級衙門有意隱瞞,就連巡察御史也被收買,有意向朝廷瞞報實情。”

“這兩年,泉州相繼遭遇颶風和蝗災,土地歉收,百姓無法交足稅賦,到官府說理,卻被打死打傷四十餘人,此案便是所謂的‘抗糧’。”

沈溪點了點頭,案子其實並不複雜,說到底,是張濂在泉州一手遮天,既想撈錢,又要搞政績,所謂上下都不耽誤。

在大明,這種官員並不少見,張濂不是唯一,類似的贓官數不勝數。

沈溪幽幽一嘆,大明不就是亡在大災後爲維持“遼餉”稅賦居高不下上嗎?

沈溪心想,玉娘既然調查得如此清楚,那就應該向上司彙報,亦或者斷然對張濂採取強制措施,眼下玉娘愁容不展,只能說明一個問題。

沈溪問道:“玉娘,你是缺少證據吧?”

玉娘滿是羞慚之色:“知道什麼都瞞不過沈大人,想將犯事官員問罪,最重要是要有人證物證,這些奴家都沒有。”

沈溪輕嘆:“那在下恐怕無能爲力,只能祝玉娘你好運了。”

玉娘聽了氣不打一處來,我幫你去跟佛郎機人拼命,你就給我這麼個敷衍的態度?

“沈大人不會想一走了之吧?”玉娘蹙眉問道。

“我的確可以留下,但玉娘想想,這樣做又有何用處?我留下,張濂和地方官必然會加倍小心,防止從中牽扯出別的案子,可若是我走了,他們就會放鬆警惕。”沈溪頓了頓,又道,“其實要查辦抗糧案,並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

玉娘緊蹙的眉頭沒有鬆開:“抗糧案不從案子入手,從何處?”

沈溪笑道:“只要張濂倒臺,那自然他以前做的那些個破事,都會水落石出,何必糾結於一個案子呢?”

一語點醒玉娘。仔細一想,可不是嗎,這抗糧案只是地方官爲了徵繳糧食,在百姓面前做了殺一儆百的事,如今連死者的家屬都不敢站出來指證,這案子針插不入水潑不進,陷入死局了。

本身這案子並未引起太大動亂,朝廷不可能派什麼大員來幫她,調查下去的難度將會越來越大。

但若張濂因爲別的罪行落馬,那連同張濂以前做的那些爲非作歹的事情,都會跟着牽扯出來。

在朝爲官就是如此,一直是清正廉明的典型,那是因爲他一手遮天,一旦有一件事被揭發坐實,那他之前所有的惡事都無從隱瞞。

玉娘道:“沈大人是想用……佛郎機人的事來扳倒張知府?”

沈溪微微一笑,既不承認也不否認。

這是泉州地界,隔牆有耳,我在這裡跟你商量如何扳倒張濂,那不是等於讓張濂先下手爲強?

就算張濂不敢對他這個欽差下手,也會及早做出防備,事情最後依然會功敗垂成!

“奴家明白了。”

玉娘釋然道,“沈大人走後,奴家仍舊會留在泉州,只望沈大人早日有好消息傳來。”

沈溪拱拱手:“希望如此吧。”

************

ps:第五更到!

這一章送給所有支持的書友!然後作一個預報,凌晨估計天子會加更一章,明天會大爆發,請大家踊躍訂閱、、和支持!

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二〇一六章 冥頑不靈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堅持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三一三章 長大的不是時候(第六更)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七五八章 心很累(第二更)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二〇〇七章 背後的支持第二四七二章 放權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十九章 底蘊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
第八四六章 誰說不能斬?第二二六九章 馬蹄急第一一八〇章 二次工程第一六三〇章 阻力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二六六二章 非常時期第二〇〇一章 總有搶戲的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一六二九章 入調之議第一六九九章 利用第一七六五章 正德朝第一戰第一二三章 最後幸福夜第八七一章 忠孝不能兩全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三一八章 迷茫與執着(第二更)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九六六章 讓他入閣第四一二章 南宮第一(第二更)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一〇四七章 一起上路(第二更)第九〇七章 新官的魄力第二〇一六章 冥頑不靈第一二七〇章 能力第一七九二章 年輕人有魄力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二〇五四章 各有堅持第一三四四章 擔心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五〇九章 容不得你不認(第三更)第九三八章 寸有所長,尺有所短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三十章 賣畫租屋第一二二八章 京師之亂第九二九章 生殺大權第九八五章 攻山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五二三章 責任第一六六章 朋友妻不可欺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九三〇章 臨別饋贈第三七四章 神秘的約見第一八〇章 難測江湖事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二四一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三〇一章 閨中事第八一六章 同坐一條船(第一更)第三一三章 長大的不是時候(第六更)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八九三章 深居簡出第二三二章 賊人難防第一八五七章 護送潛逃第二二八七章 隨遇而安第九十一章 老太太進城第二〇四二章 賜宴第七三六章 小腦袋有大智慧第一三三章如火如荼第一五五〇章 不是問題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二一一四章 升官發財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八九二章 義兄和義妹第二〇三四章 俗人非聖人第七五八章 心很累(第二更)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四八九章 未竟的婚禮(第二更)第二〇八八章 買消息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一九二〇章 麻煩第一〇〇二章 不知者無畏第一二〇五章 末日來臨第三一六章 洞房總有聽牆角的(第三更)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二二〇〇章 凡胎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一三四六章 一潭渾水第二一二一章 帳前審俘第二〇〇七章 背後的支持第二四七二章 放權第二二〇五章 破釜沉舟第一五六八章 老資歷第二〇三一章 王瓊進京第一六一八章 便宜行事第十九章 底蘊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二四三三章 娶個祖宗當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