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

謝遷的說辭,雖然未必盡善盡美,但依然獲得弘治皇帝的信任。

結果達到了,至於說的是什麼已經無關緊要,皇帝也希望聽到關於“韃靼人搶掠一番就倉皇北逃”的說辭。

謝遷因爲“勤於公事”跟皇帝冰釋前嫌,還因“慧眼如炬”,提前洞悉了韃靼人的動向而獲得皇帝器重,可謂一箭雙鵰。

就連李東陽也對謝遷刮目相看……謝於喬總算不再只是個能言善道只會耍嘴皮的閣臣,辦事能力愈發提高,已經能挑起內閣的大梁。

之後的午朝,朱祐樘對出席朝會的大臣說明三邊發生的緊急情況。謝遷的票擬內容,讓朱祐樘拿來作爲引子,身爲皇帝可不會承認這內容是經過內閣票擬而得出的結論,而是通過他“遠見卓識”而察覺端倪。

在場大臣雖然個個口稱“陛下聖明”,心裡卻在琢磨,這票擬出自誰之手?劉健?李東陽?謝遷?

內閣只有三位大學士,也就只有三種可能,最後看看皇帝問誰的意見就知道了。

果然,朱祐樘講完後,徵求了謝遷的意見:“……謝卿家,如今邊患既生,你有何見地?”

謝遷出列,恭恭敬敬向朱祐樘行禮,各部尚書、侍郎以及左都御史、五寺正卿等人都看着謝遷,心裡帶着幾分詫異:

“莫不會皇帝跟謝閣老唱雙簧?其實在事情發生前,宮裡並不知曉,只是找來這麼一份奏本,牽強附會說是從中預測到韃靼人犯邊?”

前面朱祐樘說了很多,但也給謝遷留下抒發己見的機會。

謝遷便將之前那通分析說出來,最後點明,韃靼人只是紙老虎,北撤前先來大明邊疆掠奪一番,大明兵馬只需固守城塞,待韃靼人撤兵時,出兵追擊,或者乾脆不予理會,等韃靼人撤遠後,再北上收復河套地區,把大明北部疆域一舉推進到賀蘭山、陰山一線,徹底扭轉不利的戰略態勢。

不是每個人都跟朱祐樘和謝遷這麼“樂觀”,也有人認爲韃靼人不會善罷甘休,他們的想法是……韃靼明知道大明集中數十萬兵馬枕戈待旦,還敢以幾千人爲單位的騎兵前來掠奪?

這是想搶了就跑,還是說來送死?

韃靼人腦子就這麼不好使?

謝遷發言結束,朱祐樘滿臉都是欣賞,旁人可不敢在這個時候跳出來說三道四,以前看謝遷跟皇帝有了嫌隙,但現在君臣和睦,好得似穿同一條褲子,誰敢站出來反駁謝遷,自討沒趣?

但朝堂內並非都是見風使舵之人,馬文升便出列,謹慎地稟告:“陛下,臣以爲,韃靼既犯我疆土,當制止其掠奪百姓,爭取在大明疆土內將其盡數剿滅,先平息三邊之隱,再趁勢出擊方爲上策!”

馬文升開口前,沒人敢發表相似的意見,但馬文升說出來後,很多人站出來附和,他們身爲天朝上國的臣子,自有風骨,憑什麼眼睜睜看着韃靼人犯邊而置之不理?非要跟謝遷所說的那樣等韃靼人撤走時再追擊?

“此事……”

朱祐樘在心裡捉摸了一下,開始傾向於馬文升的說辭。

謝遷用“遠見卓識”預料到這次戰事,還提出韃靼人搶完就會開溜,那爲什麼不直接跟韃靼人開戰,阻止韃靼人搶掠?

朱祐樘望向謝遷,“先生以爲如何?”

皇帝此時又是直接跳過劉健、李東陽這兩位名列謝遷之上的閣臣,也不問六部堂官,直接詢問謝遷,足見弘治皇帝對謝遷的信任和推崇。

謝遷有些語塞,他之前提出韃靼人搶完就會開溜,等韃靼人逃跑的時候再發起追擊,符合之前他上奏中“止戰”思想,但現在問他問什麼不能就地滅掉韃靼,而非要過後才追擊,這問題有些燒腦。

但這個時候所有人都在看着他,謝遷無法裝傻充愣,只能硬着頭皮道:“回陛下,老臣以爲,貿然於我疆土內開戰,實爲不智!”

朱祐樘道:“哦!?這卻是爲何?”

不但皇帝想知道,連在場大臣個個也都想問個明白。

謝遷此時又開始發揮他能言善辯的特長:“如今我朝兵馬,配備火炮、火銃,兵精將廣,當以開闊之地交戰,但我朝境內溝壑衆多,火炮無法發揮其優勢,士兵?無法展開陣勢攻擊,如何揚長避短?反倒疆土內我百姓衆多,韃靼若以我百姓爲質,我大明將士必有所掣肘!”

“嗯。”

朱祐樘想了想,覺得也有道理。

但問題是別人來自家院子搶劫,不把賊人就地幹掉,反而要等賊人劫掠完離開再去追擊,美其名曰這是爲了防止破壞自家的花花草草,說難聽點兒那就是窩囊。

朱祐樘就算鐵了心要打西北這一戰,可事關兩個國家間的戰爭,難掩他懦弱守成的性格,尤其是在他感覺身體日漸康復的情況下。

病似乎好了,一時半會兒死不了,如此兒子登基也就不急於一時,爲什麼還要冒着損失幾十萬兵馬的風險,去跟韃靼人開戰?

朱祐樘開始懷疑自己既定方針的正確性!

這是弘治皇帝之所以會跟謝遷冰釋前嫌的一個重要原因,因爲他先反思自己出兵似乎顯得有些冒失,轉而覺得謝遷的上奏很符合他的脾性,心裡對謝遷自然也就沒了成見。

當後來再聽說謝遷不辭辛苦熬夜通宵批閱奏本,並且發現隱藏在奏本表象下的蛛絲馬跡,進而得出韃靼人犯邊這一真相,朱祐樘有了臺階下,馬上便對謝遷禮遇有加,君臣迅速恢復以往彼此信任的和諧。

一切都有跡可循,但大臣們卻看得雲裡霧裡,怎麼這邊皇帝跟謝遷剛鬧彆扭,回頭君臣就親密無間了?

明明是皇帝自己鐵了心要與韃靼人開戰,怎麼聽說韃靼人犯邊就慫了,非要等韃靼人撤兵再戰?

謝遷不知道,他迫於無奈不得不進言的內容,會跟朱祐樘的想法不謀而合,這讓他迅速成爲皇帝最信任的肱骨之臣,別人對他的看法,不但有敬慕,還有一種排斥……老小子分明靠獻媚來獲得皇帝的信任!

……

……

午朝朝議在朱祐樘和謝遷這對君臣之一唱一和中結束,由始至終都少有人說話,即便有人發言,也都被謝遷的強勢表現所掩蓋,別人甚至不記得劉健和李東陽兩位閣老在朝議上是否有說過話。

似乎內閣只有謝遷一個人就夠了。

謝遷從來沒覺得如此隆寵於一身,幾天前出乾清宮時別人還是愛搭不理,這次他再出來,過來攀談的人將他團團圍住。

不過這些大臣可不是爲了攀關係,他們只是好奇,從謝遷遭到痛罵,被皇帝甩臉色到今天禮遇有加,這中間究竟發生了什麼事情?

那份奏本的票擬是否謝遷擬寫?

謝遷又怎麼揣度到西北戰事?

謝遷完全是眼高於頂的姿態,別人跟他搭茬,他懶得回答,一副“我就是不說你們奈何我”的模樣。

謝遷不是不想在同僚面前爭臉,而是他的確說不出來,在皇帝面前那番說辭就讓他幾乎耗盡心力,這會兒再跟這些同僚編造謊言,感覺力不從心,還不如直接沉默裝深沉。

此時剛過中午,李東陽和劉健前往內閣辦公,謝遷被弘治皇帝特准一天假期,回家後好好休息……弘治皇帝感念謝遷“勤勉克己”,讓他回去好好休息,吃飽睡足再爲國效力。

但其實現在謝遷的精神比以往哪天都好,因爲昨晚他足足睡了六個時辰,現在就算讓他睡也睡不着,反倒因爲上午忙着到乾清宮,早飯沒吃,肚子餓得慌。

離開皇宮,謝遷直接乘坐馬車往安定門大街而去,準備尋家住在大興縣昭回靖恭坊的沈溪問個究竟。

謝遷心裡直打鼓,萬一自己的猜測是錯誤的,跟沈溪的判斷大相徑庭,而事實又跟沈溪預料的一樣,那後續怎麼跟皇帝交待?

謝遷最擔心的是韃靼人進犯後不肯撤兵,一直在邊關騷擾,與他預料的韃靼人搶完就跑的上奏不同。

到了沈溪家門口,感覺四周冷冷清清的,院門緊閉。

本來僕從要上前敲門,謝遷一擺手,示意僕人先退到一邊,下車後自己上前扣動門環。

雲伯從裡面打開門,此時院子里正有一些工人在搬搬擡擡,卻是沈溪想到家眷還有一個月的時間才能回京,不如趁着這段時間,把家裡好好翻修一下,如此家眷回來後住得更舒服。

“您是……”

雲伯見門口站着這位氣度雍然,身上雖然僅着一襲直裰,但貴氣逼人,也可能是道行很深的儒者,他不敢開罪,畢恭畢敬地問道。

謝遷只來過沈溪府邸一次,雲伯老眼昏花,當時並不知道眼前這位就是謝遷,連謝恆奴入門時,謝遷也都未光臨沈府,所以雲伯跟謝遷並不相識。

謝遷道:“沈溪……嗯嗯,沈翰林可在府上?”

“沈翰林乃我家老爺,但現在他出去了,家中無人!”雲伯回道。

“不在家?他昨晚一宿沒睡,這會兒已經睡醒到處亂跑了?莫非要讓老夫白跑一趟?”謝遷冷聲喝問。

*************

ps:十二月一日第一更!

大爆發又開始啦,天子接着去碼字,等下應該還會送上一章!

求保底月票支持!

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二一一六章 鳳凰變野雞第一一二七章 及時雨(第二更,求月票)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一八六章 臨別送畫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〇三五章 是爲上策(第二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七五八章 心很累(第二更)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難卻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二一三章 賄考風波(第六更)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九十七章 好吃懶做的新掌櫃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
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二一一六章 鳳凰變野雞第一一二七章 及時雨(第二更,求月票)第六四二章 啓程在即第一八六章 臨別送畫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九五五章 血書第九一〇章 有一腿?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三七九章 接頭(第五更)第一七一四章 消息傳來第一〇三五章 是爲上策(第二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二八四章 沈家誰說了算第一九四一章 雙管齊下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六三五章 賊喊捉賊第二七一章 中秀才,娶媳婦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六二二章 誰是正使?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七四九章 由得他折騰第七五八章 心很累(第二更)第一八五三章 身份敗露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二二二三章 留着後手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一八二二章 視察第九一三章 風光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二四七三章 盛情難卻第二六四〇章 不決第二五一一章 割捨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二九四章 危急關頭第一四三六章 朝變伊始(第三更!)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一六八二章 不安好心第二一八六章 被封鎖的消息第五八九章 一年兩升官(第二更)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二三二四章 新秩序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二三六九章 二少爺第一〇二六章 偷聽(第二更)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一一〇章 香餑餑第五八六章 殿前彈劾(第六更,謝書友)第二一三章 賄考風波(第六更)第五六二章 泉州城的英雄(第三更)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三八章先進技術你學不來第一七〇三章 先禮後兵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一三五章商會的力量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一一一八章 私信和公函(第四更,求月票)第三九〇章 武舉人(第三更)第二四〇一章 都爲難第四八一章 謝府賞畫(第四更)第一四八二章 無奈第一三一章前途不可限量第一六九六章 借刀殺人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一八四章 一戰定輸贏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九二〇章 酒色財氣不可少(第一更)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〇八二章 分化離間第二三四二章 價高者得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三五七章 批命(第四更)第一七一五章 過客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二六六五章 等候支持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六二九章 老臣(第一更,求保底月票)第八九九章 無所不在的陷阱第一七二五章 奇恥大辱第一八八七章 因愛生恨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二五八五章 有妻如此第二二七九章 提請第一四六四章 宮喪第九十七章 好吃懶做的新掌櫃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