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三一章 太子請命

乾清宮大殿。

朱厚照環視朝臣一眼,朗聲說道:“韃子進犯京城,如今採取的策略是嚴守不出,等待各地勤王兵馬,但請問要等多久才能迎來各地勤王兵馬?即便來了,是數百數千,還是上萬?他們又是否具備跟韃子正面一戰的能力?”

因爲問題本身就有諸多不確定性,各地勤王兵馬數量不一,而且各自爲戰,並不一定能對京城防守起到促進作用,劉健無法回答這個問題,所以乾脆來了個默不出聲。

朱祐樘咳嗽兩聲,問道:“所以呢?”

朱厚照道:“兒臣看來,各地勤王兵馬,只是我們對外打的幌子,讓韃子瞻前顧後,不能專心攻城……其實即便勤王兵馬到了,也有很大的可能會被韃子擊敗潰散,那時京師或許依然是孤立無援的狀態!”

熊孩子的話說完,在場大臣沒人應和,但公道自在人心,有人情不自禁地點了點頭,因爲這個分析合情合理。

連大明最精銳的邊軍以及京城京營人馬都無法抵擋韃子入侵,指望地方主要任務是種田的衛所官兵?

這玩笑開得未免有點兒大了!

朱祐樘看了劉健一眼,見劉健皺着眉頭沒有搭茬的意思,略一思索,道:“太子,你的話倒是有幾分道理,繼續說下去!”

“是,父皇!”

朱厚照側目打量劉健、李東陽,他知道之前自己擔任監國這兩位對他最是敷衍,到了後來乾脆架空他,於是有針對地說道,“兒臣認爲,真正能抵禦韃子入侵,並且將韃子趕走的,只能是京城守軍,指望勤王兵馬不切實際……因爲援軍沒人統一指揮,不管來多少都會被韃子逐一擊破,這就叫添燈油戰術,不管添加多少燈油,最後都會燒光。”

“如果京城守軍只是一味防守,不敢與韃子在城外交戰,那這一戰就會越打越被動,遲早會有把守城門的將領被韃子收買,那時城門洞開,一環出錯,滿盤皆輸,京師淪陷,我等也將落入韃子之手!”

這話說完,在場大臣面面相覷。

太子的話一套一套,聽上去有理有據,說白了就是太子對內閣做出的死守策略意見很大。

在大臣們看來,太子沒能力自己組織這番話語,那就有很大的可能是出自皇帝授意,一來皇帝不方便直面說,讓太子代爲轉達,同時也好奠定太子在朝中的地位,爲儲君培養威信。

朱厚照最後看向首輔劉健,問道:“劉先生以爲呢?”

儘管劉健對太子有諸多不滿,心中也有很多話能駁斥太子的言論,但在這種羣臣彙集的場合,他還是不願意公然對着幹,因爲連他自己也懷疑太子這番話不是他自己想出來的。劉健暗自琢磨:“難道之前太子撰寫的軍務策中的主張,也是由陛下授意找人教授?”

只有謝遷心中直樂,心想:“太子是沈溪栽培出來的,太子身上留下太多沈溪的烙印,只是沈溪習慣在人前裝熊,而太子則性格直爽,加之位高權重,不需要給朝臣面子,有話直說罷了。”

在場人中,唯獨謝遷相信太子有這能力,別人都帶着這樣那樣的偏見。

劉健仍舊不語,朱祐樘等得有些心焦,又問朱厚照:“太子,那……若你出面主持大局,當採用何策略?”

朱厚照道:“必須主動出擊,敢於在野外跟韃子交戰,兒臣願意親自領兵在城頭督戰,定不能讓韃子再肆無忌憚攻城。只要將戰場從城內挪到城外,一戰之勝,便可鼓舞軍心士氣,戰事將更容易維持……請父皇恩准!”

說完,朱厚照便跪了下來,請求朱祐樘准許。

朱厚照這一跪,大殿中的文武大臣們就很尷尬了……太子跪下,他們作爲臣子如果依然站着,顯得僭越和不敬,但下跪是否意味着贊同太子的意見,向皇帝請命?

朱祐樘眉頭緊鎖,出城和不出城在他看來都有道理,但他怎麼也不願意自己的兒子上城頭督戰,不想自己唯一的兒子以身犯險。

朱祐樘看向滿朝大臣,希望得到大臣們明確的態度,而大臣們卻側頭看向劉健、李東陽和馬文升等人,他們希望通過觀察這些重臣的反應,來做出自己的抉擇。

第一個跪下的,是謝遷!

謝遷失去他青睞的接班人沈溪,對於太子的脾性倒是有幾分欣賞,尤其太子提議的事情,跟謝遷之前提出的派出騎兵繞到韃靼人側翼作戰類似,謝遷也認識到死守不出太過危險。

隨後跪下的都是朝中的中層官員,他們的想法是搭上太子這條船,當然更主要還是他們認爲這是出自皇帝的授意,不能不識相。

但劉健、李東陽、馬文升、張懋等人始終未下跪,劉健出列道:“陛下,太子領兵之事,實在太過冒險,不如由老臣親自上城頭督戰!”

朱祐樘遲疑起來:“先生年老體邁,怎能上城頭?這江山,雖是朕的,但也是天下黎民百姓的,朕既是這大好河山的擁有者,也是守護者,理應由朕親自上城頭督戰,鼓舞三軍士氣!”

說着,朱祐樘站了起來,目光炯炯,逼迫在場大臣表態。

大臣們此時已經沒法再回避,皆都下跪,奏請:“陛下,臣等願往!”

一時間,劉健和李東陽,還有張懋等武將都不得不下跪,朱祐樘看着畢恭畢敬的大臣們,臉上露出寬慰之色,道:

“諸位卿家乃朕之左膀右臂,朕豈能讓諸位犯險?太子效忠社稷之心天日可表,朕心甚慰……謝先生、李先生,便以你二人督導,親自護送太子前往正陽門,不知你們可否替朕完成教導太子的重任?”

謝遷一聽自己這把老骨頭要上正陽門,心裡發怵,但想到國難當頭,朝中這些頂級文臣中他算是最年輕的,不得不硬着頭皮領受差事。

李東陽的態度跟謝遷差不多,最後二人俯首聽命:“遵旨!”

朱祐樘臉上滿是安慰之色,笑道:“好!有兩位卿家助朕陪同太子上正陽門,朕心寬慰,熊侍郎,從即日起,京城調兵之事暫由你負責,如何?”

皇帝突然說出如此話語,用意明顯,朱佑樘顯然對劉健之前一系列軍事部署不是很滿意,想要改弦易轍。

熊繡哪裡敢有絲毫猶豫,當即俯首領命:“臣遵旨!”

劉健臉色鐵青,他沒想到自己會被皇帝直接剝奪統調兵馬大權。

朱祐樘又安排六部協調防守城池,最後輕嘆:“朕身體大不如前,可能沒多少時日了,諸位卿家,太子將來成就如何全看諸位輔佐,朕把所有希望都寄託在你們身上,請盡心盡力,不負朕之期望!”

說完,朱祐樘對滿朝文武鞠躬致禮,大臣們不敢怠慢,趕緊磕頭還禮。

這會兒朱厚照卻是一臉的懵逼……我說的重點難道不是說主動出擊嗎?怎麼變成督戰了?那和以前有什麼區別?

朱祐樘可沒顧忌熊孩子的感受,當下屏退衆大臣,唯獨留下謝遷和李東陽。他要交待些事,讓兩位閣臣把太子送上城頭,再儘快把太子從城頭帶下來。

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監國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二三六章 天不從人願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
第五一三章 家醜(第一更,求訂閱)第五七一章 妾的問題(第七更,賀盟主)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一〇九四章 主帥第二四六八章 困難第二一〇五章 銀子是談出來的第一三一六章 提攜第二一四章 恭喜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二一六五章 用人之道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一二六一章 打臉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六八一章 初來貴地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二三一八章 暗流涌動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九五三章 難得糊塗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五七四章 回門(第十更,謝所有書友)第一六九七章 正德元年第一四〇六章 白撿第一九〇三章 狼來了第一五八〇章 查無實證第二六七章 上門來請第四二七章 狀元卷和榜眼卷(第二更)第一六五四章 知難而退第一二五八章 城門失火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一二七五章 寒心第八一三章 捨近求遠(第二更)第一六五五章 應對之策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六九八章 不能說(第三更)第二二八一章 請自重第二〇一七章 非聖人更需理智第八九五章 心有所繫(求月票)第一四四二章 司空見慣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二四五章 贓官上任(第九更)第二五七二章 改性子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一四六七章 監軍到位第二四一一章 交班進行時第一一九九章 半吊子監國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九一九章 臨出征贈禮(第四更)第一二一二章 太子上位第九三六章 花錢買平安第二五七〇章 才女說情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一九九〇章 兩方面壓力第二五三章 比比誰無賴第一九一章 發案(第十二更!)第二二五九章 白眼狼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二二五五章 我要戰勝你第二五三四章 美中不足第二四八四章 扯皮第一五二四章 不可開戰第九八三章 巧做文章(第三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一〇二九章 議戰(第五更)第一〇七四章 鬧劇的背後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一七一二章 塵埃落定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七七五章 男女和雄雌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二一八一章 無語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二六三二章 褒貶不一第二三六〇章 賜婚第二四五〇章 不睦第七三七章 恩仇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二三六章 天不從人願第四十六章 小買賣第一三九章又是大訂單第一四二六章 穩坐釣魚臺第一五七一章 正當芳華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一三二章轉變營銷思路第一六四〇章 讓他回不了京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