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九九章 師兄弟升官(第十二更)

沈溪問道:“李小姐既已知在下身份,那在下也無需隱瞞,沒錯,在下的確是翰林院修撰,官秩從六品。可在下從不仗勢欺人,至於與何人相見,與李小姐並無干係,李小姐有事直說,無事請自便。”

沈溪的話帶着幾分不客氣,主要是李家三番兩次找他,其實抱着跟周胖子差不多的心態……想對他進行政治投資。

李二小姐帶着幾分憤怒:“沈大人位高權重,自不會理解我等小民之苦。我李家有貨爲朝廷扣押,正好與那姓周的有關,如今看來……那幕後元兇莫不是沈大人?我們李家再也不敢高攀,民女這就告退……嗚嗚……”

說到後面,她竟然掩面而泣,如同被人傷害一般,回身往小轎那邊跑去,直接鑽進轎子。

隨着小轎離開,沈溪想了好半天才明白過來……周胖子跟李家果然有利益糾葛,如今周胖子仗着有朝廷撐腰,可能正在做一些欺行霸市的事。李家知道沈溪的身份,於是是想請他出手幫忙,未料卻見他與周胖子“狼狽爲奸”。

沈溪無奈嘆道:“你李家既做生意,早該明白生意人不能招惹官府,如今只是扣你的貨,沒讓你家破人亡都算是好的了。”

至於李家到底有何冤屈,那就不是沈溪需要關心的事情了,李家跟周胖子做生意不同,李家只能算是本分的生意人,而周胖子就是有江湖背景的生意人。

就算周胖子沒有朝廷當靠山,李家想在生意場上幹倒周胖子也不容易。

幸好這裡是京城天子腳下,不然真有可能出現周胖子一家獨大的情況,跟曾經福州城裡的一方霸主宋喜兒一樣。

翌日沈溪剛到翰林院,朱希周就過來對沈溪道:“沈修撰,這幾天你小心做事,免得招惹是非。”

沈溪非常奇怪:“出了什麼事情嗎?”

朱希周嘆了口氣,又搖了搖頭,卻不明言,等沈溪坐下,一個個對沈溪多有迴避。

直到倫文敘過來,沈溪才瞭解發生了什麼……原來有人在皇帝面前參奏了他一本,罪名是“妄言國事、不知斯文”。

這兩條罪過要說大不大,要說小也不小了,沈溪料想起因無非是自己受謝遷利用而上奏關於建文時期的舊事,還有就是跟他頭幾天上呈的那份論邊疆防備的上疏有關。

分明是被御史言官給盯上了!

翰林院的人多少有些不懷好意,見沈溪初來乍到就受到謝遷的器重,很多人看了眼紅,包括科道官員參奏他的奏本中也提到他跟同僚間不夠和睦,懇請弘治皇帝將沈溪降職、外放。

要說沈溪對於外放還是很贊同的,年歲小,不代表不可到地方爲官,但降職任用他卻不怎麼苟同,本就是從六品了,降一級還好,正七品的話,京官遷往地方往往會升三級,當個大縣的縣令綽綽有餘。可若再降,連縣令都當不了的話,還不如留在翰林院中邊做學問邊摸索爲官之道。

沈溪被參奏是在六月十五,消息在翰林院傳開是六月十六,結果到六月十七,謝遷就拿着吏部的一紙調令前來,心平氣和地對沈溪說明:你被暫時調出翰林院,到詹事府右春坊做事。

沈溪沒有被降職,甚至不是平級調動,而是官升一級。

沈溪到詹事府右春坊後爲右中允,官秩正六品,這意味着沈溪剛上任從六品的翰林修撰才兩個月,就得到破格提拔。

“去詹事府做事可能會累些,不過比之翰林院的公事會少許多……你要專心做事,今後必定大有作爲。”謝遷帶着勉勵的口吻道。

詹事府右春坊的右中允,性質跟太子伴讀差不多,不需要跟太子講解什麼學問,但需要將太子每日所學內容記錄下來,同時記錄太子起居,包括太子每天幾時起牀、幾時吃飯、幾時讀書、幾時睡覺等等,左、右中允各二人,屬於輪班制度,兩個人一天。

沈溪總結了一下,跟陪太子玩沒什麼區別。

從當官的角度來說,從翰林院調詹事府屬於優差,跟太子走得近,尤其還是朱厚照這樣沒有兄弟競爭皇位的太子,那簡直是爲將來鋪了一條康莊大道,尤其沈溪還知道弘治皇帝身體已不行,再過幾年就要駕崩,朱厚照以少年之身登上皇位,這正是他官場大展宏圖的好機會。

可沈溪總覺得朱厚照這個太子不怎麼靠譜,身邊的奸邪之徒太多,一個劉瑾,就足夠他應付的,更何況還有“八虎”。

謝遷把調令送來便即離開,所有人都聚攏過來恭喜沈溪。

只是在恭喜聲中,多少帶着羨慕嫉妒,本來都擔心沈溪會爭搶翰林院侍講的官位,但現在知道沈溪的確是高升了,但卻是升到詹事府去,而且是教導太子。

要知道如今首輔大臣劉健就是詹事府出身,負責教導太子,在朱祐樘登基當年,劉健就進入內閣擔任輔政大學士,如今已貴爲首輔,位極人臣。

朱希周帶着羨慕讚歎道:“沈中允可真是我大明第一人,十三歲中狀元入翰林院,如今有幸常侍太子身邊,太子年少,以沈中允的年歲……將來必有作爲。”

朱希周主要是羨慕沈溪的年歲。

若是一個三四十歲的翰林被調到右中允這位子上,最多是當個老學究記錄一下太子的日常起居以及學習之事,可沈溪才十三歲,還是個半大的孩子,當右中允記錄太子起居,就意味着基本時常能跟太子在一塊,沈溪很容易跟今年才八歲的太子玩到一塊去。

若成爲太子的玩伴,還是太子的“先生”,將來會虧待嗎?

沈溪笑道:“朱兄太擡舉我了,我只求別讓太子看我不順眼,將我發配邊疆就好。”

朱希周不知道沈溪怎麼突然來這麼一句,一怔之後不由苦笑着搖了搖頭,他聽沈溪話裡的意思,大概是如今太子因缺少管束而任性妄爲,對身邊人動輒呼喝打罵,屬於“熊孩子”,若得罪了熊孩子可不是什麼好事,關鍵是熊孩子的老爹老孃偏向兒子,誰若照顧太子有偏差,那就會被降罪。

沈溪升官,翰林院的工作即刻放下,他的公事自然會有別人來接替,他本來所負責的不過是修書之事,參考的是前人的典籍和律法、章程,沒有多少自行添加的內容,只要把手頭的工作一交接,他就可以去吏部報到,等第二天走馬上任。

沈溪從從六品到正六品前後不過兩個月,雖未開創大明朝升官最快的記錄,但畢竟非常罕見。

沈溪到吏部領了身新行頭,然後便打道回府。

結果,沈溪在家門口遇到一臉失落的王陵之。

“……師兄,兵部調我去邊關任職,具體去哪兒我卻不知道,不過聽說邊關那邊異常辛苦,可能時常吃不飽。師兄,你看有什麼辦法把我留在京城?”王陵之上來就帶着哀求,眼巴巴望着沈溪。

沈溪沒好氣道:“既然兵部派遣你到邊關任職,那是對你的器重,放心,這一去最多也就一兩年,你在邊關磨礪一下,升官還是很容易的。”

王陵之苦着臉道:“可是我想回家,我好長時間沒看見爹孃,我想他們了……”

沈溪無奈地搖了搖頭,說到底王陵之還是個沒長大的孩子,讓他這麼早面對疆場上的腥風血雨稍顯殘酷,不過想當年霍去病策馬草原封冠軍侯時也不過才十七歲……有志不在年高!

“放心,有師兄在,我包你快速升官,到時候你功成名就,就能回去見你爹孃了。”沈溪拍着胸脯道。

王陵之一聽瞪大眼睛,咧着嘴笑道:“我就知道師兄最有本事了,那師兄快給我寫秘籍……”

不管什麼時候,王陵之就知道沈溪的秘籍管用,而這次沈溪的秘籍的確是有針對性的,因爲沈溪清楚地知道,來年達延部犯邊的過程,只要他將這些內容告知王陵之,再適當讓王陵之用一些手段加以防備,再教給他一些平日行之有效的練兵之法,這小子要建功立業並不難。但沈溪就怕他腦子不靈活,無法將他傳授的東西融會貫通。

“你幾時出發?”沈溪問道。

王陵之重新低下頭:“兩天以後……劉管家和沈三叔很快就要啓程返回汀州,以後我就算回到京城,也只能投奔師兄你了。”

沈溪點頭道:“兩天時間怎麼也夠了,教給你的東西要全記着,等到了軍營,可別拿我教你的東西去問人。”

王陵之笑道:“我纔沒那麼傻呢,都是師門的東西,我去問別人,他們不就學會了嗎?”

沈溪心想,這小子最起碼一點小聰明還是有的,不由點頭嘉許:“這就好,就怕你學得不精通,丟師門的臉。好了,你且回去,等下午過來一趟,我把秘籍寫好給你。不過你一定要記得,我寫的東西都很精妙,你除了要熟記在胸,更要勤加練習,等你真正掌握後,你就是戰場上叱吒風雲的將軍,光耀我師門。”

王陵之聽了不由熱血沸騰,振臂道:“師兄放心,我一定努力!”

把王陵之趕走,沈溪才進到院裡,剛進來就見謝韻兒掩口在笑,沈溪問道:“娘子有何好笑的?”

謝韻兒勉強收起笑容:“聽相公教王公子,不知道的還以爲真的是師傅教徒弟,不過想來,相公應該是在代師授業。”

沈溪笑了笑沒回答,將手頭的官服印綬交給旁邊的寧兒,謝韻兒馬上發覺有所不同,驚訝地問道:“相公升官了?”

“可不是?”

沈溪道,“從六品轉正,翰林院今後不用去了,調到詹事府右春坊,以後差不多要陪着太子到處玩。”

************

ps:第十二更送上!

天子發現人的精力終歸是有限的,碼這章的時候腦袋已經不夠用了,迷迷糊糊的,中間還趴電腦前睡了一會兒!

估計凌晨前再能碼一章出來,剩下兩章,明天補上!

不過今天到現在爲止,天子已經更了近四萬字,大家來一波訂閱和鼓勵吧!謝謝!

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一〇五三章 就是不給面子(第一更)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六八三章 迎來送往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種子第二一六三章 牽掛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貴賓桌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一七五八章 傻有傻福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二二五〇章 又見刺客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一五八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
第六八一章 私藏外室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七〇二章 太子出宮(第四更)第二五一七章 談判第二一三一章 踏上征程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一七二四章 謠言第九一八章 正三品農夫(第三更,求訂閱)第二二二七章 新時代的開始第一二〇一章 紫荊關失守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二六〇六章 先發制於人第一一〇五章 重任在肩第九九〇章 成大事者(第三更)第一三一〇章 讓功第二二四六章 選擇你的丈夫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七一六章 市井之徒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五五一章 讓她有個着落(第二更)第三〇〇章 偶像的意義(第七更)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第一〇五三章 就是不給面子(第一更)第一四四四章 六省總督?第一六二三章 安排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九四三章 東南未平,西北又起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二四四五章 拒之營外第一六八三章 迎來送往第二〇六〇章 矛盾體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一三八三章 反感的種子第二一六三章 牽掛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一〇五一章 拉下臉(第二更)第七二四章 跟皇帝搶女人第六六八章 大水衝了龍王廟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九五二章 不跟傻子計較第一八七章 陪太子讀書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一三三四章 一而再再而三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一四四七章 定論第一一四五章 最後的防線第二六六九章 撤兵第一五一二章 沈元中舉第一二二二章 突然到來的戰機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二〇七二章 天狼煞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七六一章 非正常渠道(第二更)第八十一章 貴賓桌第九三二章 坦白從寬,抗拒從嚴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二四九五章 滾滾財源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一七五八章 傻有傻福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三〇一章 格物致知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十八章 師兄弟第一七三七章 出其不意第二四九章 教媳有方第二二〇一章 羣狼第一五六二章 捉放曹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五三四章 願打願挨第一九七三章 誰欺負誰第二二五〇章 又見刺客第一四〇一章 就是任性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六三六章 博弈第一八四六章 談合作第一八三九章 留劉瑾第二五六章 當頭一棒(第四更)第七三五章 當個鄉試主考不容易第一二二七章 決心第一二八〇章 戳破窗戶紙第一八八六章 參觀第一五八四章 結果早已註定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二三二章 千古一帝第二三三三章 京師叢林第五六三章 贖人先談賠償(第四更)第一五二五章 叫苦第一〇〇一章 風塵之殤第七九三章 這差事不關我事(第三更)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