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一二一章 全要了(第三更,求月票)

城內大修防禦工事,偏偏此時,韃靼使節阿武祿,提出第二次進城商談交換俘虜之事。

從道理上來說,沈溪不應該讓阿武祿再度進城,畢竟阿武祿進城會刺探城中情報,可能會對防守帶來消極影響。

但經過幾天修築,城內防禦工事已頗具規模,沈溪有自信可以用一些簡單的“障眼法”,將防禦工事隱藏起來。

十月初四,清晨,阿武祿的車駕再次往土木堡城西而來。

沈溪站在牆頭,手持望遠鏡仔細觀察,但他面對的方向,並不是城外馬車來的地方,而是城內,他在觀察對塹壕和掩體的遮攔情況。

土木堡內煙霧繚繞,沈溪安排人在東南西北十多個地方燃起火堆,然後用一些潮溼的枯草和樹葉蓋了上去,產生大量煙霧,沒過多久便將整座城池籠罩起來。

城內戰壕已挖掘得差不多了,上層用木條支撐,再鋪上乾草和樹木枯枝,可以把所有官兵都隱藏於“地下”,至於地面上的建築,碉堡和暗堡尚在修建中,但從外觀看不出個所以然來,再加上煙霧繚繞,並不擔心會被人發現端倪。

這會兒沈溪即便拿着望遠鏡,從城牆上自上而下,只能看出三四十米的距離,而且看得並不真切。

阿武祿的車駕尚未進城,就聽到車廂裡傳來劇烈的咳嗽聲,顯然這位達延部可汗妃子呼吸道有問題,稍微受到刺激就控制不住。沈溪自己則沒什麼感覺,因爲他站在上風口,可以呼吸新鮮空氣。

至於這會兒城內大多數官兵,正在進行一項特殊的“訓練”,就是要在韃靼使節阿武祿到來的這段時間,用布條蘸上水掩住口鼻,適應在這種煙霧繚繞環境下的生存,而這也是未來沈溪準備在城內開戰的策略之一,那就是利用種種手段,限制韃靼人的發揮,包括這種極端惡劣的環境。

至於最後是否會採用“煙攻”之計,沈溪尚在論證,但他知道若沒有一些特殊的手段,想在敵強我弱的土木堡完成一場防禦戰非常困難。

阿武祿從馬車上下來,她本想查看一下城裡這幾天到底在做什麼,可此時她已經咳嗽得眼淚鼻涕一起流,倒是沈溪氣定神閒,從城頭下來,臉上連矇住口鼻的溼布條都沒有,冷聲道:“使節請到衙所說話!“

阿武祿恨不能立即就到招待賓客的地方,以爲那裡情況會舒適許多,可到了裡面,她才知道這兒的情況並不比外面好,忍不住又是一陣劇烈咳嗽,在此期間,阿武祿悄悄觀察沈溪,發現沈溪似乎不害怕這種煙霧侵襲,好似能閉住呼吸一般。

除了沈溪,大堂上就只有阿武祿,等阿武祿感覺屋子裡太過安靜時,已經咳嗽許久,她努力控制鼻息,擡起頭來,喘着粗氣看向沈溪,喝問:“沈大人每次的待客之道都有所不同!”

沈溪搖搖頭:“阿祿夫人每次來的身體狀況也不相同,如今好像是染上風寒,居然咳嗽得如此厲害?”

阿武祿有些惱火,你丫才風寒,你一家人都風寒,誰在這煙熏火燎的環境下不咳嗽?恐怕只有你這“怪胎”才能忍耐得了。不過話又說回來,如今這裡呼吸如此困難,怎不見有人咳嗽?寂靜得彷彿像個鬼城一般,讓人不寒而慄。

“沈大人,請問您一件事,這城中到底在幹什麼?難道非要鬧到現在的地步……咳咳咳……”

阿武祿原本感覺好了些,但恰好又一股濃煙飄了過來,咳嗽頓時加劇。

沈溪卻好似沒事人一樣,笑着說道:“夫人見諒,不湊巧今日乃是我大明的齋戒日,原本是想焚香沐浴,洗去我大明將士一身風塵,未曾想城**水不足,沐浴這一環便省去,不巧焚香時又引燃稻草,火勢失控,如今城內正在組織救火。若非來面見夫人,本官如今還在救火第一線!”

阿武祿爲之氣結,此時沈溪說的話她一個字都不相信,什麼齋戒日焚香沐浴,着火後救火,說得跟真的一樣,但其實就是謊言。

阿武祿心想:“分明是想用障眼法,讓我看不清土木堡內的情況……不過,他大可不許我進城,或者將我扣下來不許我出城,現在卻來這套,豈不是多此一舉?他又是如何做到在如此濃煙中跟個沒事人一樣?”

沈溪道:“阿祿夫人今日來的或許不是時候,不妨待明日,本官親自派人去城外面見夫人,詳細交談一番,如何?”

“你派人去?”

阿武祿對沈溪的話嗤之以鼻。

“如果夫人堅持讓本官去,也不是不可以,但要看本官明日是否有時間,若得閒的話,本官會親自走一趟。兩軍交戰不斬來使,本官一直恪守這條原則,阿祿夫人應該也不會食言,對吧?”沈溪笑着問道。

阿武祿絕對不相信沈溪會親自出城到韃靼軍營,這跟沈溪說自己要送死沒什麼兩樣,沈溪去了韃靼軍營,無論如何也不會被放回來。

阿武祿本不想跟沈溪如此插科打諢,但她實在忍受不了城中惡劣的環境,這會兒難得沈溪允許她離開,趕緊用手帕掩住口鼻,道:“好,希望沈大人不要食言,走!”

一聲招呼,阿武祿才意識到大帳內除了沈溪沒別人,就算要招呼人離開也要出了這屋子再說。

這會兒阿武祿已經被煙霧薰糊塗了,轉身踏出門檻而去,她有心地站在屋外一會兒,想聽聽沈溪之前是否是強忍咳嗽,可當她出來後仍舊聽不到裡面有任何聲響,連沈溪手底下的士兵似乎也對這煙霧都有很大的抗性,居然沒有聽到絲毫咳嗽聲。

“真是奇了怪了!”

阿武祿來不及琢磨其中有何古怪,她只想早點兒出城。

等車駕離開土木堡兩三裡後,城內煙霧逐漸消散,這個時候城內的官兵,終於結束抗禦煙霧的訓練,從躲着的戰壕裡鑽了出來,把頭頂的遮擋物除去後,繼續幹活。

……

……

“大人,您真要出城?”

沈溪送走阿武祿,馬上升帳議事,召開軍事會議,商討關於之前答應阿武祿出城談判之事。

在胡嵩躍等人看來,沈溪明顯是活得不耐煩了,居然覺得能活着走出韃靼人的軍營。

沈溪反問:“有何不可嗎?”

張永趕緊站出來勸說:“沈軍門,您可別亂來,軍中上下都等着您差遣,您去了韃子營地,若能平安歸來自然是好,若回不來……那就遭了。相信即便去了韃子軍營也不會商量出好的結果,於戰事無補,所以沈軍門還是坐鎮城中爲宜!”

胡嵩躍等人之前對沈溪是有些意見,但這會兒聽沈溪要主動出城去送死,趕緊出言相勸。

他們不認爲沈溪是準備逃跑,因爲逃跑沒有去韃靼軍營送死的道理,那裡可是龍潭虎穴,進去就出不來了。

沈溪輕嘆:“你們以爲本官沒想過嗎,只是這韃靼軍營,我非去不可,否則……土木堡內火炮和彈藥物資、糧草輜重等並不足以令我們堅持到援軍到來,就當犧牲我一人,換取土木堡和大明江山社稷的穩固吧!”

在場之人都急了,沈溪不說別的,居然說要犧牲自己,他們根本就無法接受,因爲在他們看來,沈溪絕對是他們最後的救命稻草。

“沈大人三思而後行啊……”

“沈軍門可要考慮清楚……”

“這土木堡可不能沒有沈大人!”

之前一羣人對沈溪都是敷衍和嫌棄,現在終於知道沈溪的重要性了。

胡嵩躍直接問道:“沈大人,你這是準備用自己去換取韃靼人安放在外面的火炮……和炮彈?”

沈溪眯了眯眼睛,點頭:“本官正有此意!”

“那沈大人不用親自去啊,之前爲何不跟韃子談條件,就說把人放了,但需要他們將火炮和炮彈送進城來,一進一出兩不損,他們能跟他們的大汗交差,我們也有駐守所用的火炮和炮彈,豈不美哉?”胡嵩躍提出建議。

沈溪一擺手:“不可,實不可取。”

沈溪說完,半晌都沒解釋,在場之人不知道哪裡不可取。但見沈溪拿出一份詳盡的土木堡地圖看了起來,包括韃靼人在城外的營寨分佈以及一些防禦措施都進行了標註,其中就包括韃靼人火炮的情況。

“沈大人,您這是何意?”胡嵩躍看到後不解地問道。

沈溪道:“這兩天源源不斷有兵馬開進城外韃靼營中,預計韃靼兵馬數量爲六七千之數,預計後續還會有韃子軍隊源源不斷開來,而我城中守軍僅爲六千,其中一千三百爲新兵,剛剛進行簡單的隊列和口令訓練……”

只是一個大概的數字,就讓在場之人倒吸一口涼氣。

六千訓練不足的步兵去跟驍勇善戰的六七千韃靼騎兵決一死戰,簡直是自取其辱,就算有城塞和城內防禦工事,也完全不頂用。

沈溪接着道:“韃靼人無論兵馬數量還是在單兵戰力,都在我們之上,怎會輕易將火炮和炮彈拱手相讓?必須要以他們認同交換的條件,才能換取韃靼人的火炮和炮彈,爲城內贏得更多的資源,到那時我們纔有能力全力駐守,與韃靼人決一死戰!”

張永哭笑不得:“聽沈軍門的意思,你不會是拿自己去交換吧?那時城內雖然有了您看重的火炮和炮彈,可少了您的指揮,全軍上下一盤散沙,等韃子殺來將士們驚慌失措,只顧着逃命,就算有火炮和炮彈,又有何用?”

“是啊,是啊!”

胡嵩躍等人趕緊附和。

張永繼續苦着臉道:“沈軍門不妨考慮再好好考慮,不如跟韃子商量,放回去一些人,換幾門火炮和炮彈回來意思一下,總算能說的過去吧?沈軍門莫再提前往韃靼軍營之事!”

沈溪擺擺手:“不可,外面那上百門火炮,本官要定了!”

**************

ps:第三更到!

沈溪又開始使壞了,大家猜猜他是怎麼坑韃靼人的?哈哈!突然發現月票榜上落後的,天子急求月票支援!

求訂閱!

求月票!

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樣的宮市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二二〇七章 勝負之機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七七三章 找宮女生弟妹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五八一章 交易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
第二六〇七章 體面第六五四章 預兆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二九七章 罪不容赦(第四更)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二三一五章 顏面第一第一五七四章 新“八虎”第一〇二二章 止戰第一一八六章 太子監國(上)第二一四七章 特殊的門路第四六九章 經筵前的邀請(第三更)第一〇六七章 西北無戰事(第一更)第九二二章 御前打小報告(第三更)第一一四三章 沈溪的上奏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四二三章 增派人馬第六九六章 逼上門(第一更)第一五五五章 弘治十八年第一七五五章 並無隔夜仇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樣的宮市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二二三九章 不忘第一〇六章 小財迷第二六五五章 沾光第八四二章 貿易第二二〇七章 勝負之機第一〇七章 年畫(求收藏)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七六八章 迎靈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二一五七章 捱打第二一九七章 戰場之外的精彩第二五〇三章 國舅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一一三二章 出兵往援(求月票)第一五九五章 不速之客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三七二章 沒名氣不好混第二三四七章 能者多勞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一一一章 捆綁銷售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八三五章 申冤事,衙門見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二七八章 十美圖第二四九二章 文明時代第七七三章 找宮女生弟妹第二六七一章 保佞臣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六六二章 牛車陣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五四六章 輪到給你出難題(第三更)第一九五章 二人歸來四人回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二五八二章 去留間第八〇五章 閣老嫁孫女(第三更)第一二二六章 勾心鬥角第一五八一章 交易第一二六六章 肥水不流外人田第六二四章 視察王恭廠(第四更,謝盟主)第一一一四章 謝恆奴省親(第二更)第六四一章 看似不升實則高升(第四更)第一六三三章 淘汰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一四九四章 小事一樁第二二八四章 反響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二〇六四章 強勢的女人第二四九七章 小人不可用第二五四〇章 奏諫第一四三八章 平衡第五七七章 祭祖(第二更)第五二一章 未來探花郎(第九更)第一四二三章 慢慢打,不着急第七十章 老爹有“外遇”?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一三五九章 銀子換命(求月票)第二三二九章 特殊方式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九三二章 晚到一步第一五五七章 治喪第九三〇章 不請自來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三六八章 不勝酒力第二一七一章 紙上談兵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四六二章 今時不同往日(下)第二〇六五章 做買賣第二四〇九章 正月雪第一二一七章 耍猴?第二五六〇章 強行不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