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〇六八章 平靜的宮闈

西北無戰事,謝遷說這話的時候底氣十足,因爲他真的是這麼認爲的。

可是,當想到西北還有大批韃靼兵馬不知去向,謝遷心裡有些打鼓,所以他未將話說滿,只說“西北暫且無事”,如此就算回頭有大的變故,他也能抽身事外,這是他在經歷諸多意外後領悟到的。

同樣的錯,謝遷不想再犯下去了。

有了謝遷的話引,別人比較容易接茬,既然西北無戰事,京畿防備就可以輕省些,西北兵馬可以逐步收回失地,甚至再過些日子,京師戒嚴都可以解除……

每個朝臣都把事情往好的一面想,自然也有馬文升這樣心思縝密之人,認爲韃靼人可能只是暫時休整,目前正在集結兵力。

但謝遷之前分析的情況馬文升也贊同,韃靼沒有當初瓦剌人那般兵鋒強橫,所向披靡。大明雖然經歷榆林衛之敗,但中軍並未受太大損耗,西北有劉大夏坐鎮,沈溪援兵也駐紮於居庸關,韃靼不太可能破內長城一線犯大明京師。

所以馬文升沒在這個時候提出讓朱祐樘糾結的話,畢竟弘治皇帝病體違和,心情想必也好不了,誰出來犯龍顏,那需要膽量和勇氣。

馬文升作爲老臣,早不復當初的血氣之勇,只希望當一個能完成平穩過渡的吏部尚書。

連馬文升都不說什麼,張懋這樣“老奸巨猾”的人更不會沒事找事了,至於張鶴齡和一些在弘治皇帝心目中地位不高的官員,更不會在這個時候給皇帝添堵。

“西北無戰事。”這句話似乎成爲在場朝臣的共識,每個人講述的內容都圍繞這個觀點進行。

……

……

乾清宮內正在議事,皇后所在的坤寧宮內,張皇后正在後殿的寢宮裡照看纔出生幾天的小公主。

小公主非常健康,眼珠子滴溜溜地轉,顯得聰明可愛,非常招人疼,但她的父母朱祐樘和張皇后臉上卻看不到絲毫笑容。

朱祐樘夫婦其實最希望這胎生兒子,如此才能令皇嗣斷絕的可能性大幅降低。

張皇后覺得自己肚子“不爭氣”,丈夫病情嚴重,原本應該用喜慶的事情沖沖喜,可是自己卻沒有爲皇家添下一個男丁,倍感失望。平日張皇后板着臉,動輒發怒,即便是照顧小公主,張皇后也不用心,一切都交給乳孃照看。

小公主出生至今,朱祐樘已有多日未到坤寧宮,這中間既有朱祐樘病情反覆的緣故,還有個原因就是朱祐樘對張皇后生女兒很不滿。

有些事不用朱祐樘說,張皇后也能感受到,因爲丈夫在她生下公主後就對她日益敷衍和冷淡,之後三邊和大同、宣府緊迫,朱祐樘就藉口要處理國事,遷回了乾清宮,未再到坤寧宮留宿。

之後張皇后打聽清楚了,皇帝在乾清宮養病,不再多過問西北戰事,這會兒連批閱奏本都是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在負責。

蕭敬從來不會跟人急眼,這樣的老好人很少忤逆幾位閣臣的意見,所以內閣大學士的票擬,大多數都是直接變成硃批,只有極少數事關重大的纔會呈遞朱祐樘親自批閱,但也只是在硃批上稍作更改。

三位內閣大學士權力日益變重,但這卻改變不了劉健和李東陽經常請假的現實,就算在西北局勢日趨緊張時,內閣很多時候仍舊只有謝遷一人在輪值,謝遷已隱隱成爲大明的丞相,軍政大事一言而決。

“……皇后娘娘,這幾日太子在東宮一切安好,之前奴婢前去送柑橘,太子殿下還請奴婢吃一個,當然,奴婢……沒敢食用。聽聞太子前日偶感風寒,不過一日便已康復,連太醫都驚歎說太子吉人天佑,身體康復能力太強了!”

張皇后對丈夫和兒子的掌控慾望比較強,但她並無太大野心,唯一的心願就是得到丈夫的疼惜和兒子的孝順。

張皇后善妒,但大抵是個能持家但不能持國的女人,所以張皇后一生都安分守己,歷史上她有機會垂簾聽政,但從來沒有染指過權力,甚至嘉靖皇帝登基後,張氏一門遭遇打壓,她也只是去跪求她一手扶起來的皇帝法外開恩。

但張皇后對奴婢很苛刻,有時候更像是個“毒婦”,對於任何敢欺瞞她,以及勾引、怠慢她丈夫和兒子的奴婢都不會輕饒,很多丫鬟都因此而受罰,有的甚至喪命。

皇宮大內是不相信眼淚的地方,張皇后對於這一點深信不疑。

張皇后怒道:“太子染病,如此大的事,居然敢欺瞞本宮?來人,拖出去打二十大板,以後看誰還敢知情不報!”

稟報的宮女很冤枉,她被皇后派去擷芳殿照看太子,太子前日說頭疼不舒服,便沒去上課,第二天早晨太醫去了,結果診斷下來發現太子什麼毛病都沒有,如果換做張苑、劉瑾這些有腦子的太監,肯定知道這是太子裝病,這宮女完全沒有經驗,信以爲真,居然跑來跟皇后說,屬於自己找打。

宮女被拖出去打板子,太監不敢留手,因爲若是不能打到張皇后滿意,他們自己也可能會遭殃。

張皇后看着乳孃抱過來的小公主,接在懷中,怒視自己的女兒,罵道:“都怪你,母后本可以生下個皇子,從此之後無論誰來當皇帝,母后都可以一世無憂,張氏一門也可以世代興盛,現在就因爲你,母后被你父皇冷落,都怪你!”

出生不過十幾天的孩子,居然被張皇后打了一巴掌,雖然隔着厚厚的襁褓,但孩子依然“哇”的一聲哭了出來。

乳孃和宮女在旁邊看着,沒一人敢上前勸阻。

張皇后聽到女兒哭喊,越發心煩,居然一鬆手,將公主扔到地上。

乳孃和宮女大驚失色,她們趕緊過去接,但終歸是徒勞,小公主的襁褓落到了地上。幸好張皇后在坐月子,再加上時值深秋時節,坤寧宮寢殿地上鋪的毛毯很厚,襁褓落在蓬鬆的被褥上,並沒造成意外。

“哭,哭什麼哭?”

張皇后一臉煩躁,俯身又想把女兒抓起來丟地上。

乳孃和宮女已經上前,乳孃一把將小公主抱入懷中……一個剛出生十幾天的小傢伙,不知道自己爲什麼會被母親厭棄,小孩子無法表達,只知道哭。

張皇后一直在罵,也沒個由頭。

一衆宮女不清楚發生了什麼事情,跪在地上戰戰兢兢,但乳孃是“過來人”,知道女人一旦生下孩子,如果不能得到丈夫或者家人的關懷,心中委屈得不到宣泄,就容易胡思亂想,最後演變成爲一種很可怕的暴虐情緒。

乳孃不懂這是“產後憂鬱症”,但知道這種事在民間很常見,只是民間因爲女人地位低下,就算生下女兒也不敢胡來,可這裡是皇宮,張皇后有着僅次於皇帝的地位,又是華夏自古以來第一個跟皇帝相濡以沫一夫一妻的皇后,難怪張皇后心境會跟別人有所不同。

小公主哭了半晌,突然不哭了,因爲她餓了。

小傢伙嘟着嘴飽餐時,乳孃看着懷裡的小公主,低聲道:“小公主,您使勁吃使勁長,長大了纔不會惹您母親不開心,才能保護好自己……不知您能嫁給什麼樣的駙馬?會不會一世富貴?”

這會兒小傢伙可不懂什麼叫長大,也不懂什麼是“駙馬”,她只知道,剛纔自己晃晃悠悠,感覺不那麼舒服所以就哭了;這會兒很餓,要吃東西,無暇去哭;等吃飽後睏意到來,就想舒舒服服睡覺。

對一個普通人而言,襁褓時是人生最幸福的時刻,無憂無慮,只是絕大多數人都沒有這段人生回憶。

……

……

擷芳殿內,朱厚照終於上完一天課,老早就回到寢宮,拿起當日沈溪趕他回宮時送給他的武俠小說,着迷地看起來,連吃飯都顧不上了。

這幾本武俠小說的續稿,是沈溪在剿匪的最後階段以及北上京師途中寫成,篇幅不多,但其中卻有《神鵰俠侶》和《陸小鳳》的大結局,還有一本新書的開篇。

每一本書結束,朱厚照都會有一種悵然若失的感覺,整個人感覺空蕩蕩的。好在沈溪又寫了《俠客行》的開篇,熊孩子沒看多久,又沉浸在“狗雜種”的奇妙世界中。

“太子殿下,您該用膳,之後就得沐浴休息了!”張苑進入寢殿,恭恭敬敬地說道。

“不用了,你先下去。本宮累了自己會睡。”朱厚照說完,順口問了一句,“什麼時辰了?”

張苑道:“回太子殿下,二更鼓剛剛敲過!”

“才二更?等着吧,不到三更我不睡。哦對了,給我準備一份點心,還有茶水,茶水別太熱,一會兒餓了我自己吃。”

朱厚照看武俠小說已經到了廢寢忘食的地步。

張苑沒轍,只能遵命出去準備。

太子說要吃點心,張苑擔心吃不飽,除了送進幾碟糕點外,還讓人將熱好的飯菜送進寢殿,但朱厚照根本就沒理會他。

等到外面三更鼓響,朱厚照終於一絲疲倦,站起來伸了伸懶腰,道:“沈先生絕了,這故事寫的真好,也不知道他腦袋瓜怎麼長的,居然想出這麼有趣的故事……莫非,這一切都是真的,所以信手拈來毫不費工夫?”

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二二五〇章 又見刺客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謀劃(求月票)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二四六九章 爭權奪利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〇一一章 誰替代誰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
第一二二五章 以小博大第一七八三章 無人替代第一六二二章 毒蛇第九二三章 書獻的不是時候(第四更)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二一〇章 狠角色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八二五章 分道揚鑣(第一更)第二一七三章 沒那麼簡單第三三三章 打腫臉充胖子第二四六〇章 趕鴨子上架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六七三章 首輔不好當第二四二一章 明君難當第二三三九章 奉旨收禮第一五〇三章 幫忙和拆臺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四五三章 前後之別(第二更)第一七六八章 越俎代庖第七一四章 初爲人父(第三更)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二十章 露天學堂第三章 我要讀書第二六四七章 左右爲難第一九二一章 叛亂到來第二二五〇章 又見刺客第一四〇四章 上門催討第二二一七章 血腥殺戮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六七六章 實實在在的賞賜第七四八章 漸行漸遠(第二更)第二七三章 惴惴不安第七五一章 神秘的三道四書題第四十一章 吉人天佑(求下三江票)第一九五一章 警告第七五四章 鄉試閱卷(第一更)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五七二章 人生的第二次婚禮(第八更)第七十六章 新生意,新契機第一七四一章 把胡鬧進行到底第一八八〇章 藉田禮第七四二章 太子的借據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七二六章 綁一送一第九八一章 效果最大化(第一更)第二五九五章 風平浪靜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〇四六章 皇帝的氣量第一五六五章 荒唐伊始第二〇〇九章 銘記於歷史的女人第二二二章 風花問月(上)第一三〇四章 家宴謀劃(求月票)第一五一〇章 夫妻兩條心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三五八章 六萬貫(求月票)第一四一四章 打分第六〇三章 追思會(第二更)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二四六九章 爭權奪利第一四八八章 樂不思蜀第八八六章 易守難攻的硇洲島第一五四八章 驅不完的邪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六三五章 六炮定國威(第二更)第一〇一一章 誰替代誰第五〇〇章 新官上任右中允(第十三更)第二一六章 好事成三第七十三章 老爹的秘密第一八四五章 惺惺作態第一三九六章 恨第二六四一章 案歸原主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八四八章 言而無信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二一〇三章 誰對誰錯第八二四章 官場的人脈資源(第三更)第五九五章 收買人手(第一更)第一九三四章 張懋的支持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〇一三章 太子並非薄情人第六四九章 夜路難行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一八七八章 面聖第一七六一章 太后之怒第四六〇章 御賜墨寶(第一更)第七八八章 謝遷的臉面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八〇一章 說服力第一二〇二章 有肉吃第五三六章 皇后的囑託(第一更)第二四六五章 區別第一〇〇章 白雪公主第一二八七章 豪華陣容第一二二章 順利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