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二二一章 神話

榆林衛一片風平浪靜。

朱厚照沒有下令延綏出兵馳援,謝遷也不贊同王瓊的出兵計劃,現在沈溪派個使者回來都沒說要請援兵,王瓊自然斷了即刻兵發榆溪河的念頭。

城內幾乎所有人都在關注榆溪河戰場的情況,卻並非所有人都迫切想去馳援,唯有早一步回到衛城的雲柳和熙兒,非常希望能到戰場跟沈溪並肩作戰。

“……師姐,已確定是沈大人身邊那位唐先生到了榆林衛!此前我們在城外救下的就是他跟大人帳下的書吏……我們的人順利幫他翻譯出大人的密信,他去了三邊總督衙門,就再也沒出來……”

熙兒很緊張,難得知道沈溪派人回來,卻沒辦法交流情況,心裡自然着急。

雲柳問道:“大人的意思如何……?”

熙兒道:“問過負責翻譯密文的那人,他說大人並沒有請援,只說接下來一戰得勝後讓榆林衛派出人馬一同追擊韃靼人!說來奇怪,這次三邊總督衙門甚至沒把咱破譯密文的聯絡員給看住,甚至有意無意把消息散播出來,好像故意讓城裡的人知曉!”

雲柳點頭:“王大人的意思很清楚,想製造出風聲,讓城裡軍民知道沈大人對於此戰的決心和勇氣,認爲沈大人還握有底牌應對接下來的戰事。”

熙兒皺眉道:“但這樣也泄露了大人的真正意圖,要是韃靼知道了,後果不堪設想……王大人這麼做是否太過分了?”

雲柳這次卻搖頭,“戰場上的事情本來就虛虛實實,誰能判明真僞?現在城內戒嚴,韃靼子細作是否能把消息帶出去還難說,就算傳到韃靼高層耳中,也只以爲是大人故弄玄虛。另外,如此宣講的話,也能夠振奮延綏鎮將士的軍心士氣,讓城內的氣氛不至於跟之前幾日那般死氣沉沉!”

熙兒道:“可是……師姐,大人到現在還沒有脫離危險啊!聽說我軍第二道防線已破損嚴重,韃靼人下一步必然會步步緊逼,直至把營地踏破!”

當熙兒緊張說出這番話的時候,雲柳凝眉思考,此時的她顯得異常嚴肅,好像已理清一些頭緒。

突然間,雲柳的目光變得深沉起來,望着熙兒道:“你相信大人嗎?”

“嗯!?”

熙兒不明所以,但還是堅定地點了點頭。

“那就是了!”

雲柳搖頭輕嘆,“大人幾時錯過?他任何時候都可以說算無遺策,難道會在這次出現偏差?其實在行軍路上我們就可以明顯感覺到,大人其實成竹在胸,哪怕知道九邊各路援軍沒到,依然處之淡然,有時候對你我訓斥,也只是讓我們不要多問而已,這說明大人其實早就有了全盤計劃!”

熙兒有些不以爲然,嘟噥道:“大人現在身處險境……你居然說他早就算好的?”

雲柳沒好氣地道:“也許大人就是想要絕處逢生呢?如果你是韃靼人,遇到沈大人守城,有土木堡的前車之鑑,他們是會避開還是會主動進攻?”

“道理是一樣的,只有當沈大人走投無路時,韃靼人才會瘋狂,他們想要讓草原得到安寧,非置大人於死地不可!這或許正是大人想要達到的結果呢?”

……

……

或許是沈溪這些年來的表現太過耀眼,亦或者沈溪在絕境中仍舊能打出兩場漂亮的勝仗,使得很多人又對沈溪充滿期待。

之前所有人都覺得沈溪被逼上死路,這回死定了。但到了現在,這些人又覺得,沈溪早就計劃好一切,勝利在握。

如此一來,原本在戰場上已經被神話的沈溪,又進一步給妖魔化了,讓人覺得只要有他在,沒有奇蹟是不能發生的。

如今似乎只有沈溪身邊的將領才務實些。

這些將領跟沈溪一樣走投無路,並不寄望能一直打勝仗,他們只願韃靼人早些滾蛋,如此他們才能平安回到關內。

第二戰的慘烈程度,讓很多抱有奢望的人徹底迴歸現實,他們自己也看清楚了,第一戰以零傷亡獲得勝利的戰鬥以後不可能再有,下一場大戰,只要韃子持續不斷投入兵力,若沒有新的防禦手段,戰線失守是遲早的事情。

太陽升起後,明軍主動打掃戰場,把所有障礙清空的情報,清楚無誤地傳到韃靼軍中。

韃靼人難以理解,爲何沈溪要把阻擋他們騎兵衝鋒的障礙搬開,好像故意讓開一條道路讓他們衝鋒一樣。

通過觀察他們自然得出一個結論,沈溪準備故技重施,用埋藏火藥定點爆破的方式對他們進行致命一擊,這也就意味着,誰下一波衝得靠前,基本必死無疑。

巴圖蒙克一直到日上三竿才從寢帳出來,此時圖魯博羅特已離開營地,帶兵去榆溪河南岸阻擋關內來的明軍援軍,這也是巴圖蒙克親口下達的軍令,就算圖魯博羅特再不甘心也得遵從。

金帳內,達延汗召來幾名汗部高層開會,除了蘇蘇哈外還有三名萬戶。

蘇蘇哈道:“明人舉止太過反常……照理說他們連續行軍後又經歷兩次慘烈的大戰,應該抓緊時間休息,就算不休息也應加固防線,但現在……他們居然主動撤到第三道工事後面,根據斥候從南岸觀察到的情況,明人第四、第五道防線比起前三道差得太多,只要我們能攻破最前面那道,基本上就可以拿下他們的營地……而且蹊蹺的是,他們居然把阻擋我們騎兵衝鋒的東西搬開,難道他們想主動出擊?”

巴圖蒙克的臉色很難看。

越是看不懂沈溪這些舉動背後蘊藏的東西,他就越謹慎,思慮許久後他一擺手:“不管沈溪做什麼,我們只管按照既定計劃行事!就當明軍已黔驢技窮,昏招頻頻……或許我們只需要再加把勁兒,就可以拿下對手防線!”

……

……

張家口堡,守備衙門。

朱厚照已連續數日茶飯不思。

他在爲自己之前的所作所爲懺悔,而他選擇的方式就是避不見人,甚至連張苑等近侍太監都不接見,平時能接觸到他的僅僅是小擰子和麗妃,同時他對吃喝玩樂的事情也失去興趣,看起來形容憔悴,像是大病一場,但其實主要是心病,整個人提不起精神所致。

小擰子不斷勸說,雖然知道這麼做徒勞無益,但對於他這樣依附於皇權存在的奴婢來說,能做的事情太少,只能拿出自己的忠心,表達關切。

“……陛下,您還是進一些飯食吧,這兩天看到您消受很多,奴婢心疼啊……若陛下您有個三長兩短,大明該靠誰來支撐呢?”

小擰子說話時不住抹眼淚,跟劉瑾和張苑不同,他哭泣是因爲真的難過,習慣了朱厚照的飛揚跋扈和放蕩不羈,突然看到皇帝現在這般意志消沉,他打從心眼兒裡疼惜,同時也是因爲眼前這個沒長大的少年是他所有希望所在,不希望就此沉淪下去。

儘管是隆夏時節,朱厚照仍舊蒙着被子,他擡起頭望向小擰子:“小擰子,你說朕是不是很混蛋?”

小擰子“噗通”一聲跪在地上,哽咽地道:“陛下,您乃是少有的聖明君主,天下人誰不稱道您的文治武功?”

朱厚照一擺手,似乎不喜歡聽到這種恭維話,“朕還算聖明?簡直糊塗得要命……幸好祖宗給朕留下了一個穩定的江山,也幸好之前有那麼多能臣幫忙打理朝廷,否則的話,朕的所作所爲甚至不如隋煬帝和商紂王,簡直要讓自己的國家陷入險地,當個亡國之君!”

小擰子聽朱厚照如此檢討自己,一時間沒反應過來,本來他可以繼續勸說,但理智告訴他最好緘口不言,否則無論是直接否認朱厚照所言,又或者是表示贊同,事後都沒他的好果子吃。

在朱厚照跟前這麼多年,這點小機靈他還是有的,因爲朱厚照很多時候都是說反話,皇帝並不是斷絕七情六慾的神仙,偶爾也會宣泄情緒,千萬不要把他情緒化的說辭當回事,哪怕所言是事實。

朱厚照好似沒在等誰回答,搖頭輕嘆:“朕的確做錯了,朕本以爲自己可以做到面面俱到,其實一切都因爲有沈先生在,朕纔有信心能平定草原……”

“可結果怎麼樣?沈先生領兵出擊,不在朕身邊,朕就什麼都忘了,之前朕還以爲是沈先生的計劃出了差錯,張苑那狗東西老在朕面前進讒言,說什麼沒人可以做到百戰百勝……若是沈先生戰死沙場,朕必將揹負千古罵名!”

小擰子勸解:“沈大人吉人自有天相,不會出事的……陛下,您多慮了!”

朱厚照再打量小擰子,問道:“如果你領着一萬多兵馬,被韃子數十萬大軍包圍,有什麼活路?沈先生可是沒有任何援軍的……”

小擰子發現自己又多言了,心裡惱恨:“就聽陛下說就好了嘛,我搭什麼話?這不,剛一開口,陛下就給我出難題!”

這下小擰子不再回答,繼續低着頭,幾乎把腦袋埋到自己膝蓋上了,他的身體本來就單薄,整個人跪在地上幾乎蜷成一團。

朱厚照沒從小擰子這裡得到答案,繼續懺悔道:“沈先生這樣有着絕世才華的人,可說是千古少有,但凡能遇到,都是帝王的榮幸,但估摸上天不會想到,把這樣一個人才安排到當下,卻遭遇朕這樣一個昏君吧!”

“唉!朕實在是被豬油蒙了心,怎麼就聽信那些鬼話?若不調九邊各路人馬來就好了,現在連三邊之地最爲精銳的騎兵,也悉數調到宣府,那不等於說就算延綏那邊想出兵馳援,也沒合適的人馬?”

小擰子本想說什麼,但突然想到先前的感悟,再次識趣地閉上嘴。

以前在朱厚照跟前,他是有話就說,畢竟皇帝沒有平時表現出的那麼不近人情,朱厚照喜歡有人在耳邊說一些話,小擰子逐漸有了自我意識,朱厚照在開明程度上,可以說比之成化帝和弘治帝都要好許多。

但問題也就在於,朱厚照喜歡讓人提意見,也容易被意見左右,再加上他對外面的事情不是很瞭解,得到的消息太過混亂,想法自然也就會偏激,不自覺就會朝對他最有利的方向想。

如此一來,便有了劉瑾和張苑等人擅權,因爲不管朱厚照怎麼想,都覺得奴才傷害不到他的利益,而朝中那些大臣則有這方面的隱患。

朱厚照道:“朕這幾天沒問過軍情,也不知道延綏那邊情況如何了,只要沈先生能平安無事,朕願意付出幾百裡疆土作代價,就算折損數萬人馬,也都值得……千軍易得一將難求,像沈先生這樣的曠世奇才,莫說朕遇不到,就算未來幾百年也未必會出一個!”

小擰子試探地問道:“那陛下……是否要找幾位大人來,問問他們情況?”

朱厚照看了小擰子一眼,略一思索,微微點了點頭,總算有了些精神。

朱厚照道:“再這麼不管不問,也不是辦法,還是把王卿家和胡卿家叫來,哦對了,還有兵部兩位侍郎,一併請來。”

“那張公公……”

小擰子自然要問清楚,他怕朱厚照遺漏張苑,畢竟涉及朝堂事務,任何事都逃不開司禮監這個衙門。

朱厚照怒道:“張苑?他算什麼東西……如果朕不是聽信他的鬼話,何至於跟現在一樣懊悔?朕心痛啊,居然信錯人!回去後朕一定要剝奪他司禮監掌印的差事,打發他去守皇陵!”

小擰子心中竊喜,不過還是用關切的語氣道:“奴婢這就去傳諸位大人前來……不過,陛下您還是要用膳,您老餓着肚子,怎麼有力氣去見那些大人?”

“嗯。”

朱厚照一擺手,“行吧,朕先去吃些東西。你把麗妃叫來,讓她在外間屏風後聽聽那些大臣說什麼,朕現在只願意相信她了!”

……

……

朱厚照要接見朝臣,其實不會對當前的戰局產生任何影響。

問題就在於張家口堡距離延綏上千裡,就算陸完、王敞、胡璉和王守仁等人有再好的建議,也是鞭長莫及,事實上沈溪也根本不需要張家口這邊來爲他出謀劃策,甚至不需要額外的援軍。

路途漫長,張家口這邊能得到的消息實在太少,甚至連沈溪被困榆溪河北岸的情報都沒傳來,就算這些有能力的大臣可以見到皇帝,也難以做出有效應對。

張苑本來也在期待見到朱厚照,但連續數日未曾傳見,心中無比慌張,這天上午聽說朱厚照召見張家口堡內衆大臣,卻沒傳見司禮監一干太監,他不由慌張起來,因爲早前他曾去拜會麗妃,麗妃出來見他時,反饋的訊息是朱厚照很可能要撤掉他司禮監掌印的職務。

換作以往,張苑對麗妃不屑一顧,但現在卻把對方當作救命稻草。

作爲朱厚照出徵時唯一帶在身邊的女人,麗妃頭腦清晰,富有智計,無論朱厚照問策,又或者吹枕邊風,麗妃可以說是皇帝身邊最有話語權的存在,這讓張苑意識到自己得有多愚蠢,纔會去得罪這麼個女人。

“……你說,這可如何是好?陛下傳見朝臣,卻根本不通知咱家列席,豈不是說以後陛下再不相信咱家?那些大臣早就巴不得咱家死,他們這次還不逮着機會,狠狠在陛下跟前戳咱家的脊樑骨?”

張苑得知幾名朝臣去見朱厚照,連說些什麼都不知道,心裡無比忐忑,他最怕的事情不是朱厚照做出新的軍事部署,而是怕那些人聯手參劾他,再加上朱厚照因沈溪的事情對他不滿,失勢似乎不可避免。

更有甚者,他可能會因爲一系列決策失誤問罪,極端的情況是身首異處。

張苑這樣從市井間爬起來的暴發戶,最在意的就是自己手上的權力,得而復失是他不能承受的事情。

現在張苑身邊能出謀劃策的只有臧賢一人。

仔細考慮後,臧賢勸解道:“公公,您大可不必擔心,那幾位大人好不容易見到陛下,定會抓緊時間跟陛下說及軍情,怕是不會有心思攻擊您!再說很多調兵遣將的事情,是他們自己做出的決策……”

張苑怒道:“就是因爲他們自己的責任更大,所以纔會拼命把屎盆子往咱家腦袋上扣,讓咱家當他們的替死鬼!”

臧賢不以爲然,但還是小心翼翼道:“公公的擔心有些多餘……既然公公擔心失寵,爲何不去陛下跟前負荊請罪呢?”

“你說什麼?”張苑皺眉道。

臧賢試探着解釋:“之前陛下一直閉門不見客,負荊請罪只會讓陛下火上澆油,實在是得不償失。但現在陛下怒火明顯消退,公公此時前去認錯,陛下或許能體諒公公一片忠心。”

張苑咬牙道:“咱家自損顏面負荊請罪,有那必要嗎?”

張苑覺得臧賢說得有幾分道理,卻又忍不了荊棘上身的苦,還有面子上的損失,心中非常糾結。

臧賢無奈地道:“除此之外,小人實在沒別的辦法……畢竟公公未來的際遇,還有小人的倚靠,全在陛下一念之間!”

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樣的宮市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九一五章 選拔考試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對手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樣的宮市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三三七章 鄉試(下)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四十章 天花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敵國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
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〇〇〇章 回不回京,是個問題第一六七八章 賄賂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八一五章 反咬一口(第四更)第七四七章 投鼠忌器(第一更)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八七〇章 李衿的紅妝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二三〇七章 荒村帝王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樣的宮市第一三一一章 分歧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一〇三八章 仁心(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一八四三章 先一步後一步第六七九章 兄妹如浮雲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二六六一章 門道第一一一二章 留一份,奏一份(第三更)第二五一六章 登島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一六九一章 飯桌交鋒第七五〇章 貢院出題(第一更)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一四三四章 唯親是用(第一更!)第九一五章 選拔考試第四二一章 禮樂之治(第四更,賀新盟主)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三七八章 太子下秦樓第二五五七章 天助我也第一一九三章 說服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一三五〇章 麻痹對手第一九四〇章 不一樣的宮市第一九九九章 判若兩人第一一五七章 沙盤演兵第二一六〇章 聯合告狀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九四六章 作戰計劃第二九一章 鍼灸麻醉(第十更)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三三七章 鄉試(下)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二五四章 藏鉤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二六六六章 總會掉鏈子第一四八六章 躲得起第二〇四九章 傷情不明第二三六六章 按圖索驥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九十五章 新鮮出爐第一二〇〇章 練兵第四六四章 代師贈畫(第五更,謝書友)第一〇六一章 畏縮不前不可取(第三更)第一六一〇章 自尋出路第二三九二章 用意何在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九八九章 針鋒相對(第二更)第一六一二章 送上門的幫手第七四九章 無解的局(第三更)第一四八九章 馬九爲帥第二二七六章 私下認錯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五二〇章 講宋史(第八更)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一二七八章 大小潑婦第二一七章 我與士子共存亡第一四七〇章 未來權宦第四四九章 心病(第二更)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一五四五章 戰時優先第四九六章 預留乎?(第九更)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八五一章 陷阱?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八三〇章 落井下石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八二三章 惠孃的新姐妹(第二更)第四十章 天花第一八〇九章 心懷社稷第二四九九章 共鳴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第一一四四章 棟樑之才第五十二章 同行如敵國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二三九五章 殺手鐗第一二〇章 府城之旅第一九六七章 秘密第一六八九章 前恭後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