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九三六章 三不管

朱厚照帶着司馬真人去吃喝玩樂。

小擰子則心有餘悸出了書房,爲之前的事情暗自慶幸不已。

“還好司馬真人這會兒過來,他跟我又站在同一立場,否則今日不但無法在陛下面前構陷姓劉的,反而會被陛下查出我存心冤枉,以後還怎麼信任我?”

小擰子正準備出豹房,把朱厚照的意思傳達給劉瑾,暮色中突然見到一個人佝僂着身子走過來。

等人到近前,小擰子自然而然想行禮,等身子差不多彎了一半,纔想起今非昔比,這會兒自己已不需要給這人請安。

“這不是擰公公麼?”

來人已是一臉堆笑走了過來,不是旁人,正是以前在朱厚照跟前受寵,威風八面,後來因被劉瑾打壓,以及鍾夫人失蹤事情而逐漸失去地位的張苑。

小擰子笑了笑,道:“原來是張公公,馬上要入夜,你怎到豹房來了?陛下可有傳召?”

張苑臉色很尷尬:“這不,御馬監有公文,就送了過來,讓陛下知曉……都是關於寧夏前線戰報,御馬監得到後實在也不知該送往何處。”

小擰子稍微琢磨一下,便明白張苑在說什麼。

朝廷情報體系中,除了軍方自成一體,還有東廠和錦衣衛這一廠衛體系,朱厚照繼位後劉瑾又額外增設了西廠和內行廠,如此一來,廠衛機構重疊,人浮於事,不僅沒增加效率,反而內部傾軋嚴重,爭權奪利。

張苑地位雖不高,但始終是皇帝指定的東廠掌舵人,倒也能在目前的局勢中佔得一席之地。

東廠若得到寧夏鎮戰報,以張苑的心思肯定是來找朱厚照邀功,而不會想着把戰報給劉瑾,那純屬自討沒趣。

小擰子心道:“原來他也是來邀功的……雖說他以前欺辱過我,但至少跟劉瑾是死對頭,現在劉瑾不把他當回事,我何不趁機跟他聯合?”

小擰子道:“張公公所得公文,不知可否拿來一觀?”

“這……”

張苑顯得很爲難,本來他想自個兒面聖邀功,卻被小擰子遇上,如此功勞平白被分出一半,他自然不甘心,以至於整個人遲疑不決,沒有答話。

小擰子板起臉來:“張公公,如今朝中局勢你應該比誰都清楚,若沒有咱家爲你引薦,你能見到陛下?若是被劉公公知道你把公文送到這裡,而不是司禮監,你覺得劉公公會如何降罪?”

張苑心中一凜,他最擔心之事,便是被劉瑾知道他私下搞小動作。

他得勢那會兒,把劉瑾欺負得不輕,後來劉瑾掌權後對他展開報復,很快便被皇帝疏遠,到現在權勢已大不如前。

若被劉瑾記起還有他這麼個對手,張苑就要倒大黴了。

張苑陪笑:“擰公公這是說哪裡話?小人帶來的公文本就是拿給陛下御覽的,擰公公乃陛下跟前紅人,自然可以提前一觀,纔好奏稟給陛下知曉……小人這就將公文交與擰公公……”

宮裡多年,張苑早就學會了取捨。

被小擰子發現他只能自認倒黴,把功勞分潤出來,就算不能得到君王寬宥,巴結小擰子這個皇帝跟前的紅人也不虧。

小擰子道:“好似咱家很喜歡這些報捷公文一樣,其實咱家……有很多事跟陛下啓奏過,咱家不想讓劉瑾繼續欺瞞聖聽……”

張苑眼前一亮,從言辭間,他能感覺到小擰子向他示好,當即眨眨眼:“那擰公公準備……”

小擰子笑了笑,道:“張公公是聰明人,對於寧夏鎮叛亂,你應該清楚得緊,到現在劉公公都不敢把安化王謀逆所打旗號說出來,若是被陛下知曉安化王要以‘清君側’來拉攏人心,你覺得陛下會如何想?”

“這……”

張苑無比震驚,他本以爲朱厚照早就知曉,卻不加理會,到現在才知原來劉瑾一直欺瞞聖聽。

小擰子道:“咱家也不知真相如何,不敢貿然說出,畢竟劉公公權勢太大,有些事必須要等合適的時候才能說。”

張苑趕緊問道:“不知何時才合適?”

“當然要等寧夏鎮平叛將士凱旋迴京後再說。”小擰子道,“這些話由咱們這種奴才說出來,總歸不妥,還是交給朝中大人來說纔會有效果,尤其是沈尚書這樣深得陛下信任的大臣。”

“對,對!”

張苑想到自己有個侄子在朝做官,深得皇帝寵信,頓時看到了希望。

小擰子走上前,壓低聲音道:“爲了讓劉公公徹底垮臺,張公公最好與咱家精誠合作,若你把消息泄露出去,非但劉公公不會記你的好,咱家這邊……也不會放過你!”

張苑打了個寒顫,發現自己處在夾縫中,已別無選擇。

……

……

京城內形成一個倒劉瑾的聯盟。

主腦之人便是內閣首輔謝遷,朝中尚有張懋等勳貴暗中支持,而在朱厚照身邊,又有小擰子、張苑、司馬真人作爲內應。

朝野外,尚有沈溪、張永等人聯絡綢繆。

因沈溪並未跟楊一清打招呼,現在當務之急便是讓楊一清也加入到這體系中,以歷史上最終結果來看,根本不是什麼難事,因爲史載“倒劉事件”就是由楊一清和張永攜手炮製出來的。

沈溪於七月十六帶領人馬抵達寧夏鎮外,並未第一時間進城。

八百里的路,如果一路急行軍的話或許可爭取在六日左右抵達,但沈溪到底沒必要催促麾下兵馬過甚,就算現在用八天時間趕完所有路程已讓士兵們苦不堪言。

沈溪領兵在城外駐足不前,固原總兵曹雄先派出人來迎接,楊一清那邊卻沒有任何消息。

“沈大人,看來這寧夏城內暗流涌動啊……”

張永陪同沈溪一起去見曹雄派來的使者,酸溜溜地說道,語氣中帶着一股奚落,似乎在提醒沈溪,這寧夏鎮內已鬥成一團。

沈溪裝作聽不懂,等見到來使,乃是固原總兵旗下一名姓宋的參議後,沈溪明白了曹雄的意思。

“……我家將軍希望大人您進城後能住在總兵府,如今寧夏地方軍政體系混亂,只有大人您才能主持和穩定大局,還有誰來管寧夏軍務,也要大人您定奪,怕是旁人沒這資格……”

因爲寧夏總兵姜漢在之前的叛亂中被殺,叛亂平息後,固原兵馬佔據寧夏鎮主要城鎮和關隘,現在朝廷對寧夏地方官將的處置意見沒有下來,畢竟大多數地方官員和將領都主動或被迫參與叛亂,就算楊一清下達一些安民措施,以其副帥的身份也沒資格進行處置。

沈溪剛到,人未進城,曹雄就派人過來接洽,試圖先把事情定下。

沈溪對來使道:“本官剛到寧夏,尚未進城查看具體情況,至於平叛細節都未詳細調查清楚,此時便貿然決定寧夏總兵官人選,太過倉促……你回去跟曹總兵說,等本官詳細查閱案宗,跟寧夏地方官員見過,再行決斷!”

姓宋的參議可不想就此離開,他的任務顯然不是來跟沈溪通個風便可,當下急道:“大人,關於參與叛亂官將處置,尚可商議,但寧夏總兵人選卻最好定下,如今三邊出了亂子,若韃靼人趁機寇邊,恐怕各處防備會出問題,尤其是寧夏……”

張永也幫腔:“沈大人,曹總兵這是替君分憂,你就先拿出個主意來,定下寧夏總兵的人選,讓此人暫代總兵之職,保地方安穩,至於另行調派可等請示陛下後再說。”

沈溪見張永熱心的模樣,便知道他收受曹雄的好處,這才急衝衝出來幫忙說話,本來這些事輪不到張永摻和。

“一切等進城後再說吧!”

沈溪的態度很明確,“明日上午便進城,到中午全數兵馬都進駐城塞,屆時本官會接見楊巡撫和曹總兵,跟他們商議此事。”

……

……

沈溪本來可以連夜帶兵進城,但考慮到寧夏城內矛盾沒有解除,危機四伏,沈溪作爲楊一清和曹雄外的第三方勢力,謹慎爲上,在城外多駐紮一晚,可以讓曹雄和楊一清有個心理準備。

送走的姓宋的參議後,張永嘴上仍舊在念叨,更好像是抱怨。

很快王陵之、林恆、荊越和胡嵩躍四人進入中軍大帳,他們在安排好營寨安保巡邏工作後,便來跟沈溪覆命,接受下一步指示。

林恆道:“大人,聽說曹總兵派人來見,說要任命新總兵人選?”

“嗯。”

沈溪低頭打量案桌上的公文,其實他不想跟林恆談更多的事情,畢竟林恆代表的是三邊地方平叛武將的利益,跟曹雄基本上算是一夥的,而他星夜兼程趕至延綏報訊的目的,就是幫曹雄說項。

林恆緊張地道:“大人,其實曹總兵所提之事迫在眉睫,固原地方人馬不能在寧夏駐紮久了,現在大人的兵馬已至,加上楊大人的人馬,地方安穩已能得到保障,是時候重建寧夏防禦體系。”

沈溪擡頭打量在場幾人,除了林恆說話外,荊越、胡嵩躍和王陵之都插不上話,顯然委命總兵官這種事對他們而言顯得太過遙遠。

他們只是中層將領,跟總兵官級別差了十萬八千里,這是朝廷乃至皇帝的權力,沈溪或許可以代天子決定一個臨時總兵官人選,但這一切跟他們沒有任何關係。

唯獨林恆,因涉及切身利益,還有他對朝廷之事比較瞭解,纔會主動提出。

沈溪看着旁邊的張永道:“張公公,你怎麼看?”

張永道:“咱家?咱家當然希望沈大人能聽曹總兵一句,安排個臨時總兵官……”

“那安排誰?”沈溪問道。

一句話便把張永給嗆了回去,嘴上說站在曹雄一邊容易,但涉及具體事項,張永就抓瞎了。

沈溪語氣平緩,道:“寧夏鎮因這次叛亂,總兵以下所有官將都未能倖免,要追究責任的話,恐怕有不少人要人頭落地,本來楊英和仇鉞二人可以勝任,但不管是論功或論罪,都沒到委命新總兵時,事情恐怕最終要等朝廷安排……”

張永問道:“那大人就不打算安排寧夏總兵官咯?”

沈溪道:“本官在寧夏,朝廷委命狀下來前,暫且不會回京,這總兵官人選由陛下欽定,旁人無從摻和!”

張永看了林恆一眼,心裡驚訝,暗忖:“本以爲沈大人準備進城跟楊大人商議後再做決定,現在看來分明已有決斷……如此一來,豈不是未來一兩月都要駐紮寧夏邊城?鬥劉瑾的事要延後到幾時?”

“沈大人準備進城後,落榻何處?”張永問道,“曹總兵和楊大人應該都準備好寓所請大人去住……”

沈溪面色鎮定如常:“本官率軍進城,當然是跟隨兵馬一起住……寧夏城防佈局本官已看過,進城後先把營地紮好,除非有戰事,否則本官不會干涉城防事務,一應防務俱由曹總兵所部人馬負責,剩下的事情,則等朝廷決斷!”

張永急道:“什麼事都要朝廷決斷,那大人進城圖的是什麼?”

顯然張永不甘心,本來就因爲出兵慢了把首功拱手讓出,現在跋山涉水到了寧夏,沈溪居然來個三不管。

要知道沈溪現在隨便安排一個臨時職位,都能讓張永賺得盆滿鉢滿,沒有軍功也有大把銀子進項,但現在沈溪卻把權力歸還朝廷,張永根本不能理解。

沈溪道:“本官到寧夏,乃是奉皇命平叛,現在叛亂已平息,論功請賞之事自應由朝廷完成,本官的目的變成安定一方,若有叛亂或者外夷入侵,本官便起兵抵禦,若非如此,本官不想幹涉地方事務!”

沈溪這番話擲地有聲,張永知道多說無益,乾脆拂袖而去。

就算現在張永跟沈溪站在一道對抗劉瑾,兩人也沒法在所有事項上達成一致,張永貪財,而沈溪卻嚴守規矩。

連監軍太監張永都沒資格說話,林恆更不會說什麼,他感覺沈溪所言其實也是對他有所警告,你跟我是姻親不假,但涉及軍政事務,你沒資格指手畫腳,尤其你有一定政治傾向,更不能以你的意見來左右我。

王陵之、荊越等人來寧夏的目的是爲了軍功,自始至終都作壁上觀。

……

……

姓宋的參議回到寧夏鎮城,在總兵官府見到曹雄,將沈溪的意思轉達。

曹雄皺眉道:“沈大人果真如此說的?”

姓宋的參議道:“沈大人的意思是所有事情等他進城後再議,且大人請他到總兵府落榻,沈大人也無此意,若明日他見過楊大人,事情就不好辦了!”

曹雄輕嘆:“本將領兵征伐逆賊,雖僥倖平息叛亂,但初時未得朝廷調令,便將防線推進至黃河東岸,總有不妥。如今遲遲不回固原,怕是有人會在背後做文章,看來要多給司禮監劉公公送一些禮纔可!”

姓宋的參議問道:“那將軍到底是要跟沈大人連成一線,還是要跟司禮監劉公公結成一黨?”

曹雄冷聲道:“劉公公始終在京城,能影響到陛下的決斷,我爲了保住官位,當然要巴結他。”

“但現在寧夏軍功奏請,由沈大人負責,本將也得巴結好,總歸多花一點銀子沒錯。這次從叛逆手中繳獲不少,給沈大人送去一些聊表心意,只要他能在跟陛下的奏本中將我列爲首功,封侯之事爲期不遠矣!”

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二五章 前恭後倨(第六更)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三一八章 遠行福州(第五更)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二〇〇六章 同流合污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五九章 打死都不認(第三更)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
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一五〇四章 臣等附議第一三五四章 分憂(求月票)第一四三〇章 邵陽巷戰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二二五章 前恭後倨(第六更)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第一四五六章 有心和無心第八一一章 沽酒錢(第四更)第一三一九章 新閣臣人選第一一六二章 自薦枕蓆第一三〇八章 湖廣總督第一八二六章 臨陣叛逃第二〇三七章 不一樣的賜食第三一八章 遠行福州(第五更)第一二九八章 炙手可熱第六二一章 海盜歸來第九三四章 請罪第六八九章 爲人師表(第二更)第二四九三章 杯水車薪第二五八〇章 代理人之爭第一一七一章 一團亂麻第七九六章 壬戌科殿試(第六更)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一一章 過府試(第四更)第二〇〇五章 以權換利第一八七二章 總有辦法第一八二一章 小辮子第一一四〇章 冰火兩重天第九三五章 刑場第八一七章 拉唐寅下水(第二更)第二九九章 冥冥中天註定(第六更)第三〇九章 女大當嫁(求贊)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六五四章 同爲外戚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一二五四章 襲擾與應對第三四〇章 不敢苟同(第五更)第一八二九章 遲遲不到的捷報第三四七章 收留(第四更)第一八三三章 戰報第一四四一章 兩份文書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二一八章 沒有火炮?第二十七章 據理力爭第一一三六章 臨戰的一天(第二更)第二三四〇章 還來得及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二二一三章 勸降第一四六三章 安逸生活第一〇〇三章 終須一別第一九八二章 豹房一條狗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〇五七章 姑嫂情第五六〇章 劫人劫船(第一更)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一二九二章 戰爭之王的落寞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一四五四章 一聲嘆息第一八六九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七五五章 開彌封之前最後一道關口第一六四五章 宮市第一一八五章 棋逢對手第一六四九章 老鼠見到貓第二〇四一章 過節第六〇五章 意外收穫(第四更)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一九〇〇章 秉燭夜話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一〇五六章 也是極好的第一七三一章 面見太后第二〇〇六章 同流合污第二三九〇章 懸而不決第二〇一四章 佞臣的忠心第五七五章 找麻煩(十一更,再謝書友!)第一一四章 每到佳節少一人第四十八章 一家生意兩家賺第一一七三章 潛移默化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五九章 打死都不認(第三更)第一八一章 期末考試第一二六九章 撤兵回京第二二六二章 拒不合作第四三一章 傳臚大典(第二更)第一〇七〇章 兵敗並非朝夕事(第二更)第八四三章 農事第一四四章 姐妹是最好的聯誼第一九八七章 有病不用醫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八五四章 真正的目的(第三更)第六二三章 未來的工部尚書(第三更)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