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五七章 誰之錯

張苑手顫抖個不停,好像被沈溪給氣着了。

張苑氣呼呼地道:“沈大人,您這麼氣勢凌人有何好處?難道咱家做的事,不是在幫您教訓那些不識相的官員?他們一次次給你找麻煩,背後定然有人指使,難道你不想知道是誰?咱們纔是一心啊!”

說話時,張苑特意看了侍立一旁的大理寺少卿全雲旭一眼,大概是讓沈溪提防此人泄露風聲。

沈溪語氣冷漠:“朝中有什麼人攻擊本官,那是朝官內部的事情,與你張公公何干?你剛回朝,想借助眼前這個機會爲自己立威,當旁人不知?連陛下都被你利用了,你膽子可真不小……你信否,本官跟陛下將你所作所爲詳細奏稟,你猜陛下會如何懲戒你?”

“你……你……”

張苑這下更加氣惱,卻拿沈溪沒辦法。

全雲旭道:“張公公,您還是收手吧,那些人不可能會是謀逆亂黨……他們全都是進士出身,在大明擁有很好的前途,怎會拋下一切功名利祿跟番邦勾結?”

“閉嘴!”

張苑道,“你還嫌屁股打得不痛麼?大理寺說是朝廷衙門,但其實都聽從陛下安排,陛下要怎麼給人定罪名,用得着跟你打招呼?”

全雲旭即便再不甘心,但還是老老實實退到一邊去了,張苑瞪了他一眼,喝道:“滾下去,咱家要跟沈大人談話,你留在這裡,是想探聽機密嗎?”

“那下官先告退。”

全雲旭不想多停留,行禮後退出正堂。

待人離開,張苑苦着臉道:“沈大人,您要在人前抖威風,也適可而止吧!現在咱家人已經審過了,該做的都做了,你還想怎樣?難道讓咱家回去跟陛下沒法交待你才滿意?莫非還想要咱家承認是故意找他們麻煩?”

沈溪神色淡然:“陛下讓本官督辦案子,其實就是來監督你,提防你胡作非爲,難道陛下會不知你是想借機生事,在朝中重新樹立你司禮監掌印的威風?”

張苑道:“但陛下還是委派咱家來審案,說明對此是認可的……當然他還是敲過警鐘,若是查不出個子醜寅卯,遭殃的便是咱家。”

沈溪微微搖頭:“你若是真查出點什麼來,那纔是大難臨頭,連子虛烏有的事情,都能被你辦成鐵案,你猜陛下會怎麼想?”

“這……”

張苑仔細思考了下,臉上涌現幾分擔憂,好像被沈溪說中心事。

沈溪道:“很多事情都要適可而止,你審也審了,該逞的威風也逞了,連大理寺少卿這樣的四品官你都說打便打,還想怎樣?現在曲終人散,正該將人釋放,至於如何跟陛下交待,本官會跟你一起去面聖,代你轉圜!”

張苑臉色爲難:“就這麼放人,實在不甘心哪!”

“再不甘心都要放。”

沈溪斬釘截鐵地說道,“扣押幾個嫌疑人便可,若所有人都關在大牢裡,陛下會認爲你肆無忌憚,不知凡事都要有個限度……能提醒你的就這麼多,你若不想聽從,那本官這就去面聖,到時候請來御旨,出什麼狀況的話你就要自己擔着。”

“別,別……”

張苑氣勢全無,趕緊道,“沈大人,咱家聽您的還不成麼?這就將人給放了,至於那幾個……有些眉目的,回頭等請示過陛下再說。”

……

……

謝遷守在豹房門口,堅持到辰時過去,精神總算好了些。

過了最困的那陣子,腦袋恢復了清明,不過因爲他一直待在豹房門口,與外界消息基本斷絕,只能咬牙忍耐寂寞。

就在謝遷快要承受不住,想找個地方坐下歇歇時,只見小擰子從豹房門口匆忙出來,謝遷本要迎過去,但見小擰子駐足四處張望,似乎並不是出來找他的,更像是得到什麼消息,專程前來迎接人。

“謝閣老,您老先等等,沈大人跟張公公從大理寺回來了……小人剛得到消息,出來恭候……”

小擰子對謝遷說道。

謝遷皺眉問道:“誰跟誰?你說的是沈之厚跟張苑?”

“正是。”

小擰子驚訝地問道,“莫非謝閣老您還不知?今日一早,沈大人便往大理寺去了,聽說在那兒跟張公公據理力爭,張公公迫不得已已將大部分收監的朝官釋放,不過仍舊扣押了一些,好像跟通番賣國有關……”

謝遷瞠目結舌:“這算怎麼回事?”顯然他沒料到沈溪會在天亮後先去大理寺問案,之前他消息還算靈通,但守在豹房門口已有七八個時辰,等於主動閉目塞聽,以至於事情發生很久他才從小擰子這裡得悉詳情。

小擰子眨了眨眼睛:“沈大人和張公公一行馬上就要抵達,您老要不要先找個地方歇歇?”

謝遷板着臉道:“老夫哪兒都不去……莫非還需要特意避開某些人不成?”

小擰子搖頭苦笑一下,不再跟謝遷多說,趕緊去張羅迎接事宜。

謝遷本想問一下里面那些太監聚集所爲何事,是否涉及競逐司禮監秉筆太監,但此時小擰子手忙腳亂,他根本就沒機會上前搭訕。

不多時,果然見到遠處有馬車過來,前後兩輛,沈溪的馬車行在前面,張苑的馬車緊隨其後,後面跟着大隊錦衣衛騎手,而馬車兩側則是沈溪親隨,一個個鎧甲明亮,腰挎長刀,背後揹着火銃,顯得威風凜凜。

馬車在豹房門口停下,沈溪從車廂裡下來,瞟了謝遷一眼,就在謝遷板着臉等沈溪過來“認錯”時,小擰子已迎上去,殷勤地跟沈溪打招呼:

“沈大人,您怎麼纔來啊?陛下之前就說要上榻休息,結果聽到奏報說你要來,表示可以等一會兒,這一等就是半個多時辰,不知是否還能見到陛下。張公公……”

正說着,張苑已從後面的馬車上下來,也是遠遠地看了謝遷一眼,便走到沈溪跟小擰子身旁。

沈溪絲毫也沒有拜見謝遷的意思,一甩手:“那趕緊面聖,本官有要緊事跟陛下說,茲事體大,絲毫也不能耽擱。”

這話沈溪說得很大聲,連遠處的謝遷都聽得清清楚楚,謝遷大概理解爲沈溪是故意說給他聽的。

既然絲毫不能耽擱,那爲了節省時間見到你這個長輩也要裝作沒看見,你老別見怪,總歸你繼續在這兒等候,我直接進去面聖,咱們井水不犯河水。

若只是宮裡的太監入內,謝遷還沒那麼大的反應,見沈溪來不但能直入豹房,甚至有專人出來迎接,這讓謝遷心理很不平衡:

“這小子可真夠嘚瑟的,來豹房可以不經通報便可入內,陛下就算要休息也得忍着,這還有天理和王法麼?”

謝遷本想過去說點兒什麼,但看到這架勢,只能站在那唉聲嘆氣。

這回就連小擰子都沒過去安撫,帶着沈溪和張苑,直接進入豹房正門,而謝遷,堂堂首輔卻好像個透明人,壓根兒就不存在一般。

……

……

沈溪進了豹房,小擰子讓人代爲引路,他自己卻加快腳步,一路小跑去後院向朱厚照通稟。

當沈溪和張苑抵達外院大堂前,駐足等候了好一會兒,小擰子才從裡面出來,道:“沈大人,陛下說他之後便來,您先等一下,還有張公公也如此……”

最後小擰子才記起張苑,這會兒堂堂司禮監掌印已變成無關緊要之人,最後只需稍微一提。

“哼!”

張苑心裡自是不滿,但在沈溪面前,他不敢發作,輕哼一聲便昂着頭,故作清高地站在那兒。

過了許久,裡面出來個太監傳報。

如此一來,沈溪、張苑和小擰子才得以入內,只見朱厚照一臉疲態坐在堂中,好像剛剛經歷過什麼被人摧殘的事情,精神極度萎靡。

“臣參見陛下。”沈溪行禮。

“老奴拜見陛下。”

張苑直接跪下來磕頭。

朱厚照打了個哈欠,沒精打采地道:“沈先生最近身體可好?唉,朕精神不濟,你看你在家裡養病,朕也沒力氣去探望。”

這種寒暄,不但沈溪聽了覺得很假,連朱厚照自己都說得很沒有意味。

沈溪道:“臣身體安好,得陛下御旨,督辦案子,如今有了結果,必須得前來跟陛下奏稟。”

朱厚照笑了笑,道:“沈先生出馬,案子肯定很快就會水落石出……呃?錢寧呢?”

朱厚照往對面瞧了瞧,發現錢寧不在後,總覺得少了點兒什麼,本來兩個案子,卻有一個案子的經辦者沒來。

小擰子回道:“陛下,錢指揮使未歸,不知人在何處。”

朱厚照一擺手:“那就由得他去,張苑,昨日你說那些鬧事的官員中,有人被番邦收買,甚至跟狄夷有勾連,涉及到了……對,是韃子和倭寇,這案子你查得如何了?”

張苑被皇帝詢問,沒有直接回答,而是先往沈溪身上看了一眼,似有徵求沈溪意見的意思。

隨後張苑跪下來道:“回陛下的話,老奴已查出,的確有部分人通番賣國,這裡口供。”

說着,張苑從懷裡拿出所謂的“證據”,其實不過是屈打成招,甚至亂咬人一樣的指責,根本做不得數,但若是皇帝下定決心要給誰定罪,這些“證據”便已足夠。

這年頭,口供是最重要的證據,有了口供便等於有了一切,什麼人證、物證在皇權面前都是扯淡。

小擰子接過來,轉呈皇帝手中,朱厚照只是瞟了一眼,發現錯漏百出,有些看不下去了,乾脆讓小擰子代爲宣讀,朱厚照眯着眼一邊聽一邊道:“真有人通番賣國?真是好大的膽子!”

聽皇帝的口吻,似乎沒那麼生氣,張苑心道:“壞了,真被我那大侄子說中了,陛下根本不信有誰通番賣國,不過是找個由頭讓我去懲戒那些人。現在人教訓了,證據也拿到了,那下一步該如何?”

帶着迷惑不解,張苑不由望着沈溪,好像想從沈溪那裡得到一些啓發。

朱厚照將口供丟到一邊,臉上露出氣憤的模樣,但怎麼看都很假,略微提高聲音道:“這案子不小,通番賣國可是誅九族的大罪……沈先生,你覺得該如何處置?朕想聽聽你的意見。”

朱厚照的態度,並不像是等沈溪給出中肯的意見,目光中流露出一絲玩味。

張苑揣度:“陛下明擺着不信真有此事,爲何還要問我那大侄子?難道陛下只是想借大侄子的口說出某些話?”

沈溪道:“通番賣國茲事體大,光靠口供怕是不夠。”

張苑馬上出面爭辯:“沈大人,這都已經有了口供,怎還不足夠?”

朱厚照打量張苑道:“少廢話,聽沈先生說完……靠邊去!”

被皇帝斥責,張苑只能老老實實退到一邊,他還是忍不住打量沈溪,而之前出來爭辯,他也像是在“例行公事”,眼前宛若一場心照不宣的對話,連每個人的態度都好像是預先設定好的一般。

沈溪道:“以口供定罪本無不可,但難免有屈打成招之嫌,且這些人既未擔任要職,又不能探得朝中機密,即便有通番賣國的途徑,又能讓大明損失多少?”

朱厚照聽到後非常驚訝:“沈先生,你是在幫他們開脫?但凡通番賣國,可不問情節輕重,都要滿門抄斬。”

“那敢問陛下一句,番邦收買這些人的目的是什麼?他們能給番邦帶來什麼實質性好處?番邦又能給予他們什麼,值得他們敢於付出前途盡失的代價?”沈溪反問。

朱厚照一時語塞,完全回答不出來。

旁邊小擰子和張苑聽到後都一陣驚奇,他們從來沒見過誰能這麼跟皇帝說話,而皇帝居然不氣惱,居然在那兒認真思索這些問題。

“有道理。”

朱厚照最後所說,更是讓小擰子和張苑覺得不可思議。

沈溪道:“人既被拿,如今又有了口供,可以說對天下人都已有交待,陛下不妨將此案擱置,案子不再繼續審下去,到此爲止吧,如此一來各方都能理解陛下的苦心,望陛下恩准……”

朱厚照沒回答,似乎仍舊在思索。

張苑再次站出來:“沈大人此話是何意?查出這些人通番賣國,居然不繼續追查,那到底他們犯沒犯罪?”

沈溪反問:“他們是否犯罪,別人不清楚,難道你張公公會不明白?”

“呃……”

張苑臉上露出些微慌亂,隨即往朱厚照那邊看了一眼,見朱厚照也在冷冷打量他,趕緊將目光收回,低着頭不再應聲。

朱厚照道:“沈先生見地不凡,朕的確不想把這案子繼續追究下去,否則的話,不知道會牽扯出多少無關人等,最初可能是在查案,後來就變成胡亂攀咬人,到時候朝中人人自危,誰還有心思打理朝政?”

小擰子提醒道:“陛下,若此案不給出說法,怕是有些人那裡……不好交待。”

“誰那裡不好交待?”

朱厚照板着臉道,“朕就覺得,沈先生提出的方案最好,既不寬恕,也不深究,讓他們自己反省一下,若他們還有人敢跟番邦勾結,那朕就會連同今日舊賬,一起跟他們好好算算!”

小擰子一怔,隨即行禮:“是,陛下。”

這會兒小擰子別提有多尷尬了,低下頭噤若寒蟬。

朱厚照道:“那這案子,就這麼定了。把人放了,這案子……到此爲止,不過總歸要先跟那些人打招呼,這件事由沈先生和張公公一同前去大理寺!”

……

……

偌大的案子,被沈溪在君王面前說了一番,居然大事化小。

莫說小擰子沒想到,就連身爲當事人的張苑也沒料到,在面聖結束後,跟隨沈溪一起出來,張苑還覺得不可思議。

“……我這大侄子做事就是跟別人不同,他既爭了,又不強爭,如此一來陛下的顏面得以保存,還敲山震虎讓朝中的官員都識相,讓他們以後不敢再鬧騰,對誰都有好處,那我豈非被陛下和大侄子拿來當槍使了?”

張苑最後總算是看明白了。

皇帝的目的已達到,把那些忤逆他的朝官抓起來,用刑後審出皇帝想要的答案,就是其中部分人犯下了誅九族的大罪,就算僅僅只是口供也好,總歸讓朝中官員沒什麼話說……誰讓你意志不堅定,扛不住皮肉之苦的?

最後不再深究,既體現出皇帝的寬宏大量,又震懾朝中那些平時喜歡跟皇帝作對的大臣。

至於沈溪這邊自然也達到了目的,那些冒犯他的官員被抓起來還被用刑,留下牽連家族的罪證,有這作爲前車之鑑,以後自然再也沒人敢鬧了。

而且沈溪果斷出手,把人救出來,對朝中官員也算有了交待。

連張苑也得到好處,司禮監掌印的威嚴得以保存,只是他意識到:“這羣人回頭該恨那人,卻便成了我!”

沈溪走在前面,張苑幾步追過去:“沈大人,現在您目的可算達到了,陛下這麼輕易便聽從你的建議放人。”

沈溪側目看過去,腳下放緩,道:“莫不是張公公忘了還有個錢寧在外興風作浪?”

張苑不屑地道:“錢寧能興起什麼風浪?沈大人要對付他,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沈大人是否跟咱家一起去大理寺?”

沈溪道:“陛下有吩咐,讓本官去大理寺放人……張公公倒可止步,本官卻不得不親往一趟。”

“呵呵!”

張苑有些不滿地說道,“沈大人,您可真是機關算盡哪,所有人都被你耍得團團轉,陛下的反應,也是你早就預料到的吧?”

說話間,二人到了豹房正門,一眼就看到門廊下站着的謝遷,此時那裡還多了個戶部尚書楊一清,顯然楊一清是專門過來跟謝遷說一些事,順帶跟謝遷一起等候面聖。

沈溪沒有快步出去,臨出門前,對張苑道:“你做事太過武斷,就沒想過先跟人商議一下?若下次再自作主張的話,你看本官會幫你!”

“你……”

張苑聽了沈溪發出的威脅,臉色馬上變得不自然起來,目光閃爍,顯然憂心忡忡。

而沈溪此時已出了豹房大門,門口兩邊的錦衣衛都躬身對沈溪行禮,而遠處謝遷和楊一清則都側頭打量他。

沈溪沒有繼續往前,一擺手對錦衣衛道:“準備快馬,本官奉皇命往大理寺辦差,任何人不得阻撓!”

這話又像是專門對謝遷說的,告訴謝遷他要去大理寺的同時,也解釋了不上前搭話的原因,謝遷臉色只是繃緊一下,隨即把頭轉向旁處。

張苑在那兒嚷嚷:“沈大人的話沒聽到?趕緊準備快馬,還有咱家的,咱家要跟沈大人一起辦差。”

……

……

張苑非要把自己弄得好像跟沈溪是一體的,但也不過是表現給謝遷等文官看,他想告訴這些人,自己做事完全是聽從沈溪命令。

他的目的很簡單,就是挑撥沈溪跟朝中文官的關係,讓這些人不再把矛頭對準他,要找也是找沈溪算賬。

謝遷最容易被挑動情緒,楊一清則顯得理智許多。

在沈溪跟張苑騎馬離開後,謝遷緩了口氣:“他那些話到底是什麼意思?”

楊一清道:“看來沈尚書已面聖,跟陛下請來御旨,現在去辦差很可能是去放人。”

謝遷嘆息道:“人抓也抓了,打也打了,就這麼草草結束?陛下難道不給天下人一個說法?”

楊一清爲難地道:“謝閣老,以大理寺那邊傳來的消息,其中有些人……的確招認了通敵之罪……”

“那能叫招供?那是屈打成招!”謝遷篤定地道,“用這種方式來教訓朝中官員,這是一個皇帝應該做的事情?”

楊一清搖頭道:“若能平安脫身,其實不該再奢求其他,就怕現在張公公跟着一起去……事情不會輕易結束。”

聽到這裡,謝遷突然跨步便走,楊一清大聲問道:“謝閣老這是往何處?”

“還能去哪兒,大理寺!”謝遷道,“讓人將馬車趕過來,老夫乘馬車前往……應寧你若撐得住,騎馬快點兒。”

楊一清嘆了口氣,卻也沒轍,只能先一步騎馬往大理寺去了。

……

……

當謝遷抵達大理寺衙門前時,已過了正午。

大理寺門口一片冷清,但見楊一清站在那裡,神情落寞,謝遷下了馬車過去問道:“怎麼回事?還沒放人嗎?”

楊一清搖頭:“人全都放了,大理寺特意派出馬車,把人送回各家,沒有再過堂。”

沒過堂,也就是沒過大理寺正衙,而是直接從牢房那邊送走,因而這邊纔會如此安靜,還有就是牽扯到忤逆皇帝以及通番賣國的大案,大理寺如今成爲朝中上下都避諱的地方,沒人願意到這邊來刺探消息。

謝遷鬆了口氣道:“人……都沒事吧?”

楊一清搖頭:“多數用了刑,嚴重的已是遍體鱗傷,不過應該性命無礙,好在這會兒不是盛夏……”

謝遷聽到後不由唉聲嘆氣,似乎爲那些官員的遭遇感覺惋惜不已,恨恨地說道:“都怪之厚這小子沒及早出面。”

楊一清道:“剛聽大理寺的人說,若非之厚出面,可能案子會更嚴重,畢竟已有人屈打成招,又是之厚在陛下面前據理力爭,最後才撤案……”

“他……”

謝遷本想罵沈溪兩句,但最後發現,自己實在底氣不足。

人到底是沈溪救出來的,無論在這件事上是有功勞還是過錯,主要責任也在皇帝和張苑身上,而那些官員圍攻沈家只是個引子,即便沒有這件事,皇帝還是會找由頭來宣泄一下心中的怒火,順帶立威。

謝遷最後惱恨地道:“當日老夫就不該在奉天門前跟陛下據理力爭。說到錯,還是在我身上!”

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二四三八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三八一章 羣龍無首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一一六章 鳳凰變野雞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
第二一七五章 戰情難測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二〇五章 比比誰年輕第一一九章 股份制藥鋪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四九二章 外債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一五六九章 功成北返第五〇三章 這裡不是清水衙門(第三更)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四四三章 同爲神童,結局各異(第五更)第一三〇七章 安排第七六二章 我不殺伯仁第一八〇七章 小團體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二〇九章 誰來主持?第七一六章 沈家總有散夥時(下)第二三二五章 改變第一〇四〇章 半夜不速客(求保底月票)第三五六章 柳下惠?(第三更)第一一五五章 莫名的援兵第二四三八章 玉不琢不成器第一九九一章 塵埃落定第八九八章 烤地瓜和烤玉米第五七六章 分家伊始(第一更)第一五四一章 蹊蹺第九〇〇章 是戰是和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二一二六章 不樂觀第六五五章 一條不好趕的路第九五八章 還是被找到了第一八七九章 有何陰謀第九七六章 收買拉攏第二五二五章 無可避免第二二一四章 讓你過河第一六〇一章 一家團聚第二三七三章 不栽贓不成案第七二一章 心學之風(第二更)第四五九章 大宴(第八更,謝所有書友)第一五七二章 當家作主第一五〇八章 無法掌控第一四一三章 各自表演第一三四二章 坐山觀虎鬥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一四九六章 太子立規矩第二五〇四章 新衙門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二〇二二章 御審第一六〇三章 君臣之隙第一〇五九章 雄關(第一更)第二一〇六章 自虐第一六六九章 你退我進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一四九八章 精兵簡政第一四五二章 兩個沈家第二四〇七章 造船之議第一二二三章 急個甚?第七十二章 給小蘿莉當先生第二五四五章 遊說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一五九章 理想愛情與現實第五四四章 欽差(第一更)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一五六章 開業事前忙第四一三章 藏頭露尾的會元(第三更)第一六〇八章 家事第三八四章 鄉試真相第一〇三九章 送福利(第六更)第二五五〇章 只怕小人言第一八〇三章 深造第二五〇七章 一隅之地第二二八九章 遭遇戰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五四二章 當欽差?(第二更)第一一七八章 汗部大會(中)第八六五章 網開一面(第二更)第一二一六章 督戰第一七八一章 發難第一六五七章 閹狗第一三九八章 固執的女人第七十九章 請人第一三八一章 羣龍無首第三四二章 不知分離苦(第七更)第二三四五章 等着吧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四〇一章 禮部會試(第十一更)第二三七二章 事已至此第二四〇五章 算計第八七四章 喜婚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一三〇九章 文武之別第一五三五章 強勢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七九〇章 龍體有恙第二一一六章 鳳凰變野雞第二三三六章 禍福難料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