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二四章 死也不得安寧

紫禁城,乾清宮,寢殿。

弘治皇帝大病數月,如今終於有好轉的跡象。

這天朱佑樘甚至已經能自己用手撐着坐起來,雖然看上去整個人還是非常憔悴,但臉上總算是有了一絲血色,當他穩穩地坐着,舉手投足強而有力,張皇后已是喜極而泣,司禮監掌印太監蕭敬也不由抹起了眼淚。

¸тtκan¸¢Ο

“宋太醫,多謝你,朕感覺好了許多!”朱祐樘看着龍榻旁一位五十上下的老者,連聲稱謝。

進宮不久的老太醫“噗通”一聲跪倒在地,不敢說話,只顧磕頭,朱祐樘微笑着擺了擺手:

“宋太醫請平身,朕的身體,多虧有你調理,還有蕭公公爲朕打理一切,方見好轉。”

蕭敬淚流滿面,卻笑逐顏開道:“陛下,終歸還是宋太醫醫術精湛,他給陛下您用了幾次針,陛下龍體終於有了明顯的起色,若之後再多用幾次……陛下必然能完全康復!”

朱祐樘笑道:“那也是蕭公公用心,能爲朕從民間找到醫術如此高明的良醫。蕭公公,替朕好好賞賜宋太醫,以後太醫院就交給宋太醫打理,朕從未想到,自己的病還有好轉的一天,本以爲都要去九泉下見列祖列宗了!”

張皇后泣訴:“皇上,您別說這種話,若是您有個三長兩短,臣妾孤兒寡婦該倚靠誰啊?”

朱祐樘笑着安慰道:“這不是還有幾位閣老,以及馬尚書他們麼?他們可都是大明忠臣!”

這話說出來,張皇后感覺有些刺耳,但弘治皇帝身體剛見好轉,她不便說什麼,只能無聲地抹起眼淚。

朱佑樘在牀上躺了幾個月,想下地走走,蕭敬剛送宋太醫出宮門,回來看到朱祐樘坐到了牀邊,嚇得他臉色發白,趕緊上前勸阻道:“陛下,您龍體尚未痊癒,還是多休息,外面……不是有劉少傅他們嗎?”

朱祐樘嘆道:“朕病了好些日子,如今戰事緊急,這病卻愈發嚴重,朕着實擔憂,蕭公公……你給朕說說,那韃靼人,如今可是被擊退?宣府和張家口堡……已克復了吧?”

蕭敬看了張皇后一眼,隨即低下頭沉默不語,有些話實在不好出口,他怕據實而言會傷害到朱祐樘,這也是他跟張皇后的一致看法。

蕭張皇后趕緊和稀泥:“皇上,您還是休息吧,這些事情自然由朝臣負責!”

“蕭公公,朕問你話呢!”朱祐樘臉上涌現些許惱怒,喝問,“朕在病榻上這些日子,總是思忖邊關戰事,之前紫荊關遭遇韃靼兵馬突襲,朕安排太子監國,如今太子可在文華殿?朕想見見他!”

這下蕭敬更不知道該怎麼說了,他擡起頭來,用求助的目光望向張皇后,因爲之前弘治皇帝的一些旨意,根本就不是出自皇帝本人之口,而是來自於張皇后的懿旨。

張皇后一臉爲難,道:“陛下,皇兒他……往崇文門城頭巡察去了!”

“什麼!?”

朱祐樘這一驚不老小,身體抖個不停,也不知道是因爲病情反覆還是因爲怒不可遏,他惱怒地喝問,“皇兒何以會上城頭?誰允許他出宮的?皇后,到底是怎麼回事?”

張皇后知道瞞不下去了,這才一邊擦拭眼淚,一邊把安排太子出來監國理政主持大局,順帶讓太子見見世面的事情說了。

當張皇后泣不成聲時,蕭敬在旁邊做出解釋和補充,朱祐樘越聽臉色越沉,最後他一拍牀榻,道:

“胡鬧!皇兒才幾歲,如此國難之際,他怎有本事當得起軍國大事?他明白的不過是些淺薄的道理……對了,你們說之前他有曾進過軍務策?快,拿來給朕看看!”

朱祐樘總是不自覺看低兒子,不希望因爲自己的欣賞而讓兒子變得驕縱。不過,他一邊罵兒子不爭氣,心裡卻隱隱有期待,大多數時候都口不對心,這是一種典型的望子成龍的家長心態。

蕭敬很快把之前幾名大臣以及太子進獻的軍務策呈遞朱祐樘面前。

朱祐樘看過後,猛烈咳嗽幾聲,連問“這真是皇兒寫的”,神色多有不信,顯然朱厚照所寫軍務策論質量比起熊繡和謝遷所寫要高明許多,朱祐樘執掌國政十多年,當然能看出哪個水準比較高。

當得到肯定的答覆後,朱祐樘臉上滿是寬慰之色,笑着說:“朕本以爲皇兒只是胡鬧,如此看來,他已經具備一定的能力。只要劉少傅等人盡心輔佐,即便朕不在了,他也能成爲一代明君!”

聽弘治皇帝如此說,張皇后原本帶着欣喜的臉上,籠上了一層陰霾。她雖未出言點破,但情緒的變化還是很容易被朱祐樘掌握。朱祐樘道:“皇后,你可是擔心太子?朕這就讓人把他叫回宮來,即便國難當頭,他身爲太子也不用事必躬親,不是還有劉少傅他們嗎?”

張皇后抹着眼淚,道:“皇上,臣妾擔心的就是劉少傅他們啊……您不知,皇兒主政這些日子,劉少傅等人陽奉陰違,不但不用心輔佐和教導皇兒,反而將皇兒監國的權力架空,自己成立了個什麼總理軍務衙門,皇兒跟他們徵調兵馬,也無人肯應,剛傳來消息,皇兒在崇文門遇到韃子攻城,弓箭幾乎是擦着皇兒的頭皮飛過去的!”

“什麼!?”

朱祐樘之前臉上還滿是欣然之色,聽到這話後,臉上登時又是一片陰霾。

朱祐樘咳嗽幾聲,示意蕭敬扶他下地,張皇后趕緊也上前攙扶,朱祐樘站起身來才意識到自己並未想好要做什麼,當下勉強徘徊兩步,感慨地說:

“臥榻日久,朕的腿腳也不靈便了……皇后,你也別責怪劉少傅他們,大臣們或許是一心爲國,擔心太子瞎胡鬧,纔會如此作爲。不過,太子上城頭這事,始終有失體統,就沒多安排人手去保護太子?”

蕭敬道:“皇上,如今府軍前衛和錦衣衛上百護衛,隨時保護在太子身邊。之前老奴派人請太子回宮,但太子卻怎麼都不肯回來,說是要代陛下鎮守城門,鼓舞三軍士氣!”

蕭敬轉達的話,未必是朱厚照所言,即便朱厚照真這麼說過蕭敬也未親耳聽過,這番說辭是想讓皇帝知道太子既有能力又有擔當,而且還有孝心和有勇氣,屬於爲皇帝父子唱讚歌。

果然,朱祐樘聽到此話,臉上顯現寬慰之色,道:“皇兒真的長大了,朕之前還一直誤會他,他的魄力……連朕都自問不及。但他始終是國之儲君,不能有任何意外,哪怕是換朕這把老骨頭去城頭,也不能讓皇兒冒險!”

張皇后輕喚一聲,道:“皇上!”

朱祐樘略微沉思,道:“這樣吧,朕要見劉少傅等閣臣,還有馬尚書、熊侍郎、張老公爺……以及壽寧侯。也罷,朕親自去一趟文淵閣,準備移鑾!”

蕭敬趕緊勸阻:“陛下,您龍體尚未痊癒,還是讓幾位大臣到乾清宮來見您更爲妥當。之前宋太醫曾有囑託,您的病有中風之兆,不可輕易出內帷,老奴這就去傳見,也多用不了多少時間!”

朱祐樘有些苦惱:“朕正當盛年,如何卻有了這疲弱不堪的身子?蕭公公快些去吧,皇后,與朕先在寢榻上坐一會兒!”

張皇后跟丈夫一起坐下,感覺夫妻關係有些疏遠,她誕下小公主後,朱祐樘一直生病,夫妻間不僅沒有魚水之歡,連起碼的相敬如賓都沒有,張皇后心有怨懟,但她不會輕易表現出來。

張皇后本想把小公主抱過來給丈夫看看,畢竟從孩子出生到現在,朱祐樘一共只見過兩面,但見到丈夫的精神狀況不是很好,也就作罷。

過了大約半個時辰,內閣三名大學士,外加兵部侍郎熊繡抵達乾清宮,至於張懋和張鶴齡等人尚在傳召,馬文升因爲生病的緣故無法進宮。

天子寢殿內,朱祐樘坐在龍榻上,看着下面幾名大臣,情緒有一些細微的變化。

之前弘治皇帝對自己的大臣那是絕對信任,但因幾位大臣對太子陽奉陰違,再加上謝遷之前爲沈溪的事情要挾他,朱佑樘開始覺得這些大臣都有私心雜念,而不能爲皇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劉健上前奏稟:“陛下,狄夷進犯京師,三邊兵馬至今尚滯留太原、大同一線,各地勤王兵馬也尚未至,京師孤立無援……”

以前無論劉健說什麼,朱祐樘都覺得有道理,但現在劉健的話卻已經無法獲得朱祐樘的信任。

朱祐樘問詢許多關於京畿防備的事情,突然問了一句:“土木堡戰事,也結束了嗎?沈卿家……如今如何了?”

朱祐樘突然過問一個“死人”,讓在場幾名大臣有些尷尬。

沈溪在當今的大明朝廷屬於禁忌,如果不是沈溪把之前韃靼人的動向預料得那麼準確,在場這些大臣也不用像現在這麼難以下臺,沈溪表現得越優異,越襯托出他們的昏聵與無能。

李東陽道:“回陛下,延綏巡撫沈溪在土木堡戰事中落敗,恐已殉國!”

謝遷瞪了李東陽一眼……你怎知沈溪小兒已殉國?親眼見到了?

朱祐樘聽到這消息,不動聲色道:“沈卿家乃大明忠臣,他既已殉國,沈家一切優待不可免,定要讓京師全體將士知曉,朝廷會善待爲國盡忠之臣!”

謝遷這下更不滿了,之前他還以爲皇帝出言詢問土木堡戰事是出自對沈溪的關心,現在他才明白,朱佑樘不過是想借厚待沈溪親眷這件事來做一些文章,爲京師保衛戰贏得軍心和民心。

謝遷心想:“沈溪小兒活着的時候爲你們利用,現在人死了,還要被你們拿出來說事,真是死也不得安寧!”

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三十二章 喬遷之喜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一章 桃村有雨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七三〇章 當官人的生意經(第三更)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八四四章 戲本不對
第一九一四章 暗中查探第一三四〇章 熊孩子又失蹤了第二四八八章 熱火朝天第七一一章 少爺很忙(第五更)第三八六章 山人自有妙計(第四更)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二二七五章 格局第六十章 買丫鬟第二六〇章 相親和武舉(第四更)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二三七八章 看熱鬧第二〇一一章 夜入豹房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二五六四章 相聚第一八四一章 加封第三十二章 喬遷之喜第二二五三章 心狠沒道理第一九五三章 各有所圖第一六三二章 表字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二三五四章 講心不如講利第一九七七章 即將到來的午朝第一一八一章 算無遺策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六二〇章 之厚是能臣第八九四章 振夫綱(求保底月票)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二五五八章 叛臣第八十二章 小城武俠熱第二六二八章 熬出來了第六八二章 鄉試主考第一七七三章 花妃第一六七一章 無心應酬第一四七九章 超出認知第二三〇三章 針對第二五六七章 攻守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一九四七章 暗潮第二二九四章 翻臉不認人第一二五六章 凶多吉少第二四五四章 知情識趣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七七六章 分憂第一章 桃村有雨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二一一八章 堅持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第三六二章 帶女眷上京(下)(第三更)第九九五章 過泉州第一八九〇章 背對第二四七〇章 小鬼難纏第一八一九章 論政第六四八章 算謀(第四更)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九七四章 臨危顧命第二六七四章 知錯能改?第一二九一章 檢閱三軍第二五八六章 正其道行之第一六四四章 來信第一三七二章 協議第一九五四章 得意忘形第二二三〇章 無關勝負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一二四一章 城破在即第一四四〇章 叛亂擴大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一六四一章 好日子到頭第二六三八章 矛盾重重第一三六四章 新的安排第一九〇一章 宣府建行在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第二三〇八章 可急可緩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七三〇章 當官人的生意經(第三更)第一九六一章 一句話的事第一八九二章 各有立場第一一二四章 真假難分(第二更)第八二〇章 大難臨頭各自飛(第一更)第一五七六章 明搶第二四八五章 選址第六五九章 大明國公第二五二八章 頓悟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一三三七章 總有人情世故第二〇三〇章 太平日子第九八四章 圍山第七六九章 弔唁第二一一〇章 朝中無好人第二四二七章 不幸言中第二一九九章 絕情絕義第一八四七章 提親第二十一章 南戲戲本第四十五章 光源氏計劃第六三九章 全家都中毒(第二更)第二〇七九章 同好之人第一三九九章 各有追求第九九四章 恩典第一一三九章 宣府失守第一八四四章 戲本不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