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〇八章 院試本就沒那麼簡單

沈溪琢磨了一下,這兩篇題目看似不難,但其實都不容易。

在沈溪想該把論述的重點放在“學而時習之”,還是“有匪君子”時,別的考生還在那兒抱怨,這他孃的到底是什麼鬼題目。

兩篇四書文的考題,卻有四分之三出自《詩經》,對於在場大多數考生而言,這題目簡直無比的坑爹。

衆所周知的事情,高明城科舉時的五經本經是《詩經》,所以他出題纔會對《詩經》這麼偏愛。

但《詩經》屬於五經,而五經又是府試選考的題目,就算曆年來高明城在《詩經》題目上出得很出彩,也沒像今年這樣,在兩篇必答的四書文裡全都引用五經內容。

說是四書文,還不如說是五經文。

沈溪沒有像縣試一樣馬上落筆,而是要整理腦海中的知識,就算第一篇容易些,也需要從那麼多聖賢之言當中,找到切題的內容。

過了大約一刻鐘,沈溪把腦海中把脈絡整理清楚,然後在草稿紙上奮筆疾書,作成文章,最後稍微修改,第一篇文章就算完成了。

沈溪重點檢查了避諱的問題,在確定沒有犯忌諱之後,沈溪開始把文章謄抄在考卷上,字跡只算是工整,並未刻意在考卷上表現他的好書法。畢竟主考官高明城只是乙科出身,若一手好字太過出衆,也容易引起他的嫉恨,還是中庸點好。

沈溪完成第一篇文章後,稍微留意了一下週圍的考生,頓時發覺情況好像不太對勁。入目所及的考生竟然沒一人落筆,全都眉頭緊鎖苦苦思考。

沈溪心想:“難不成題目太容易,他們不知如何下手?”想到這裡,他不由搖搖頭,把精力收攏回來,放到他認爲比較難的第二題上。

這題目,其實無論從“學而時習之”還是從“有匪君子”來論述都是可以的,區別是問題的關鍵究竟在哪兒,這涉及到出題人的心理。

若出題人認爲當一個有文采的君子,前者“學而時習之”比後者“如切如磋如琢如磨”重要,你側重後者就是審錯題了,在十取一的考試中,等於落榜。同樣的道理,要是出題人認爲後者比前者重要,你側重前者,同樣會被刷下去。

從字面上,很容易認爲,既然出題人說的是“學而時習之,有匪君子”,那就一定是學而時習之更重要。

可沈溪卻要從出題人高明城身上來考慮,到底他覺得哪點更重要呢?

沈溪在考府試之前,特別瞭解過主考官的喜好,就好像當初研究葉名溯一樣。

這高明城,早年屬於那種落魄書生,直到三十歲考過秀才並接連中舉,爲主考官賞識方踏上仕途。

陳年舊事,沈溪沒法調查得更清楚,但他仔細考慮了一下,這高明城根本不是個“學而時習之”的人,因爲他在做官前是沒機會“實踐”的,反倒是高明城曾多次對人講述自己少時的辛苦,如何幫人寫書信以及寫春聯養妻活兒。

或者正是這段慘痛的經歷,才令他拼命巴結權貴,不斷獲得升職的機會。否則,一個舉人憑何官居四品的一府知府?

沈溪在想明白這點後,思路馬上開闊了。

這就好像范進中舉,你問他到底是學習後多實踐重要,還是要經受得住生活的磨礪更重要,他一定選擇後者。

沈溪找到側重點,馬上就開始起草文章。既然這題目中有“學而時習之”,那就不能不提,但也不能作爲側重,在文章中稍提一句學到知識是前提,重要的是經過生活的磨礪,忍受得了疾苦,才能真正成爲君子。

沈溪這麼寫,等於是變相恭維高明城。

一篇四百字左右的文章,就算用八股文寫,對沈溪以前動輒寫幾萬字論文的人來說實在不要太容易。

寫完之後,沈溪仔細檢查過,開始往考卷上謄寫。

就寫的過程中,他突然想到一句詩,非常切合這題目的論點。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

這句詩在歷史上,作者不明,出自《警世賢文》,算是一句俗語。

《警世賢文》最早出自明朝萬曆年間,後經明清兩朝人的增補,成爲後世兒童啓蒙讀物之一的《增廣賢文》。

沈溪以這句詩來收尾,也是想切合論述的題旨。

最後等他把文章作完,感覺大大地鬆了口氣。八股取士複雜,其實難就難在做文章上,對於考生來說,只要基礎紮實,熟背《四書》、《五經》,再加上合理運用聖人之言,再根據主考官的愛好加入引申的東西,然後嚴格遵照八股文的格式寫出來,就算再差也差不到哪裡去。

沈溪覺得,單從考試過程來論,比起高考輕鬆多了。

前後兩個時辰,沈溪的兩篇文章就已經做好,此時剛日上三竿,要等放排最少還要兩個時辰。

百無聊賴,沈溪只能再讀自己已經作好的文章。他忽然覺得自己似乎有點兒太過急於求成了,應該求穩一些,至少把文章審讀個千八百遍再往卷子上謄抄,這麼早早地就寫完沒一點好處。

沈溪這邊輕鬆了,別的考生卻一個比一個頭大。

別說是往卷子上寫了,就連往草稿紙上落筆的也沒幾個。

考試結束等待收卷的時間很難熬。

到了中午,沈溪吃了點東西,開始有點犯困。不過這到底已經是府試的考場,再睡容易睡出問題來,就算考官不針對你,別人妒恨你找衙役把你考卷拿走,你醒來等於什麼都沒有。

所以沈溪強打精神,繼續等待。

……

……

到下午未時末第一次放排,沈溪終於可以交卷離開考場。

縣試五百人的考試,第一次放排時尚且有幾十人出考場。到了府試,第一次放排竟然只有沈溪一人交卷。

這點連沈溪都沒想到。

“我說小狀元公,你也太心急了吧,不會做也可以再等等,或者回頭你想出來如何寫了呢?”

衙役把沈溪的卷子放在有着特殊用途的木匣裡,作回頭糊名和封存之用,嘴上不由消遣一句。

沈溪心說:“你當是填空題,現在不會,一會兒想想就會了?”嘴上卻不說話,起身走出考場。

到了考場外,偌大的地方只有他一人,沈溪一時不知該回家好,還是繼續留下來等沈永卓。但沈溪覺得,現在回家一定會被周氏數落,還不如留在考場這邊,跟着大部隊一起走。

於是他繼續等待,半個時辰一放排,前後一共放排三次,可第二次放排出來的人依然很少。

到了第三次,雖然有考生耽擱,但人流卻突然涌了出來,沈溪匆忙在人羣中找尋沈永卓的身影。

最後見到沈永卓灰頭土臉出來,沈溪一看就知道他這次考得不好。

“大哥,我們回去吧。”沈溪走上前招呼。

沈永卓垂頭喪氣,路上也不說話,一直快到藥鋪前,沈永卓突然看向沈溪,問道:“第一場不過,後面還有機會嗎?”

沈永卓對第一場沒什麼把握,開始期冀起後幾場來。

沈溪搖了搖頭,道:“府試跟縣試差不多,但料想能過招覆的,應該只有二百人不到。”

沈永卓自知學問不濟,本來寄望於押題,可這次高明城出題頗爲偏頗,令他最後一點希望都破滅了。這時他已經對過第一場考試沒有任何期冀,這意味着,基本上他已經可以收拾包袱,跟着老孃回寧化。

路過藥鋪門口時,沈永卓並未進去,他要回去跟王氏彙報情況。

“小郎,你可算回來了。”

沈溪進門,一屋子女人圍攏上來,老的少的,包括謝韻兒和惠娘,都聚在一起等待消息。

沈溪突然被人簇擁,有些不太習慣,他本想把考籃拿進去再出來說話,結果不用他動手,早有丫鬟幫他接過去。

周氏急聲問道:“快說說,考得怎麼樣?這第一場能過嗎?”

沈溪面對那麼多雙渴望的眼睛,稍微頓了頓,支吾道:“這不好說,我覺得,做的還可以……我把平日所學基本發揮出來了,至於過不過得了,那要知府大人說了算。”

惠娘笑道:“發揮出來就好,咱小郎年歲小,以後有的是機會。”

周氏皺眉:“一年的考試就把我這個當孃的緊張到不行,以後年年考,我是不是年年要爲他提心吊膽?”

沈溪笑道:“娘,那就等我中狀元吧,到時候就算是徹底考完了,不然就好像祖母一樣,就算過了院試,您還要操心鄉試,我中了舉人,你又盼着我取進士中狀元。”

“混小子,就不說點兒好聽的?上樓溫習功課去!這一場不過,或許還有機會考第二場,你可別懈怠。”

沈溪叫屈:“娘,我纔剛回來,又要讀書?就不能輕鬆一下?”

“想輕鬆,真等你中個狀元回來!”周氏把沈溪趕上樓,但其實只是她表示督促沈溪繼續用功的方式,因爲不多時,惠娘就上樓叫沈溪下樓吃飯了。

陸曦兒的房間,如今沈溪的書房,惠娘認真問道:“小郎,你覺得有幾成把握能過?”

沈溪想了想,搖搖頭。

惠娘摸了摸沈溪的腦袋:“不過也沒什麼,這樣不會有太大壓力。不然明年你就得考院試,你的小腦袋瓜會受不了的。”

沈溪笑道:“姨,你是想我考不上,可以留在你身邊幫你出謀劃策吧?”

惠娘白了沈溪一眼:“臭小子,你是誠心要冤枉姨不是?姨這幾天求神拜佛也想讓你過了這場考試,要是你真能過的話,姨一定去寺廟燒香還願。”

“姨,還願的事就算了吧。要不我們做個約定,若我這次能考過,你答應我個條件,你看如何?”

惠娘有意無意說道:“你以前也在姨這裡留了一個願望……”

“那就積攢着唄,到了三個願望的時候,我就會對姨你說,姨說過只要力所能及一定會幫我辦到,到時候可不許反悔。”

惠娘臉上掛着笑容,最後點了點頭,當作是應了。

**************

ps:第一更送上!

昨天下來有200張和60多個,謝謝大家的厚愛!今天如果不出意外,天子會繼續爆發,讓大家看爽!

繼續求訂閱、、和支持!

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五章 選人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三五三章 小解元公(第十更)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一八七四章 傷害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二三八九章 各有技術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
第一四七六章 突起大火第九八二章 最後的釘子(第二更)第一九一三章 中飽私囊第三五〇章 捷報(第七更)第二一六一章 斷案難第二〇七七章 溝通世界的橋樑第一一六〇章 閒話監軍第七〇六章 培養心機(第四更)第二二四三章 開脫第一一五二章 臨戰第二九二章 險象環生(第十一更)第二三七章 買田買屋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一五九二章 如魚得水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六九〇章 爲之歡喜爲之憂(第三更)第九六四章 軍規第二一七七章 堅持,穩住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三三八章 鬧心事第一四七七章 疑雲重重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六五八章 血戰(下)第一〇九九章 謝遷的妥協第七八二章 做事拉你一把第二五五三章 暫時無憂第八五六章 當面好說話第一三〇〇章 明降暗升第一六九八章 會面第一四三二章 收穫戰果第一〇三四章 一唱一和(求保底月票)第一九六八章 信任第一三二三章 熱臉貼上冷屁股第一五四四章 引敵來戰第一一三七章 鼓舞(第三更)第七十四章 養殖場的由來第二五〇九章 不出所料第七九五章 爭取外調(第五更)第五章 選人第一七五〇章 飛上枝頭的麻雀第二二九六章 誰愛去誰去第一二七三章 外行管內行第二一三三章 皇帝的軍營第三五三章 小解元公(第十更)第四二五章 閱卷潛規則(第八更)第一八三章 籠絡第一八二八章 先來的戰報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一一六五章 血戰(下)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二〇七一章 不做愚忠第二五一四章 一層轉一層第一九〇二章 斂財方法第九〇三章 鴻門宴?第二三四三章 莊家和散戶第六九四章 老爺和夫人(第三更)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二六二四章 太順了第一一九七章 突然變輕鬆第一九九三章 舊案舊人第一六六一章 請誅奸賊第二五三九章 你回我走第二四五七章 同情心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一二五七章 城上城下第二四七章 勾心鬥角(第十一更)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五八七章 人比人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二二四一章 秩序制定者第一二八五章 沈家分“贓”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一四二章 內外交困第一二〇三章 步兵方陣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一八七四章 傷害第一四九七章 局外人第五一六章 讓功(第四更)第一五五章 籌措銀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三〇章 文會(第五更)第二四七八章 出爾反爾第二五七九章 洗牌正當時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五四八章 並不般配(第五更,送書友)第五〇六章 姑娘,你認錯人了(第六更)第五六六章 巴結(第二更)第一八一八章 爭權第五二二章 京城名少(第十更,盟主加更)第五七八章 誰的地頭(第三更,賀盟主)第二三八九章 各有技術第二四一九章 不可左右之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