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八八章 大豐收(求月票)

沈溪睡醒時,俘虜的審訊以及戰果的清點工作已經基本結束。

根據得到的口供,這夥匪寇盤踞硇洲島竟然有三十年之久。正統和成化年間,桂平發生民亂,叛軍在其領袖侯大狗率領下,轉戰粵桂之地,一度攻佔梧州府城得手,並侵入肇慶府和羅定州,聲勢浩大。

成化年初,叛軍被官軍重兵剿滅,其中一部分人馬突出重圍,流竄南下,自容縣、陸川進入粵省高州府,於雲開大山南麓落草。

成化五年賊人分裂,其中一部自五里山港出海,先是在南三島安營紮寨,沒過多久就被寧川所官兵進剿,於是不得不再次南竄,抵達硇洲島後發現島上的南宋行宮遺址,賊人大喜過望,於是利用原址建立起堅固的營寨。

此後,這夥匪寇幾次打退官軍進剿,勢力越發壯大,成爲雷州灣附近首屈一指的海匪,一直到今天才被沈溪帶兵剿滅。

硇洲島一戰,官軍共斬殺盜匪四百二十九人,其中有一百六十六人死於土堡內的煙燻、佛郎機炮和無良心炮的轟炸以及慌不擇路跳牆和相互踐踏而亡,其餘二百六十三人則是逃出城後,被官兵斬殺。

俘虜八百四十二人,多數是婦孺,其中又以傷病號居多。

此役繳獲黃金六千餘兩,銀子合計三萬四千九百餘兩,銅錢二萬九千多貫,牛八十九頭,羊三百四十七隻,還有雞鴨鵝等等,另有香料、珠寶玉器、藥材、絲綢、絹布、麻布、茶葉、糧食、鹽等等,所有貨物加起來,差不多價值五六萬貫。

可以說這夥盜匪幾十年積攢下來的家底,被沈溪連根拔起。

沈溪心想,還是當土匪和海盜好啊,乾的是無本買賣,在陸地上就搶了無數富戶,等當上海盜更不得了,守着航線賺大錢。

難怪島上的女人比男人多,有了錢就可以去買女人回來,小小的海島被經營成一個封閉的獨立王國,有相當於國王的首領,有一套簡單的行政和軍事體系,有管理行政的軍師,有統兵的將領,還有買來的奴隸幹活,出去搶劫時更是分工明確,所以無往而不利。

爲穩定軍心,沈溪當場派發八千餘貫銅錢的賞錢,平均下來一個官兵有四貫錢,幾乎相當於軍戶一家好幾個月的收入,一時間現場歡聲雷動。此外,沈溪又給了隨同出征的兩位副千戶黃金各百兩、十個百戶黃金各二十兩、四十個總旗黃金各十兩的獎勵,另分別賞賜紋銀兩百兩到二十兩不等,把他們的嘴牢牢堵住。

羊和家禽,沈溪宣佈將悉數作爲犒賞官兵的獎勵,但需要返回陸地後才能宰殺一批。耕牛運回廣州府充公……在這時代,牛是重要的生產工具,並非豬羊這些牲畜可以相提並論。那些貨物,沈溪則準備一口吞下,回去後全部交給惠孃的商會,反正他的隊伍沒有監軍,此次剿匪自己這個三省督撫最大,負責清理財物的又都是自己人,只需要在上報朝廷的賬冊中把相應的繳獲刪去即可。

從硇洲島到雷州府府治海康縣縣城並不遠,不管怎麼說沈溪都得去露個臉,表示我這個三省督撫來過此地。

第一批運輸船隊等財貨裝載好就出發,第二批要等到明天才走,一方面是繼續搜索城寨,掘地三尺,看看這夥匪寇有沒有在地下埋藏有東西,同時防止島上有漏網之魚。

沈溪自然是跟隨第一批人馬出發,主要是這些天在海船上晃得他七暈八素,想趕緊到陸地上睡個踏實的安穩覺,另外便是大量金銀和繳獲物資需要他看管,由不得半點馬虎。

當天中午船隊離開硇洲島,一路順風順水,入夜前已抵達雙溪河口,在南浦津埠停靠。

南浦津埠爲雷州府主要河流南渡河上的最大港口,它位於南渡河與花橋河的匯合處,港口長五千餘米,最寬處兩千餘米,最窄處一千米,弘治年間該港口的水深在十米左右,完全可以容納艦隊停靠。

自唐初開埠以來,南浦津埠便一直是雷州府城海上進出的咽喉、雷州半島海上交通樞鈕和對外貿易重要港口。

沈溪先派人登岸,在巡檢司的巡檢陪同下,到海康縣城傳報雷州知府衙門,大軍隨後登岸,在港口附近安營紮寨。

之前雷州府衙已經知曉三省督撫正在雷州灣剿匪,知府胡濱聽聞沈溪親自統兵到來,連夜帶人出城到港區迎接,同時帶來大量犒勞物品,包括糧食和雞鴨魚肉等。

胡濱抵達時,軍中的犒勞宴已在進行,僅僅大肥羊就宰了二十隻,既有用來烤制的,也有用來燉湯的,再加上航海時捕撈的魚獲,食物無比豐富。只因駐紮在城外,爲安全考慮,依然不許飲酒,而且換作兩班吃,一班負責警戒守衛,另一班則大快朵頤。

這天已是冬月二十一,正值隆冬時節,小冰河期的雷州半島晚上氣溫居然只有五六度,沈溪不得不給自己添上厚厚的冬衣。

中軍大帳內,沈溪見到了胡濱,一個五十多歲的老進士,雖然書讀得多,但人並不迂腐,禮數上很周到,一來便給沈溪準備了份“薄禮”,卻是一方錦盒,裡面不是很沉,沈溪沒打開就知道多半是珠寶玉器等名貴東西。

胡濱笑道:“沈大人統兵掃蕩匪寇,方來雷州府便令賊子聞風喪膽,百姓無不拍手稱快。明日大人進城,下官召集城中士紳百姓迎接,同時會在向朝廷的奏本中,讚揚大人您平匪的功績!”

沈溪有些不耐煩,真是有什麼樣的官,地方上就會有什麼樣的表現,雷州府匪寇橫行,百業凋敝,和胡濱的不作爲有很大關係。

胡濱絕對不是清官,但要說他是贓官也不對,因爲即便他要貪,在雷州府這種地方,也刮不了多少地皮。這種庸碌的官員在大明一抓一大把,平日道貌岸然,想抓他們的小辮子不易,可一旦讓他們巴結上司,或者是爲了仕途奔走,那他們就會原形畢露,醜態盡現。

沈溪笑了笑,道:“胡知府擡舉了,本官不過是奉皇命辦差。胡知府帶來之物,給將士們的,本官替三軍將士謝過,給本官的,胡知府請拿回去吧,本官不想知道里面是何物!”

對沈溪來說,此次出徵收獲已經足夠,沒必要在收受錢財上被人詬病。

胡濱稍微遲疑了一下,這種單獨的會面,送了財禮神不知鬼不覺,不收的人真不多見,沒想到此番竟然遇到沈溪這樣一個“油鹽不進”之人。

胡濱不敢胡來,趕緊把木匣重新抱回懷中,此時外面有人進來通報,說是將士們請沈溪一同出去慶祝。

沈溪笑道:“胡知府,可否與將士同樂?”

胡濱作爲文人,一向看不起武夫,但沈溪說要與將士同樂,他不能出言拒絕。無奈之下,只得跟在沈溪身後,來到官兵中間,隨便找了個篝火堆坐下,心中感覺無比的彆扭。

因爲不能飲酒,士兵拿剛燉好的羊肉湯代替酒水,喝起來倒是暢快。沈溪也忍不住喝了幾碗,不是他對這沒有經過處理羶味極重的羊肉湯有多欣賞,只是這鬼天氣實在太冷,必須要喝點熱湯來暖暖身子。

……

……

所謂慶功宴,不過是讓將士們大口喝湯,大口吃肉,由於沒有酒水,官兵的興致普遍不高,不到兩個時辰慶功宴就宣告結束。

沈溪回到中軍大帳,六丫端着熱茶和點心進來,放在桌上,然後站在一旁看着沈溪,以沈溪對她目光的解讀,這丫頭又饞了。

“想吃,自己拿到一邊吃去,不過吃完記得擦嘴!”沈溪道,“吃飽了回自己的帳篷去睡!”

“知道了。”

六丫對沈溪沒之前那麼膽怯,眉開眼笑地抱着點心盤子到了一邊,“吧嗒”“吧嗒”吃起來。

點心是府衙送來的,除了沈溪外別人可享受不到新鮮的雷州特產葉搭餅和糖白餅,六丫從小到大,根本不知道點心爲何物,吃到甜食只覺是珍饈百味,胃口大開。

沈溪不禁想到朱山,兩個人在吃相很相似,但塊頭卻大相徑庭。

自從在海里把馬九救上來後,六丫在軍中地位飆升,當然主要還是她平日裡能自由進出沈溪的大帳,旁人見了她不敢輕視,那些官職低的小校甚至還要行禮,但每次六丫都是快速跑開,對她而言,軍中上下除了沈溪和馬九外,其餘都是很危險的人物。

之前她只信任沈溪一人,自從救了馬九之後,馬九對她的態度變得恭敬有加,她對馬九也就沒了那麼多戒備,但她清楚馬九對她更類似於對救命恩人的感激,在六丫心目中,還是沈溪最可靠。

沈溪沒理會六丫,繼續寫他的奏本。

雖然眼下取得的戰功在他眼裡算不得什麼,可上奏的奏本卻不能怠慢,不然朝中人又會說他只會在地方上搗亂,沒有建樹,然後建議弘治皇帝將他撤換。

他是兩位尚書和一位閣老聯合保舉的,還是弘治皇帝親自委命,即便不爲自己的功勞着想,也要爲四位“大佬”的面子着想。如果連弘治皇帝都覺得委任他到東南三省是個錯誤,那他可就真的算玩完了。

給朝廷上奏,除了如實把這一路平匪的戰果上報外,再就是闡明他一路上的所見所聞。

好聽的自然要說,比如國泰民安,百姓富足,但也要把地方的弊政如實上奏,諸如沿海衛所和官府對匪寇的縱容和默許,還有禁海後沿海土地已經臨近海岸的那些個島嶼荒蕪一片等等。

沈溪可不會主動提開海禁的事情,只是要引發弘治皇帝以及朝中大臣的思考,爲什麼大明沿海這麼不太平,難道設立衛所派駐軍隊都無濟於事?

最後,沈溪還得主動告罪,因爲自己對政事“怠慢”,纔會造成地方民政和軍政出現許多問題。

其實,這是從另一個方向給地方三司衙門施加壓力。

所謂的民政,可不歸我沈溪管,而是布政使司衙門的差事,我這邊一邊平匪,一邊查明地方弊政,爲天子分憂,而你布政使司和按察使司卻什麼事都不幹,整天跟朝廷彈劾我的過失。

如此一來,皇帝老兒就要琢磨一下,到底是這個後生督撫體察朕意,還是那些老臣更懂得爲國盡忠?

***************

ps:第一更到!

天子現在趴在牀上碼字,好辛苦啊!大家可憐可憐,來一點兒鼓勵吧!

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八六三章 以茶換鹽(第三更)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二四二五章 大勢所趨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二一二章 首戰告捷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一九二八章 一片忠心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
第二四二八章 見風使舵第三一四章 三朝回門(求月票)第一七二七章 回京在即第七七六章 再修《大明會典》第五九二章 戶部可是苦衙門第二二四八章 國師之位第一七九一章 謝鐸來訪第二三八一章 回頭的倔驢第五六九章 母女之情(第五更)第二四〇章 最先和最後(第四更)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〇八七章 非常規戰役(第三更)第一〇四五章 征程未卜第一五二〇章 全靠演技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八四八章 早有防備第七六三章 人死不能復生第八六三章 以茶換鹽(第三更)第四八七章 迎接來使(第三更)第二四二九章 沈國公第一九七八章 盟友的選擇第一八一一章 異黨第二〇一八章 深夜行動第二六四八章 花在刀刃上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二四三章 女兒家心思(第七更)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八一五章 求助內侄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七八一章 攤派和轉嫁第一七〇九章 不借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二三二六章 用意深遠第五三三章 反常的脾性(第三更)第二一四二章 拉攏第八五八章 招招連環(第三更)第一〇一四章 沒有未來的女子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一五二二章 有名堂第一二五九章 兵馬終有撤第五八五章 功過賞罰(第五更,賀llhz掌門)第二二五一章 搶位第三五九章 入太學讀書(第六更)第一八一〇章 態度問題第七九八章 朝議(第八更)第一四二〇章 權力核心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一四四三章 君前召對第一九八三章 把自己閹了第二四二五章 大勢所趨第八八九章 黃金萬兩第二〇六七章 宮災第二六二二章 一代賢相第三十五章 凡事皆找老先生第一八九八章 在劫難逃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一六九〇章 宴請第二六四九章 上門拿人第一七七九章 安心做官第二六七三章 一物降一物第二二九一章 暴脾氣第五五七章 快殺進城了(第二更)第一〇七三章 尊敬(求月票)第二六四二章 法制第五三二章 教唆綁架(第二更)第二〇二五章 不幸之女第二二三八章 目光放長遠些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一六五二章 人心第二三七〇章 憨娃兒和孫姨第九〇二章 又到一年送禮時第二二一二章 首戰告捷第五八一章 據不知情(第一章)第二五九三章 目的何在第一九二八章 一片忠心第二一九六章 平靜的戰爭第三四四章 失敬第一六八〇章 人選第六五〇章 前腳進城(第二更)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第二二五八章 有價值的人第一三〇六章 又有變化?第五八三章 沒有原則的蔡鎮守(第三更)第二四六章 生是一家人(第十更)第一一二二章 暫時平安(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九〇七章 碰壁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一四六一章 規劃好的路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二〇八六章 拂袖而去第一八六三章 對峙之局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一七〇七章 厚賞第二〇六八章 故人第一四九章 濃濃年味第一七五章 來投奔的大伯第一一一七章 太子的鋒芒(第三更,求月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