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六三章 好心做壞事

惠娘是個閒不住的人,商會和銀號步入正軌,她的工作稍微清閒了點兒,馬上就開始操持開辦酒肆的事情。

她是經營藥鋪出身,可沒有經營餐飲業的經驗,加上酒肆她只能做幕後東家,不但要請夥計和廚師,還要請能兼任賬房的掌櫃。

在惠娘張羅開酒肆時,沈溪卻在埋頭苦讀,這次他是真正用心學習。

這一年是院試年,若能考上秀才,沈溪就能憑此晉身士族階層,不得不對這次考試倍加重視。以往他學習時多有敷衍,此番臨近考試,他需要背誦和掌握大量書籍,《四書》《五經》是必須的,《四書章句集註》和《五經傳注》也要背得滾瓜爛熟,《小學》、《孝經》、《性理》等必不可少,甚至連程文都要背上許多。

馮話齊不但把家中珍藏的《京華日抄》等優秀時文集選都拿給沈溪看,還從外面借來最新的《文髓》、《模範》、《錦囊》等禁絕的時文冊子回來,很多都屬於後世佚失的珍本,許多甚至是孤本,沈溪之前聞所未聞,此番也算是開了眼界。

沈溪每天都遨遊在題海之中,最初馮話齊一天只給他出一篇時文作業,到後來,沈溪每天都要作四書文和五經文各一道。

再加上讀書,沈溪經常熬更守夜。

“……憨娃兒,娘聽說那些有本事的人,都要頭懸梁錐刺股,要不娘也學着給你弄根繩子,你綁着頭髮吊在房樑上,屁股下面再墊根錐子,如何啊?”

周氏沒事跟着添亂,非要讓沈溪效仿古人,雖然遭到沈溪拒絕,但也迫使他每天都要熬到很晚纔可以休息,第二天又得早早爬起來去學塾,只能趁着先生不注意偷偷摸摸睡上一個時辰。

沈溪感覺這根本是在作孽,能睡到自然醒,白天好好讀書就可以,爲何非要頭懸梁錐刺股去熬夜?難道古人不知道休息好了,讀書才能事半功倍?

二月底,是院試之前最後一次例行考校。

周氏又是好一番督促,生怕沈溪在這次例行考校中折戟沉沙。

就在沈溪緊張備考之時,這天惠娘帶回來一個消息,說是福建進督學道大人這段時間將會到各府縣考察當年院試考場,讓沈溪有機會的話,跟着蘇通去拜訪這位院試的主考官。

自英宗正統年間開始,進督學道爲十三布政使司內負責地方科舉督學,也被稱爲提學道,與清朝的提督學政官職相當。

提學道隸屬按察司,學道大人通常由按察司按察使、副使及僉事充任,這次汀州府院試,是由福建提學道作爲主考官,從四月開始,主持各府院試。

因汀州府地處閩西,距離省城福州最遠,因而汀州府的院試也會比其他州府晚一些,院試中間涉及到考試及發榜細節,還有提學道在各府間行路可能遇到阻隔,汀州府院試初步定在六月下旬舉行,具體時間尚且無法確定下來。

從四月上旬開始,汀州府各縣的考生就將齊聚府城長汀縣城備考,到時候府城內會變得熱鬧異常,士子風氣高漲,甚至天天都會有文會,茶樓酒肆也經常會被一些有錢的讀書人包下。

二月二十四,沈溪於約定的時間,在距離家門口不遠的茶樓見到蘇通和鄭謙。這次二人沒有前呼後擁,行事極其低調,因爲這天要去拜見福建提刑按察使司副使、提學道劉丙。

劉丙,字文煥,江西安福縣人,成化二十三年丁未科進士。

劉丙是官宦之後,他的祖父劉實曾是南雄知府,而劉丙本身也是甲科出身,爲官頗有賢名。這是劉丙在福建按察副使任上最後一年,在完成這次院試之後,他的任期將滿,所以他對這次院試格外慎重。

劉丙前來汀州府,不過是例行考察考場,同時跟地方知府、知縣、儒學署教諭等人溝通,爲六月的院試做準備。

沈溪作爲應屆考生,本來不該去拜望身爲主考官的提學道,但蘇通那邊有知府安汝升的關係,再加上考生拜見考官算是科舉考試一種陋習,連惠娘和周氏都極力鼓動沈溪,讓他在提學大人面前表現得好一些,這樣一榜中秀才的機會將大大增加。

“……沈老弟,一會兒見到提學大人,你儘量少說話,聽說這位劉提學爲官嚴謹,眼睛裡揉不得沙子,若是不小心出言冒犯,可能會影響你今年的院試。”快到城北的官驛站時,蘇通小心提醒沈溪。

這次拜見劉丙是秘密進行,但不會請託送禮,免得被人當作是賄賂考官。

但若這次拜訪成功,以後三人能成功考中秀才,該送的禮還是要變着法送去,這也是官場不成文的規矩。既然你來求人辦事,可以先不送禮,免得招人口舌,但事成之後禮數可不能少,否則事後可能會遭到報復。

到了官驛站,蘇通把名帖拜上,然後三人就在外面等候。

臨近黃昏,官驛站之外沒什麼人,沈溪卻總覺得這樣不妥,就算今天的拜見什麼事都沒發生,但若他真過院試中了秀才,別人也會想歪,以爲他是因爲賄賂考官才考取秀才。

話說幾年後去京師考進士的唐寅,不就是吃了與考官過從甚密的虧?

沈溪見知客遲遲不出,不由道:“蘇兄,鄭兄,我看今日提學大人公務繁忙,我們還是先行離去,回頭再來拜訪如何?”

蘇通卻笑道:“沈老弟怎的這般迂腐,若能見到提學大人,對你我三人進學助益甚大,比你回去讀幾段書有用的多。何不多等等?”

沈溪心裡打鼓,若劉丙肯賜見的話,現在估摸也派人出來傳話,遲遲不見,就說明劉丙不想沾染這些官場的陋習。

過了小半個時辰,知客才從裡面出來,回稟說劉提學不在裡面。

“劉提學剛回驛館,難道又出去了?”鄭謙一臉不解地看着蘇通和沈溪。

沈溪一嘆,這知客進去這麼久纔出來傳句話說人不在,擺明是劉丙不想見人。現在還腆着臉留下,那純屬爲自己臉上抹黑。

三人只好悻然而歸。

走在路上,蘇通又問及沈溪近日來考試的準備情況。沈溪搖搖頭道:“看的書太多,人都快迷糊了,記不得那些經典史籍了。”

蘇通笑道:“都說讓老弟你多出來透透氣,看我與鄭兄,經常走動。你有機會,也該出來與我們走走,你放心,來日我再請知府大人幫忙,下次必然能見到劉提學本人。”

沈溪沒說什麼,回到家,惠娘和周氏那邊等得有些焦急。當她們從沈溪口中得知具體情況,惠娘微微蹙眉,她感覺到情況可能有些不妙。

“娘,姨,你們希望我能考上秀才的心情我能理解,可這麼去拜望主考官,就算中了秀才,別人也會指指點點,他們會說這不是我的真才實學。這還有可能引起提學大人的反感,就算我本來考中,也會將我除名。”

周氏罵道:“混小子,別人都去見提學大人,你不去見,那不是吃虧了?好心當成驢肝肺!”

惠娘拉了拉周氏,道:“姐姐,你別埋怨小郎,這事可能是妹妹考慮有欠周詳,雖說歷年都有考生去拜見考官,考官也爲這些考生大行方便之門,但或者這位劉提學,本身不喜歡這套。若這真的對小郎進學有礙,那可是妹妹的大罪過。”

惠娘臉上現出擔心,以她爲人處世的經驗,自然能看出沈溪這次去拜訪碰了釘子。但她眼下也沒辦法補救,只能希望提學那邊大人不計小人過,別把事情放在心裡。

之後蘇通和鄭謙再去拜訪劉丙,惠娘就不再讓沈溪去,兩天後,劉丙離開汀州府,北上前往邵武府繼續考察。

惠娘從衙門那邊得知個消息,令她稍感安慰……蘇通和鄭謙在知府安汝升的幫忙下,在劉丙臨別前見了一面,劉丙對於這兩個年輕才俊似乎頗爲欣賞。

因爲沈溪第二次沒去見,再加上劉丙這個人似乎很好說話,讓惠娘終於鬆了口大氣。

“都說了讓這小子去,他偏偏不去。這下好,提學大人都走了,連給人一個好印象的機會都沒了。”周氏有些後悔,她在聽了沈溪的那些話以後有點兒後怕,所以就沒敢堅持再讓沈溪去。

惠娘笑道:“沒事就好。小郎是有真才實學的,他可以靠自己的本事考取功名。”

周氏笑了笑沒當回事。

等下午周氏忙着去照顧孩子的時候,惠娘才一臉歉意過來對沈溪道:“小郎,都怪姨沒好好考慮清楚,若因此而令你進學無望,姨就是死了都不足以謝罪。你不會怪我吧?”

沈溪安慰道:“姨,你做這些也是爲我考慮,我怎會怪責?”

“那就好,那就好。我就怕你回頭會恨我,覺得姨多管閒事。”

惠娘輕撫胸口,言辭間有些決絕,“姨想過了,若你真的因此而耽誤進學,姨就算傾盡家產,也要給你捐個監生回來,不會讓你耽誤考舉人中進士。”

對此沈溪只能呵呵了。

明朝中期因爲對瓦剌的戰爭,監生不再只是靠蒙蔭和地方選拔,通過銀錢也能買到名額。

只要有監生的身份,同樣可以參加鄉試。

雖然沈溪不知道一個監生價值幾何,但料想少則數百貫,多則上千貫。也就是說,沈溪這般努力,其實完全可以用銀子換得,一個秀才,等於士子十幾年寒窗苦讀,也等於納幾百兩銀子成爲監生即可。

*************

ps:第三更!

這章是在火車上寫的,稍後抵達重慶可能要找下榻的賓館和找地方吃晚飯,估計沒時間再碼字,看在天子如此勤奮的份兒上,大家訂閱支持吧!

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五五三章 陷阱已挖好,請跳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二五一二章 拆臺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
第一〇一七章 不給官,給差事(第三更)第六四三章 皇宮祈福第二四一章 求勝心切(第五更)第八八四章 上川山和烏豬山第八六四章 告辭(第一更)第一八〇八章 好心好意第二六六七章 演一場第八六七章 不但有鹽,我還會造第一二六章男人面子值千金第三〇三章 胖牛郎,刁織女(第三更)第一三五二章 杳無蹤跡第三四一章 論資排輩(第六更)第一六六四章 最後的對策第一一四九章 合兵一處第六十二章 新鋪子的選擇第一二六七章 大有作爲第五五三章 陷阱已挖好,請跳第二〇八五章 當衆表態第三〇五章 歲考(第五更)第二一三八章 敢於納諫第二二〇三章 保一人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五一二章 掐架(第六更)第二〇九四章 體制內第四五八章 王瓊告狀(第七更,獻書友)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六〇四章 收弟子?(第三更)第一〇二七章 父皇有欠公允(第三更)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八三三章 拒不合作(第四更)第三六三章 謝老祭酒(第四更)第二二一〇章 希望在你身上第一八七一章 年輕人火力旺第一五五二章 狗仗人勢第二四一〇章 怒火攻心第一八九章 轅門入場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一六八六章 送別禮第二〇三三章 劍舞第八三六章 借衙門審案第九〇六章 沈扒皮(第三更)第二一四四章 眼線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六八七章 去草原的使節(第四更)第二三一三章 總有混子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一二四七章 先勝一場第二一二五章 制約第二〇一章 救人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一四一章請個女大夫第七七七章 太子的轉變第一八六八章 不甘利用第二八二章 院試第二第一一八三章 堅持第一七七〇章 難明的生意經第二五一二章 拆臺第二三九一章 空衙第二五五六章 渡江第七一三章 外官內臣(第二更)第七八四章 閹黨之禍第三十九章 失而復得第二〇〇四章 隱相第一二三三章 栽培第六七〇章 壓功第一九一二章 終於出手了第一八〇〇章 佔盡先機第一六七六章 大雪封天第七〇五章 賴你沒商量(第三更)第一二五一章 你領兵,我善後第一五四七章 胸襟第一五九四章 救高家唯一之人第四九二章 這位是賤內(第五更)第二二八〇章 自私的做法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七十五章 出路在何方?第一六三四章 無巧不成書第二六一二章 災區見聞第三九五章 鬥畫(第五更,賀盟主磊洋)第一九八六章 忠人之事第三八三章 小卒子第一七三二章 縱火案第一七〇章 神童(求訂閱和月票)第二七五章 壞胚子第二五三六章 有喜有憂第二五八四章 甘當臺階第一六二一章 得力助手第五五九章 上了賊船(第四更,謝書友)第九九六章 替民做主第八〇二章 臨行前的難題(第四更)第四二六章 三份疑難雜卷(第一更)第二三三八章 煩惱第一九五八章 夜抄劉府第九三三章 審結第二一七〇章 對策第九二五章 謝謝老爺第一七六四章 實權在手第二十六章 蒙學第二三六八章 偉大的女人第一二九六章 獻不完的首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