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二六三章 良心何在

乾清宮,正殿。

包括國舅張氏兄弟在內的二十幾名大臣,正在覲見朱祐樘,將正陽門戰事詳細情況奏稟給朱祐樘知曉。

具體講述之人,乃親歷正陽門戰事的謝遷,此戰中另一位重要人物張懋尚在城頭監視韃靼動向,並未進宮。

謝遷敘述內容,跟之前在文淵閣所言相似,只是這次表述更爲謹慎,未對沈溪在此戰中的功勞過分渲染,只是提到城外用兵的一些細節,讓大家能夠知道這場仗具體是怎麼打的。

在場大臣,無不是朝中二三品大員,謝遷講述到火燒正陽門時,不得不對其中細節做出隱瞞,無論如何,王守仁不分敵我一併潑油縱火的情況不能泄露,免得讓朝廷揹負不義之名。對於起火原因,謝遷輕描淡寫說了一句“火光突起”就略過。

謝遷在奏稟過程中,朱祐樘不斷咳嗽,蕭敬不時幫他理順氣息,此時謝遷只能停下來,等皇帝氣息平順後再說……

一干大臣投來欽佩的目光,神色好似在說:“不愧是尤侃侃的謝公!”

朱祐樘聽完戰況彙報,環視一圈大臣,略帶感慨地站起身,長鞠一禮:“今江山穩固,百姓安居,諸位愛卿功不可沒,朕在這裡先行謝過!”

大臣們無不俯首還禮,劉健代表同僚說道:“此爲太祖太宗皇帝庇佑,臣等豈敢貪天之功?”

朱祐樘微微一笑,一擡手:“衆愛卿起身說話!如今狄夷兵馬新撤,九門防務乃朝中諸事之首,不知諸位愛卿,對於下一步用兵,有何見地?”

在場大臣之前一副鞠躬盡瘁的模樣,這會兒聽到弘治皇帝的問話,一個個低下頭不聲不響。

弘治皇帝沒多少主見,所以非常喜歡納諫,誰說的話,不管是否有理,只要能獲得在場大多數大臣贊同,基本能獲得通過。

弘治中興,並非朱祐樘有多聖明,而是他處在一個相對太平的時代,土地兼併遠未有隆萬朝後那般嚴重,而且他手下這些大臣都有一定真才實學,這才造就“弘治中興”的盛世局面。

在場大臣,原本有人準備出來說話,建議乘勝追擊,但聽了皇帝的表態,只能緘默不語。

韃靼人雖然從京師周邊撤離,但兵馬並未撤出太遠,連紫荊關都沒出,隨時可能殺回來,所以皇帝纔會強調九門防務,換句話說,皇帝既然已經把基調定在防禦上,誰說出兵追擊,就是跟皇帝的意思相違背。

這些大臣基本是科舉出生,受儒家中庸思想影響很大,他們所想就是守成,對於進取素來不那麼熱衷。

卻在此時,一個洪亮的聲音從乾清宮偏殿傳來:“……兒臣以爲,韃子撤兵,正是追擊的大好時機,此時不主動出擊更待何時?”

衆大臣側頭望去,只見朱厚照大步走了出來,整個人已然洗漱一新,換上了一身乾淨的蟒袍,顯得英姿颯爽,絲毫不似之前那調皮搗蛋的熊孩子模樣,儼然一個合格的儲君,說話擲地有聲。

在場有大臣覺得,太子說出了他們想說但不能說的話,倒是有幾分擔當。

劉健代表大臣行禮:“參見太子殿下!”

其餘大臣連忙行禮問安,朱厚照擺擺手:“免禮,我來見父皇,是想提出自己的主張……你們有什麼意見,只管提出來,暢所欲言吧!”

說完,朱厚照走上前,單膝下跪,“兒臣見過父皇!”

即便朱祐樘知道兒子長大了,但他見到朱厚照出現,依然感覺一陣心煩,情緒稍微有些失控,不由劇烈咳嗽起來。

蕭敬趕緊輕撫朱祐樘後背,乾清宮內的氣氛變得凝重而緊張。

半晌後,朱祐樘重新擡頭,打量兒子,問道:“太子,你來作何?不是讓你回去休息嗎?”

朱厚照道:“外虜未退,兒臣怎敢休息?倒是父皇有病在身,應多休息纔是,這裡的事情,兒臣完全可以自行解決!”

無知者無畏,朱厚照只知道自己順利完成老爹老孃交託的任務,對於一個儲君來說表現應該是合格了,要知道京城保衛戰幾次關鍵戰役,他都在現場,甚至親自帶兵衝殺,這會兒他志得意滿,情不自禁說出“可以自行解決”的話,公然挑戰朱祐樘九五之尊的權威。

朱祐樘差點脫口而出“孽子”,但想到兒子其實是爲自己好,只能強忍心頭的不爽,板起臉呵斥:“朕在這裡跟諸位愛卿商議國家大事,太子無端參合作甚?速回東宮去罷!”

朱厚照嚷嚷道:“兒臣不去,兒臣要留下來幫父皇參議朝政,兒臣也有拳拳忠君報國之心!”

父子兩個性格相似,說軟弱,有時候毫無主見,喜歡跟風隨大流,可固執起來,就算九頭牛也拉不回去。

謝遷通曉人情世故,心想:“若是皇后在這裡,或許能幫這對父子調和一下……但依照《大明律》,皇后不能幹政,怎麼可能出現在這種朝議場合?”

見父子對峙,蕭敬趕緊勸說:“陛下,龍體爲重,太子並非有意頂撞您,只是……出兵心切,諸位大人何不出來說說你們的看法?”

這時候能調和氣氛的,除了蕭敬外,劉健最有資格。劉健是朱祐樘的先生,也是太子之師,由他出來說話最合適不過,但劉健卻裝起了縮頭烏龜,一語不發,因爲他不贊成太子出兵的言論。

謝遷見殿中氣氛越發尷尬,只好出列:“太子殿下,出兵之事,太過兇險,如今城外狄夷兵馬仍有十萬之數,一旦不慎,便可能兵敗身亡。如今穩固城防,乃上上之策!”

即便謝遷心裡期冀朝廷出兵,但爲了緩和皇帝跟太子的矛盾,照顧皇帝的面子,只能說一些違心之言。

朱厚照不滿地道:“謝先生,您怎能如此說?您的孫女婿,也就是延綏巡撫沈溪,現在不正領兵跟韃子交戰?他的兵馬,如今便在城外,莫非你還要調集他的兵馬回城?然後龜縮起來坐等韃子攻城?”

“放肆!”

朱祐樘一忍再忍,到現在他終於爆發了,大聲喝斥。

見朱祐樘臉漲得通紅,瞪大的眼睛裡滿是血絲,朱厚照感覺自己碰了硬釘子,只能委屈地閉上嘴巴。

大殿中火藥味十足,場面卻詭異地安靜,所有人都能聽到朱祐樘渾濁的呼吸聲,許久之後,朱祐樘才勉強道:

“延綏巡撫沈溪領兵勤王,回援京師及時,但貿然出兵追擊,將置京師於險地!如今各地勤王兵馬多在路途中,京師周邊衛所大半爲夷狄所陷,當務之急,以穩固爲主,諸位愛卿以爲如何?”

皇帝把話說到這個份兒上,大臣們自然識相,具都行禮:“臣無異議!”

朱祐樘最後看向自己的兒子,喝問:“太子,你有意見嗎?”

朱厚照氣呼呼道:“兒臣……認爲出兵最好,如果堅持固守之策,很可能會步西直門和正陽門之戰後塵……之前若非延綏巡撫沈溪率領兵馬殺來,打亂了韃子的攻城節奏,指不定西直門和正陽門已失守!”

朱祐樘氣得連連咳嗽,蕭敬又趕緊上去安撫勸慰。

謝遷心想:“太子一點兒都不知分寸,陛下身體有恙,他總拿這種話來擠兌,這不是白白讓陛下生氣嗎?有些事,道理確實如此,但話不能說的太直接,你越是吹捧沈溪小兒的功勞,你皇帝老爹越生氣!太子啊,你想幫沈溪小兒,就怕到頭來會坑了他!”

劉健趁着皇帝的氣息稍微平順,馬上請示:“陛下,是否頒旨,令城外兵馬撤回?”

朱祐樘此時精神狀態和身體狀態俱都不佳,顧不上發話,只是一擺手,意思隱晦難明,不知是讓沈溪進兵,還是撤兵,然後朱祐樘便示意蕭敬扶他進後殿……朱祐樘顯然是不想再跟兒子,在衆大臣面前爭吵。

等朱祐樘返回寢宮,在場大臣好似炸開鍋,連太子在場都不顧了。

熊繡過來向劉健請示:“劉少傅,陛下那手勢……到底是何意?”

李東陽道:“還能是何意?必然是要撤兵!”

朱厚照握緊拳頭,怒目相向:“撤兵?撤什麼兵?沈先生不過一兩萬兵馬,追擊十萬韃子,你們不派援兵就算了,居然讓他撤兵?良心何在?”

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七十八章 開張見喜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一五二三章 裝神弄鬼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
第二一八九章 莫得罪小人第一三七五章 失敗乃成功之母第二一三五章 分分合合第七〇七章 預產期(第一更)第二〇四章 扣屎盆子(第五更)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二五五二章 出師未捷第六二五章 探親風波(第五更,謝書友)第七二七章 事情不好收場第一七九章 銀票(求訂閱和月票)第一八五九章 死水微瀾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一六六六章 強硬第六五一章 急與不急(第三更)第五九四章 偷樑換柱(第四更,謝書友)第二二三三章 傲慢與偏見第六三七章 如此長夜,竟有佳人?第二五一九章 花樣百出第一一五三章 戰起第一八七五章 轉變第五一九章 教太子鬥蛐蛐(第七更)第七十八章 開張見喜第四二二章 請畫(第五更,盟主加更)第一一四八章 裡應外合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一二八四章 奉調入城第四七八章 清明上河圖第七一二章 深得朕意(第一更)第四十二章 種痘第一七八九章 天降官職第二六一八章 君臣重逢第一六〇〇章 說項第四一六章 一查到底(第六更)第二四〇八章 傲慢與偏見第一八七〇章 徒勞無功第二一二章 小功臣(第五更)第四二八章 開封見喜(第三更)第八六二章 私鹽也是鹽(第二更)第二二四四章 做主第一〇〇五章 沈家的寶貝第四七六章 落榜的武舉人(第四更)第五五二章 非奸即盜(第三更)第五三九章 謝韻兒抵家(第四更)第七七〇章 嬌妻,外宅第一七三〇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一五九七章 只是交易第一四六九章 待遇不同第九五九章 我要當皇帝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五更,求保底月票)第二〇九八章 海洋貿易第一七〇八章 各有立場第八〇六章 老爺回府了(第四更)第二二七三章 見功臣第二二二八章 殺紅眼第一三五三章 秀才遇到兵第二二六〇章 慶典第一八〇二章 給臉第四八八章 生日禮物(第一更)第二三六七章 升遷第二〇四八章 玩出事第一五二三章 裝神弄鬼第一六四二章 將行第五八四章 北還(第四更,祝AndyFans盟主)第一六五章 逆水行舟(求訂閱和月票)第一七六三章 內患外求第一九六九章 不平衡的心態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一三八二章 給你個任務第一二八章請女工第七三二章 劉大夏的器重第二〇七三章 酒肉朋友第二〇九七章 矛盾重重第一九八一章 寄望第七九九章 召對(第一更)第一二三二章 先行聯絡第二五九四章 二五仔第一五八九章 掌握帝王心第一四一〇章 沒了脾氣第二二三五章 躍馬草原第一九六章 英雄歸來(第五更)第一四一二章 本事第一四〇章女人緣第九七五章 虛驚一場第三九六章 文舉人VS武舉人(第六更)第一八三五章 大勢漸去第一六八五章 先下手爲強第二六三四章 作別第一三八二章 推廣,先從太子做起第五三五章 皇后召見(第五更,送書友)第一一五一章 城下第二〇四七章 來一回野的第一五九〇章 如魚得水第六十七章 團圓飯第二一八章 真才實學(第五更)第五一七章 翻臉不認人(第五更)第一三三一章 得嘗所願第二〇二七章 上門挑唆第三〇六章 特別的相親(第六更)第二二四九章 棋子第一七六〇章 夫何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