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〇一章 送禮要從家眷開始

阿爾梅達來的時候城牆周圍連個百姓的影子都見不到,可阿爾梅達走時,出來“歡送”的百姓已經把街道擠得滿滿當當。

萬人空巷,敲鑼打鼓,不亞於沈溪當日領着四千將士凱旋時的盛況。

這些金髮碧眼的鬼子讓我們擔驚受怕半個多月,現在知道我們大明的厲害了吧?管他家裡是不是揭不開鍋,管他年貨有沒有采辦齊備,先出來把熱鬧瞧了長把臉再說。

百姓看着阿爾梅達等佛郎機人灰頭土臉離開的樣子,心裡別提有多開心了,可一轉眼便不由去想,我下頓吃什麼?不過管他呢,今天爽快了,明天餓死也值。

三艘噸位約爲八百噸的蓋倫帆船被大明官兵接收,船上的火炮、炮彈一應俱全,每一艘船都是一艘絕佳的戰船,這可比之前沈溪自布政使司“借用”的鳥船和烏尾船雄偉多了。

很多百姓均是第一次見到這麼大的船隻,爭相彙集到港口瞻仰。

沈溪氣定神閒地走下城頭,這會兒廣州知府和番禺知縣、南海知縣等人已經率地方士紳前來慰問,知道沈溪又爲朝廷立下大功,早點兒巴結,免得等沈溪加官進爵後連鼻息都仰不到。

“沈大人,功高蓋世啊……”

“沈大人,剿匪有功,回京後陛下定當委以重任……”

諂媚的話千篇一律,毫無新意,沈溪虛與委蛇,寒暄大約半個時辰才“突出重圍”,大冬天的渾身擠出一身汗。

沈溪回到督撫衙門,三司衙門也派人前來恭賀,就連一向看不慣沈溪的章元應,也不得不第二次派人前來恭喜。

這真是一個巨大的諷刺!

沈溪自雷州府剿匪歸來時,章元應親自出城迎接,說了幾句客套話,轉頭就去羅織沈溪的“三大罪”,如今奏本還在送往京城的途上,結果這三大罪已經被沈溪推翻,估計這會兒老臉已沒地方擱了。

章元應不會親自前來給沈溪道賀,只是派了幾個幕僚,老氣橫秋,一看就是讀書讀糊塗了的那種,沈溪懶得理會,隨口應對幾句便把人打發了。

沈溪還沒來得及喘口氣,都指揮使李徹親自上門恭賀。

沈溪先是領兵蕩平粵西南之匪寇,令佛郎機國賠了夫人又折兵,還被迫把呂宋交給大明,李徹自覺有輔佐之功。

之前李徹便“站隊”果斷,從開始就站在沈溪一邊。

這會兒正是章元應和林廷選灰頭土臉的時候,李徹卻從無像現在這般揚眉吐氣過,李徹第一次感覺自己這個廣東都指揮使腰板無比的挺直,現在即便面對藩司和臬司衙門的主官也底氣十足。

“沈大人,此事您打算如何跟朝廷奏稟?”李徹將最關心的事情問出來。

沈溪當然明白李徹指的是什麼,笑了笑回道:“本官會在奏本上,多替李將軍美言幾句。”

李徹感恩戴德:“謝沈大人。”

爲了讓李徹放心,沈溪當着他的面,將今日之事寫成奏本,並且給李徹看過,李徹見到上面特別提到廣東都指揮使司大力協助,便感覺功勞已經飛到自己頭上來了,沈溪鼓勵地說道:“李將軍,來年北上與匪寇一戰,你可要鼎力相助啊。”

李徹恭敬領命:“是,沈大人!”

一個正二品掌握一省軍權的大將,對沈溪這個正三品的文官畢恭畢敬,就差拜入門下口稱恩師了,這一幕看起來荒唐,但卻是這個時代文臣武將地位的真實體現。

論在朝中的影響力,李徹給沈溪提鞋都不配。

沈溪本身就是翰林官,兼着東宮講官和日講官的差事,沈溪有這次功勳打底,回去後若是平級調動,可以直接擔任六部侍郎或者大理寺卿、通政使司通政使這樣的官職。或者皇帝覺得沈溪年少,繼續留他在東宮擔任講官,那沈溪很可能會掛上翰林院侍讀學士和侍講學士的頭銜。

以沈溪如今的年歲,以後入閣那是輕而易舉的事情。

李徹心頭振奮,幸好當初沒聽章元應和林廷選的讒言,這兩個老傢伙已經半身入土,將來能有什麼出路?

一個從二品的右布政使,一個正三品的按察使,調到京城也不可能擔任六部侍郎,而且這倆老傢伙沒在翰林院履職的經歷,根本就不要想入閣。

李徹心想:“要選靠山,就該選沈大人這樣年輕有爲前途可期的,就算沈大人將來不爲閣臣,以他如今在功勳,奉調九邊的話指不定就是三邊總督,會取得跟馬尚書和劉尚書一般無二的功績,若我能奉調在側輔佐,將來封侯未嘗可知!”

恭賀之後,李徹打道回府,剛到家就指示給沈溪準備良田美宅。

知道沈溪在廣州城裡租院子住,李徹馬上爲沈溪準備大宅一座,僕婢各十人;知道沈溪不喜歡六丫這樣的小丫頭,馬上讓人去城裡找妙齡少女,爲沈溪送去;知道沈溪要在城外找試驗田栽種玉米和番薯,趕緊叫人準備良田百頃。

李徹學聰明瞭,沈溪不缺錢,或者說缺錢也不能直接收他送去,因此乾脆就不送銀子,而是從沈溪和他身邊家眷的生活需求着手。

沈溪血氣方剛,對女人自然有需求,而沈溪家眷想必對收到綾羅綢緞感到滿意,又聽說沈溪有個從鄉下來的老孃,應該喜歡金銀玉器,尤其是什麼羅漢觀音佛像,立即找人去打造幾個,找機會給老夫人送去。

再聽說沈溪出入都乘馬車,便給沈溪找轎子和轎伕,必須是八擡大轎,轎伕還得找那種老把式,八個人要做到進退有度,步調一致,這樣沈大人在轎子裡便會感覺如同坐在平地上一般。

沈大人深受百姓愛戴,若出行被那些刁民擋駕就不好了,開路官兵一定要有,儀仗也一定要置辦齊全,甚至規格可以再提升點兒……

沈溪猶自矇在鼓裡,另一頭李徹已經做好準備,就等開年那幾天對沈溪展開糖衣炮彈的轟炸。

……

……

沈溪回到家,自然成了家裡的大英雄。

令佛郎機人灰頭土臉、大明百姓皆都愛戴稱呼“沈青天”,官宦、士紳也都來送禮,這足以說明沈溪在粵省政績卓然。

周氏把家中之前收到的大紅綢緞做成衣服,穿在身上,樂得合不攏嘴……周氏這輩子還沒穿過綾羅綢緞,摸摸那面料,再看那光鮮的顏色,別提有多牽扯眼球了。在周氏看來,旁人望向她的目光裡全都是羨慕嫉妒恨,她很享受這份榮耀。

可在,在沈溪看來,老孃穿一身大紅衣裳,就好像要改嫁一樣,要有多彆扭就有多彆扭。

“娘,這料子的顏色太過鮮豔,不適合您。”沈溪直接了當指出來。

“臭小子,就知道打擊你老孃,這是孃親自裁剪縫紉而成,準備當過年衣裳穿的,你卻說不好看,那你給老孃做一身好看的!”周氏對於自己親手做出來的新衣非常滿意,冷不丁被兒子數落,頓時垮下臉來。

沈溪道:“娘,這大紅衣衫太刺眼了,我看還是換匹素雅顏色的料子做一身,如果時間來不及,可以從外面找裁縫到家裡來做。”

周氏氣呼呼地道:“你個臭小子,忘了當初是誰一把屎一把尿把你拉扯大的?剛到寧化縣城那會兒,老孃帶着黛兒去當裁縫,就是爲了賺幾個銅子讓你去跟先生學寫字,你倒好,現在嫌棄你孃的手藝不好?”

沈溪身邊的女人,除了林黛是跟着沈家從苦日子過來,別的人就算是小玉和謝韻兒,也都是在沈家發跡後才認識周氏。

在這些人看來,周氏是富貴命,從未吃過苦,周氏突然把以前帶着林黛出去做女紅賺錢的過往說出來,她們聽了心中一陣悽苦,紛紛來到周氏面前安慰。

沈溪搖頭苦笑:“娘,這都多久的事情了?別說了,孩兒並不是嫌你的手藝,只是覺得布料不好,你看讓孩兒親自爲您裁新衣可好?”

“你……你怎麼那麼不爭氣,你可是正三品的大官,連咱們寧化縣的縣令和汀州知府都沒你的官大,你居然又做農活又裁衣裳,讓人知道會被笑話的,還什麼沈青天呢,我看就是個毛頭小子!嗚嗚……這才幾天,怎麼就從小子變成大人了呢?嗚嗚……都怪他爹不好……那會兒家裡農活忙,說別纏着我卻老不聽,結果生下你這沒良心的小子……”

周氏沒來由開始抹起了眼淚。

沈溪無可奈何,對於老孃的胡攪蠻纏有了更爲深刻的體會,當下連忙道歉,然後和謝韻兒一左一右扶着周氏回房,待出來時沈溪才板起臉交待:“趕緊給爹寫信,娘不能留在廣州府,不然指不定會出事。”

謝韻兒也很無奈。

現在周氏儼然成爲家裡最不討人喜歡的存在,可偏偏周氏是她的婆婆,在世俗禮法中不管是她還是沈溪都應該孝敬,而不是直接把人送走了事。

若被人知道,會被戳脊梁骨的!

周氏回了房間,外面總算太平了些,沈溪道:“年關快到了,多采辦一點兒年貨回來,人在異鄉,難得家人還都湊在一塊兒,好生過個團圓年,年後要不了多久我又得領兵北上,跟匪寇周旋,這次或許就要三五月不能歸家。”

謝韻兒最怕沈溪說分離,但又得理解相公爲國事操勞,這是身爲沈家大婦的覺悟。謝韻兒道:“相公放心,無論您是否在家,妾身都會把這個家打理好,絕對不會出任何事情。”

**************

ps:第二更送上!天子繼續求訂閱和支持!

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六三四章 傲慢的兀良哈人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一九五二章 君臣同樂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一九九五章 善待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
第二六七七章 誰是誰的影子?第二五五五章 有實力不怕挑戰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一五六一章 當家作主第一二三四章 信使到第六三一章 你敢頂風作案?(第三更)第二一一九章 無助第七二三章 陰謀(第四更)第五二七章 盛唐弱宋(第二更)第二〇九九章 出城第二二二二章 橫豎都倒黴第一七三八章 酒桌上的交鋒第九七三章 託孤第二四三四章 拌嘴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七〇八章 大有可期(第二更)第一八三六章 韶華易逝第一二二九章 城門之戰第三一一章 我不是牛糞,我是鮮花(求贊)第二三九章 射覆(第三更)第二六三〇章 只爲夢想第六六〇章 我見過你第一三九〇章 一點兒技術含量都沒有第一二八八章 微妙的變化第九二六章 不甘又如何?第一六四七章 北上之路第六二六章 福州的生意完了第八二一章 罪行昭昭第一八七七章 另請高明第一七二一章 報復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第一五二七章 君臣妥協第五四一章 出嫁的女兒潑出的水第八十章 火爆中的困境第二六五六章 反向成全第四一八章 周胖子的禮單(第一更)第一四一七章 花小錢,打大仗第二八五章 學藝不精(第四更)第一七八二章 百口莫辯第一〇九二章 並非只有火炮第一三二八章 抵達武昌府(第二更)第二三二三章 日子不好過第一八三七章 恣意第一八三四章 丁點兒大的功勞第一三二六章 雲柳(第四更,求月票!)第一一一三章 歪打正着(第一更)第一〇二三章 走投無路第一二六二章 捷報?第五六一章 戰功(第二更)第一五五八章 新皇登基第一〇六三章 噩夢成真第六三四章 傲慢的兀良哈人第一二五五章 騎兵繞道第二〇三五章 高風亮節第二四三〇章 妻管嚴第二三一九章 靠山第八八五章 浪裡白條第一九一八章 該信誰?第七十一章 上元燈節第一五二一章 高人第一九五二章 君臣同樂第一九六四章 反應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一九七六章 不交權第二十五章 報仇了第一七二二章 歸途難第一一八七章 太子監國(中)第一四二一章 馬九歸來第一七五一章 各懷心機第五六四章 不一定要從案子本身入手第一七四二章 勢成第一五四九章 有麻煩了第一九八〇章 習慣性放鴿子第一五三九章 暗流涌動第二五五章 秘辛(第三更)第三六五章 才子?靠邊站(下)第一〇九三章 狹路相逢第七章 兒時玩伴第一四七三章 僵持第二五〇章 君子之論(第三更)第一七一一章 讓沈溪回朝第四九一章 老宅迎客(第四更)第一一八九章 三人成虎第二一一三章 大宅門第二四九〇章 初具規模第一六二七章 穿州過府第一九九五章 善待第五七〇章 從來沒有開始(第六更)第二六六章 菊潭郡主第六四七章 我的隊伍我做主第一九三八章 事成第一〇六六章 不好交待(第三更)第七五二章 內簾官和外簾官的博弈第一二七一章 面聖第一二七六章 姑奶奶第七二九章 私慾和大義第七六七章 小郎,小郎第二四七四章 一層層窗戶紙第二六〇九章 無心風景第二四五五章 受益者